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解网

生活中的七觉支

发布时间:2022-12-04 19:47:44作者:心经讲解网

生活中的七觉支

  一、序言

  “第四屈中华国际佛学会议”针对迈入二十一世纪之初,提出“佛教与二十一世纪”为主题。观察到当今人类因为物质文明的发达,相对于精神文化的落后,当代人格修养大不如前,然而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分的剌激远胜古人,二十一世纪的“佛教与修行”需要检讨;社会制度由原始的采撷、渔猎进步到农牧、手工业、轻工业、重工业乃至现在的有机化学、生物科技,社会环境剧变,“佛教与社会”的妇女、环保、社会关怀、宗教对话等问题急待谋求对策;电脑工业引发资讯管理及网路交际,改变了个人生活以及社会互动的状态,“佛教与资讯”有许多问题要发掘,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佛教与?修行、?社会、?资讯,成为本次会议的子题。

  人类与生俱来禀赋的个性体质,加上后天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经验,左右个人生命乃至团体生活。佛教的修行要求随顺因果并重视效果,时代在更替,环境在改变,但是人类能善、能恶的本性并无更改。佛法的第一义谛及“实法”,有其永恒性与普遍性,不因时空的变动而有所变易;佛法的世俗谛及“权法”,确是相应于地域民俗、国情、当代法律、社会变迁而权宜说法,方便善巧地调整。本论文的提出,以实法为主,说明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有慧根者仍然可以应用早期佛法所提示的朴素、简要、实用的方法来修行。

  二、佛法以有情的人类为中心

  佛法以有情[1] 为中心、为根本的,释迦牟尼佛陀的教化众生,主要对象是人,我们总得认清,佛法是以人为中心的。[2]有漏的有情的生命流转或五趣或六道,随业升降、因业受报。诸天、畜生、饿鬼及地狱趣众生,处于但受报而少有作业;可是人类一生尽在起惑、造业、受报中度过,惑、业、苦三障轮转,有漏的善业、恶业、不动业大部分是以人身造作出来的,五趣、六道轮回的枢纽即是人趣。《增壹阿含经》开示:“三十三天着于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3] 指明人间也是解脱有漏的轮回,改过迁善、修道成佛的最佳环境。

  三、佛教的重心在于完人的教育

  人乘、天乘──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的十善业道,不是佛法的宗要,佛法的重心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作证究竟涅槃的八支正道──佛乘、辟支佛乘、声闻乘。[4]印顺导师提到:“人间佛教,是整个佛法的重心,关涉到一切圣教。”又说:“如从佛陀施教的重心来说,最深彻而圆满的佛教,应该是‘觉\’的教育。佛的意义是觉者,是圆满彻悟宇宙人生的真意义,而到达究极无上者的尊称。佛的教育,不外乎本着自己圆满的觉悟内容,适应众生的根机,来教育大家,引导大家来修学,同登正觉成佛的地步。所以佛教是先觉觉后觉的觉的教育。如随俗而用一般的术语来说,那可说,佛教是最圆满的完人教育。”[5]独觉者寻觅成佛之道,由见道、修道而证道成佛,佛陀十号之一“如来”,即指“修行完成者”、“人格完成者”[6] ;声闻者接受完人的教育,从闻法、如理作意思惟法义而入道,如法随顺次第修道、行道,要于无佛世界完成佛道,成为完人。

  四、佛道的修行在于生活中

  从无始的过去来到现世,从今世将往未来际,三世流转,有情一期一期的生死、死生,生死变易无常,死生相续不断,形成无常相续的生命之流。每一生的生活状态决定生命的尊严及鉴定生命的品质。生活中充满惑、业、苦,则生命并无尊严、生命品质低劣;生活中充实正见、正志、正行,自在、安稳、快乐,则生命极其高贵。《杂阿含937经》说:“众生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系其颈,长夜生死轮转,不知苦之本际。”[7]指出世俗凡夫“无始无明”覆盖心智,“三渴爱”牵引心意,起惑造业,长久于有漏的“三界”生死流转,不知“四圣谛”,不能究竟离苦。可是,《杂阿含23经》如是说:“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者,比丘!是名断爱欲,转去诸结,正 无间等,究竟苦边。”[8]于此“六识身”依“六内入处”缘“六外入处”,即于生活中,根、境、识三合之“六触入处”,随缘生起生理反应、心理作用[9] ;世俗凡夫于六触入处掉入无明、渴爱、取着,作业受苦的旋涡中;贤圣能于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 [10] ,不生“我、我所”的见、爱、慢,断除三爱,解脱一切烦恼结,现观我慢使断知,作证涅槃,究竟离苦。

  “三无漏学”透过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的学习次第,达到无漏的成果。其实即于“日常生活”──食、衣、住、行、育、乐──之中,持戒修身;于“宗教生活”──礼佛、念佛、持咒、诵经、禅定、止观乃至种种宗教活动──之中,入定修心;目的在于独处、待人、接物、处事时,具备正念、正知,修慧生正觉,以“正觉的生活”充足福慧,充实戒、定、慧、解脱、解脱智见等五分法身;以正觉净化贪、嗔、痴,解脱惑、业、苦,过着自在“解脱的生活”。《游行经》就如是说:

  修戒获定,得大果报;修定获智,得大果报;修智心净,得等解脱,尽于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11]

  五、“修行”的意义

  “灭恶增善”为佛法修行的主旨要义。如《长阿含散陀那经》说:“汝但于善法聚、清白聚中精勤修行,吾自为汝说善净法灭不善行,增益善法。”[12]我们可以说:在生命开展当中、生活过程当下,认真、努力、有效地实践,修习多所作,改正错误的行为、改善有缺失的反应,乃至补养、充实完善的品格;目的在于解脱一切惑、业、苦,具足五分法身,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他逮得究竟涅槃。须菩提尊者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询问:“菩萨大乘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 [13]释尊指示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修行之目的在:“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14]方法即是:“应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降伏其心!……应如是生清净心而无所住,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15] “应如是住”指 有心修习并维持善行,而心不住我、我所,不住人相、法相、六境;“(应)如是降伏其心”指 思择制止为非作歹,舍断我见、我所见,消灭常见、断见。

  精勤于灭恶增善,其术语为“四正勤”如《杂阿含878经》所云:

  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正*勤[16] 。何等为四?一者、断*勤,二者、律仪*勤,三者、随护*勤,四者、修*勤。云何为断*勤?谓比丘已起恶不善法 断,生欲、方便、精勤、心摄受,是为断*勤。云何律仪*勤?未起恶不善法 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律仪*勤。云何随护*勤?未起善法 令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随护*勤。云何修*勤?已起善法 增益修习,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修*勤。”[17]

  随时检点身、语、意三行,分辨行为是恶、是善,存心恶毒或善良;立即发动善法欲,思择种种方案中最善巧可行的方法,进行改过迁善,专精勤勉,收摄身、心,务必完成舍断恶行、不起恶念,产生善心、增益善行。“四正勤”可谓精勤修行的四原则。复次,《杂阿含879经》又开示:

  有四正*勤。何等为四?一者、断*勤,二者、律仪*勤,三者、随护*勤,四者、修*勤。

  云何为断*勤?若比丘已起恶不善法 断,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未起恶不善法 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未生善法 令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已生善法 增益修习,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断*勤。

  云何律仪*勤?若比丘善护眼根,隐密、调伏、进向;如是,耳、鼻、舌、身、意根善护,隐密、调伏、进向;是名律仪*勤。

  云何随护*勤?若比丘于彼彼真实三昧相,善守护持,所谓青瘀相、胀相、脓相、坏相、食不尽相,修习守护,不令退没;是名随护*勤。

  云何修*勤?若比丘修四念处等,是名修*勤。……

  如四念处,如是 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道支、四道、四法句、正观修习,亦如是说。 [18]

  根据本经法、义,我们可以推演出整个佛道修行的精髓;首先,依止“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的八正道”学习“增上善学”[19] 、“增上信学”,需要“断勤(pahana-ppadhana)”;也就是精勤于消减恶根、邪信,努力增长善根及信根。其次,以“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的八支正道”[20] ,随顺“三无漏学”的次第修行:“增上戒学”注重六根防护,而到达不违犯戒条的“律仪勤(samvara-ppadhana防护勤)”;“增上定学”注意守护入定的三昧相,而使五盖不动的“随护勤(anurakkhana-ppadhana)”;“增上慧学”用心于见道、修道、证道──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修勤(bhavana-ppadhana修习勤)”。

  六、生活即是修行(修行不离生活)

  生物的主要本能表现在生活中有二:一在谋求个体生存,另一为遂行物种繁衍。人类生而然者,所谓“食色性也”;从古及今,一般人以盲目求生意志为其潜能,呈现于生活即以觅食维生及寻机繁殖为主。庸庸碌碌的人生不离食、色而生我见、我所见,起我爱、我所爱,造作恶业、承受苦报而过活。于生活当中,播种有漏的恶因,灌溉恶缘,收获恶果;然而,要收获无漏的善果──正觉、解脱、涅槃,也就在生活当下,播种无漏的善因,灌溉无漏善缘,才有无漏的心解脱、慧解脱善果的收成。

  “烦恼结”在生活中打造,也唯有在生活当下 反其道才能够拆开它;具有无明、渴爱的有情,天赋烦恼结缚,造作有漏生死,轮回流转六趣。如《杂阿含133经》指明:“色有故色事起、色系着、色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亦复如是。”[21]

  但是,要解开八万四千烦恼结,不能依靠本能,必须次第修习“三无漏学”,经由见道、修道逮得“三明、正觉”,自作证道果才完成。如《s.46,6 kundali经》开示:由六根律仪→ 三善业→ 四念处→ 七觉支→ 圆满明、解脱;[22] 《杂阿含810经》指出:安那般那念→ 四念处→ 七觉支→ 明、解脱满足。[23]以持戒清净,随念息安定内心,修习四念处法门为基础,操作七觉支可以完成三明及心解脱、慧解脱。《杂阿含1027经》说明心解脱、慧解脱为:“于欲离欲 心解脱,离无明故 慧解脱。若比丘于欲离欲,心解脱身作证;离无明故慧解脱,是名比丘断诸爱欲、转结缚、正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24]

  印顺导师提到:“佛法的中道行,即为了要扭转迷情的生活为正觉的生活,扭转困迫的生活为自在的生活。”[25]也就是说,能够现观生命的染、净因果──“四圣谛”,才能够相应于“道谛”行中道,过着正觉的生活、解脱自在的生活。修行三十七菩提分法是佛法的中道行。如释尊在《a.3,151(patipada(1),152(patipada(2))道迹经》说︰

  诸比丘!有此等三道。何等为三?谓 深固道、剧苦道、中道。

  ……

  诸比丘!复次,何谓 中道?

  诸比丘!世有比丘,于身随观身而住,热勤、具念、正知,得除世贪、忧。于受…于心…于法随观法而住,热勤、具念、正知,得除世贪、忧。诸比丘!此被称谓 中道也。

  诸比丘!在世有比丘修习 正勤…… 神足…… 根…… 力…… 觉支……修习正见、修习正志、修习正语、修习正业、修习正命、修习正方便、修习正念、修习正定。诸比丘!此被称谓 中道也。[26]

  释尊为太子时,二十九年间极端地享受宫中五欲乐;出家后连续六年于“大畏山”[27] 苦行林极端地修习苦行。 发现极端地追求享受欲乐──深固道──是边行;正相反,极端地自作自受苦──剧苦道──亦是边行。舍离苦、乐两边,于菩提树下行中道,不久即成就佛眼、完成佛智,自知、自觉成等正觉,逮得诸漏尽的心解脱、慧解脱──究竟般涅槃。[28]

  修学声闻者的菩提道、成佛者的佛道,首先,需要认识、亲近能授与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善士;其次,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开法眼见道;接着,才能够实际地修道──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的次第开展及整体运用。

  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修习要点如下:(一)以修习“四念处”为首。(二)以修习“八支圣道”为究竟圆满。(三)依“七觉支”的修习 才能完成菩提。(四)以发育“五根”、成长“五力”,依“三无漏学”次第开展;依出世“五根”次第增上成长五分法身,“五力”确立五分法身相续不断、不灭。(五)以修习“四正勤”贯彻始终。[29]

  开法眼、清净圣慧眼之后,才有“正见”、“正志”,如是正念正知之下以“正行”修身、修心、修慧;“正行”的发动及运用即是“七觉支”的修习,以七觉支操作,七类三十七品之修行才构成菩提的成分,有离漏的功能。否则,缺乏“七觉支”,以另外六类来修行,只是“有漏的善行”而已。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指出︰

  彼契经中唯说无漏菩提分法,唯七觉支一向无漏,故偏说之;余通有漏 故彼不说。[30]

  (一)具有菩提成分的修行

  外道异学与内凡的佛教徒发心修善,只是具有转向善趣的“向上心”“上进心”而已;所发“世俗菩提心”,尚未具备“胜义菩提心及出离心”的实义。具足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的“正见、正志、正行”即是“具有菩提成分的生活与修行”;圣者出世间的正见就是“菩提心”,圣者出世间的正志即是“出离心”,圣者出世间的正行才能与“道谛”“灭谛”相应的“出世行”就是“出到菩提[31] ”,最后完成现观道谛──“三菩提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作证灭谛──究竟漏尽般涅槃。换句话说:以“现观四圣谛”说具足胜义的“菩提心”,依菩提心生起善法欲──圣、出世间正志──厌、离欲、灭尽向[32] ,是为胜义的“出离心”,两心合作之下,修习正行“菩提道、出离道”[33] ,才能够完成“佛道、涅槃道”[34] 。

  依止七觉支的修行,成就“三十七品道”。“七觉支”之每一觉支的修习,皆须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35] ;“三十七菩提分法”之每一菩提分的修习,悉皆须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36] 。

  “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大正2,196上19) 相当于‘viveka-nissitam viraga-nissitam nirodha-nissitam vossagga-parinamim(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尽,回向于最舍。)’(《sn》v.p.87 )的意译。对照经句,《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如是择摄︰“修习觉分,未得断界,于其断界正希求时,名 依远离;未得无欲界,于无欲界正希求时,名 依离欲;未得灭界,于其灭界正希求时,名 依于灭;弃舍下劣修觉分故,回向胜妙修觉分故,名 弃舍回向。”[37]“断界”相当于三结断乃至贪、嗔、痴薄──须陀洹果至阿那含向所证境界,“无欲界”相当于无欲爱之五下分结断──阿那含果及阿罗汉向所证境界,“灭界”相当于灭尽色爱、无色爱之五上分结断──阿罗汉果所证境界;“弃舍回向”指 ‘vossaggaparinamim(回向于最舍)’, ‘vossagga(最舍) ’《注释书》指\‘kilesa-paricaga nibbana-pakkhandana(永舍诸烦恼、跃入涅槃)’。[38]发菩提心,修习菩提道次第,从初发心到究竟成等正觉,不离“觉支相应”提供“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的正见、正志、正行,佛道的修行如是贯彻始终。

  (二) 修习七觉支的资粮

  1. 亲近能授与七觉支法门的善知识

  声闻时代的弟子们,有福报者得以亲近能授与七觉支法门的善知识,才能够听到七觉支法门的法说。如《杂阿含717经》所说“外法”善知识为增上缘,恶知识为修道的障碍:

  世尊告:“诸比丘!于外法中,我不见一法──未生恶不善法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善法令不生,已生者令退──如恶知识、恶伴党。恶知识、恶伴党者,未生贪欲盖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嗔恚、睡眠、掉悔、疑盖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念觉分令不生,已生者令退;未生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令不生,已生者令退。

  诸比丘!我不见一法──未生恶不善法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善法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所谓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者。若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者,未生贪欲盖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嗔恚、睡眠、掉悔、疑盖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念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39]

  2.自己能够如理作意、如法抉择方便修习七觉支

  “四入流分”的前两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犹如得到食物并且吃下肚子,如不消化及吸收,仍然得不到营养。消化及吸收需要依仗自己体内的消化系统正常运转;犹如“四入流分”的后两支──内正思惟、法次法向的思惟修习。所以然者,《杂阿含716经》提到修习七觉支的“内法”,顺缘为个人自己的“正思惟”、“如理作意”;“不思惟”、“不正思惟(非理作意)”为逆缘:

  世尊告:“诸比丘!于内法中,我不见一法──未生恶不善法令生,已生恶不善法重生令增广;未生善法不生,已生则退──所谓不正思惟。诸比丘!不正思惟者,未生贪欲盖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嗔恚、睡眠、掉悔、疑盖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念觉分不生,已生者令退;未生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我不见一法── 能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善法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正思惟,比丘!正思惟者,未生贪欲盖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嗔恚、睡眠、掉悔、疑盖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念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40]

  3.善巧分辨七觉支的养素与毒素

  《中阿含50恭敬经》指出:“具五盖已,便具无明;具无明已,便具有爱。如是,此有爱展转具成。……具七觉支已,便具明、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41] 《中阿含52食经》开示:“何谓有爱食?答曰:无明为食,无明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无明食?答曰:五盖为食。……明、解脱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明、解脱食。答曰:七觉支为食。” [42]“七觉支”提供三明、心解脱慧解脱的食粮,“五盖”供给无明、有爱源源不绝的养料。“五盖”与“七觉支”各有其食与不食(供食与绝食)。如《杂阿含715经》所说:

  世尊告:“诸比丘!有五盖、七觉分,有食、无食。……

  譬如身依食而立非不食,如是,五盖依于食而立非不食。……

  譬如身依于食而得长养非不食,如是,七觉分依食而住、依食长养,非不食。”[43]

\

  于生活中时时刻刻如理作意、内正思惟,则给“七觉支”食物、营养,对“五盖”断食;生活当下忘念不正知、非理作意、不能内正思惟,即给“五盖”食粮,对“七觉支”绝食。表列如下[44] :

  五盖

  食

  不食

  贪欲盖食

  触相(净相、欲相) ,于彼不正思惟

  贪欲盖不食

  不净观,于彼正思惟

  嗔恚盖食

  障碍相,于彼不正思惟

  嗔恚盖不食

  慈心思惟

  昏沉、睡眠盖食

  微弱、不乐、欠呿、多食、懈怠,于彼不正思惟

  昏沉、睡眠盖不食

  明照思惟

  掉、悔盖食

  亲属觉、人众觉、天觉、本所经娱乐觉。自忆念、他人令忆念而生觉,于彼不正思惟

  掉、悔盖不食

  寂止思惟

  疑盖食

  于过去世犹豫、未来世犹豫、现在世犹豫,于彼不正思惟

  疑盖不食

  缘起法思惟

  七觉分

  不食

  食

  念觉分不食

  四念处不思惟

  念觉分食

  四念处思惟

  择法觉分不食

  于善法撰择,于不善法撰择,于彼不思惟

  择法觉分食

  有择善法、有择不善法,于彼思惟

  精进觉分不食

  四正勤于彼不思惟

  精进觉分食

  彼四正勤思惟

  喜觉分不食

  有喜、有喜处法,于彼不思惟

  喜觉分食

  有喜、有喜处,于彼思惟

  猗觉分不食

  有身猗息及心猗息,于彼不思惟

  猗觉分食

  有身猗息、心猗息,于彼思惟

  定觉分不食

  有四禅,于彼不思惟

  定觉分食

  有四禅思惟

  舍觉分不食

  有三界──谓断界、无欲界、灭界──于彼不思惟

  舍觉分食

  有三界──断界、无欲界、灭界──于彼思惟

  4.具足正见持戒清净维持良心平安

  七觉支的修习并非凭空无因而发生,有其先行的一连串因缘;如《中阿含52食经》所示:

  七觉支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七觉支食?答曰:四念处为食。四念处亦有食非无食,何谓四念处食?答曰:三妙行为食。三妙行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三妙行食?答曰:护诸根为食。护诸根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护诸根食?答曰:正念、正智为食。正念、正智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正念、正智食?答曰:正思惟为食。正思惟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正思惟食?答曰:信为食。信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信食?答曰:闻善法为食。闻善法亦有食非无食;何谓闻善法食?答曰:亲近善知识为食。亲近善知识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亲近善知识食?答曰:善人为食。[45]

  由“四预流支”具足正信、正见,防护六根,持戒使身、口、意三业清净,正行无悔,心平气和,方便修习“四念处法门”。《杂阿含624经》佛陀所以告诉尊者郁低迦:“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 [46]

  (三)七觉支渐次修习满足

  释尊详细说明初学者,如何正式次第修习七觉支:

  佛告:“诸比丘、比丘尼!七觉分者,谓七道品法。诸比丘!此七觉分渐次起,渐次起已,修习满足。”诸比丘白佛:“云何七觉分渐次起,渐次起已,修习满足?”

  “[1.(1)a.]若比丘(内)身身观念住,彼(内)身身观念住已,专心系念不忘;当于尔时,方便修念觉分。方便修念觉分已,(念觉分)修习满足。

  [2.(1)a.]谓修念觉分已,于法选择;当于尔时,修择法觉分方便。修择法觉分方便已,(择法觉分)修习满足。

  如是[3.(1)a.]精进…[4.(1)a.]喜…[5.(1)a.]猗(轻安)…[6.(1)a.]定…[7.(1)a.]舍觉分亦如是说。

  如[1.(1)a.]内身,如是[1.(1)b.]外身、[1.(1)c.]内外身。

  (如内身、外身、内外身,如是) [1.(2)a.b.c.]受…[1.(3)a.b.c.]心…[1.(4)a.b.c.]法法观念住,专心系念不忘;当于尔时,方便修念觉分。方便修念觉分已,(念觉分)修习满足。

  ……乃至[7.(1)a.b.c.;7(2)a.b.c.; 7.(3)a.b.c.; 7.(4)a.b.c.]舍觉分亦如是说。

  是名,比丘!七觉分渐次起,渐次起已,修习满足。”[47]

  上引经文,附加下标[1.(1)a.] ……乃至[7.(4)c.]等等:1.~7.指 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乃至舍觉支等“七觉支”;(1)~(4) 指 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等“四念处”;a.~c.指‘内\’──个人自己、‘外\’──自己之外一切境界、‘内外\’──内识身外境界的互动等“三行”。如此,1.~7.、(1)~(4)、a.~c.,如是“三行”,依止“四念处”修习“七觉支”,包含一切生命的开展及包容一切生活的过程。

  1.如法修习四念处法门

  四念处为“一乘道(ekayana-magga 一行道)”,能够净化有情身、心,消灭忧、悲、苦、恼,得到如实法──成就正觉、涅槃。[48]四念处法门的修行,要求于身、心的动、静维持敏锐的觉察力,独处、待人、接物、处事,根、境、识互动中一直保持正念、正知;明白作业与受报辗转次第“相生”,明了七觉支与五盖随时、随地“相克”。

  四念处的初学者,需要次第修习 [49] :(1)身念住──注意外显的身体动、静的整个过程,(2)受念住──专注身、心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的生、住、异、灭一连串的变化,(3)心念住──心有贪、嗔、痴或心无贪、嗔、痴,心分散或合一,心下劣或上胜,心解脱或束缚,念念清楚,(4)法念住──如实知五阴法、六内入处法、缘起法、五盖法与七觉支法。目标在于生活中有“三毒”“三结”“五盖”“五下分结”“五上分结”活动时,随即动用“七觉支”来排除惑、业、苦。如此,从外表的言谈举止到内心的感受、反应,从身、心互动到‘世法\’、‘出世法\’的如实知见;正念、正知身→受→心→法,于法随法念住,狭义的“法”指以“七觉支法”修治“五盖法”,广义的“法”指以“一切善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对治“一切恶法──惑、业、苦”。“四念处”以具有“法念处”,“一乘道”才能够名副其实。

  具念正知(sata sampajana)的四念住,“正知”要求知觉与身体的任何动静一起反应,“具念”注意到身、心、身心的生、住、异、灭的反应。如《杂阿含622经》所说:

  云何名比丘正智(sampajana 正知)?若比丘去来威仪 常随正智,回顾、视瞻,屈、伸、俯、仰,执持衣、?,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随正智住,是正智。

  云何正念(sata 具念)?若比丘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是名比丘正念。[50]

  有关自己个人的身体、感受、心所、染法、净法,须要维持正念、正知;不但如此,尚且须要注意自己以外,其他有情的感受、心所的反应、其他众生的染、净法。因此,《杂阿含610经》指示:

  云何修四念处?谓(1a.)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忧悲;(1b.)外身[身观念住]……(1c.)内外身 观 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忧悲。

  如是,(2a.b.c.)受……(3a.b.c.)心……(4a.)内法……(4b.)外法……(4c.)内外法 观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忧悲。

  是名比丘修四念处。[51]

  四念处(cattaro sati-patthana 四念住)的修习,可以确立七觉支法的基础──z“念觉支”,念觉支提供正念、正知,现念分明,才能够发动其他六个觉支,其他觉支有否在反应,也需要念觉支分辨。‘sati-patthana=sati(念)-pa-(明了、先行)tthana(住立)’词义含有(1)念住、念现前、现念分明,(2)能忆念清楚,(3)能发趣、发动、调节七觉支乃至三十七菩提分法。

  “念觉支”在生活当下,在独处、待人、接物、处事时,第一步,提供具念、正知,无忘念、无不正知;第二步,要求择法觉支鉴别如此身、心的动作属善、属恶;第三步,发起惭愧心,追求存正念、去除妄念,作三妙行、不作三恶行;第四步,回忆种种去恶行善的方案;第五步,选择正确有效的方法改过、行善;第六步,发动精进觉支有效地操作四正勤;第七步,知道验收成果;第八步能察觉到成就感──喜行;第九步,能感受到轻安、乐受,第十步,觉察五盖、镇伏五盖──能知心处于近行定或刚才在安止定;第十一步,(五盖消失)没有定及慧的障碍,正好现观生命的缘起,生活中能与苦、集、灭、道四谛相应;第十二步自作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舍苦、断集,完成道谛、圆满灭谛。

  2.如法拣别、抉择善恶,精进于改过行善

  不知道言谈、举止、存心是善是恶,不能改过迁善,对身、语、意三行修持正念、正知,亦属徒然。修习“七觉支”所以能成就“明、解脱”的福利,其主体在于“择法觉支”分别善、恶,抉择去恶行善的有效方法;然后,交给“精进觉支”实际操作,直到完成三明、心解脱慧解脱。

  由于见解的不同,对善、恶的看法也有所差异。世俗正见以五戒、十善业得享受人、天福报为善行、善果;犯五戒,行十恶业,得承受三恶趣的苦报为恶。圣、出世间的正见以有漏、有取的善行在天上人间受苦受乐,不得解脱有漏的轮回为非究竟的善;究竟的善行为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的“八支圣道”乃至“三十七品道”,成就诸漏尽的心解脱、慧解脱,究竟涅槃为善果。[52]

  释尊教训我们分辨正法与非法、善法与恶法等等,如《杂阿含782经》所示:

  世尊告:“诸比丘!有非法、是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非法?是法?谓邪见非法,正见是法……乃至邪定非法,正定是法。……

  如非法、是法,如是非律、正律,非圣、是圣,不善法、善法,非习法、习法,非善哉法、善哉法,黑法、白法,非义、正义,卑法、胜法,有罪法、无罪法,应去法、不去法,一一经皆如上说。[53]

  一切善法所以生成,皆因正见抉择善、恶,去恶行善导致;《杂阿含750经》即说:

  若诸善法生,一切皆明为根本,明集、明生、明起。明于善、不善法如实知者;罪、无罪,亲近、不亲近,卑法、胜法,秽污、白净,有分别、无分别,缘起、非缘起悉如实知。

  如实知者,是则正见;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恚、痴;贪、恚、痴解脱已,是圣弟子得正智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 不受后有。 [54]

  (1)在善根的培植阶段,在理智上要求建立道德观念,能“分别善、恶”;在感情上发挥“惭愧”心,不堪忍有恶无善;在意志上坚持“不放逸”于去一切恶、行一切善。

  (2)在信根的培养阶段,对佛、法、僧的功德,在理智上要求成就“信忍”,在情感上发挥“信乐”,在意志上推动“信求”。

  (3)在增上戒学的阶段,以正见(知)持“资具依止戒”,以正信(情)持“波罗提木叉戒”,以正勤(意)持“活命遍净戒”,以知、情、意三合平衡维持正念、正知持“根律仪戒”。

  (4)在增上定学的阶段,以理智为主导,用“寂止随念、死念、四界差别观”修心;以纯情为主导,用佛、法、僧、戒、舍、天等“六随念”修心;以意志力为主导,用“十遍处、十不净、安般念、(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修心。

  (5)在增上慧学的阶段,以正信主导亲近善士、多闻正法,充实“闻所成慧”的资粮;以正见主导内正思惟,充实“思所成慧”的资粮;以正定主导法次法向,充实“修所成慧”的资粮。

  人性善、恶随缘,知、情、意或健康或病态,而修行的目的在于人格完善,人性的健全。由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等“前三觉支”互动合作之下,带动“三十七菩提分法的整体运作”[55] ,成就“究竟的善根”──信、进、念、定、慧五出世根,完满“究竟的善学”──戒、定、慧三无漏学,才能够止于至善。

  3. 但法自然 得喜、轻安、定及舍觉支

  去恶、行善有所成就者,法性使然,随顺因缘内心具有“不悔(avippatisara不追悔、无后悔、无恶作)”,并且一连串的善法次第随生。如《中阿含43不思经》所示:

  世尊告曰:“阿难!持戒者不应思:令我不悔。阿难!但法自然,持戒者便得不悔。阿难!有不悔者不应思:令我欢悦。阿难!但法自然,有不悔者便得欢悦。阿难!有欢悦者不应思:令我喜。阿难!但法自然,有欢悦者便得喜。阿难!有喜者不应思。令我止(轻安)。阿难!但法自然,有喜者便得止身。阿难!有止者不应思:令我乐。阿难!但法自然,有止者便得觉乐。阿难!有乐者不应思:令我定。阿难!但法自然,有乐者便得定心。……阿难!有无欲者不应思:令我解脱。阿难!但法自然,有无欲者便得解脱一切淫、怒、痴。

  阿难!是为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乐,因乐便得定心。阿难!多闻圣弟子有定心者便见如实、知如真,因见如实、知如真便得厌,因厌便得无欲,因无欲便得解脱,因解脱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难!是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谓度此岸,得至彼岸。”[56]

  前三觉支的修行有成,“但 法自然”相当于“dhammata esa(直译︰此法性;意译︰只要顺乎缘起法性)”《cetana》an v.p.2 的意译;合乎正道的修行,如七觉支、三无漏学,随顺道次第,通过一系列“法法相益,法法相因”的清净道、解脱道、灭苦道迹,从持戒清净乃至逮得第一义成正觉,从有漏的惑、业、苦此岸,得度至涅槃彼岸。

  (四)生活中适时调整七觉支,随所欲觉支等至

  每一有情的一生,有其特殊的个性倾向──性格、性行(carita);《清净道论》分析为六种性行:ragacarita(贪行者) dosacarita(嗔行者) mohacarita(痴行者) saddhacarita(信行者)buddhicarita(觉行者) vitakkacarita(寻行者)[57] 。专心从事修心时,透过念觉支与择法觉支的操作,贪行者宜修习十不净观、身至念等;嗔行者宜修习青、黄、赤、白遍及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痴行者宜修习安那般那念;觉行者宜修习死念、寂止随念、食厌想及四界差别观;信行者宜修习佛、法、僧、戒、舍、天等六随念。也有性格复杂者(vomissacarita 混杂行者),或者某一性行者,在一天当中心情改变频繁、变化多端;如此,则需要适时调整业处,由七觉支善巧安排,有效的修习得以进行。

  1. 有五盖时

  日常生活乃至宗教修持时,以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等前三觉支,发现有盖,何种盖?如何掀盖?抉择业处!交给精进觉支对治修正。凡夫的生命活动、生活当中,不离五盖过日:“贪欲盖”及“嗔恚盖”属于病态的“情感”反应,可爱境、可意触、乐受必生起贪欲盖;反之,不可爱境、不可意触、苦受则生嗔恚盖。“意志力”不够时,容易“昏沉、睡眠”;意思活泼时,容易“掉举”、胡思乱想,若不然者则后悔不已、“恶作”不停。大部分的时间里,处于“疑盖”所覆,无明、怀疑,犹豫不决的状态,不能明辨善、恶,是、非,对、错,适当与否。因此,有“五盖”时,须要善知方便修七觉支;《杂阿含719经》如是开示:

  (尊者阿提目多)复问:“云何比丘善知方便修七觉分?”

  优波摩答言:“比丘方便修念觉分时,知思惟:彼心不善解脱[贪欲、嗔恚],不害睡、眠(昏沉、睡眠),不善调伏掉、悔,不害疑(“疑”原文作︰“睡眠”);如我念觉处法思惟,精进方便,不得平等。[如是不乐住正受]

  如是择法…精进…喜…猗(轻安)…定…舍觉分,亦如是说。

  若比丘念觉分方便时,先思惟:心善解脱[贪欲、嗔恚],正害睡、眠,调伏掉、悔, ;如我于此念觉处法思惟已,不勤方便而得平等。如是,阿提目多!比丘知方便修七觉分如是乐住正受。[58]

  有贪欲盖时,动用七觉支对“不净相”如理作意、正思惟,则可除去贪欲盖。有嗔恚盖时,动用七觉支对“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如理作意、正思惟,则可除去嗔恚盖。有昏沉、睡眠盖时,动用七觉支对“光明相”如理作意、正思惟,则可除去昏沉、睡眠盖。有掉、悔盖时,动用七觉支对“寂止随念”如理作意、正思惟,则可除去掉、悔盖。有疑盖时,动用七觉支对“善、恶业报以及十二支缘起法”如理作意、正思惟,则可除去疑盖。[59]

  2. 止观等持

  宗教生活中,主要在锻炼止观等持──集中精神的力量与观察事物的力量相当。因为,过分集中精神时,会减弱观察事物的能力;过度广泛观察事物时,会减弱对目标专注的能力。所以要求止观等持,于止力和观力相等时,则平等舍,放任不加干涉;但也不能过分专注于舍。如《杂阿含1247经》所说:

  应当专心方便 随时思惟三相!云何为三?随时思惟止相,随时思惟举相,随时思惟舍相。若比丘一向思惟止相,则于是处,其心下劣;若复一向思惟举相,则于是处,掉乱心起;若复一向思惟舍相,则于是处不得正定,尽诸有漏。[60]

  3. 安止善巧

  修习增上心学难得入定者,《清净道论》建议修习十种安止善巧(dasavidha appana-kosalla):(1)依清洁事物;(2)依(五)根平等的行道;(3)依(取)相的善巧;(4)于宜策励心时,即于此时策励心;(5)于宜抑制心时,即于此时抑制心;(6)于宜使心喜悦时,即于此时使心喜悦;(7)于宜舍置心时,即于此时舍置心;(8)依回避不等持之人;(9)依亲近等持之人;(10)成为等持的胜解者。[61]此中,第(4)(5)(6)(7)等四种操作,属于七觉支法门;其所根据的经典出处为《增支部 第六集第85得清凉经》:

  于宜抑制心时,即于此时对心抑制之;于宜策励心时,即于此时对心策励之;于宜使心喜悦时,即于此时使心喜悦之;于宜舍置心时,即于此时对心舍置之。[62]

  七觉支可分为三类:念觉支为其一,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为其二,猗觉支、定觉支、舍觉支为其三。以念觉支维持正念、正知以及安止善巧的开发;其他两类为随心情的变化,应时对治之或适时相顺修习之。表列如下:

  所修觉支

  念觉支

  择法、精进、喜觉支

  猗、定、舍觉支

  心微劣犹豫时

  宜行

  宜行此等三觉支对心策励

  不宜行此等三觉支

  掉心犹豫时

  宜行

  不宜行此等三觉支

  宜行此等三觉支对心抑制

  “掉心生、掉心犹豫”指 精神激动,胡思乱想而犹豫不决,如此属于“宜抑制心时”;“其心微劣、其心犹豫”指 精神活动力衰弱,判断力犹豫不决,如此属于“宜策励心时”。适合“对心抑制”的方法为动用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适合“对心策励”的方法为动用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杂阿含714经》原文如此开示︰

  “诸比丘!若尔时其心微劣,其心犹豫者,不应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所以者何?微劣心生、微劣犹豫,以此诸(觉分)法增其微劣故;譬如小火欲令其燃,增以燋炭。云何,比丘!非为增(燋)炭令火灭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微劣犹豫,若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者,此则非时,增懈怠故。若掉心起,若掉心犹豫,尔时不应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所以者何?掉心起,掉心犹豫,以此诸(觉分)法能令其增。譬如炽火,欲令其灭,足其干薪。于意云何?岂不令火增炽燃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如是掉心生,掉心犹豫,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增其掉心。诸比丘!若微劣心生,微劣犹豫,是时应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所以者何?微劣心生,微劣犹豫,以此诸(觉分)法示、教、照、喜。譬如小火,欲令其燃,足其干薪。云何,比丘!此火宁炽燃不?”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如是微劣心生,微劣犹豫,当于尔时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示、教、照、喜;若掉心生,掉心犹豫,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所以者何?掉心生,掉心犹豫,此等诸(觉分)法,能令内住一心摄持。譬如燃火,欲令其灭,足其燋炭,彼火则灭。如是,比丘!掉心犹豫,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则非时;修猗、定、舍觉分,自此则是时。此等诸(觉分)法,内住一心。

  摄持念觉分者,一切兼助。”[63]

  修习七觉支最为善巧者,尊者舍利弗是首屈一指,对七觉支的操作非常熟练,不必特别用心,能在生活中恰到好处地,适时随所欲而施行该觉支。他说:

  譬如,王大臣有种种衣服,置箱簏中;随其(晨朝)所须、日中所须、日暮所须,随欲自在。如是,比丘!此七觉分决定而得,不勤而得,随意正受。我此念觉分,清净纯白,起时知起,灭时知灭,没时知没;已起知已起,已灭知已灭。

  如是,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亦如是说。[64]

  如此,随时、随地,采用适当的觉支过活,为圣弟子所向往。

  (五)生活中修习七觉支的例子

  南传长部《savgiti-suttanta(等诵经)》§46 指“三眼”为:mamsa-cakkhu(肉眼), dibba-cakkhu(天眼), pabba-cakkhu(慧眼)。§47 指“三学”为:adhisila-sikkha(增上戒学),adhicitta-sikkha(增上心学),adhipabba-sikkha(增上慧学)。§48 指“三修”为:kaya-bhavana(身修),citta-bhavana(心修),pabba-bhavana(慧修)。[65] 审度编辑《长部》大德们的用心,(1)在“日常生活”中,以肉眼(肉耳)配合增上戒学,仔细检点言谈举止,贯彻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等七善业,如此“修身”。(2)在“宗教生活、宗教修持”时,以天眼(超凡的眼力──精神力)配合增上心学,用心集中注意于假想作意的似相(patibhaga-nimitta),有效地镇伏五盖,如此“修心”。(3)修身、修心提供信、进、念、定四根四力[66] 为增上缘,慧地播种慧种子?成长慧根、慧力,构成慧眼;在此后“明、解脱的生活”当下,以慧眼配合增上慧学,以七觉支操作三十七菩提分法,在“慧地”成长“慧根”,慧地加入慧根于是“慧体”[67] 成材;如此“修慧”,并且完成菩提道、解脱道,圆满佛果。

  1. 有关饮食

  (1) 依食断秽食

  《增壹阿含护心品第5经》指出:“一切众生皆由食而存其命,有食便存,无食便丧。”[68]众生不得不食,然为求食或于食时有漏、有取,而造业受苦不断。如《杂阿含374经》所说:

  若比丘于此四食有喜、有贪,则识住、增长;识住、增长故,入于名色;入名色故,诸行增长;行增长故,当来有增长;当来有增长故,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如是纯大苦聚集。[69]

  因此,佛教要求依秽食当舍断食之秽;此时,须要动用念觉支,求食、得食、食时正念正知现前,整个过程无任何过失而具有功德、营养。如《杂阿含564经》开示:

  云何名依于秽食当断秽食?谓圣弟子于食计数思惟而食:(1)无着乐想,(2)无憍慢想,(3)无摩拭想,(4)无庄严想;(5)为持身故,(6)为养活故,(7)治饥渴病故,(8)摄受梵行故,(9)宿诸受令灭、新诸受不生,(10)崇习长养若力、若乐、若(无罪)触;当如是住!

  譬如商客以酥油膏以膏其车:无染着想、无憍慢想、无摩拭想、无庄严想,为运载故。如病疮者涂以酥油:无着乐想、无憍慢想、无摩拭想、无庄严想,为疮愈故。如是,圣弟子计数而食:无染着想、无憍慢想、无摩拭想、无庄严想,为养活故、治饥渴故、摄受梵行故、宿诸受离 新诸受不起,若力、若乐、若无罪触安隐住。姊妹!是名依食断食。[70]

  如是,有关于食之观想,《杂阿含1034经》指“观食想[71] ”为“修习六明分想”之一(明分即 菩提分)。

  (2) 观食不净

  若有暴饮暴食、饕餮、食欲过度,追求山珍海错满足口味,食欲冲动难以控制者,于饮食当时,宜行“观食不净”藉以对治之;倘若不能矫正,则需专门修习“恶食想[72] ”。相当于《清净道论》四十业处之食厌想(ahare patikula-sabba于食厌恶想)的修习:

  于食时、饮时、哺时、尝时,当以十行相观察厌逆:(1)gamanato(从行乞),(2)pariyesanto(从遍求),(3)paribhogato(从受用),(4)asayato(从分泌),(5)nidhanato(从贮藏),(6)aparipakkato(从不消化),(7)paripakkato(从消化),(8)phalato(从果),(9)nissandato(从排泄),(10) sammakkha nato(从涂布)。[73]

  如此以念觉支及择法觉支有关饮食之如理作意、正思惟,可以对治意识上的嘴馋,矫正下意识的食欲冲动;甚至可以导引到镇伏五盖的“近分定”[74] ,可谓一举两得。

  (3) 厌食患者

  倘若食欲不振,甚至是厌食症者,则不必、不可进行恶食想;此时宜动用念觉支、择法觉支,记起前举佛说︰

  “身依食而立,非不食。”

  “为养活故、治饥渴故、摄受梵行故、宿诸受离 新诸受不起,若力、若乐、若无罪触安隐住。”

  “若檀越施主惠施之日,得五事功德。云何为五?一者、施命,二者、施色,三者、施安,四者、施力,五者、施辩;是谓为五。” [75]

  如此教示,为求健康、长命、适合修道,动用精进觉支提起食欲,采行“节量食”[76]或者“日一食”[77]

  2. 其他民生有关事项──穿着、居住、营养等等

  资生活命必须使用民生必需品,凡夫因此 起惑、造业、受苦;然而圣人于使用民生必需品时,操作七觉支以舍断诸漏。

  《中阿含10漏尽经》所示:

  云何有漏从用断耶?比丘!若用衣服──非为利故,非以贡高故,非为严饰故;但为(预防)蚊虻、风雨、寒热故,以惭愧故也。若用饮食──非为利故,非以贡高故,非为肥悦故;但为令身久住,除烦恼、忧戚故,以行梵行故,欲令故病断、新病不生故,久住安隐无病故也。若用居止房舍、床褥、卧具,非为利故,非以贡高故,非为严饰故;但为疲惓得止息故。[78]

  如前面“1. 有关饮食”章节所说,比照之,也可以七觉支法门,应用于“其他民生有关事项──穿着、居住、营养等等”问题的处理。头陀行者对于衣、食、住的严谨维持少欲、知足的态度过活,可以从头陀支反应出来:衣──粪扫衣、三衣;食──常乞食、次第乞食、一坐食、一?食、时后不食;住──阿练若住、树下住、露地住、冢间住、随处住。[79]头陀行法虽然并非释尊所施设,可是佛陀允许为少欲、知足严谨过活者修持;可为奢华、不惜福者警惕,无所借口。佛陀要求四众弟子远离资具欲,但衣食住处,都不过分的菲薄。[80]

  3. 有关性欲

  性行为可分为业与报二种。禽兽的性行为纯属应报,为繁殖后代的行为,不能判断为善或恶,是为无记;人类及六欲天神的性行为小部分属无记的报应,大部分是有漏、有取的恶业行为。“世尊无数方便说:淫欲是障道法,若犯淫欲即是障道。”[81]所以对出家二众施设不淫戒,绝对禁止行淫;对在家二众只要求不邪淫,禁止非婚配行淫,对结婚生子的性行为并无制止。

  性欲冲动时宜使用觉支对治。如下:

  (1) 重视伦常者

  宜依《杂阿含1164经》所说:“若见(老)宿人,当作母想;见中间者,作姊妹想;见幼稚者,当作女想。” [82]如此观想,随即消除性欲;可是对乱伦者,则失效。

  (2) 洁癖者

  洁癖者宜作“观身不净”,可以立即消除性欲冲动;然无忌恶露者则无效?观身不净 如《中阿含81念身经》所示:

  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谓此身中有发、毛、爪、齿、粗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胆、小便。”[83]

  (3) 怕死尸者

  宜提起“十不净观”[84] ,或将对方当作尸体看待,观想出:膨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等等;如此消除淫念,对绝大部分的人相当有效。或有变态性格者作出尸奸者除外。

  (4) 重视戒律者

  重视戒律者又擅长于身念住者,或者上述伦常观、不净观、观死尸失效者,可采用“六根律仪”守护根门,对付性欲冲动。如《杂阿含1165经》所示:

  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告诸比丘:“汝等应当守护根门,善摄其心。若眼见色时,莫取色相,莫取随形好增上执持;若于眼根不摄敛住,则世间贪、爱、恶不善法则漏其心。是故此等当受持眼律仪,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乃至受持意律仪。”[85]

  (5) 慧根利者

  对身体作“六界(或四界)分别观”或作“观身三十六物[86] ”,体悟身体为缘生缘灭,俗谛说六界、三十六物,其实第一义谛为空,无我、无我所,有谁、有何可贪、可淫!能现观空无我、无人、无众生相,当下消除欲贪、淫欲。所以《中阿含98念处经》如是说:

  比丘者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犹如屠儿杀牛,剥皮布地于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87]

  《增壹阿含五王品第3经》又说:

  观此身中三十六物恶秽不净。谁着此者?由何起欲?此欲为止何所?为从头(出)耶?形体出耶?观此诸物了无所有;从头至足亦复如是。五藏所属,无有想像,亦无来处,彼观缘本,不知所从来处。

  彼复作是念:我观此欲从因缘生。

  彼比丘观此已,欲漏心得解脱,有漏心得解脱,无明漏心得解脱。[88]

  4. 有关生气

  面对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意、不可念的人、事、物,凡夫难免起嗔恚、忿恨、恼害等等秽心。贪欲、嗔恚、愚痴,经中说为“三毒、三秽、三垢、三腻、三刺、三恋、三缚、三种结、三不善根”[89]可见其等为恶、不善心所,会毒害、刺伤身心,使心性污秽、垢腻,恋栈、结缚于三界,为一切恶不善业的根源。

  “嗔恚”(大正1,50上9)之原文为‘dosa(嗔恚、憎恶)’(dn iii .214-5;在《阿含》里,汉译为“嗔恚”其相当的《尼柯耶》原文不一,如:“嗔恚”(大正1,444下3)为‘byapada-padosa(嗔害-怨恨)’mni. 274-1的意译,“嗔恚”(大正1,464下-13)为rosenti(激怒) vihesenti(使焦急)‘mn i.185-3的意译,“嗔恚”(大正1,542中10) 为‘vyapada(嗔害)’mn ii.2624的意译,“嗔恚”(大正1,617中23)为kodhana(愤怒、不适意)’an iv.945的意译,“嗔恚心”(大正2,277中23)为‘kujjhi(生气)’sn ii.282-13的意译。生活中遭遇到任何不适意的对象、境界,凡夫所生反应都属于“嗔恚”。《长阿含阇尼沙经》说:“众生多于嗔恚,不舍身、口、意恶业。” [90] 《大方广佛华严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经》说:

  佛子!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如诸菩萨于他菩萨 起嗔心者。何以故?佛子!若诸菩萨于余菩萨 起嗔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故。何等为百万障?所谓不见菩提障、不闻正法障、生不净世界障、生诸恶趣障、生诸难处障、多诸疾病障……于菩萨无失坏道不能修习障、随顺二乘正位障、远离三世诸佛菩萨种性障。佛子!若菩萨于诸菩萨 起一嗔心,则成就如是等百万障门。[91]

  可见嗔恚心为害甚深且广。因此,印顺导师说:

  菩萨以慈悲心为本,若以嗔心对众生,缺乏慈悲,即失大乘与菩萨的意义。声闻法的大患是贪心,心起贪染,就难于出离世间。大乘法的大患是嗔心,心起嗔恚,就不能摄受众生。[92]

  如针对厌离情深的声闻,应重视大悲的无嗔。对于不善根的根治,也认为贪欲是不善的,但不是最严重的。贪欲不一定厌弃有情,障碍有情,世间多少善事,也依贪爱而作成;惟有嗔恚,对有情缺乏同情,才是最违反和乐善生的德行。所以说:“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恶心中,没有比嗔恚更恶劣的。菩萨的重视慈悲,也有对治性。论理,应该使无痴的智慧,无贪的净定,无嗔的慈悲,和谐均衡的扩展到完成。[93]

  修学佛道者,生活中减少嗔恚的发作,镇伏乃至消灭嗔恚的随眠是非常切要:

  (1) 忆念嗔恚的过失及离嗔的功德

  印顺导师曾经指出嗔恚的五种过失:一、坏色(面目丑恶),二、失辩(失去理智),三、善士远离(朋友疏远),四、毁戒(气头上无恶不作),五、堕落(造恶业堕落三恶趣);一念的嗔心不忍,产生这样的恶果,怎可不加以制伏?[94]《杂阿含1158经》提到破坏嗔恚的功德如下:

  杀于嗔恨者,而得安隐眠;杀于嗔恚者,而心得无忧。

  嗔恚为毒本,能害甘种子;能害于彼者,贤圣所称叹;

  若能害彼者,其心得无忧。[95]

  (2) 重视持戒者

  面对怨敌,提起正念,以惭愧心、慈悲心对待一切有情,思不害、不杀、不恶口等教诫,忆念具戒的功德、破戒的过患等教训,可以慈忍、护戒等善行使嗔恚心减弱乃至不发生。如《杂阿含1039经》教示:

  有人不杀生、离杀生、舍刀杖,惭愧、悲念一切众生;不偷盗、远离偷盗;与者取、不与不取,净心不贪;离于邪淫,若父母护……乃至授一花鬘者,悉不强干,起于邪淫;离于妄语,审谛实说;远离两舌,不传此向彼、传彼向此,共相破坏,离者令和,和者随喜;远离恶口,不刚强,多人乐其所说;离于坏语,谛说、时说、实说、义说、法说、见说;离于贪欲,不于他财、他众具作己有想,而生贪着;离于嗔恚,不作是念:挝、打、缚、杀,为作众难;正见成就,不颠倒见。[96]

  (3) 重视修定者

  嗔恚为“五盖”之一,“嗔行者(dosa-carita)”宜采用四十业处的慈、悲、喜、舍──“四梵住(四无量心)”及青、黄、赤、白──“四色遍”,此等八业处容易对治嗔心而导入安止定。慈无量心乃至悲、喜、舍无量心,由健康的感情冲淡嗔恨心,青遍一切处乃至黄、赤、白遍一切处,容易使激情稳住;而且四无量心与“八解脱”中的第三、四、五、六解脱,殊途同归;如《杂阿含743经》所说:“心与慈俱多修习,于净最胜;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喜心修习多修习,识入处最胜;舍心修习多修习,无所有入处最胜。”[97]四无量心的修习可作为慈心解脱乃至悲、喜、舍心解脱的增上缘;如《中阿含15思经》所示:“彼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若有如是行(慈、悲、喜、)舍心解脱无量善修者,必得阿那含,或复上得。”[98]

  (4) 重视修慧者

  印度婆罗门教的与梵共住的慈、悲、喜、舍“四梵住”,注重戒行及良心的扩大,目的在于往生初禅的梵天。佛教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可以成就四禅那的安止定,命终可以随业力,意行生初禅天乃至第四禅天;往生色界、无色界并非贤圣弟子的终极目的,逮得正觉、涅槃,究竟解脱惑、业、苦,止于至善,才是贤圣弟子的终极目的地。因此,由四梵住、四无量心的修习,提升到戒、定、慧及知、情、意的统合地修行,方便修习慈、悲、喜、舍“四等心”,才能够成就慈、悲、喜、舍的“心解脱”。

  所谓“等心”,指平等看待怨怼者与亲爱者(此等两,为因缘密切者),平等看待因缘密切者与疏远者(此等两,属他们,并非自己),看待一切有情等同自己,才算真正的?等心?。单靠一般良心及坚强的意志力,还可以平等看待怨者、亲者、无关系者;若无般若慧洞察无我、无我所,打破我爱、我所爱,并不能使怨者、亲者、无关系者与自己平等看待。为了成就四等心乃至人格圆满,《杂阿含经》“觉支相应”提示修习种种正确的观想,如下:

  若比丘修无常想 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无常想 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无常想俱 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得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如无常想,如是 无常苦想、苦无我想、观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尽想、断想、无欲想、灭想、患想、不净想、青瘀想、脓溃想、?胀想、坏想、食不尽想、血想、分离想、骨想、空想;一一经,如上说。[99]

  七、结论

  (一)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有慧根者仍然可以应用《阿含》《尼柯耶》所提示的朴素、简要、实用的方法修行。佛法是以人为中心的,人间是解脱有漏的轮回,改过迁善、修道成佛的最佳环境;我们现在所处的地球,资讯交流的发达,佛教正法传播遍布全世界,佛教所说的“八难”范围更为缩小,比起古人,今人并非更加不幸。

  (二)现代接触佛教,见、闻佛法者,是接受“成佛”的教育,从闻法、如理作意思惟法义而入道,如法随顺次第修道、行道,要于无佛世界完成佛道,成为“完人(tathagata如来)”。

  (三)佛道的修行就在生活中进行,有意义的修习以“三无漏学”为标准。于“日常生活”中,持戒修身;于“宗教生活”中,入定修心;目的在于独处、待人、接物、处事时,具备正念、正知,修慧生正觉,以“正觉的生活”充足福慧,充实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智见身;以正觉净化贪、嗔、痴,解脱惑、业、苦,过着自在“解脱的生活”。

  (四)“灭恶增善”为佛法修行的主旨要义,“四正勤”为修行的原则,以“七觉支”实践“三十七道品”为正法。在生命开展当中、生活过程当下,认真、努力、有效地实践,修习多所作,改正错误的行为、改善有缺失的反应,乃至补养、充实完善的人格;目的在于解脱三障,具足五分法身,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他逮得究竟涅槃。

  (五)凡夫为生存于生活中起无明惑、造恶业、受苦果,惑、业、苦三轮转;圣人就在生活中,离无明生正觉,造作无漏的善业,亨受菩提、涅槃乐。生活即是修行,修行不离生活。修行不只在大雄宝殿、念佛堂、禅堂、法会、闭关的道场里;独处、待人、接物、处事的场合,都可以成为修行的道场。礼佛、供佛、诵经、持咒、念佛、参禅、修观都是修行;在生活中起无明、三渴爱、四取,造作三有,受三界生死苦的当下,具备四念处,操作七觉支,成就三明、心解脱慧解脱,是名副其实的修行,能够确实地证成道果。

  (六)由“四预流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得以“见道”──现观四圣谛;见道已,具足正见、正志的发心,才能够“修道”── 具有菩提成分的修行;以“七觉支”带动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次第分证已,完成菩提、涅槃──“证道”。有关七觉支的修习,条列如下:

  1.修习七觉支的资粮:(1)亲近能授与七觉支法门的善知识;(2)自己能够如理作意、如法抉择方便修习七觉支;(3)善巧分辨七觉支的养素与毒素?吸收营养?防止中毒;(4)具足正见持戒清净维持良心平安。

  2.七觉支渐次修习满足:(1)如法修习四念处法门;(2)如法拣别、抉择善恶,精进于改过行善;(3)已改过迁善?则但法自然 得喜、轻安、定及舍觉支顺序开展。

  3.生活中适时调整七觉支,随所欲觉支等至:(1)舍断五盖;(2)止观等持;(3)安止善巧。

  4.生活中修习七觉支:生存、生活中时常碰到的食欲、性欲、嗔恨的处理,分别说明如本文,不再重复叙述。

  --------------------------------------------------------------------------------

  [1]《瑜伽师地论》:“诸佛语言九事所摄。云何九事?一、有情事,二、受用事,三、生起事,四、安住事,五、染净事,六、差别事,七、说者事,八、所说事,九、众会事。有情事者,谓五取蕴。受用事者,谓十二处。生起事者,谓十二分事缘起及缘生。安住事者,谓四食。染净事者,谓四圣谛。差别事者,谓无量界。说者事者,谓佛及彼弟子。所说事者,谓四念住等菩提分法。众会事者,所谓八众。” 大正30,294上21~28(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三十册,294页上栏第21行到第28行,以后,同例。) “五阴法门”──有情事的教说,占《杂阿含经》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分量(参阅印顺导师《杂阿含经论会编上、中 、下》,可见佛法以“有情事”为中心、重心。

  [2]参阅印顺导师《佛法概论》p.43《药师经讲记》p.36

  [3]大正2,694上2~5

  [4]《杂阿含785经》大正2,203上20~204上14 ;参阅印顺导师《佛在人间》p.34;《增壹阿含经序品》:“如是阿含增一法,三乘教化无差别。”大正2,550中29 ;《杂阿含393经》:“三结尽,得须陀洹……若得无上等正觉,彼一切知四圣谛故。”大正2,106上17~中22

  [5]《佛在人间》p.99及.p.324

  [6]现代学术界多采用。参见 中村元〈佛教语大辞典〉p.1063下

  [7]大正2,240中20~21

  [8]大正2,5上29~中3

  [9]《杂阿含273经》:“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大正2,72下9~28

  [10]《杂阿含45经》说:“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 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大正2,11中15~19

  [11]大正1,12上20~23

  [12]大正1,49中14~16

  [13]大正8,752下24~25

  [14]大正8,749上6~9

  [15]大正8,752下29~754上4

  [16]“*勤”附加 * 号之勤字,高丽本、大正本均作“断”字,原文为‘padhana(勤)’。

  [17]大正2,221中4~12

  [18]大正2, 221,中17~下8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