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在古代,是受人尊敬的,因为,他们能够身心脱离开世俗的绊锁,摆脱似是而非的生活,而试图触摸着,真正的生命。
其实,隐,就是修行,在人生中,认识自己周围,哪些是可以放下的假象,然后,就欣然的放下它。
在隐士中,有小中大之说,那天听到了,就忍俊一笑。
所谓小隐,也可以说是修行的开始,认识到尘世的不实,每一天的日子,都是在身不由己中挣扎着,急需要摆脱和出离,这是一个可喜的开端。
然后,我们寻找一个宁静的处所,或者寺院,或者山林,或者一个宁静的角落,来认真的观察自己的心,让心尘落下。
当然,这其实并非是修行的终点,心尘干净了,我们需要重新打量一下,这个世界。
而这个世界,忽然就不一样了,我们或许每天都在上班,身上肩负着这样那样的责任,而由于心的改变,使得过去不堪忍受的重压,消失了,只是顺势而为,举重若轻着。
市场上熙来攘往,我们和顾客互动着,做着该做的事,而内心,却没有丝毫被打扰,或许,这是另一个层面的隐吧。
而真正的对心的较量,是变成公众人物后,成为政治家,一个众人瞩目的人,而这时候,自己的每一个角落,都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好象玻璃一样的透明,被放大了一般。
而这时候,一个修行成熟的人,就能够任运自如,潇洒如平常,高贵如普通,谈论如家常,内心从不被外境的八风还是八百风所打扰,慈悲的对待一切,游刃有余,左右逢源的处理各种矛盾和事物,这样, 也可以称的上,是一位真正的隐士。
所以,古人说,小隐隐于野,指的是修行的开始; 中隐隐于市,指的是对世间的重新认识;而大隐隐于朝,则可以说,指得是修行的成熟阶段。
当然,我们需要真正的了解自己,才能面对大道理。当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后,而想企图跨越自己的阶段,跃级成熟,就反而会葬送了自己的修行,所谓揠苗助长,最后使大道理,成了掩盖自己的实际心性的借口,让身心的解脱, 永无出期。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