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念处是「观身不净」,观身不净就是对身体的正确的看法。
《教乘法数》上解释说,「自他身一切色法皆不净」,这个自是自己,他是外面一切众生,自己和众生的身都不净,一切色法是指一切物质,都是不净的,这是身念处的意思。佛在经上为我们分析,我们这个物质的身体构造不清净,最明显、最简易的观察就是看我们身体的七窍,常常排泄出来不净之物。七窍之外还有更微细的毛细孔,排出来的这些汗液,现在称为叫尿素,统统都是不清净的。古人讲我们这个肉身是皮袋,一个臭皮囊,里面包裹的这些脓血、粪便、五脏六腑,都是臭秽不堪。大家如果看过尸体解剖,真人尸体解剖,你会觉得非常恶心。人体被开膛剖腹之后,看看里面红红黄黄的一大堆东西,都是不净之物。我们生人吃下的东西,不管是再好、味道再香的东西,吃下去之后,没过多久就变成臭秽不堪的东西排出来,可见得这个身体多么肮脏,它是生产肮脏东西的一个机器。身上常流著这些汗液,散发的气味都很难闻,一个人如果三天不洗澡,身上就有一种怪味。这个味道是什么味?烦恼的味道。烦恼愈重的,他身上的体味愈浓,愈难闻;那些身心清净的人,他身上的气味是香的,是清净的。我们师父上人也给我们提到,过去虚云老和尚他一年才剃一次头,一年洗一次澡,可是身上的味道是一股清香味,虽然衣服已经很破旧,这个领和袖上的油垢还很厚,可是一点不难闻,像一股檀香一样。这是他老人家修行有真功夫,心地清净,心清净就身清净。佛法里讲「一切法由心想生」,我们是什么样的心,就会得什么样的身。所以身不清净,那要观察是自己心不清净的结果。
佛教里面称为自他身一切色法都不清净,就是凡是有情众生的身体(色身)都是不净物,为什么?因为心不清净,所以感得的身也不清净,境界也不清净,正所谓境随心转,境由心造。所以你要想得一个好的身体,清净的身体,首先要转自己的心念。学佛的人看有没有进步,有没有功夫,首先看我们自己的身体,这个身体、这个相貌有没有改变。如果学佛学了一、两年,相貌变得更庄严,身体变得更健康,这就说明你学佛很如法。假如身体、相貌一点都没有改观,那说明我们的修行不如理、不如法。如果身体愈学愈糟糕,相貌愈变愈丑陋,我们就要反省学佛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肯定是有问题,要进行纠正。所以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身,就会什么样的相貌。人投胎的时候,很多人说人的身体、相貌是遗传的,这个不然,佛法里给我们讲得清楚,当我们投胎,是因为喜欢自己的父母,对父母产生了爱恋,一切法由心想生,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就像自己的爸爸、妈妈。所以你出生之后,这个相貌长得就跟父母很相像,这不是遗传,是你的心想生。古人讲四十岁以前大多都是受前世的影响,可是四十岁以后,你自己的容貌、你自己的身体要自己负责任。为什么?这是你四十年当中,你自己的思想、心态改变了你自己的容貌。所以你如果念头恶、行为恶,相貌就变得凶恶;心地刻薄,相貌也变得刻薄;如果心地善良、慈悲、厚道,你的相貌也变得很慈善、很厚道,让人一看到就有一种信赖感。所以《十善业道经》里面提醒我们,要「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是让我们的心调整到纯净纯善的水平,那我们的果报就十分殊胜,身相庄严。所以学佛功夫到哪里,瞒不过别人,有智慧的人一看,看你的相貌,看你的身体,就知道你平日修学的功夫。
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到的是紫磨真金色身,这个身是清净身。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身是不净,到极乐世界的身是清净的,为什么?因为极乐世界的人心清净,感得正报、依报的清净庄严。所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要把这个娑婆世界污秽的色身放下,看破了你就能放下,希求到极乐世界换一个紫磨真金色身,不肯放下你就得不到真正的极乐。所以对这个娑婆世界一切身心的这些境界,都要把它放下,放下六道轮回,你就得到真正解脱。六道轮回怎么来的
?我执来的。执著里面第一个就是执著这个身见,以为这个身体是我,爱护得不得了,有几个人知道这个身体,这个臭皮囊是我们的拖累。世间有智慧的人都晓得,你看老子,他在《道德经》上面就说到,「吾之大患,为吾有身」,他也懂得身体是一个忧患,被这个身体拖累了,所以要把它放下。我们对身体不去执著它,不去贪图它,把它放下,但是也不是说要把它任意的糟蹋,糟蹋它也是有过失的,《弟子规》上讲,「身有伤,贻亲忧」。我们采取什么态度?随缘就好,这个身体是我们这一生的果报,不受也得受,所以随缘消旧业。借假修真,借这个假身修我们真实的道业。什么是真实的道业?往生净土。所以有这个身的时候,我们用它来精进修道,一心念佛,除念佛之外,身心世界统统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放在心上,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是真实的。为什么不是真实的?一切法因缘生,要靠因缘生的就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念佛,执持名号,因为很难放下念头,所以佛教导我们,用念佛的佛念来取代其他一切妄念,教导我们放下,能够执著一句佛名,那么你这一生一样能够往生净土,生到西方凡圣同居土,在那里继续修行,你就把执著整个放下,连佛号都不执著,也不分别了,甚至把一切念头都放下,把妄想、无明都断了,那么你就证得佛果。凡夫对这些道理不明白,就执著这个身,爱惜这个身,对身体起了严重的贪爱、执著,有执著就有六道的境界。所以把身放下这是断执著第一步,小乘初果须陀洹就已经把身见放下了,知道身不是我。实在讲,不仅是身,一切的现象都是幻相,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金刚经》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既然知道它是梦幻泡影、是幻相,为什么还要执著它?你执著它,自己冤枉的受苦。所以我们要懂得用智慧来观察我们的身相,观身不净。观身不净,这个贪爱身体的念头就放下了。放下了以后不是说身体不要了,身体依然要去保养,因为它是一个修行的工具,而你的心清净了,你把它放下了,反而你的身体更健康,你懂得随顺自然的生活,随顺自然这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我们现在真正懂得养生之道的很少,中国古人是最会养生,你看《黄帝内经》,你看《礼记?月令篇》,教导我们生活起居。真正懂得的人,他在这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中,每一个月应该吃什么东西,都有讲究的,不是随便吃的,甚至烧柴火,烧什么样的柴火,每个月都不一样,这是真正懂得养生,这是一门大学问。养生的原则是身要动,多劳动,身体就像一部机器,它要运转,所以身一定要动,而心一定要静。佛法里常用一个法轮做为表法,你看法轮转的时候,圆周是动的,圆心是静止的,不动的。这代表什么?我们的心要定,身要动。法轮上的圆心,你知道肯定有圆心,可是你去找,找不到,哪一点是圆心?找不到。所以心是空的,《楞严经》上讲「觅心了不可得」,心空、心定,身体动,这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是现在人刚好反过来,他心老胡思乱想,装了很多东西,而身体贪舒服,老是定在那里不动,结果犯出很多这些身体的毛病,这是不懂得如何养身,不懂得如何调心。所以这个道理我们应当明了。这是讲到观身不净。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