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师范学院的资深教授告诉我,随著社会风气的转变,现在学校的教育环境,让很多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感到灰心,所以也影响师范学校毕业生教学的意愿。他很忧心现正就读师范学院的学生,未来是否能坚守教学岗位,发挥专长?并且该如何让这些未来的老师都了解以教育净化人心的作法?
教育家看世界总是悲天悯人,处在理想与现实、客观与主见、自我与环境相对的世间里,每个人的价值观、生活背景、成长过程均有所不同,其作法、看法也就不尽相同。所以要让这批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明白,他们将会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与学生,不能强求全班都是上品的优等生,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做一名教育家应本着可以做到、能做到、该做到的,尽心去做,做不到的事不必强求;尽心尽力呼吁大家认同,可是当他人不认同时亦应无所怨尤。宗教师亦是如此。
释迦牟尼佛成佛后广度众生,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但众生那么多,众生的烦恼也似乎越来越多,可是身为宗教家是永远不会失望的,只会永无休止地尽其在我。教育学生也应如此,事先要有面对艰难的心,本着理念和理想,能奉献多少就奉献多少,能救几人便救几人。
有人认为,不乖的小孩由我摸摸头,祝福一下就能改善。若真的有用,我又何必如此忙碌到处弘法,奔波劳累?只要坐着专门摸头即可。也有人问说:“社会风气不是很好,是否可由高阶层的政治领袖们带头改良风气?”我说:“是的,所谓‘上行下效’是有可能的,但也不是绝对有用。”因为有许多事,不是少数高阶层人士所能够解决的。
佛法“共业”,即是要结合大家共同的力量,希望社会大众养成共识,但是共识的养成也不能一厢情愿,不见得人人都会来响应。也有人说,大家来信佛就会国泰民安、世界和平,事实并非如此单纯。毕竟人类的问题,并非完全是客观的,尚有个人主观的因素存在。因此,用教育的确可以达到某种程度的改变,但是要想完全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则是奢求。所以,能救多少算多少,反而是更积极务实的作法。
------摘自《人行道》 教育净人心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