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闻佛是《佛说阿弥陀经》中的下方诸佛中第二尊代表佛圣号,与名光佛的圣号很类似。当我们把下方诸佛都连在一起品读,发现他们都是在表法,并落脚在强调“法”的部分。
1.佛菩萨名号的作用
名闻这个词很容易理解,粗暴地说:你的名字被大众听闻。如果细致点分析这个受众面积是多少
?什么样的名被听闻呢?这里就有了微细不同。比如观世音菩萨,我们比较习惯直称圣号,而在《普门品》里自己说“大众皆号我为施无畏者”,于是被大众听闻到的观音菩萨另一个名号不是名字,而是德,是他能够布施无畏给众生的德。这样一来,我们似乎明白了:原来所谓的称名、所谓的执持名号是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念彼佛菩萨的德。这样,我们若有畏惧就能想起观世音;我们若有三涂之苦,就能想起地藏菩萨;我们若有种种智慧上的求索,就会想起文殊菩萨;我们若有种种修持境界上的要求,就会想起普贤菩萨,这些被我们熟知的德,是菩萨们真实的名号。对净土法门而言,大势至菩萨是接引往生者,在《念佛圆通》中说到他来到娑婆的根本目的就是一个:“接引念佛人往生净土”。通过帮助大众往生极乐来度众生,大势至菩萨在这样做,我们做《普门超度》也就是在这样做了。在《念佛圆通》中,彼菩萨与五十二位同伦都起立,是因为这五十三位菩萨都是大势至菩萨,这是共号大势至,就像都依靠地藏法门得成菩萨的可以叫做地藏王菩萨、通过普贤十愿得成菩萨的可以共称为普贤王菩萨一样。2.称念佛菩萨名号获得的福德利益
大众到底能听闻到什么样的名号呢?对佛陀而言,佛本无名号、本无名相的,只因我们凡夫众生执著名号、执著名相,所以佛陀要有一个名号来给我们执著用,我们以此执著,得以思维、忆念佛陀,得此受用,得此加被,得此增进,这是佛陀慈悲我们的一个手段,也是救度我们的一个手段。从佛陀的圣号中,称念是最直接的、获得的福德利益,如阿弥陀佛圣号称念者得种种利益,有总结十大利益,若真展开一百利益也不止的。就像我们说称念地藏菩萨圣号会得多少利益啊?经文说二十八利益、天龙八部还有他们的利益、还有供养的利益,就不止二十八了。这些利益是摆在最前面、最容易看到的,为什么?因为世人的自私心不容易解除,因为有我、以为有我,这个坚固的我相、我想、我得、我利益,不容易释解开,从关切个人利益的地方下手,引导众生前进,这是佛菩萨救度大众的基本手段。在学佛里有一个什么求,就会有一个对应的方法可以去落实,这就是八万四千法门,重重不尽了。
若有人想获得开悟,就要有空法空理给他,让他在其中悟得空性,世人可以在空性中开悟。《心经》里说一大堆这个无、那个无、这个法也没有、那个什么也是空,这就是开悟的路子,只是我们没有去落实,所以把《心经》当成了摆设,把《心经》念成了一个高尚的咒子,这就和本意有点差强人意了。般若之心,怎么可能落得一个咒子的下场呢?可这就是当下的普遍现象,这是我们没有落实好,导致殊胜法宝埋没灰尘。
若有人想修行禅定,就会有修禅定的手段、方法、套路出来提供给你,可以通过静虑、静思维的方式去突破种种名相束缚、突破身心的五蕴纠缠;有的人想往生极乐世界,就有了求生极乐的手段;有的人想以这一句佛号念出万德万能的效果来,就必须深入到圣号的深入挖掘中,以观想念佛、观相念佛、或者实相念佛带进持名念佛里,把这佛号的种种德挖出来,从而受用了。实相念佛是念的德,念了佛陀的德相这是真相、是实相,可是不好落实。就像菩萨的德,我们勉强挖三点、五点的,但是佛是圆满无上的,几点的挖掘不大容易落实实相念佛,得普遍地挖、长久地挖,就会发现周遭种种,全部都是佛的德,这个境界不用叨咕佛号,已经是最究竟、最犀利的念佛了。
释迦佛在《无量寿经》里预埋了实相念佛的一个索引方向,例举了十二尊佛号:清净光、无碍光、无边、无比、解脱等等,全部都罗在里面。但是十二种能完全反应出一尊佛的全部吗?还只是一个侧面!只是比我们单理解阿弥陀佛一个点更容易理解佛陀的种种殊胜行德了。
3.深入佛法获得加持受用
若想在佛法里真实地深入进去,你不会挖掘义理,只能靠别人挖完你去落实,这确实被动很多;若对方挖得不够深、不够宽、不够普遍,我们就会把这个理解固化、乃至形式化,就又跑偏了。若我们自己不会挖掘,就会在主观上落下了一个成见,比如某某人说你必须必须这样这样才可以,我们不解其意啊,人云亦云;殊不知他这样说是对的,我们再这样说就是错的了。言语文字在合适的时空、地点、环境是有强大力量的,但是错过了机缘,不仅利益没有,还可能成为执着一枚。如《地藏经》里婆罗门女救母,这个事情在婆罗门女本身来说,一句“我今示汝母之去处”,她可以举身自扑,我们现在听到这一句啥感觉?能挠挠脑袋就不错了,就更不能理解举身自扑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更不能理解这一句话对彼时的婆罗门女是多大的激励和鼓舞。所以一句很简单的话,在对的环境就可以语出惊风雨、落笔泣鬼神的效果;可是若我们把自己置身事外,真的无法理解一字一句的心酸不易,更无法理解佛菩萨做出的种种,这其实是我们和佛菩萨没有衔接明白,自诩获得加持,其实就是死皮赖脸的要求,菩萨慈悲罢了;而并非是同气相求、共业招感。
我希望大家获得加持受用,不是死皮赖脸求来,而是应该自己获得,把自己放在对的位置,自然会有对的效果,共业招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攀缘、不需要强求,可是很多同修理解不了啊,怎么办?还是得求!这就把自己堆在被救度的圈里,把自己列在弱势群体里,这样做对不对?对!但是也不对。
对,是因为把自己放在佛菩萨救度的圈里,成为契合佛菩萨救度的对象,能稳妥获得救度效果;
不对,是因为或许真不用这样。
就像有人觉得往生极乐很难,我常常说“你把自己当成去极乐世界收水费的了,这个门不容易进的。”如果你就是极乐家里出去转一圈的孩子,你进门还需要没完没了敲门吗?各位自己思维:你早晨从家里出去,晚上回家,你需要没完没了敲门吗?你的钥匙做什么用的?你自己就完全可以进门,敲门是表述我要进去,可是你有钥匙,不用敲门!我们把自己当成极乐家庭外的人了,手里就算拿着老爹给的钥匙,却连试都不敢试,就相当于说:我好像不是这家的孩子,我的钥匙好像就是冰果棍、烧火棍、搅屎棍,这种卑劣狭小的心态把我们绝大多数人拒之门外,并非是极乐不收啊,而是我们不肯开门进去。能死皮赖脸的求也是一种功夫,能没脸没皮地试钥匙,也是一个境界。很多人不敢去做,直接就当自己是外来户,这心态很难进得极乐的门,这也正是为什么佛陀往菩萨位上推我们,为什么不管我们认可不认可,告诉我们做好大乘这样就对了。
若这心态调整过来,真的是另一种感受,你是极乐家里人,这是事实啊!睡一觉忘记了,但是这不会改变事实。因为忘记了,所以佛菩萨慈悲我们,给我们回去指引方向,这个指引的手段有多种多样,并非只是文字、言语,还有的是文字言语背后的内容。若我们对经文教义挖掘得更深,就会知道原来这不是冰果棍、烧火棍、搅屎棍,是钥匙,而且是大门、小门全能开的万能钥匙,是不仅自己可以进门、其他人也可以凭此进门的金钥匙。
4.找得佛法真实利乐我们的方法
名闻,若深挖一点,就得去挖如何闻?闻了什么?若按固定既有模式,一提闻,必然要涉及到闻的几个要素,“如是我闻”的出处,或者返闻闻自性的修持等等,可是那是别人挖的,我们在其中能获得什么?这才是佛法能真实利乐我们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其中什么也没有体会、感悟到,就算拿了如须弥山一样高的经教,也是去佛外道,心就没和佛陀贴着、心没和菩萨粘着、心没和大道合着、心没和众生挂着、心没在佛法里沉着、心没在普香中熏着,不是外道又是什么?虽然说学佛,却在做离佛。
我们回到下方诸佛代表的内容上,什么样的名才适合被大众听闻?绝对不是唱歌、跳舞、讲笑话出名的,也不是搬弄是非、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出名的,这个名就不只是名字的意思了。就算只是名字,那么什么样的名字适合被大众听闻?换个角度,大众听闻到你的名字了,能当饭吃还是能当水喝?也就是大众听闻到你的名字了,你能提供给大众什么样的真实帮助?思维到这,推导到这,这个名就是法名了,就是拥有法的那个殊胜名号;就是众生听到你了,就知道在你这里能得到利益,求得解脱;就是众生在你这里能有收获、有进步、有成长、有成就,这个名才是真正的、可以被广泛听闻的,这样的法名才是真实诸佛菩萨的本名。
我们想一想:当有一天,你成为一尊佛陀了,你以什么做为本记来讲啊?释迦佛可以讲自己的殊胜经历,讲好多好多,可是我们有什么可讲?释迦佛可以讲自己在修菩萨道时候的种种经历——忍辱仙人、常不轻菩萨、五百大愿,我们又有什么可讲给听众的呢?
我们太懒惰了,没啥故事可说,也没啥事故发生,自然讲讲也都是鹦鹉学舌,就算把佛教经典全背下来了,也还是鹦鹉,那些字字句句放射毫光金轮的佛经教诲,我们念起来灰突突的,本应该一念一句就具足一切的,本应该一念就和佛陀获得感应链接的,我们因为种种、借口种种,无法获取,自然无法受用。于是越是无法受用,就越在疑惑,对自己的疑惑是不自信,对佛法的疑惑是善根不足、慧根浅薄。当我们希望某人提点,可是若自己不把自己疑情提得起来,醍醐灌顶也只是打个喷嚏,听着都是噪音!
疑情就是你在其中的疑惑,久久不解的困惑,通过自己全部身心努力都没有获得答案的那个疑问,当我们把这个问题思维到极处,依然无法获得答案的时候,你记得诸佛不欺、三十二应身不欺,你可以在报纸、在广告、在音乐、在石头、在草木、在灰尘等等任何处,忽然见到答案,就在那闪闪发光地等着,并针对着我们的眼睛,直刺心目,瞬间刺破疑惑,天蓝蓝水青青,风儿柔和鸟儿鸣。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佛说阿弥陀经析》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