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解网

华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选

发布时间:2024-06-12 01:00:31作者:心经讲解网
华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选

关于宋代的华严宗传承,当代许多佛教史著作都以宋初长水子璿及其高徒晋水净源以及此后的道亭、观复、师会、希迪等“华严宗四大家”来叙述概括华严宗在宋代的复兴及其传承。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宋代华严宗的主法脉仍然延续,而旁出的华严僧也不少,尤其是形成了了数个传承华严宗的核心寺域和地区。

唐武宗会昌灭佛后,华严宗走向衰微。关于宋代华严宗传承法系,明代宋濂在《佛心慈济玅辨大师别峰同公塔铭》叙述说:“现传璿,璿传源,二师阴搜阳阐,其宗于是乎中兴。源传冲,冲传观,观传会,会传心,心传悟……悟传介,介传琼,琼传南山萃,冥承国师之旨,大能发越,受学者至千余人。萃传春谷遇,遇传今佛心慈济玅辨大师同公。上溯圭峰凡一十六代矣。”[1]根据此说,唐宋代严传承大致为绝观法现(守真)—长水子璿—晋水净源—神鉴希冲—道明妙观—玉峰师会—心法师—悟法师—净介—良璧慧琼—南山翠法师。翠法师之后,进入元代。宋濂所叙述的这一传承,被清代以来云栖系、高原系和雪浪系所继承[2],不过宝通系在绝观法现与长水子璿之间多出了灵光洪敏。

北宋初起华严宗的兴起,与天台山外派有关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明清时期宝通系的说法,守真之后的华严宗祖师则为灵光洪敏,而他却是天台宗钱塘一系慈光晤恩法嗣,至于其是否有其它华严方面的师承现存史料中难寻踪迹。洪敏撰有《金光明玄义释略》和《楞严经疏》(《资中疏证真钞》)。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洪敏曾经住于秀水(今浙江嘉兴)灵光寺(后改为精严寺),因而史籍称其为灵光洪敏。有关子璿的记载中说:子璿“受学于嘉兴僧判官洪敏法师”[3],可知,洪敏曾经做过嘉兴府的僧官。由于长水子璿曾经向其学习过《楞严经》和华严教观,洪敏被列入华严宗法脉中。

子璿(965一1038),俗姓郑,本名子玄,字仲微,梓里在钱塘,俗姓郑氏。“投师落发于南山普门寺,因受学于嘉兴僧判官洪敏法师,故以长水标号。”[4]子璿“九岁礼普慧寺契宗为师,十二为沙弥,十三度具戒。太平兴国中,如秀州灵光寺(即精严寺)依洪敏法师传贤首教观,探道覩奥,而于《楞严》尤明隐赜。”[5]在洪敏座下,子璿听讲《楞严经》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一句乃有省悟,子璿对洪敏说:“敲空击木,尚落筌罤,举目扬眉,已成拟议。去此二途,方契斯旨。”[6]洪敏“拊而证之”。此后,他前往谒滁州琅琊慧觉,欲留常侍。慧觉鼓励他弘扬华严宗义,子璿于是至长水(河南洛宁县西)专事讲述,以《华严》、《楞严》授徒,并以华严义旨疏解《楞严》。

应该指出,上述文字所说子璿的师承都属于天台山外派,而近代学者蒋维乔根据《宗脉记》记载说:子璿也被当作承迁的弟子[7],而承迁则是绝观法现(守真)的弟子。如此记载为真,五代至北宋初期华严传承中的时间断点就可联系起来。《华严经金师子章注》中提到:“五台山真容院沙门承迁注”[8],在一封净源写给义天书信中提到:“景元中,誓赍?物,诣山传写,遂白讲主花藏大师。彼言《手镜》百轴,昔在真容精舍为火所焚。今也卽亡。”[9]《手镜》指澄观所撰集《隋文手镜》,此中所说“花藏大师”不知所指,但五台山真容院保存有华严宗典籍是确定的。

大中祥符六年(1013),翰林学士钱易奏请朝廷赐子璿号“楞严大师”。天禧(1017—1022)中,“天台僧正崇教大师慧恩奏请入山,讲演此经,敕赐紫衣。”[10]子璿受请于天台山宣讲《楞严经》,因而获朝廷赐紫衣。天圣年(1023—1032)中,“钱塘府主胡侍郎请于祥符寺开讲,道俗听众近一千人。”[11]天圣八年(1030),子璿完成《首楞严义疏注经》二十卷。除此之外,子璿还有《大乘起信论笔削记》、《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六卷等。

子璿最重要的嗣法弟子是净源。此外,也有文献记载,缙云仲希也是子璿的弟子。《晋水法师碑》记载:“时长水大师子璿造《首楞疏》,道行浙江,缙云仲希,亲禀其义。二师亦以《圆觉经》、《起信论》等诸经论为人演说。”[12]净源自称,“景祐初,(净源)忝授斯经(即《楞严经》)于长水疏主暨缙云尊者之门”[13]。思齐在其撰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的《大方广圆觉经略钞序》中称,“因与武林法师仲希谘度众本,访对舆典,循尊古卑今之致,窃及史阙文之旨,约定元钞,将事刊勒。”[14]清远撰于南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的《圆觉疏钞随文要解》称,“武林即钱唐之山名,法师处州缙云县人,人以缙云称之,即吾宗之英彦也,晋水曾师之。制《楞严金衡钞》六卷、《心经显正记》一卷、《刊略行愿钞》四卷,现行于世。”[15]据义天《诸宗教藏经总目录》记载,仲希撰有《称行愿品别行疏》二卷(仲希移本疏注于经下)、《释义钞》四卷、《科》一卷(宗密述,仲希治定)、《裴序钞》一卷(科附)、《般若心经显正记》一卷及科一卷等。此外,在举石壁寺传奥《梵网经略疏》三卷时,其注云“传奥述,仲希录疏,注于经文之下”[16]。

净源法师(1011-1088),字伯长,自号潜叟,俗姓杨,本泉州晋江人(今福建晋江县),出生于仕宦家庭,幼年熟读儒书。弱冠之年,他游学禅林,因为听闻海印法师开示,便下决心出家。净源在受具后,出外参学,从南到北,先来到五台山华藏大师承迁,学习华严经观。次于横海明覃学习李通玄《华严经合论》。又南下承禀于长水子璿门下受学,听受《楞严经》、《圆觉经》及《大乘起信论》。此后,净源于景祐年(1034—1038)间,跟从清本法师受学《妄尽还源观》,在中吴秘思[17]处习《肇论》并编集《肇论中吴集解》。完成学业之后,净源先应泉州迎请回乡,住于泉州清凉寺;又出游至吴越,住于苏州报恩寺观音院、杭州祥符寺贤首教院。

净源远承法藏,近以澄观、宗密为所宗,重视《圆觉经》、《起信论》,在宗门传承上,他“推其原本,则教宗虽始于贤首,法义实出于《起信》。乃以马鸣大士为始祖,龙树、帝心、云华、贤首、清凉、圭峰以次列之。七祖既立,由是贤首宗裔,皆出一本。”[18]净源还排列出华严宗七祖,以此为振兴华严宗枢纽。所在之处,净源以弘扬华严教观为要务,名声日广。元祐元年正月(1086),适逢高丽国僧统义天来中土求法,欲拜净源为师,杭州知府蒲宗孟上奏朝廷请求将慧因禅院改成慧因教院,延请净源入住,义天也随之住于此寺,慧因寺由此成为弘扬华严宗的重要基地。元祐三年五月一日,改名的请求被批准,慧因寺正式更名为慧因教院。此年冬天,净源法师圆寂。《贤首宗乘》将净源列为贤首宗第八世。

在净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继住慧因寺,继续华严的传播。净源有弟子广润昙真和神鉴希仲。广润昙真有弟子“晋侁、晋伦、晋仙、晋仁、晋仪、晋偕、晋儒、晋佺、晋修凡十人”[19]。以神鉴希仲为净源门下之上首弟子,神鉴是《晋水法师碑》、《慧因院教藏记》等多种碑记的请托人。崇宁三年(1104),在神鉴希仲的请求下,尚书省奉旨为慧因寺的前住持颁发“崇教大师”的牒状[20],此时神鉴希仲为慧因寺住持。《贤首宗乘》将其列为贤首宗第九世。

神鉴希仲的嗣法弟子是道鸣妙观。妙观,字道鸣。初参夷门山智大师习华严教观,次依法幢殿承天演诸师,听《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元祐中,道鸣礼神鉴,亲炙《圆觉经》、《楞伽经》、《维摩经》等教典,历时四年,悉得华严教旨。一夜梦佛光照身,觉智慧如海,因自号“佛智”。《贤首宗乘》将其列为贤首宗第十世。

日本佛教史籍将与净源同时代的霅溪道亭以及观复、师会、希迪四位《五教章》的注释家合称作“宋朝四家”。

道亭(1023—1100),宋哲宗时住霅溪(今浙江省吴兴县南)普静寺,撰有《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义苑疏》(简称《义苑疏》),经由条分缕析《五教章》的众多义理,而把握其中心思想,并以“海印三昧”概括华严教义,同时辨明华严宗与天台宗、禅宗的区别。南宋师会认为《义苑疏》的释文大多依据澄观和宗密的著作,很难掌握法藏的原意。

师会(1102-1166),字可堂,自幼研习《华严》,深谙《华严孔目章》,体得“六相”、“十玄”等奥旨。《贤首宗乘》将其列入神鉴希仲的嗣法弟子,为贤首宗第十一世。师会早年重视研究《华严五教章》,直到六十五岁时才动笔注解此书,至《断惑分齐章》罹疾而逝,遗命弟子善熹继其志业,而成《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复古记》是以智俨和法藏的学说为标准,与道亭的《义苑疏》不同。师会又有《华严一乘教义章焚薪》,着力批判其弟子观复之失。师会竭力恢复智俨、法藏的古义,批判在他之前的道亭和同时的观复对于判教的说法,他的弟子希廸亦发挥其说。

师会的弟子善熹(1127—1204)晚年也住在慧因寺。而师会之后的另一个弟子,被称为“宋代华严四大家”之一的希迪也约在嘉定十一年(1218)前后住持慧因教院。此后清远、如介、清雅(1149—1224)等相继入驻慧因教院,其中清雅是继净源之后,影响最大的一位。宋理宗曾至慧因寺,听“易庵禅师讲华严秘义”[21],御书“易庵”二字赐之。

观复,号笑庵,生卒年不详。先后从学于师会、宗豫,著有《圆觉经钞辨疑误》、《华严疏钞会解记》、《金刚别记》、《遗教经论记》,引起较大反响的是《五教章析薪记》。《析薪记》以澄观、宗密的著作,来解释法藏的《华严五教章》,受到师会的批判。

希迪,生卒年不详,于嘉定十一年(1218)撰《华严五教章集成记》六卷(今存一卷),具有总结研究《五教章》成果的性质。他又作《评复古记》(也名《扶焚薪》),以师会之说为依据批判观复之言。

慧定法師(1114—1181),字寧道,姓王氏。“世为绍兴山阴人。幼岁从钱清保安院子尧道人得度。出游四方,从道隆、师会、景从三师授华严义,尽得其说。至超然自得,出入古今,不妄随,不苟异。三师盖莫能屈也。众请住戒珠省院,未几弃去。时大慧杲说法阿育王山,师慨然往造其居,所闻盖广,学者宗之。”[22]此文中所说的道隆、景从的生平行实不详。慧定法师后来离开阿育王寺,“起住妙相(寺),徙观音(寺),复还省院,皆萧然小剎。”[23]因其住于戒珠省院时间较长,也称其为戒珠定公。慧定著书不辍。“若《金刚经解》、《法界观图》、《会三归一章》、《庄岳论》,皆盛行于世。”[24]

子猷法师(1121—1189),字修仲,晚自号笑云老人。俗姓陈,山阴人。“七岁为童子,十二祝发受具。习华严经论于广福院择交,得其学。又游钱唐,见会因院师会,博尽所疑。二师皆自以为勿迨。遂还山阴,说法于城东妙相院,仅二十年,学者甞百余人。”[25]择交不知其详。子猷从择交、师会处学习华严宗义,但不是二师的嗣法弟子。子猷“厌其近城市。思居山林,乃舍众,遯于梅山上方。学者不肯散去,而院隘不能容,相与言于府,愿延师还妙相。于是法席加盛于昔。所著书大行于世,院亦益葺,号为壮剎。”[26]子猷后居妙相寺,大慧宗杲过而异之,“为留偈壁间。”他最终仍然放弃妙相寺。“又说法者三,最后住姜山。阅三年,喟然叹曰:‘老矣。将安归耶?’亟槖书,归梅市,结庵以老。”圆寂于淳熈十六年(1189)八月二十有六日。关于子猷所学,《补续高僧传》记载说:“虽华严其宗,而南之天台,北之慈恩,少林之心法,南山之律部,莫不穷探。历讨取其妙,以佐吾说。”[27]看来,子猷法师博学多闻,以华严为主而博通诸宗。

依据清代华严宗谱系,南宋玉峰师会、性空悟心、竹坡普悟三世相传。“悟号竹坡,自吴来越,开法景德教寺。越之有贤首教,自悟始。”[28]普悟有无得讷与方山元介得法弟子。元介,生卒年不详。早岁出家,晚年居方山。先参景从法师,学《起信论》、《唯识论》、《摄大乘论》。淳熙(1174—1189)初年,看到戒珠定公《华严法界观图》而领解华严宗旨。后听德山素法师讲华藏世界章突然生疑。后于景德寺听竹坡法师讲“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廓然冰释。无得讷,生平行实均不详。凭借无得讷与方山元介的法嗣,元代华严宗的法脉传承由此得以延续。

在北宋南宋之际,有一位法系不明的道通圆悟大师精通华严学和唯识学,并且有相关著述留存至今。他在《華嚴法相槃節序》中说:“道通夙附真乘,窮居講肆,論聽宣益,經傳妙空。退慚先哲,無裨後學,屢經患難,倍覺衰遲,築室城南苟延歲月。而二三學者。由不我弃,日以講席為事,因閱舊篋得所論法義,謂曰《槃節》,其間染淨相融,依緣增約。慢體慢類,假我假法三境五果之微言,四緣十因之妙說,自共相之能詮,表無表之分限,依理依事之殊,迷杌迷人之異,真可謂槃根錯節之義。”[29]《華嚴法相槃節》条分缕析地解释了华严和唯识学的要义,可以见出其唯识学和华严学的素养。他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吞海集序》中说:道通“請問十年,開演三徧

。” [30]依据此文所说,道通求学十年,在集成《大方廣佛華嚴經吞海集》时已经宣讲过《华严宗经》三遍。现存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吞海集》署名“講《華嚴》、《楞嚴經》、《唯識》、《起信論》嗣祖比丘道通述” [31],可知他是以华严宗旨而贯通唯识学为特点的。关于道通的住寺,目前所知不多。现存《華嚴法相槃節》署名“東京南任薗講經道通述”,从《序》文中“屢經患難,倍覺衰遲,築室城南,苟延歲月” [32]推测,道通曾经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市)城南某寺讲授经典。此文写于宣和四年(1122)正月。对于《大方廣佛華嚴經吞海集》的成书经过,道通说:“屢經患難,倍覺衰遲,築室廬山苟延歲月。而二三學者猶不我棄,日以是經相叩,華嚴為事。因閱舊篋得所編法義,名曰《吞海》,用貽晚儁。使品品之中,見無盡經。塵塵之內,明華藏海,於一毛端忽然廣博,豈曰小補之哉。”由此可知,《吞海集》是道通在庐山时将旧稿拿出流通的。而在《華嚴法相槃節》末尾有一附记:“紹興十九年(1149)己巳歲正月望日,幹緣小師僧文質前住廬山羅漢院傅賢首祖教明悟大師(道通)迴施此板,入臨安府南山慧因教院常住流通。”[33]从此文的语义推知,文质应该是直接从道通处拿到此书的刻板,并且在杭州慧因教院流通的,时间是紹興十九年(1149)正月。由此可知,道通至此时仍然健在。现存《法界觀披雲集》署名“河朔平原道通述”,似乎是暗示其住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

加素念居士共修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