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解网

第二十六卷 增壹阿含经

发布时间:2019-06-26 03:55:55作者:心经讲解网

第二十六卷 增壹阿含经

等见品第三十四

闻如是:一时,尊者舍利弗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众多比丘到舍利弗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尔时,众多比丘白舍利弗言:“戒成就比丘当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报言:“戒成就比丘当思惟五盛阴无常、为苦、为恼、为多痛畏,亦当思惟苦、空、无我。云何为五?所谓色阴、痛阴、想阴、行阴、识阴。尔时,戒成就比丘思惟此五盛阴,便成须陀洹道。”

比丘白舍利弗言:“须陀洹比丘当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报言:“须陀洹比丘亦当思惟此五盛阴为苦、为恼、为多痛畏,亦当思惟苦、空、无我。诸贤当知:若须陀洹比丘思惟此五盛阴时,便成斯陀含果。”

诸比丘问曰:“斯陀含比丘当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报言:“斯陀含比丘亦当思惟此五盛阴为苦、为恼、为多痛畏,亦当思惟苦、空、无我。尔时,斯陀含比丘当思惟此五盛阴时,便成阿那含果。”

诸比丘问曰:“阿那含比丘当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报言:“阿那含比丘亦当思惟此五盛阴为苦、为恼、为多痛畏,亦当思惟此五盛阴苦、空、无我。尔时,阿那含比丘当思惟此五盛阴时,便成阿罗汉。”

诸比丘问曰:“阿罗汉比丘当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报言:“汝等所问何其过乎?罗汉比丘所作已过,更不造行,有漏心得解脱,不向五趣生死之海,更不受有,有所造作。是故,诸贤,持戒比丘、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当思惟此五盛阴。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舍利弗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波罗柰仙人鹿野苑中。

尔时,如来成道未久,世人称之为大沙门。尔时,波斯匿王新绍王位。是时,波斯匿王便作是念:“我今新绍王位,先应取释家女。设与我者,乃适我心;若不见与,我今当以力往逼之。”尔时,波斯匿王即告一臣曰:“往至迦毗罗卫,至释种家,持我名字,告彼释种云:;波斯匿王问讯起居轻利,致问无量。又语彼释:;吾欲取释种女,设与我者,抱德永已;若见违者,当以力相逼。”

尔时,大臣受王教敕,往至迦毗罗国。尔时,迦毗罗卫释种五百人,集在一处。是时,大臣即往至五百释种所,持波斯匿王名字,语彼释种言:“波斯匿王问讯殷勤,起居轻利,致意无量。吾欲取释种之女,设与吾者,是其大幸;设不与者,当以力相逼。”

时,诸释种闻此语已,极怀瞋恚:“吾等大姓,何缘当与婢子结亲?”其众中或言当与,或言不可与。

尔时,有一释集彼众中,名摩呵男,语众人言:“诸贤,勿共瞋恚。所以然者?波斯匿王为人暴恶,设当波斯匿王来者,坏我国界。我今躬自当往与波斯匿王相见,说此事情。”

时,摩呵男家中婢生一女,面貌端正,世之希有。时,摩呵男沐浴此女,与著好衣,载宝羽车,送与波斯匿王,又白王言:“此是我女,可共成亲。”

时,波斯匿王得此女,极怀欢喜,即立此女为第一夫人。未经数日,而身怀妊;复经八九月,生一男儿,端正无双,世所殊特。时波斯匿王集诸相师与此太子立字。

时,诸相师闻王语已,即白王言:“大王当知:求夫人时,诸释共诤,或言当与,或言不可与,使彼此流离。今当立名,名曰毗流勒。”相师立号已,各从座起而去。

时,波斯匿王爱此流离太子,未曾离目前。然流离太子年向八岁,王告之曰:“汝今已大,可诣迦毗罗卫学诸射术。”

是时,波斯匿王给诸使人,使乘大象往诣释种家,至摩呵男舍,语摩呵男言:“波斯匿王使我至此学诸射术,惟愿祖父母事事教授。”

时,摩呵男报曰:“欲学术者善可习之。”是时,摩呵男释种集五百童子,使共学术。时,流离太子与五百童子共学射术。

尔时,迦毗罗卫城中新起一讲堂,天及人民、魔若魔天不在此讲堂中住。时,诸释种各各自相谓言:“今此讲堂成来未久,画彩已竟,犹如天宫而无有异。我等先应请如来于中供养及比丘僧,令我等受福无穷。”是时,释种即于堂上敷种种坐具,悬缯幡盖,香汁洒地,烧众名香,复储好水,燃诸明灯。

是时,流离太子将五百童子往至讲堂所,即升师子之座。时,诸释种见之,极怀瞋恚,即前捉臂,逐出门外,各共骂之:“此是婢子!诸天、世人未有居中者,此婢生物敢入中坐。”复捉流离太子扑之著地。

是时,流离太子即从地起,长叹息而视后。是时,有梵志子名好苦。是时,流离太子语好苦梵志子曰:“此诸释种取我毁辱乃至于斯。设我后绍王位时,汝当告我此事。”

是时,好苦梵志子报曰:“如太子教。”时,彼梵志子日三时白太子曰:“忆释所辱。”便说此偈:

“一切归于尽,果熟亦当堕,

合集必当散,有生必有死。”

是时,波斯匿王随寿在世,后取命终,便立流离太子为王。是时,好苦梵志至王所,而作是说:“王当忆本释所毁辱。”

是时,流离王报曰:“善哉!善哉!善忆本事。”是时,流离王便起瞋恚,告群臣曰:“今人民主者为是何人?”

群臣报曰:“大王,今日之所统领流离王。”

时曰:“汝等速严驾,集四部兵,吾欲往征释种。”

诸臣对曰:“如是,大王。”是时,群臣受王教令,即云集四种之兵。是时,流离王将四部之兵,往至迦毗罗越。

尔时,众多比丘闻流离王往征释种,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

是时,世尊闻此语已,即往逆流离王,便在一枯树下,无有枝叶,于中结跏跌坐。是时,流离王遥见世尊在树下坐,即下车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尔时,流离王白世尊言:“更有好树,枝叶繁茂,尼拘留之等,何故此枯树下坐?”

世尊告曰:“亲族之荫,故胜外人。”

是时,流离王便作是念:“今日世尊故为亲族,然我今日应还本国,不应往征迦毗罗越。”是时,流离王即辞还退。

是时,好苦梵志复白王言:“当忆本为释所辱。”

是时,流离王闻此语已,复兴瞋恚:“汝等速严驾,集四部兵,吾欲往征迦毗罗越。”

是时,群臣即集四部之兵,出舍卫城,往诣迦毗罗越征伐释种。

是时,众多比丘闻已,往白世尊:“今流离王兴兵众,往攻释种。”

尔时,世尊闻此语已,即以神足,往在道侧,在一枯树下坐。时,流离王遥见世尊在树下坐,即下车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尔时,流离王白世尊言:“更有好树,不在彼坐,世尊今日何故在此枯树下坐?”

世尊告曰:“亲族之荫,胜外人也。”

是时,世尊便说此偈:

“亲族之荫凉,释种出于佛,

尽是我枝叶,故坐斯树下。”

是时,流离王复作是念:“世尊今日出于释种,吾不应往征,宜可齐此还归本土。”是时,流离王即还舍卫城。

是时,好苦梵志复语王曰:“王当忆本释种所辱。”

是时,流离王闻此语已,复集四种兵出舍卫城,诣迦毗罗越。

是时,大目揵连闻流离王往征释种,闻已,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目连白世尊言:“今日流离王集四种兵往攻释种,我今堪任使流离王及四部兵,掷著他方世界。”

世尊告曰:“汝岂能取释种宿缘,著他方世界乎?”

时,目连白佛言:“实不堪任使宿命缘,著他方世界。”

尔时,世尊语目连曰:“汝还就坐。”

目连复白佛言:“我今堪任移此迦毗罗越,著虚空中。”

世尊告曰:“汝今堪能移释种宿缘著虚空中乎?”

目连报曰:“不也,世尊。”

佛告目连:“汝今还就本位。”

尔时,目连复白佛言:“惟愿听许以铁笼疏覆迦毗罗越城上。”

世尊告曰:“云何,目连,能以铁笼疏覆宿缘乎?”

目连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目连:“汝今还就本位,释种今日宿缘已熟,今当受报。”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欲使空为地,复使地为空,

本缘之所系,此缘不腐败。”

是时,流离王往诣迦毗罗越。时,诸释种闻流离王将四部之兵,来攻我等,复集四部之众,一由旬中往逆流离王。是时,诸释一由旬内遥射流离王,或射耳孔,不伤其耳;或射头髻,不伤其头;或射弓坏,或射弓弦,不害其人;或射铠器,不伤其人;或射床座,不害其人;或射车轮坏,不伤其人;或坏幢麾,不害其人。是时,流离王见此事已,便怀恐怖,告群臣曰:“汝等观此箭为从何来?”

群臣报曰:“此诸释种,去此一由旬中射箭使来。”

流离王报言:“彼设发心欲害我者,普当死尽,宜可于中还归舍卫!”

是时,好苦梵志前白王言:“大王勿惧!此诸释种皆持戒,虫尚不害,况害人乎?今宜前进,必坏释种。”

是时,流离王渐渐前进向彼释种。是时,诸释退入城中。时,流离王在城外而告之曰:“汝等速开城门,若不尔者,尽当取汝杀之!”

尔时,迦毗罗越城有释童子,年向十五,名曰奢摩,闻流离王今在门外,即著铠持仗至城上,独与流离王兵共斗。是时,奢摩童子多杀害兵众,各各驰散,并作是说:“此是何人?为是天也?为是鬼神也?遥见如似小儿!”

是时,流离王便怀恐怖,即入地孔中而避之。

时,释种闻坏流离王众。是时,诸释即呼奢摩童子而告之曰:“汝年幼小,何故辱我等门户?岂不知诸释修行善法乎?我等尚不能害虫,况复人命乎?我等能坏此军众,一人敌万人。然我等复作是念,然杀害众生不可称计。世尊亦作是说:;夫人杀人命,死入地狱;若生人中,寿命极短。汝速去,不复住此!”

是时,奢摩童子即出国去,更不入迦毗罗越。

是时,流离王复至门中,语彼人曰:“速开城门,不须稽留!”

是时,诸释自相谓言:“可与开门,为不可乎?”

尔时,弊魔波旬在释众中作一释形,告诸释言:“汝等速开城门,勿共受困于今日。”

是时,诸释即与开城门。是时,流离王即告群臣曰:“今此释众人民极多,非刀剑所能害尽,尽取埋脚地中,然后使暴象蹈杀。”

尔时,群臣受王教敕,即以象蹈杀之。

时,流离王敕群臣曰:“汝等速选好面手释女五百人。”

时,诸臣受王教令,即选五百端正女人,将诣王所。

是时,摩诃男释至流离王所,而作是说:“当从我愿!”

流离王言:“欲何等愿?”

摩呵男曰:“我今没在水底,随我迟疾,使诸释种并得逃走。若我出水,随意杀之。”

流离王曰:“此事大佳!”

是时,摩呵男释即入水底,以头发系树根而取命终。

是时,迦毗罗越城中诸释,从东门出,复从南门入;或从南门出,还从北门入;或从西门出,而从北门入。是时,流离王告群臣曰:“摩呵男父何故隐在水中,如今不出?”

尔时,诸臣闻王教令,即入水中出摩呵男,已取命终。尔时,流离王以见摩呵男命终,时王方生悔心:“我今祖父已取命终,皆由爱亲族故。我先不知当取命终,设当知者,终不来攻伐此释!”

是时,流离王杀九千九百九十万人,流血成河,烧迦毗罗越城,往诣尼拘留园中。是时,流离王语五百释女言:“汝等慎莫愁忧,我是汝夫,汝是我妇,要当相接。”是时,流离王便舒手捉一释女而欲弄之。

时,女问曰:“大王欲何所为?”

时,王报言:“欲与汝情通。”

女报王曰:“我今何故与婢生种情通!”

是时,流离王甚怀瞋恚,敕群臣曰:“速取此女!兀其手足,著深坑中。”

诸臣受王教令,兀其手足,掷著深坑中。及五百女人皆骂王言:“谁持此身与婢生种共交通?”

时,王瞋恚,尽取五百释女,兀其手足,著深坑中。是时,流离王悉坏迦毗罗越已,还诣舍卫城。

尔时,祇陀太子在深宫中与诸妓女共相娱乐。是时,流离王闻作倡伎声,即便问之:“此是何音声,乃至于斯?”

群臣报王言:“此是祇陀王子在深宫中,作倡伎乐而自娱乐。”

时,流离王即敕御者:“汝回此象诣祇陀王子所。”

是时,守门人遥见王来而白言:“王小徐行,祇陀王子今在宫中五乐自娱,勿相触娆。”是时,流离王即时拔剑,取守门人杀之。

是时,祇陀王子闻流离王在门外住,竟不辞诸妓女,便出在外与王相见:“善来!大王,可入小停驾。”

时,流离王报言:“岂不知吾与诸释共斗乎?”

祇陀对曰:“闻之。”

流离王报言:“汝今何故与妓女游戏而不佐我也?”

祇陀王子报言:“我不堪任杀害众生之命。”

是时,流离王极怀瞋恚,即复拔剑斫杀祇陀王子。是时,祇陀王子命终之后,生三十三天中,与五百天女共相娱乐。

尔时,世尊以天眼观祇陀王子以取命终,生三十三天,即便说此偈:

“人天中受福,祇陀王子德,

为善后受报,皆由现报故。

此忧彼亦忧,流离二处忧,

为恶后受恶,皆由现报故。

当依福佑功,前作后亦然,

或独而为者,或复人不知。

作恶有知恶,前作后亦然,

或独而为者,或复人不知。

人天中受福,二处俱受福,

为善后受报,皆由现报故。

此忧彼亦忧,为恶二处忧,

为恶后受报,皆由现报故。”

是时,五百释女自归,称唤如来名号:“如来于此生,亦从此间出家学道,而后成佛。然佛今日永不见忆,遭此苦恼,受此毒痛。世尊何故而不见忆?”

尔时,世尊以天耳清彻,闻诸释女称怨向佛。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尽来,共观迦毗罗越,及看诸亲命终。”

比丘对曰:“如是,世尊。”

尔时,世尊将诸比丘出舍卫城,往至迦毗罗越。时,五百释女遥见世尊将诸比丘来,见已,皆怀惭愧。

尔时,释提桓因及毗沙门王在世尊后而扇。尔时,世尊还顾,语释提桓因言:“此诸释女皆怀惭愧。”

释提桓因报言:“如是,世尊。”是时,释提桓因即以天衣覆此五百女身体上。

尔时,世尊告毗沙门王曰:“此诸女人饥渴日久,当作何方宜?”

毗沙门王白佛言:“如是,世尊。”

时,毗沙门天王即办自然天食,与诸释女,皆悉充足。

是时,世尊渐与诸女说微妙法:“所谓诸法皆当离散,会有别离。诸女当知:此五盛阴皆当受此苦痛诸恼,堕五趣中。夫受五盛阴之身,必当受此行报;以有行报,便当受胎;已受胎分,复当受苦乐之报。设当无五盛阴者,便不复受形;若不受形,则无有生;以无有生,则无有老;以无有老,则无有病;以无有病,则无有死;以无有死,则无合会别离之恼。是故,诸女,当念此五阴成败之变。所以然者?以知五阴,则知五欲;以知五欲,则知爱法;以知爱法,则知染著之法。知此众事已,则不复受胎;以不受胎,则无生、老、病、死。”

尔时,世尊与众释女渐说此法,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出要为乐。尔时,世尊观此诸女心开意解,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集、尽、道,尔时世尊尽与彼说之。尔时,诸女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各于其所而取命终,皆生天上。

尔时,世尊诣城东门,见城中烟火洞燃,即时而说此偈: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

不生则不死,此灭为最乐。”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尽来往诣尼拘留园中,就座而坐。”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此是尼拘留园,我昔在中与诸比丘广说其法。如今空虚,无有人民,昔日之时。数千万众于中得道,获法眼净。自今以后,如来更不复至此间。”

尔时,世尊与诸比丘说法已,各从座起而去,往舍卫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流离王及此兵众不久在世,却后七日尽当磨灭。”

是时,流离王闻世尊所记:“流离王及诸兵众,却后七日尽当消灭。”闻已恐怖,告群臣曰:“如来今以记之云:;流离王不久在世,却后七日及兵众尽当没灭。汝等观外境,无有盗贼、水火灾变来侵国者。何以故?诸佛如来语无有二,所言终不异。”

尔时,好苦梵志白王言:“王勿恐惧,今外境无有盗贼畏难,亦无水火灾变;今日大王快自娱乐。”

流离王言:“梵志当知:诸佛世尊,言无有异!”

时,流离王使人数日,至七日头,大王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将诸兵众及诸婇女,往阿脂罗河侧而自娱乐,即于彼宿。是时,夜半有非时云起,暴风疾雨。是时,流离王及兵众尽为水所漂,皆悉消灭,身坏命终,入阿鼻地狱中。复有天火烧城内宫殿。

尔时,世尊以天眼观见流离王及四种兵为水所漂,皆悉命终,入地狱中。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作恶极为甚,皆由身口行,

今身亦受恼,寿命亦短促。

设在家中时,为火之所烧,

若其命终时,必生地狱中。”

尔时,众中多比丘白世尊言:“流离王及四部兵,今已命绝,为生何处?”

世尊告曰:“流离王者,今入阿鼻地狱中。”

诸比丘白世尊言:“今此诸释昔日作何因缘,今为流离王所害?”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日之时,此罗阅城中有捕鱼村。时世极饥俭,人食草根,一升金贸一升米。时,彼村中有大池水,又复饶鱼。时,罗阅城中人民之类,往至池中而捕鱼食之。当于尔时,水中有二种鱼:一名、拘璅,二名、两舌。是时,二鱼各相谓言:;我等于此众人,先无过失,我是水性之虫,不处平地,此人民之类,皆来食啖我等。设前世时,少多有福德者,其当用报怨。

“尔时,村中有小儿年向八岁,亦不捕鱼,复非害命。然复彼鱼在岸上者,皆悉命终;小儿见已,极怀欢喜。

“比丘当知:汝等莫作是观!尔时罗阅城中人民之类,岂异人乎?今释种是也。尔时拘璅鱼者,今流离王是也。尔时两舌鱼者,今好苦梵志是也。尔时小儿见鱼在岸上而笑者,今我身是也。尔时,释种坐取鱼食,由此因缘,无数劫中入地狱中,今受此对。我尔时,坐见而笑之,今患头痛,如似石押,犹如以头戴须弥山。所以然者?如来更不受形,以舍众行,度诸厄难。是谓,比丘,由此因缘今受此报。诸比丘当护身、口、意行,当念恭敬承事梵行人。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天子欲命终时,有五未曾有瑞应而现在前。云何为五?一者、华冠自萎,二者、衣裳垢坌,三者、身体汗臭,四者、不乐本座,五者、天女星散。是谓天子当命终时有此五瑞应。尔时,天子极怀愁忧,椎胸唤叫。尔时,诸天子来至此天子所,语此天子言:;汝今尔来可生善处,快得善处,快得善利;以得善利,当念安处善业。尔时,诸天而教授之。”

尔时,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三十三天云何得生善处?云何快得善利?云何安处善业?”

世尊告曰:“人间于天则是善处。得善处、得善利者,生正见家,与善知识从事,于如来法中得信根,是谓名为快得善利!彼云何名为安处善业?于如法中而得信根,剃除须发,以信坚固,出家学道;彼以学道,戒性具足,诸根不缺,饭食知足,恒念经行,得三达明,是谓名为安处善业。”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人为天善处,良友为善利,

出家为善业,有漏尽无漏。

“比丘当知:三十三天著于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法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是故,比丘,于此命终当生天上。”

尔时,彼比丘白世尊:“云何比丘当生善趣?”

世尊告曰:“涅槃者,即是比丘善趣。汝今,比丘,当求方便,得至涅槃。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沙门出家有五毁辱之法。云何为五?一者、头发长,二者、爪长,三者、衣裳垢坌,四者、不知时宜,五者、多有所论。所以然者?多有论说比丘复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人不信言,二者、不受其教,三者、人所不喜见,四者、妄言,五者、斗乱彼此。是谓多论说之人有此五事。比丘,当除此五,而无邪想。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诸比丘五百人俱。

尔时,频毗娑罗王敕诸群臣:“速严驾宝羽之车,吾欲至舍卫城亲觐世尊。”

是时,群臣闻王教敕,即驾宝羽之车,前白王言:“严驾已讫,王知是时。”

尔时,频毗娑罗王乘宝羽之车出罗阅城,往诣舍卫城,渐至祇洹精舍,欲入祇洹精舍。夫水灌头王法有五威容,悉舍之一面。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尔时,世尊渐与说微妙之法。尔时,王闻法已,白世尊言:“惟愿如来当在罗阅城夏坐!亦当供给衣被、饭食、床敷卧具、病瘦医药。”

尔时,世尊默然受频毗娑罗王请。是时,王以见世尊默然受请,即从座起,头面礼足,绕三匝,便退而去,还诣罗阅城,入于宫中。

尔时,频毗娑罗王在闲静处,便生此念:“我亦堪任供养如来及比丘僧,尽其形寿,衣被、饮食、床敷卧具、病瘦医药,但当愍其下劣。”是时,频毗娑罗王寻其日告群臣曰:“我昨日而生此念:;我能尽形寿供养如来及比丘僧,衣被、饮食、床敷卧具、病瘦医药,亦复当愍诸下劣。汝等各各相率,次第饭如来诸贤,长夜受福无穷。”

尔时,摩竭国王即于宫门前起大讲堂,复办种种食具。

尔时,世尊出舍卫国,及将五百比丘,渐渐人间游化,至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是时,频毗娑罗王闻世尊来至迦兰陀竹园中,寻时乘羽宝之车,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频毗娑罗王白世尊言:“我在闲静之处,便生此念:;如我今日能供办衣被、饭食、床敷卧具、病瘦医药,但念下劣之家。即告群臣:;汝等各各供办饮食之具,次第饭佛。云何,世尊,此是其宜?为非其宜?”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大王,多所饶益,为天、世人而作福田。”

尔时,频毗娑罗王白世尊言:“惟愿世尊明日就宫中食!”

尔时,频毗娑罗王以见世尊默然受请,时王寻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尔时,世尊明日清旦,著衣持钵,入城至王宫中各次第坐。尔时,王给以百味食,手自斟酌,欢喜不乱。尔时,频毗娑罗王见世尊食讫,除去钵器,便取一卑座,在如来前坐。

尔时,世尊渐与王说微妙之法,令发欢喜之心。尔时,世尊与诸大王及群臣之类,说微妙之法,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淫为秽恶,出要为乐。

尔时,世尊以知彼众生心开意解,无复狐疑,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集、尽、道,尔时世尊尽与说之。当于座上六十余人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六十大臣及五百天人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尔时,世尊即与频毗娑罗王及诸人民说此颂偈:

“祠祀火为上,书中颂为最,

王为人中尊,众流海为源,

星中月照明,光明日为上。

上下及四方,诸所有万物,

天及世人民,佛为最尊上。

欲求其福者,当供养于佛。”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便从座起而去。尔时,罗阅城中人民之类,随其贵贱,从家多少,饭佛及比丘僧。

尔时,世尊在迦兰陀竹园中住,国界人民靡不供养者。尔时,罗阅城中诸梵志等次应作食。是时,彼梵志集在一处,各作是论:“吾等各各出三两金钱,以供食具。”

尔时,罗阅城中有梵志,名曰鸡头,极为贫匮,趣自存活,无金钱可输,便为诸梵志所驱逐,使出众中。是时,鸡头梵志还至家中,而告其妇:“卿今当知:诸梵志等所见驱逐,不听在众。所以然者?由无金钱故。”

时,妇报言:“还入城中,随人举债,必当得之。又语其主:;七日之后,当相报偿。设不偿者,我身及妇没为奴婢。”

是时,梵志随其妇言,即入城中,处处求索,了不能得。还至妇所,而告之曰:“吾所在求索了不能得,当如之何?”

时,妇报曰:“罗阅城东有大长者,名不奢蜜多罗,饶财多宝,可往至彼而求债之:;见与三两金钱,七日之后自当相还;设不还者,我身及妇没为奴婢。”

是时,梵志从妇受语,往诣不奢蜜多罗,从求金钱:“不过七日自当相还,若不相还者,我与妇没身为奴婢。”是时,不奢蜜多罗即与金钱。

是时,鸡头梵志持此金钱还至妇所,而告之曰:“以得金钱,当何方宜?”

时,妇报言:“可持此钱,众中输之。”

时,彼梵志即持金钱,往众中输之。诸梵志等语此梵志曰:“我等办具已讫,可持此金钱还归所在,不须住此众中。”

时,彼梵志即还到舍,以此因缘,向妇说之。其妇报言:“我等二人共至世尊所,自宣微意。”

尔时,梵志即将其妇至世尊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又复其妇礼如来足,在一面坐。尔时,梵志以此因缘,具白世尊。尔时,世尊告梵志曰:“如今可为如来及比丘僧办其饮食。”

尔时,梵志还熟视其妇,时妇报曰:“但随佛教,不足疑难。”

尔时,梵志即从座起,前白佛言:“惟愿世尊及比丘众当受我请!”

是时,世尊默然受梵志请。

尔时,释提桓因在世尊后,叉手侍焉。尔时,世尊回顾,谓释提桓因:“汝可佐此梵志共办食具。”

释提桓因白佛言:“如是,世尊。”

尔时,毗沙门天王去如来不远,将诸鬼神众不可称计,遥扇世尊。是时,释提桓因语毗沙门天王曰:“汝亦可佐此梵志办此食具。”

毗沙门报曰:“甚善!天王。”

是时,毗沙门天王前至佛所,头面礼足,绕佛三匝,自隐其形,化作人像,领五百鬼神共办食具。是时,毗沙门天王敕诸鬼神:“汝等速往至栴檀林中而取栴檀,著铁厨中。”尔时,厨中有五百鬼神与中作食。

是时,释提桓因告自在天子曰:“毗沙门今日已造铁厨,与佛、比丘僧作饭食。汝今可化作讲堂,使佛、比丘僧于中得饭食。”

自在天子报曰:“此事甚佳!”是时,自在天子闻释提桓因语,去罗阅城不远,化作七宝讲堂。所谓七宝者:金、银、水精、琉璃、玛瑙、赤珠、砗磲。复化作四梯陛:金、银、水精、琉璃。金梯陛上化作银树,银梯陛上化作金树,金根、银茎、银枝、银叶。若复金梯陛上化作银叶、银枝,水精梯陛上化作琉璃树,亦各杂种不可称计。复以杂宝而厕其间,复以七宝而覆其上,周匝四面悬好金铃,然彼铃声皆出八种之音。复化作好床座,敷以好褥,悬缯幡盖,世所希有。尔时,以牛头栴檀,燃火作食,罗阅城侧十二由旬,香熏遍满其中。

是时,摩竭国王告诸群臣:“我生长深宫,初不闻此香,罗阅城侧何缘闻此好香?”

群臣白王:“此是鸡头梵志在食厨中然天栴檀香,是其瑞应。”

是时,频毗娑罗王敕诸群臣:“速严驾羽宝之车,吾欲往至世尊所问讯此缘。”

是时,诸臣报王:“如是,大王。”

频毗婆罗王即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国王见此铁厨中有五百人作食,见已,便作是语:“此是何人所作饮食?”

时,诸鬼神以人形报曰:“鸡头梵志请佛及比丘僧而供养之。”

是时,国王复遥见高广讲堂,问侍人曰:“此是何人所造讲堂?昔所未有,为谁所造?”

群臣报曰:“不知此缘。”

是时,频毗娑罗王作是念:“我今至世尊所而问此义,然佛世尊无事不知,无事不见。”

是时,摩竭国频毗娑罗王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频毗娑罗王白世尊言:“昔日不见此高广讲堂,今日见之。昔日不见此铁厨,今日见之。将是何物?为是谁变?”

世尊告曰:“大王当知:此毗沙门天王所造铁厨,及自在天子造此讲堂。”

是时,摩竭国王即于座上悲泣交集,不能自胜。世尊告曰:“大王,何故悲泣乃至于斯?”

时,频毗娑罗王白佛言:“不敢悲泣,但念后生人民不睹圣兴!当来之人悭著财物,无有威德,尚不闻此奇宝之名,何况见乎?今蒙如来有奇特之变,出现于世,是故悲泣!”

世尊告曰:“当来之世,国王、人民实不睹此变。”尔时,世尊即与国王说法,使发欢喜之心。王闻法已,即从座而去。

是时,毗沙门天王即其日语鸡头梵志曰:“汝舒右手。”是时,鸡头即舒右手。毗沙门天王即授与金铤,又告之曰:“自以此金铤投于地上。”

是时,梵志即投于地上,乃成百千两金。毗沙门天王报曰:“汝持此金铤入城中买种种饮食,持来此间。”

是时,梵志受天王教,即持此金入城买种种饮食,持来厨所。是时,毗沙门天王沐浴梵志,与著种种衣裳,手执香火,教白:“时到,今正是时,愿尊屈顾!”

是时,梵志即受其教,手执香炉而白:“时到,惟愿屈顾!”

尔时,世尊以知时至,著衣持钵,将诸比丘众往至讲堂所,各次第坐,及比丘尼众亦次第坐。是时,鸡头梵志见饮食极多,然众僧复少,前白世尊言:“今日食饮极为丰多,然比丘僧少,不审云何?”

世尊告曰:“汝今,梵志,手执香炉,上高台上,向东、南、西、北,并作是说:;诸释迦文佛弟子得六神通,漏尽阿罗汉者,尽集此讲堂。”

梵志白言:“如是,世尊。”是时,梵志从佛受教,即上楼上请诸漏尽阿罗汉。是时,东方有二万一千阿罗汉,从东方来诣此讲堂;南方二万一千,西方二万一千,北方二万一千阿罗汉集此讲堂。尔时,讲堂上有八万四千阿罗汉集在一处。

是时,频毗娑罗王将诸群臣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及礼比丘僧。是时,鸡头梵志见比丘僧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以饭食之具,饭佛及比丘僧,手自斟酌,欢喜不辞。然故有遗余之食,是时鸡头梵志前白佛言:“今饭佛及比丘僧,故有遗余饭食在。”

世尊告曰:“汝今可请佛及比丘僧七日供养。”

梵志对曰:“如是,瞿昙。”是时,鸡头梵志即前长跪,白世尊言:“今请佛及比丘僧七日供养,自当供给衣被、饭食、床敷卧具、病瘦医药。”

尔时,世尊默然受请。

尔时,大众之中有比丘尼名舍鸠利。是时,比丘尼白世尊言:“我今心中生念:;颇有释迦文佛弟子漏尽阿罗汉不集此乎?又以天眼观东方界,南方、西方、北方皆悉观之,靡不来者,皆悉云集。今此大会纯是罗汉真人云集。”

世尊告曰:“如是,舍鸠利,如汝所言,此之大会纯是真人,东、西、南、北无不集者。”尔时,世尊以此因缘,告诸比丘:“汝等颇见比丘尼中天眼彻睹,如此比丘尼等乎?”

诸比丘对曰:“不见也,世尊。”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弟子天眼第一者,所谓舍鸠利比丘尼是。”

时,鸡头梵志七日之中供养圣众衣被、饭食、床敷卧具、病瘦医药,复以华香散如来上。是时,此华在虚空中化作七宝交露台。是时,梵志见交露台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前白佛言:“惟愿世尊听在道次,得作沙门。”

尔时,鸡头梵志即得为道,诸根寂静,自修其志。除去睡眠,设眼见色亦不起想念,其眼根亦无恶想流驰诸念而护眼根;若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细滑,不起细滑之想,意知法亦然。是时,便灭五结盖——覆蔽人心者,令人无智慧。亦无杀害之意,而净其心,不杀,不念杀,不教人杀,手不执刀杖;起仁慈之心向一切众生。除去不与取,不起盗心,而净其意;恒有施心于一切众生,亦使不盗。己不淫泆,亦复教人使不淫泆;恒修梵行,清净无瑕秽,于梵行中而净其心。亦不妄语,亦不教人使行妄语;恒念至诚,无有虚诈诳惑世人,于中而净其心。复不两舌,亦不教人使两舌,若此间语不传至彼,设彼间语不传至此,于中而净其意。于食知足,不著气味,不著荣色,不著肥白,但欲支其形体,使全其命。欲除故痛,使新者不生,得修行道,长处无为之地。犹如有男女,以脂膏涂疮者,但欲除愈故也;此亦如是,所以于食知足者,欲使故痛除愈,新者不生。

或复是时,达晓行道,不失时节,不失三十七道品之行。或坐或行,除去睡眠之盖;或初夜时,或坐或行,除去睡眠之盖;或中夜时,右胁著地,脚脚相累,系意在明;彼复以后夜时,或坐、或经行而净其意。是时,饮食知足,经行不失时节,除去欲不净想,无诸恶行,而游初禅;有觉、有观、息念、猗欢乐,而游二禅;无有乐,护念清静,自知身有乐,诸贤所求护念清净者,而游三禅;彼苦乐已灭,无有愁忧,无苦无乐,护念清净,游于四禅。

彼以三昧心,清净无瑕秽,亦得无所畏。复得三昧,自忆无数世事。彼便忆过去之事,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万生、数千万生,成劫、败劫、成败之劫,我曾生彼处,姓某、字某,食如此之食,受如是苦乐,寿命长短,彼死此生,死此生彼,因缘本末,皆悉知之。彼复以三昧心清净无瑕秽,得无所畏,观众生类生者、死者。

彼复以天眼观众生类,生者、死者,善趣、恶趣,善色、恶色,若好、若丑,随行所种,皆悉知之。或有众生类身、口、意行恶,诽谤贤圣,造邪业本,身坏命终,生地狱中。或复有众生身、口、意、行善,不诽谤贤圣,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复以清净天眼观众生类若好、若丑,善趣、恶趣,善色、恶色,皆悉知之,得无所畏,复施心尽漏,后观此苦,如实知之。此是苦,此是苦集、苦尽、苦出要,如实知之。彼作是观已,欲漏心、有漏心、无明漏心得解脱;已得解脱,便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是时,鸡头梵志便成阿罗汉。

尔时,尊者鸡头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间五事最不可得。云何为五?应丧之物欲使不丧者,此不可得;灭尽之法欲使不尽者,此不可得;夫老之法欲使不老者,此不可得;夫病之法欲使不病者,此不可得也;夫死之法欲使不死者,此不可得。是谓,比丘,有此五事最不可得。若如来出世,若如来不出世,此法界恒住如故,而不朽败。有丧灭之声,生、老、病、死,若生、若逝,皆归于本。是谓,比丘,此五难得之物。

“当求方便,修行五根。云何为五?所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谓,比丘,行此五根已,便成须陀洹;家家、一种,转进成斯陀含;转进灭五结使,成阿那含,于彼般涅槃,不来此世;转进有漏尽,成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自身作证而自游化,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当求方便,除前五事,修后五根。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有五人不可疗治。云何为五?一者谀谄之人不可疗治;奸邪之人不可疗治;恶口之人不可疗治;嫉妒之人不可疗治;无反复之人不可疗治。是谓,比丘,有此五人不可疗治。”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奸邪恶口人,嫉妒无反复,

此人不可疗,智者之所弃。

“是故,诸比丘,常当学正意,除去嫉妒;修行威仪,所说如法;当知反复,识其恩养,小恩尚不忘,何况大者!勿怀悭贪,又不自誉,复不毁他人。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者,释提桓因告三十三天曰:;若诸贤与阿须伦共斗时,设阿须伦不如,诸天得胜者,汝等捉毗摩质多罗阿须伦,将来至此,身为五系。是时,毗摩质多罗阿须伦,复告诸阿须伦曰:;卿等,今日与诸天共斗,设得胜者,便捉释提桓因,缚送此间。比丘当知:尔时,二家共斗,诸天得胜,阿须伦不如。是时,三十三天躬捉毗摩质多罗阿须伦王,束缚其身,将诣释提桓因所,著中门外,自观彼五系。

“是时,毗摩质多罗阿须伦王便作是念:;此诸天法正,阿须伦所行非法。我今不乐阿须伦,便当即住此诸天宫。是时,以生此念言:;诸天法正,阿须伦非法,我欲住此间。作此念已,是时,毗摩质多罗阿须伦王便自觉知身无缚系,五欲而自娱乐。设毗摩质多罗阿须伦王生此念已,言:;诸天非法,阿须伦法正。我不用此三十三天,还欲诣阿须伦宫。是时,阿须伦王身被五系,五欲娱乐自然消灭。

“比丘当知:缠缚之急,莫过此事,魔之所缚,复甚于斯。设兴结使,魔以被缚,动魔被缚,不动魔不被缚。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使心不被缚,乐闲静之处。所以然者?此诸结使是摩境界。若有比丘在魔境界者,终不脱生、老、病、死,不脱愁、忧、苦、恼。我今说此苦际,若复比丘心不移动,不著结使,便脱生、老、病、死、愁、忧、苦、恼,我今说此苦际。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无有结使,越出魔界。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是时,阿难白世尊言:“夫言尽者,名何等法言尽乎?”

世尊告曰:“阿难,色者无为,因缘而有此名;无欲、无为,名灭尽法。彼尽者,名曰灭尽。痛、想、行、识,无为、无作,皆是磨灭之法;无欲、无污,彼灭尽者,故名灭尽。阿难当知:五盛阴无欲、无作,为磨灭法;彼灭尽者,名为灭尽。此五盛阴永以灭尽,更不复生,故名灭尽。”

是时,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生漏梵志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是时,生漏梵志白世尊言:“云何,瞿昙,有何因缘,有何宿行,使此人民之类有尽、有灭、有减少者?本为城廓,今日已坏;本有人民,今日丘荒。”

世尊告曰:“梵志,欲知由此人民所行非法故,使本有城廓,今日磨灭;本有人民,今日丘荒。皆由生民悭贪结缚,习行爱欲之所致故,使风以不时,雨以不时,所种根栽,不得长大,其中人民死者盈路。梵志当知:由此因缘,使国毁坏,民不炽盛。

“复次,梵志,人民之类所行非法,便有雷电霹雳自然之应,天降雹雨,坏败生苗,尔时人民死者难计。复次,梵志,人民之类所行非法,共相诤竞,或以手拳相加,瓦石相掷,各各自丧其命。复次,梵志,彼人民之类已共诤竟,不安其所,国主不宁,各兴兵众共相攻伐,至大众死者难计,或有被刀死者,或有矟箭死者。如是,梵志,由此因缘,使民减少,不复炽盛。复次,梵志,人民之类所行非法故,使神祇不佑而得其便,或遭困厄,疾病著床,除降者少,疫死者多。是谓,梵志,由此因缘,使民减少,不复炽盛。”

是时,生漏梵志白世尊言:“瞿昙,所说甚为快哉!说此人本减少之义。实如来教,本有城廓,今日磨灭;本有人民,今日丘荒。所以然者?以有非法,便生悭嫉;以生悭嫉,便生邪业;以生邪业,故使天雨不时,五谷不熟,人民不炽,故使非法流行,天降灾变,坏败生苗。彼以行非法,著贪悭疾,是时国主不宁,各兴兵众,共相攻伐,死者叵计,故使国土流荒,人民迸散。今日世尊所说甚善!快哉!由非法故致此灾患。正使为他所捉,便断其命,由非法故便生盗心;以生盗心,后为王杀;以生邪业,非人得其便,由此因缘,便取命终,人民减少,故使无有城廓之所居处。

“瞿昙,今日所话以自过多,犹如偻者得伸,盲者得眼目,冥中得明,无目者为作眼目。今沙门瞿昙无数方便而说法,我今重自归佛、法、众,愿听为优婆塞,尽形寿,不敢复杀。若沙门瞿昙见我若乘象骑马,我由恭敬。所以然者?我为王波斯匿、频毗娑罗王、优填王、恶生王、优陀延王,受梵之福,我恐失此之德。设我偏露右肩时,惟愿世尊受我礼拜!设我步行时,见瞿昙来,我当去履,惟愿世尊受我等礼!”

尔时,世尊俨头可之。是时,生漏梵志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前白佛言:“我今重自归沙门瞿昙,惟愿世尊听为优婆塞!”

尔时,世尊渐与说法,使发欢喜之心。梵志闻法已,即从座起,便退而去。

尔时,生漏梵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原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译文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