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仁者啊,大家不要以为只有做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情才叫菩萨行啊!大家要知道,在生活中你能做个好丈夫、好妻子、好儿女、好母亲、好同事、好邻居、好学生、好员工,你就是在修行。再告诉你,佛法永远是不可能脱离生活的。如果你能够将平常日用做修行的话,那是再好也不过的事情了。其实这本身就是在行菩萨行。生活本身也就是修行,你不要只对你尊敬的上师、师父、善知识心甘情愿,你更应该甘心情愿的去对待那些和你无关系的众生。你不要告诉我说你什么都懂。只是做不到。做不到就是只说人话,不做人事。不要以为我这是在骂人。不是,我是就事说事。什么叫说人话不做人事啊?那就是你为人之母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为人之父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为人之学生没有尽到学生的职责。换句话说为国你没有尽忠,为子你没有尽孝,为员工你没有做好本职工作,为人你不光明磊落,为学生你不能承师供养,你就是在说人话不做人事。
作为平凡而普通的人,人家不去看你有多么的崇高而伟大,人家只从一些生活、琐事当中去看你的为人处事。你连小事情都不能做好,怎么能让人家信服和觉得你值得信赖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难处的两种关系,就是夫妻与婆媳的关系。因为夫妻之间的关系处不好,是最最令人痛苦的事情。我常听一些年青人这样说:那有什么难处的,合不来就离。那么我要反问你一句:离了你就不烦恼?不受伤害、不痛苦了吗?我们大家要知道其实人生非常非常的短暂。所以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一定要珍惜、善待我们自己。但首先你要善待别人,你必须要学会善待别人,因为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如果整天不是吵就是打的,那你就不是善待自己,那样的话你会活的很累、很苦、很难、很抑郁、很不开心。诸位啊,百年如黄梁,转眼即逝啊!不要等到你手摸到棺材时,才恍然大悟过来,那就太晚了。听懂吗?我们有许多中年人,人生已经过了一半,可到现在还依然没有觉悟出这一点来。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不如意的。没有什么不可心和对不起谁的地方。觉得夫妻的危机、情感的危机这些都和自己没有关系。换句话说,都老夫老妻了不可能婚姻上还会有什么波折、还会有什么危机,这一辈子就这样过了,等等。其实只要你公平的、静心的捋一下,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和许多人,甚至和你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另一半,一点都不交心。换句话说,他心里想些什么,你根本就不知道。就像我们许多人在生活中展现的那样,女人只会叨叨,男人只会嫌烦。如果世上所有的女子都能将嘴上的叨叨转换成形体语言,也就是关怀和爱护的话,那么所有的女人都会成为世界上最最伟大的母亲。同样如此,如果所有的男人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也能够把妻子当作朋友,也能坐下来静听一下妻子的倾诉的话,你会发现头发长的女人有时也能帮你出谋划策。爱叨叨的女人也会变的善解人意。不再烦人、不再絮叨。要知道她之所以爱叨叨,是因为你从来就没有重视过她,或者把她所说的话放在心上。如果二人能够多交流、多沟通的话,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爱叨叨的女人不再叨叨了。其实老夫老妻用不着像年青人那样花前月下、心心相印、卿卿我我。二者彼此只要睡前抽出一点点的时间用来相互沟通、交流倾诉一下,有时哪怕是轻轻双手相握、哪怕醒后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彼此鼓励、支持一下就已经足够了。要知道不管你是谁,有多伟大,爱和被爱永远是你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你不会幸福。只会被自己闹的焦头烂额。正因如此,我希望每一个男人或女人都能静心的捋一捋,捋一捋自己的生活。或许你就会捋出你生活的是否幸福,是否婚姻真的和睦和没有危机。不要等到失意时,才想到去修福。你要从现在开始,注意你的生活及你生活的另一半。你要从现在开始审视自己,你认为自己过的幸福吗?此幸福不仅指生活富裕,你的精神生活是否也充实呢?你和妻子或丈夫之间的关系默契及能够互补吗?换句话说,你对妻子或丈夫内心深处想些什么究竟能够了解多少?你知道对方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吗?你知道另一半对你要求些什么呢?你能够理解、原谅对方吗
就像我的一位不信佛的朋友,生活条件非常富裕,孩子在外地上大学,家里就她和丈夫两个。工作之余回到家特别想和丈夫唠叨唠叨家长里短,而丈夫一回到家却金口难开。问急了会答上一句:我在外面应酬了一天了,又是点头又是笑的,累极了。回到家了还让我不得清闲。说的我的朋友真是哭笑不得。从那以后她就很少和丈夫沟通,时间一长,人变的木木的,气色精神都不好。于是,我给她送去几本书,然后对她说:你应该看看书、接触接触电脑,没事多出去走走、转转商店。不爱串门,就买些杂志,多到户外散散步,把自己的生活调整调整。不然的话,非憋出病来不可。前段时间我见到她,精神气色都好多了,她告诉我说:她每天晚饭之后都去散步,一走就是十几公里。还结识了一些散步的朋友,过去是吃不下、睡不着,有一点动静就再也无法入睡了。而现在是能吃能睡,躺下就着。我说:那就好,那就好。你们看,她现在能够随顺自己了,能够给自己找乐趣了,能够使自己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了。这就叫自我随顺。你先不要说为了别人如何。你先要把自己捋顺了。才能去帮助别人。你连自己都捋不顺时,不要告诉我说你会为众生去做什么。既然是有这样的想法,你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我们在这里扯了这么多的闲话,其实用一句话就解决了,那就是懂得多,不如点滴的去做、去行。再换句话说,去做去行的过程就是在随顺的过程。这个做和随顺就是成就圆满普贤行愿海的过程。你想学佛,你想追随佛学,你想以普贤行愿为愿,那么你就必须要从这些生活小事上入手,一点一滴的去学习、去行持。诸位大家啊,何止是普贤菩萨啊,诸大菩萨的行愿都是在这样一点一滴中积累起来的啊!所以我们亦复如是啊。从现在从此刻,就从这里开始吧!听懂吗?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