二说轻戒相(二) 初结前起后 二别释文义。
○初结前起后。
佛告诸菩萨言。已说十波罗提木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
此乃吾佛世尊。召告现前在会三贤十圣等诸菩萨言也。已说下。结前十重。已说竟也。四十八轻。起后轻戒。今当说也。
○二别释文义(四十八)。
○第一不敬师友戒。
若佛子。欲受国王位时。受转轮王位时。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诸佛欢喜。既得戒已。生孝顺心。恭敬心。见上座。和尚。阿阇黎大德。同学。同见。同行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而菩萨反生憍心。慢心。痴心。嗔心。不起承迎礼拜。一一不如法供养。以自卖身。国城。男女。七宝。百物。而供给之。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一不敬师友戒也。师以开导。友以切磋。世出世间法器。全赖师友。所当敬重。倘存憍慢。一生福慧消灭。故戒之也。若佛子下。举人以明其位。应先受下。乃明福慧二位基本。既得戒下。明受戒者。染法获益。当酬恩也。而菩萨下。明背恩忘本者。以结罪也。国王。乃各邦之仁君。轮王有四。金银铜铁。四转轮王。统摄四三二一天下主也。百官。是文武大臣也。如是圣君贤臣。欲受王位官位之时。必应先受菩萨戒何也。谓受菩萨戒人。必以慈悲利济。孝顺为怀。如为君者受菩萨戒。即为仁德圣君。为臣者受菩萨戒。即为忠良贤臣。感一切鬼神。救护王身。永保其位。救护百官之身。高进其爵。不但鬼神救护而已。亦感十方诸佛欢喜护念。何者。护法金汤全赖之也。金光明云。若国王受菩萨戒。广行十善法。教化众生者。身心快乐。永无三灾。远离八难。国界安宁。人民乐唱。云云。所以先受菩萨慧戒。后受王臣福位。获鬼神救护。诸佛欢喜。如此利益。若非师友教诫。何繇能得。是故应当知恩报德。生孝顺心。敬重戒师。如敬父母。不敢少违。生恭敬心。而敬善友。如敬兄长。不敢有慢。若具如是心者。方名念戒入道人也。见上座下。正明孝顺恭敬之义。上座以对中下而言。谓已上无人故。毗婆沙论云。上座有三。一者。生年上座。即尊长耆旧是。二者。世俗上座。乃即知法大财。大位。大族。大力。大眷属是。三者。法性上座。即阿罗汉果位是也。和尚。唐言力生。即受戒本师也。阿阇黎者。唐言轨范师也。即羯摩。教授。依止。尊证诸师是也。言大德者。谓此诸师。居腊长德胜故。亦贯下义。同学。同一师所学出世道故。同见。同一见。又解中道理故。同行。同一清白梵行门故。如是师友若来。毋论远近。应起承迎。致敬礼拜。复应问讯起居。此谓孝顺恭敬心也。为菩萨者。应当起孝顺心。而反起嗔嫉心。应当起恭敬心。而反起亵越心。憍心。亢己名位。憍倨自尊。故名憍心。慢心。藐视前人。慢彼有德。故名慢心。痴心。见贤不亲。见圣不敬。而无智慧。故名痴心。嗔心。恨彼师友严训。故名嗔心。有此四种之心。故见师友来而不迎。至而不礼。亦不问讯起居也。憍心等四。属意业也。不起承迎礼拜。属身业也。亦不问讯起居。属口业也。以是三业不善。乃至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物。一一皆不如法供养也。以自卖下。紧承如法说来。言既为佛子。应当重法。轻身命财。求出世道。内而己身。外而国城。亲切男女。贵重七宝。以及众多百物。一切可卖。应如此供养也。言卖身者。如常啼。卖心肝而学般若。如世尊因地中。为半偈舍全身。乃至身然千灯。此亡身。为法样子。略引一二。乃为有名位者。报恩之盛节也。不如是承迎礼拜。供养诸师友者。是菩萨犯轻垢罪。此罪比前十重。仅减一等。非轻细之谓也。
○第二饮酒戒。
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一切酒不得饮。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二饮酒戒也。言饮酒者。非造酒也。造酒卖者。所害甚广而饮酒者。惟害己身。故微分重轻耳。律云。饮酒之人。堕烧煮地狱中五五百世。初五百世。在咸糟地狱中。二五百世。在沸屎地狱中。三五百世。在曲蛆地狱中。四五百世。在蝇蚋地狱中。五五百世。堕在痴热无知地狱中。业报如此。故戒之也。故饮酒者。律中开有重患。医师言瘥。以酒引药。权用不犯。无故而饮。或借病而饮者。是为故饮。而酒生过失无量者。辩明不得饮酒之义。意谓酒乃米汁。何故不得饮耶。以饮酒者。迷心乱性。无量过失。从饮酒故而生。是以不得饮也。不但自饮酒者。得无量过失也。且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他人饮酒者。亦招感五百世中无手足报。何况无故自饮。自饮尚且不得。岂得教人饮耶。是故不得教一切人饮酒。及教一切众生饮酒。教尚不得。何况自饮。是故凡一切酒不得饮也。言一切酒者。酒有多种。杨梅。枣子。甘蔗。葡萄等酒。但能醉人。并有酒气酒味。一切皆不得饮也。已上明戒。向下结罪。若故自饮。教人饮者。是菩萨犯轻垢罪。
○第三食肉戒。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三食肉戒也。一切众生。皆有灵觉之性。俱有贪生畏死之心。皆有恩爱情识之念。与我不异。所谓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柰何有一类人。邪见覆心。为己口腹。食彼众生身肉。强言。只要明得大事因缘。食肉无碍。若大事已明。则迥脱舌根味尘。得言食肉无碍。若其未明。岂食肉无碍耶。予乃晒之曰。如果大事已明。食肉无碍。则于镕铜。热铁。亦当无碍。能吞镕铜热铁者。自可食肉矣。如宋济颠募装佛金。尽以其赀食酒食肉。向后从口吐金得装佛相。是真无阂。志公食鸽。一日从口尽吐活鸽。齐飞而去。是真无碍。若此未能。则所谓明大事者。何独亲于肉。而喜近于口。疏于镕铜热铁。而畏近于身也。又岂得复云无碍耶。楞严经云。羊死为人。人死为羊。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互相食啖不已。故戒之也。言若佛子故食肉者。故字对权设而言。昔佛在世时。年逢饥馑。草菜不生。佛神力故。以五指端。化五净肉。实非生血。一时权现。安有实是众生身肉者。为佛子而故食乎。是故一切众生身肉不得食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断大慈悲佛性种子者。其义有二。一者是断菩萨大慈悲心佛性种子。所以者何。菩萨发菩提心。愿为令诸众生。离苦得乐。是为成佛等一因行。今无慈心食众生肉。是断自己成佛因种。因种既断。无上佛果。安可希冀。二者。是断众生佛性种子。谓诸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虽然改头换面。而彼贪生畏死之性。即我所发慈悲佛性。今欲食彼身肉。令生恐怖。见而舍去。失彼受化缘因。是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也。行愿品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今佛树根既失。则佛花果又从何处生耶。一切众生见而舍去者。杀气相迎。毒于戎狄。如鸥去海翁机。鸽摇罗汉影也。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身肉。若故食者。得无量罪。楞伽经云。有无量因缘故。不应食肉。为一切众生。从本以来。常为六亲故。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众生闻香。悉生恐怖。如栴陀罗。及谭婆等。狗见惊吠故。今修行者。发悲不生故。臭秽不净。无善名称故。令诸咒术不成就故。诸天所弃故。令口气臭故。夜多恶梦故。乃至空闲林中。虎狼闻香。是故不应食众生肉。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第四食五辛戒。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四食五辛戒也。五辛者。即五荤。非五腥也。言五辛者。一大蒜。亦名葫。即葫葱是。二茖葱。即他经云革葱。乃薤菜是。三慈葱。即葱是。四兰葱。即小蒜。五兴渠。即蒠蒺。所言不得食者。以是五种。熟食发淫。生啖增恚。更有五不应食。一生过。二天远。三鬼近。四福消。五魔集。西域记云。家有养辛之人。驱令出郭。是故不独单食不可。大凡一切食中。相杂佐用亦不得食。若谓无所杀害。而故食五辛者。犯轻垢罪。
○第五不教悔罪戒。
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一众住说戒。而不举其罪。不教悔过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五不教悔罪戒也。教。即教诫。悔。即悔过。罪。即罪咎。谓为菩萨师者。凡见人设有过。得教令忏。不教。则得罪。所以者何。昔迦叶佛世时。有一比丘。多作三师。多度弟子。而不教诫。其弟子者。因不持戒。死堕龙中。龙法受罪。七日一受。时对火烧。肉尽骨在。寻后还复则复烧之。不能堪苦。龙具五通。自思何罪所致。观知因本师不教。多作非法。遂恨其师。欲加毒害。后时有五百。贾客入海采宝。其师在内。龙便出水捉船。众人大怖。诘问龙故。何以捉船龙曰。今此船内比丘。是我本师。因不教诫于我。今受苦痛。故尔捉之。汝等若将比丘下水。便放其船。众人见事不止。欲捉比丘。而比丘便自投水身亡。佛言。以此验之。凡度弟子。不可不教诫也。若佛子下。举人以明犯相。见一切众生者。总指在家。出家。大小七众。乃受持戒法之人。犯。谓干犯也。八戒。五戒。即优婆塞。优婆夷。二众之戒相也。八戒但受一日一夜。不同五戒终身守持。十戒有二。一沙弥沙弥尼十戒。二菩萨十重戒。毁者。破坏也。禁者。止灭也。如来所制。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名为禁戒。如若受而不持。持而不诵。违背圣言。越其所制。故云毁禁。七逆者。弑父。杀母。弑和尚。弑阿阇黎。破羯磨转法轮僧。恶心出佛身血。弑阿罗汉是也。佛在世时。出佛身血。佛灭度后。卖佛菩萨形像。及卖佛经律。名为出佛身血。弑比丘僧。即名弑阿罗汉。八难。即下冒难游行之八难也。菩萨见此一切犯戒之人。当生慈悲心。教其忏前愆尤。悔后莫作。是为自利利人。如不教忏悔者。已得不教悔罪。何况同住一处。同僧利养。而又同共布萨。同一清净和合僧众安住其中。而说佛戒。竟不举其犯戒罪过。使其忏悔。如是不教彼悔过者。是菩萨师。犯轻垢罪。
○第六供给请法戒。
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常请法师三时说法。日日三时礼拜。不生嗔心患恼之心。为法灭身。请法不懈。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六不供给请法戒也。修菩萨行者。凡见大乘法师。应备香花诸供养具。如供诸佛等无有异。请转法轮。使其道法流通。慧命不绝。若不供给请说法者。是菩萨人。则堕悭贪。我慢。焦芽。败种等流。有失大利。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标明可供之师友也。言大乘法师者。拣非小乘独善。乃是具大信解。发大道心。趋大道果。智悲双运。自利利人之师。故名大乘法师。大乘同学下。此举友人亦大乘也。同学。谓同一师禀受大乘心地戒学。同见。同一见解。究竟实相心地戒见。同行。同一菩萨心地戒法。清白梵行。若见如是师友。行无缘慈。来入僧坊。舍宅。城邑等处。无论远近。若乃百里千里来者。为主菩萨。应起致敬。来。即迎来。去。即送去。其中礼拜供养之事。俱必一一如法周旋。勿生懈怠。如供养者。应当日日三时不乏。言三时者。即初中后。三时也。何等供养。每日所食。用三两金。以作百味饮食供养。又不止此。更敷床座。而为安止。广备医药而为调理将此四事。以供法师。凡此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当尽心如礼供养。不应吝惜。以上修福。是满檀波罗蜜。常请等下。乃即修慧。是般若波罗蜜也。常请等者。承上所言。日日三时恭敬礼拜供养之者。非为求人天小果福报而已。正为常请法师。日日三时演说妙法。以续一切众生慧命故也。此表能供请者。口业虔诚义也。日日三时礼拜者。申请法威仪。以表身业虔诚义也。言不生嗔心者。释请法开示中。不嗔师友规矩严训尊高。言不生患恼之心者。释供养中。不患我供养繁费。此之二心。总表意业虔诚义也。为法灭下。总申上义。以劝为菩萨者。应当如是为法灭身。其义有二。一果真为法者。尚不惜此身命。何况资具而不供养。二果真为求解脱道。当舍不坚固身。易金刚不坏身。舍不真实世命。易法身智慧命。如佛因中为求大法。身为床座。布发掩泥。半偈然灯。种种苦行。皆是为法灭身榜样。修菩萨行者。亦应如是请法。而勿懈怠可也。若不尔者。少有怠惰。此句断定。若不如是供养心者。犯轻垢罪。
○第七懈怠不听法戒。
若佛子。一切处。有讲法毗尼经律。大宅舍中讲法处。是新学菩萨。应持经律卷。至法师所。听受咨问。若山林树下。僧地房中。一切说法处。悉至听受。若不至彼听受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七懈怠不听法戒也。此戒承前所言。不但师来我所。乃供养听法。但有说法处。应当至彼听受。不可懈怠而不听也。懈怠即八大随之一。繇此懈怠。即生放逸。放逸。即失念。失念。则多散乱。散乱。即不正知。不正知。则生愚痴。造诸恶业。所以始繇懈怠不听。终则无恶不造。是故凡有讲法之处。宜应往彼听受。如不往听。即是慢法。以慢法故。福慧消灭。罪恶增长。所谓若非法味滋神。终无解脱。故戒之也。言为佛子。必上求下化。为本因心。广学多闻。为胜方便。若非广学多闻。岂堪住持三宝。是故凡有一切讲法处。应往听受。言毗尼经律者。正明灭恶生善之法宝也。梵语毗尼。此云调伏。谓调三业。治伏六根。灭一切恶。生一切善也。亦云善寿。谓此毗尼住世。即佛法住世。毗尼若灭。佛法即灭故也。又以经中摄律。律中摄经。又经诠性相理。律止性业遮业。二义俱含。故云毗尼经律。大宅舍中等者。别明讲法处也。佛在世时。诸比丘等。常受王臣诸大檀越请在家中安居说法。是为大宅舍中讲法处也。是新学下。诫应听也。谓凡所有一切讲法毗尼经律处。凡新学菩萨戒者。应手持经律卷。至法师所。至心听受。如不解义。须一一咨询请问。而决疑也。若山林等者。以远况近。言不但在居士家而常随听。即若在山林下。僧地房中。乃至一切说法远处。悉应至彼而听受也。昔者童子南询百郡。衲僧遍历千山。乃至投子三登。洞山九上。皆为大事不惮劬劳。安得不往听法。律开有病年老。足力难行。或所说者。是常所闻。或自具大智慧。具大辩才。或修深禅大定。或知彼所说者是外道法。此不往听。俱为不犯。除此即于四十里内。若不至彼听受法者。是新学菩萨。犯轻垢罪。
○第八背大向小戒。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经律。言非佛说。而受持二乘声闻。外道恶见。一切禁戒邪见经律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八背大向小戒也。上谓凡一切处悉至听受。惟恐心背中道大乘之理。而向偏小邪外之道。此道乃是断佛种性。障菩提道因缘。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明背大义。言非佛下。明向小义。所言心背大乘常住经律等者。谓佛所说大乘道法。其中所诠不生不灭常住实相心地。法身体相之戒。乃是诸佛所师。菩萨之母。故云常住经律。于此心怀狐疑。反言非佛所说。而受持二乘声闻权小之法。反受外道恶见。一切禁戒邪见经律。故云向小。以是背大向小之故。犯轻垢罪。昔天亲菩萨造五百论。赞小斥大。后遇无着悔悟己过。欲自截舌。无着菩萨教令以舌还赞大乘。天亲受教。克心向大。弘传广演。卒成圣果。改过不吝。是为菩萨。
○第九不看病戒。
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若父母。师僧。弟子病。诸根不具。百种病苦恼。皆供养令差。而菩萨以嗔恨心不看。乃至僧房中。城邑。旷野。山林。道路中见病不救济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九不看病戒也。众生 五蕴身命。皆属四缘。六尘。妄想假合。难免生老病死等患。如来三界医王。四生慈父。恒以大慈悲心。善调众生身心病恼。既为菩萨。若见一切疾病之人。不兴大慈大悲心念。缘念苦众生者。即是自失成佛根本。故戒之也。言见一切疾病人者。上自父母师长。下至子女徒众。中至兄弟六亲。外至冤家。毋论一切。常应供养也。问。不作救济。而言供养者何。答。具此供养心念。自然看病心田。得恒久也。言如佛无异者。申明供养义。谓佛以众生身为身。以众生病为病。故凡见诸病人。当视如佛也。昔严老躬处疠坊。吮洗无忌。宽公舆归病者。僧俗不分。可谓供养如佛。又供养如佛者。盖以八福田中。看病福田为第一也。八福田者。一诸佛。二圣人。三父。四母。五和尚。六阿阇黎。七众僧。八病人。此八者中。惟病为患。能救苦患之因。自受安乐之果。故看病者。为第一福田也。若父母师僧。及弟子病者。概及上下。俱以平等心看。言诸根不具者。即六根残缺也。百种病苦恼者。即风寒暑湿。四百四病。举略以该广也。如是残苦。皆应慈悲供养令瘥。岂有为菩萨者。嗔恨不看之理。言嗔恨不看者。或若父母师长。平时督诲。或为弟子。平时忤慢。或病中时烦琐求等。遂有嗔恨在心而不肯看。乃至等者。此即从疏况亲。不但父母。师长。弟子等病而不看也。乃至僧地房中。城邑。旷野。山林。道路之中。一切病人。应当尽心救济。何况父母。师僧。弟子等病而不看乎。五百问云。如行路时。若见病人。不往瞻视。不作方便付嘱所在。而舍去者得罪。是故若见病人。不救济而去者。犯轻垢罪。
○第十畜杀具戒。
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鉾斧。斗战之具。及恶罗网杀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萨。乃至杀父母。尚不加报。况杀一切众生。不得畜杀众生具。若故畜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十畜杀具戒也。杀具有二种。一斗战具。二取杀诸物具。皆是害命伤慈。杀心易起。故戒之也。为佛弟子。应行佛行。应畜截魔斩爱大智慧刀。勇猛杖。大势弓。精进箭。忍辱甲。定力斧。及张大法罗网。以罗三界众生。拔出爱河。如是具者可也。又德山护生棒。石巩救死弓者。正当畜也。而不应畜一切刀杖。弓箭。鉾斧。斗战凶杀之具。不但此具不得畜也。及恶罗网杀生器者。以皆凶物。易动杀机。非佛子所宜有。是故一切不得畜也。而菩萨下。申明不得畜义。谓既为菩萨。虽或弑我父母尚不得加报。此乃极言杀具。决不可畜。如宁有盗臣意。又或不报此仇。众生承其摄受。回心向化。遂以得度。正为菩萨偶现之大权也。此见必当杀者。尚有不杀之时。况无故而杀一切同生同命。无仇无罪之众生乎。菩萨若故畜此斗害众生具者。犯轻垢罪。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
如是一句。总结前十戒也。应当二句。总劝修学此戒。应当顶戴敬心奉持。勿忘失也。
○第十一国使戒。
佛言。佛子不得为利养恶心故。通国使命。军阵合会。兴师相伐。杀无量众生。而菩萨尚不得入军中往来。况故作国贼。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十一国使戒也。上言不应畜杀生具。此言不得军中往来。总为初心菩萨防难故耳。言国使者。谓于两敌国中。作其命使人也。言为佛子。应作佛使。传佛心印。兴智慧师。帅勇猛将。杀烦恼贼。当与诸魔共战。如邓隐峰。飞锡解斗。又陈尊者。掷鞋解围。若果如此。能为众生却冤敌。止斗诤。息兵戈。弘圣道。正是菩萨应世。大慈悲心所行。若为利名。两国作使。贼害众生。故戒之也。佛言。佛子不得作者。正明图功受赏。非为传法化导故。言恶心者。拣非善心解斗。即是主于兴兵以杀人故。通国等者。释明为利养意。通者。传事致彼此也。言使命者。谓作报战日期。及约结与国也军阵等者。军。约万二千人为军。师旅成列为阵。合者。合其战也。会者。会其兵也。兴师相伐等者。申明恶心之意。兴者举也。师者众也。二千五百人为师。彼此征讨。名相伐也。杀无量众生者。谓此两国相争。杀戮多故。为菩萨。尚不得入军中往来。岂容作国使耶。所言不得者。正乃以迹况心。谓此凶杀事处。非佛弟子所宜身亲。何况故为利养。身作国贼。杀害众生。是故不得作也。若故作者。犯轻垢罪。问。作而不杀何犯。答。虽非自手杀人。人皆繇我兴举而杀。故获罪也。
○第十二贩卖戒。
若佛子。故贩卖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尚不应自作。况教人作。若故自作。教人作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十二贩卖戒也。贩卖。非佛子职业也。言既为佛子。当以慈悲而为生涯。孝顺乃为德业。应观一切众生。如己父母子女等亲。岂得无慈悲心。贩卖人畜。使他分离受苦。故戒之也。若佛子下。释贩卖之事也。以贱为贵。曰贩。出物得财。曰卖。良人。好人家子女也。六畜。即牛马猪羊鸡犬也。棺材板木盛死具也。如贩卖者。亦是不仁之心。其于慈悲心念。有大乖损。所以不得卖也。尚不应等者。防转计也。倘云自家不得。教人市卖者。或亦无妨。不知自作乖乎一己。教人作。损及他人。所以若故自作。教人作者。犯轻垢罪。
○第十三谤毁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无事谤他良人。善人。法师。师僧。国王。贵人。言犯七逆十重。父母兄弟六亲中。应生孝顺心。慈悲心。而返更加于逆害。堕不如意处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十三谤毁戒也。无根讪说。曰谤。坏人名德。曰毁。其谤毁人罪过。获报不善。故戒之也。若佛子者。标定其人。以恶心故。明谤根也。谓谤虽出于口。乃意地使然。所以或忌。或贪。或嗔。皆名恶心也。无事谤下。正见恶心。既彼无事。即使耳有妄闻。以口妄言。悉名为谤。故名无事。良人等者。此明不当谤。宜当敬重之人也。良人。即温良人。善人。即善柔人。法师。即依教法自师。为人之师也。师。有三师七师。僧者。五德六和之僧。国王。贵人。即是有名有位之人。如是圣主贤臣。好师好友。不惟世人之所敬仰。亦乃三宝藉以金汤。而反无事作是谤言。说犯七逆。十重。且夫师僧。国王。有父母义。良人。善人。有兄弟义。贵人。有六亲义。如在上者。应生孝顺之心。如在下者。应生慈悲之心。孝顺慈悲。必当成彼名德。且亦自成现生名德。及致当来受用无尽。彼此一一如意。而反逆情害意。使彼坏名败德。堕不如意处者。是故结过。犯轻垢罪。
○第十四放火焚烧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烧他人家屋宅。城邑。僧房。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主物。不得故烧。若故烧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十四放火焚烧戒也。放火因缘不一。罪同归于损人害物。故戒之也。以恶心故等者。正明放火念头。或属忌嗔。或逞情见。不兴仁慈愍物之心。故名恶心。放大火者。以烧山林旷野。故名大火。以大火故。多伤虫类。所以四月。乃至九月。不得故烧。唯言此时不得烧者。谓夏秋月间。多诸虫类。故不得烧。内开九月后或可烧者。佛制腊月放火。必率众持咒绕山告报。令虫远避。然后纵火。若不告报。恐损虫类故也。若烧他人等者。以近况远。谓因放火以防恶兽。不意延及城邑。虽不损命。尚不可为。何况损命。是以屋宅。城邑。僧房。田木。鬼神官物。凡一切有主物。无论物命有损无损。皆不得烧。若故烧者。犯轻垢罪。
○第十五僻教戒。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于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萨以恶心嗔心。横教二乘声闻经律。外道邪见论等。犯轻垢罪。
此释第十五僻教戒也。僻者。偏也。谓不以大乘圆顿正法教人。失彼大乘根性。其过非细。故戒之也。自佛弟子。是三宝内众也。及外道恶人者。乃是心游道外之邪见人。此辈能令众生入断常坑。故名恶人也。六亲。即父母兄弟子女也。一切善知识者。是相知相识中。有大乘根性之好友也。如是若内若外一切亲友。应当一一皆以大乘经律。教彼受持。不但教之受持而已。更令解其义趣甚深道理。不但令彼知解而已。又使从所教中发菩提心。从菩提心中。趣十发趣心。起行修行。入十长养心。回向十金刚心。于此三十心中。一一解其先后次第。观行法用。如先修十信心。以信决定。于理无违。次修十住真解。信解成就。于摩诃衍堪任不退故。又次修十种妙行。回向中道。以信解行三贤位满。万行周圆。即登十地。证佛道果。故名次第法用。如是教诫。是名菩萨正教。利己利人。同归至道。是为菩萨。若以恶心嫉妒。藐视他人。不以大乘道法期许。或以嗔心怀恨。或以教之未从而生弃舍。或以横教二乘声闻经律。一切外道邪见论等。宛转率意。不用条理。是以不当教小而教以小。不当教邪而教以邪。所谓良材匪匠。美器恶用。遗误学人。断佛慧命。如是横教。实非大乘心行。因斩结过。犯轻垢罪。
○第十六为利倒说戒。
若佛子。应好心先学大乘威仪经律。广开解义味。见后新学菩萨。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乃至饿虎狼狮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然后一一次第为说正法。使心开意解。而菩萨为利养故。为名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十六为利倒说戒也。为利说法。如来不听。何况倒说。佛藏经云。佛言。我则不听为利说法。我听清净持戒比丘。高座说法。是故凡对新学菩萨说法时。必先坚其志愿。然后尽其宗旨。此乃前后次第。如法尽教之说。如或不然。则为倒说。谤说。为利养说。得罪非细。故戒之也。言好心者。谓以大乘正教。清净法行。自利利人为心。故名为好心也。先学等者。明先自利。堪利人也。大乘威仪经律。拣非小乘毗尼教法。乃是大乘菩萨戒藏。严范身心之法。故于此法应先学也。先学者行也。广开者。解也。行解双备。堪为后昆师范。此乃好心自利。见后新学等者。明利他也。言我既为先学。当知后昆。若远若近。百里千里。为求大乘经律而来。我应如法先为其人说大乘菩萨一切苦行。其苦行者。或若烧身。烧臂。烧指。供养诸佛。即如喜见菩萨然身。药王菩萨然臂。乃至世尊然灯求偈。悉皆可证。若不烧身臂指以供养诸佛者。即为堕业着相凡夫。身相未空。人我宛然。非出家菩萨解脱道行。且不但烧身等。供养诸佛。所应力为。乃至见饿虎狼狮子。一切饿鬼。悉应舍此身肉手足。而供养之。何况供养诸佛。又存我身相乎。以此勘验求法者心。切与不切。必其能依教受。乃可传道。然后一一次第为说大乘正法。甚深理趣。使彼心开而无所拘。意解而无所缚。如是为说。是名正说。是名好心次第而说。乃不负先学初心。而菩萨若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或于名利无所得故。于彼所求应答不答。设或答之。当顺理说。而反倒说经律文字。或教以大乘。而又不说苦行。是为无前。又倒说经律文字。而令义无所归。是为无后。如是说者。上违佛慈。下失悲仰。中覆好心。是即与佛共诤。与法共诤。与僧共诤。此即名为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若佛子。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财。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教化人求。都无慈愍心。无孝顺心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十七恃势乞求戒也。自为等者。有二义。一者。拣非为众。故云。自为饮食钱财利养也。二者。拣非为求护法。故云。自为名誉也。亲近等者。谓于国王。王子。大臣。百官。以为亲厚。恃作形势。仗彼有力之势。以形无力之人。所须财帛。亦得容易。或若乞索不得。则行打拍捶[打-丁+楚];。打拍不得。则乃牵引挽转。以相横逼取人钱财。如是一切所求。俱名不善。是为恶法求。是为多贪求。不但自己不得。若教他求。亦都无慈愍心。都无孝顺心也。都无慈愍心者。谓为菩萨者。当一心观众生。如己兄弟六亲眷属。一一使其衣食饶足。安隐无畏。而反以势乞求。以名利归己。缺少卑微归人。故云。都无慈愍心也。都无孝顺心者。应观众生如己父母。一切师长。应奉侍供养之。而反以势乞求。使其穷苦怨恨不已。故云。都无孝顺心也。者字断定。无慈缺孝。犯轻垢罪。
○第十八无解作师戒。
若佛子。应学十二部经诵戒。日日六时持菩萨戒。解其义理佛性之性。而菩萨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因缘。诈言能解者。即为自欺诳。亦欺诳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不知。而为他人。作师授戒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十八无解作师戒也。谓凡能作师者。必自有智慧。处世无碍。方堪为人师范。岂有以己昏昏。而能使人昭昭者乎。如庸医不识病原。不谙方脉。妄医人病。亦如盲人引路。俱有堕溺之患。故戒之也。既为佛子。上弘下化。必须先藉般若学解。内具慧心。外识机缘。如是师者。如来方许为后昆模范也。习学般若有三。一者文字般若。即十二部经是。二者。观照般若。即持菩萨戒是。三者。实相般若。即解佛性之性是也。此数句中。摄尽如来所说大藏教义。以诸圣师。判门有四。一教。二理。三行。四果。此中十二部经。即教。持菩萨戒。即行。佛性之性。即理。所以依实相理。而建文字之教。由文字教。而起观照行门。因观照行。而入实相理果。是故若非明了文字般若圣教。云何能得观照行解相应。若非大乘行解相应。何以得入实相理果。是故初学般若菩萨。必当先学十二部经。而起解慧。解慧虽起。若无行资。徒成狂解。如拾他劵。于己何有。是故应当诵戒。以固定慧基本。而其所诵之戒。勿诵小乘。必须日日六时持诵菩萨大戒。修行菩萨行也。言日日六时者。恐持戒人。少有怠惰。即失菩提心也。言解其义理佛性之性者。谓受戒人。虽然持诵大乘戒律。若不明戒归指。亦不能究竟无上佛果。故当解其义理。解其义者。即解佛性之性。言佛性者。即觉性也。即是一切众生本觉自性。此性。在圣不增。处凡不灭。在圣不净。居凡不垢。明得此性。本无垢净增减。即终日看经。无经可看。终日持戒。无戒可持。终日参禅究心。无心可究。如是看经。如是持戒。如是参禅。其人方可为人天师范也。而菩萨以下。释明无解。不堪为师范也。言不解一句一偈者。即不知十二部经中之义。及戒因缘者。是不知持菩萨心地戒中之义。既已经义不通。戒义不明。性理不彻。如是则自利未能。应生惭愧。况乃无知。诈言能解。岂不即是以己诈己者乎。既自欺自诳。复欺诳他人。可谓冒昧无耻者也。一一不解。此即结上不解佛性二句。一切法不知者。结上不知十二部经二句。以是不解不知。妄为他人作师授戒者。犯轻垢罪。
○第十九两舌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见持戒比丘。手捉香炉。行菩萨行。而斗构两头。谤欺贤人。无恶不造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十九两舌戒也。言两舌者。谓向彼说此。向此说彼。翻覆两头。于中起事。所以如来因地说诚实言。乃感广长舌相。此之两舌不善。必招将来拔舌等报。故戒之也。以恶心故有二。一者。嫉忌心故。见持戒者。或与己异。二者。障碍心故。或见他人称赞供养。故见持戒比丘。斗构两头。使彼此不安也。持戒比丘拣非名字沙门。乃是有德有行贤圣僧宝。手捉香炉行菩萨行者。正明贤圣僧也。香炉乃十八种法器中一。其义有二。一者。以表信根。深入法界。信为首故二者以表净行。圆五分身。皆繇行故。言行菩萨行者。拣非小乘之行。既是行菩萨行。即与己行合同而为菩萨者。正当成人之美。共转法化可也。岂得斗构两头。于中取乐。或复取利。是乃自家坏法门也。斗者。交兴恶也。构者。引是非也。两头。即两边语。以此斗彼。以彼斗此。构使两家成恶故也。言谤欺贤人者。正出两头语义谓比丘本皆贤圣。乃以妒忌之心。而起无根之谤。反说无恶不造。以使彼此不安。如是毁谤贤人。犯轻垢罪。
○第二十不行放救戒。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当行放生业。生生受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二十不行放救戒也。放者释放。救者护救。不行放救。则失菩萨慈悲心行。故戒之也。以慈心故者。谓修菩萨万行以慈心为根本。所以恒用此心。与众生乐。欲与其乐。先拔其苦。以离苦故。方能受乐。是故常行放生而为业也。应作是念等者。承上所云。既行放生为业。应当作观。坚其放生念头。作何等念。应观一切男子。即是我父。一切女人。即是我母。何以知然。以我生生无不从之而受生故。既生生从之受生。一切男子女人。岂不是我多生多劫之父母乎。若推而广之。即六道众生。皆是我之父母。今若杀而食者。非即杀我多劫多生之父母乎。言杀我故身者。上即从疏至亲。此即从亲至切。而切不过己身。亦是杀我故身。益以见放救之心当急急耳。亦乃可见我与众生。同此一身无差别也。一切地水是我先身者。释上杀我故身义。谓昔投胎之始。先以父母赤白二种水土。和合凝结为一。以是妄识。而生妄见。观见父母。情爱不已。即投其中。故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者。火。即暖。风。即息。以是识息暖三。而为其体。若非识息暖三。连持赤白。而此色身。即时败坏。所以云本体也。既是先身本体。犹是切于父母。所以作念。常行放生为业。不但此生行放生业。即生生受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皆应方便善巧救护。解其苦难。或假财宝。或以好言。种种转彼行杀者意。以解受杀者之苦也。常教等者。上明以财方便救度众生。此明以法方便救度众生。财之方便有限。止救现前一生之苦。法之方便无穷。能救生者。死者。生生世世。永脱轮回多生之苦故也。若父母下。正明救度死后众生苦也气绝魂逝曰死。于世无干曰亡。谓于父母兄弟死亡日时。果为孝子贤弟。应请大戒法师。讲菩萨戒经律。以此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云何知之。以大乘毗尼法。有生善灭恶之功。除罪获福之德。以此资亡。使彼障开慧发。得见诸佛。罪灭福生。脱三恶趣。得生天上人间故也。如是救护众生。是名菩萨报诸佛恩。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如灭罪品中。广明一一戒相。
此总结劝之大略也。如是下。结法也。应当下。劝修也。如灭下。引广也。谓诸佛子。如是十戒。应当于此一一修学。敬心奉持。刻刻珍重。勿使忘失懈怠。始为善戒法门中真子也。以上十重二十轻戒。乃出家菩萨全遮。在家菩萨有开有遮。凡为师者。当深研之。以下二十八轻。亦复如是。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