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解网

宏满法师:试论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

发布时间:2024-10-14 01:02:46作者:心经讲解网
宏满法师:试论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

佛教是宗教,有他的教义、教规、教团组织和教徒。狭义地说,佛教就是释迦牟尼为教诲弟子和信徒所说的内容,就是佛法。

佛教有大量经典,佛教的大藏经有近两千部经、律、论著作,包含丰富而复杂的、适应各种层次弟子与信徒接受能力又自成体系的佛法,可说佛教是具有学术性的宗教;佛教要求信解行证,即信仰、理解、实行、证悟,所以说佛教是理性的实践的宗教;佛教戒杀,受戒者不得动手或教唆别人去杀害生命,甚至不能欢喜赞叹杀生的事,所以说佛教是和平的宗教;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认为人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所以说佛教是平等的宗教;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网络之中,否认有造物主,否认有至高无上的神来给人以祸福。佛教说到帝释天和神鬼,认为和人、畜都是属于六道众生,所以说佛教是反对神权的宗教;佛教主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所以说佛教是有益于世道人心的宗教。可见佛教完全俱备文化的功能。

佛教源于印度,传入中国至今已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历史长河的悠悠岁月中,佛教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各领域,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光芒四射的宝珠。赵朴初生前在强调宗教首先“是一种特定形态的信仰”的同时,又强调宗教的科学文化内涵,肯定宗教的文化功能,提出“宗教是文化”。他利用各种机会宣传这一观点,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许多心血。赵朴老就是把佛教文化这颗璀璨明珠高托起的人。

赵朴初祖籍安徽太湖,悠久太湖,是佛教禅宗发祥之地。寺庙遍布,佛光普照,佛俗万家。朴老母亲,笃信佛教,家设佛堂,焚香拜佛。书香门第,幼小朴初,返璞归真,悟初笃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与佛有缘,与佛结缘。佛缘殊胜,圆瑛赏识,皈依佛门,太虚器重。皆知明月前身,辉映菩提。

赵朴老数十年如一日,居净土而省身,探真理而释疑,弘扬佛学文化,矢志弘扬佛法。五典实践考究,融汇古今中外,佛学造谐极深,为国为民立德,一生功德无量。

赵朴初是著名的佛学家,杰出的宗教领袖。他以无尽意菩萨心卒领中国佛教界四众弟子,承继佛陀的“人间佛教教法”与《六祖坛经》的“成佛在人间”的圣论,弘扬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的主张,以大乘入世的精神把佛教文化皈依社会,圆融世间,进行了系统性的实践与探索,挖掘与总结佛教文化的精华,创造性地倡导“人间佛教”思想,走与中国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道路。赵朴老的“人间佛教”思想,是继承、创新、发展了佛教文化,也就是弘扬了佛法。为佛教事业的发展、振兴作出了极大贡献。现就赵朴老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与有关问题进行试论:

一、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赵朴老对信徒和众信说:“在我们信奉的教义中应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 赵朴老在这里说的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想语、不饮酒。赵朴老说:“佛教认为,这类不道德的行为应该严格禁止,所以称为五戒。”十善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欺骗、不是非两舌、不恶口伤人、不说无益绮语、不贪、不瞋、不愚痴;四摄(的“摄”其意是大众团结的条件):一是布施,二是爱语(却慈爱的语言和态度),三是利行(即为大众利益服务),四是同事(即是让自己在生活和活动方面同于大众),“六度”的“度”意思是从烦恼的此岸渡到觉悟的彼岸。其“六度”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一是布施,二是持戒,三是忍,四是精进(即不懈息地努力于自度度他,自觉觉他的事业),五是禅定,六是般若(即为自觉觉他而修禅定和智慧)。

赵朴老说:“假使人人依照‘五戒十善’准则行事,那么,人民就会和平康乐,社会就会安定团结,国家就会繁荣昌盛,这样就会出现一种和平安乐的世界,一种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世界。这就是人间佛教所要达到的目的。”他意重深长地说:“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是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文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就会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已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崇高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他又说:“提倡人间佛教思想,以利于我们担当新的历史时期的人间使命……根据新的历史时期肩负的使命,本着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精神,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为开创佛教徒为四化建设、祖国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事业服务的新局面而勇猛精进。”

赵朴老高瞻远瞩地精辟论述了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为人间健康有序地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不负于时代,我们就要大力提倡人间佛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让我们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阐扬佛陀慈悲济世的本怀,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二、人间佛教思想与佛陀的经教、《坛经》的入世思想是一脉相承

“佛教,乃是产生、流传于此地球人间的一种文化,从来便是人间佛教。佛教的创立者佛陀是诞生于人间的历史人物释迦摩尼,佛陀的经教绝大多数是为人而说的,佛教的各种戒律乃依人类行为方式而制定,佛教的传承、信仰者是社会的成员,佛教的信仰基于人类的宗教需要,佛教被人看作一种劝人行善向上的教化体系。” 可以说,佛教与人间的关系至为密切,离开人间谈佛教,则是对这一教化体系的巨大损害,也是人类社会的巨大损失。资深佛学者对佛教这一高论,并非空穴来风,它是有历史和经典依据的,也是实践检验的真理。《增一阿含经》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揭示了佛陀重视人间的根本精神。《六祖坛法》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阐明了佛法与世间的关系。佛陀出生在人间,说法度生在人间,佛法是源出于人间并要利益人间的。这些“经”、“法”是对人间佛教的充分肯定。

近代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他在《人生佛教之目地》和《人生佛教开题》指出:“过去推行的佛教,强调厌弃现实的人生,求来世的善果,或求解脱生死,每每与现实人生脱节,不能显示佛法的圆融广大,故特意提倡‘人生佛教’,其目的是在以现实人生为基础,加以改革净化。首先修持人乘的五戒,做一个好人,人人高尚,进而理解佛法,引发菩萨心,学修菩萨乘,把天乘、声闻乘、缘觉乘隐摄在菩萨行中,直达法界圆明的佛果。” 太虚大师把全部佛法的目的与效果概括为四个层次,即“人间改善,后世胜进,生死解脱,法界圆明。”人生佛教首先要求人人做好人,达到人格的完成,进一步发菩萨心,行菩萨道,达到佛性的完成。“人生佛教”的提法,似乎重在个人的净化。

赵朴老得太虚大师的器重与真传,能深刻领会太虚法师的“人生佛教”真谛,在“人生佛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倡导“人间佛教”思想,传承与发展了“人生佛教”。赵朴老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意在突出群体的改善,务想全社会都能净化,全社会能达到佛性的完成。当然“人间佛教”与“人生佛教”的内涵是一致的,都是要求佛弟子发扬佛陀度生济世的精神,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积极实现改善世间,净化人生,净化社会的目的。这与《增一阿含经》阐释佛陀的经教的精神,与慧能六祖“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宗旨是一脉相承的。

太虚大师曾说:“在人类生活中,做到一切思想行为渐渐合于真理,这就是了解了佛教,也就是实行了佛教。因为佛陀教人持戒修善,息灭烦恼,就在使人类生活合理化……学佛,并不一定要住寺庙、做和尚、敲木鱼,如果能在社会中时以佛法为轨范,日进于道德化的生活,就是学佛。” [14]赵朴老说:“我们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就是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 [15]根据赵朴老的“人间佛教”思想,如何实行人间佛教?笔者认为:联系人生,自净其意,众善奉行,普济一切,净化人间,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这是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圣贤豪杰为之奋斗不懈、不惜牺牲的目标;也是所有宗教祈求的终极思想;也是从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门中精选出来的,与当代世间最契机、最合理的人间佛教思想。它将仗佛陀慧日之光,指引着广大信奉佛法、弘扬佛法的信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同时发菩提心,自觉觉他,运同体悲,行无缘慈,教化一切,舍离五欲,修心圣道,共同实现人间净土。这就是实行了人间佛教。

三、实现人间佛教的依据

从理论上说,我们要实现赵朴老提倡的人间佛教思想,就要自觉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就会更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已任。而人间佛教就是要庄严我们居住的这个阎浮提世界(即赡部洲,在须弥山之南,故称南赡部洲),使它也成为净土。《维摩洁经》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净”。又说:“直心是菩萨净土”,“深心是菩萨净土”,“大乘心是菩萨净土”,“布施是菩萨净土”,“持戒是菩萨净土”,“忍辱是菩萨净土”,“精进是菩萨净土”,“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是菩萨净土”,“四摄法是菩萨净土”,“方便是菩萨净土”,“三十七品是菩萨净土”,“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说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自守戒行、不饥彼缺是菩萨净土”,“十善是菩萨净土”,可见建设人间净土是完全可能的

。《弥勒下生经》说:“弥勒菩萨下生的时候,由金轮圣王治世,菩萨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三会说法,教化众生。届时实现人间净土,身心净化,真俗、依正双重净化同步完成。这也是人间净土必然实现的依据。”可见,从理论上说,实现人间佛教是完全可行的。

实现人间佛教的契机时刻在人间,主要我们牢牢掌握契机,坐言起行,净化身心,净化人生,人间净土便会实现。现在人世间,充满着各种危机,工业生产无限量排出二氧化碳,形成大气效应,使气温升高,使极地冰山溶化,使平均海水面上升,地球上有些濒海城市将被淹没;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太阳幅射中的紫外线不再被吸收,对人类形成前所未有的伤害;有害烟气、化学毒剂、核爆炸、核泄露、核废料等放射性物质造成污染,危害人类生活、动植物生长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森林被滥伐,地球上11%的植物已被损害,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平衡被破坏,旱涝之灾将频繁发生;无节制地生育、滥生、超生、劣生,造成人口过剩,有人估计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将增至100亿,全球粮食生产将供不应求;化学肥料的长期过量使用,将破坏了土壤结构和地力;矿资源滥开采,终有枯竭的一天;地下水抽取速度超过补充速度,水资源的缺乏将日益加剧;霸权主义产生的恶果,造成社会动乱和战争,将夺去和平人民的宝贵生命;社会道德观念日趋淡薄,损人利已,伤人害命的五逆十恶罪行屡禁不止……这一切的一切,不能不使有良知、慈悲为怀的人近忧远虑,有的人采取消极厌世,轻生自尽。要改变这些现状,就要弘扬佛法,传承佛的真理。实现人间净土,就要将危机化为契机!我们提倡人间佛教,就是有菩萨心肠,用大慈大悲的心去考虑化解这些危机,去唤醒更多的世人,大家齐心合力,努力来净化人生,普及世间,改造世界,这是人间佛教在当代应该而且可以推行的契机,抓住契机,净化身心,净化人生,净化世间,勇猛精进,持之以恒,人间净土一定实现,人间佛教一定能实现。

赵朴老以大乘入世的精神救国救民,弘扬佛法,高度认同并毕其一生实践着人间佛教理论,大力提倡和弘扬人间佛教思想。赵朴老顺应历史时代潮流,维护和弘扬佛教教理,保持其宗教性、神圣性、纯洁性的原则下,始终把人间佛教理念作为中国佛教发展的长期指导思想。他号召全国佛教界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与国家发展同进,与人民同行,要遵纪守法,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道路。[17]赵朴老指出,这无论对国家利益,还是佛教利益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18]事实证明没有赵朴老创造性地把人间佛教思想和爱国爱教思想融会贯通,并作为中国佛教的指导思想,把佛教教义圆融于建设有中国特急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圆融于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尊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事业之中;圆融于促进中国佛教界与世界各国佛教界友好交往的伟大事业之中,就没有半个世纪以来佛教与社会的很好协调与平稳适应,就没有佛教的曲折发展和恢复振兴。

事实有力地证明,赵朴老提倡的人间佛教思想,是高瞻远瞩完全正确的,他给人们指出光明前途和维持要领(五戒、十善、四摄、六度),能使人增长信心和勇气,来接受困难和痛苦的磨炼。孟子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磨难是使一个人担当大任的准备,这也是佛家开悟成佛的助缘。因此,要实现人间佛教并不难,只要人人养成自利利他的善心,舍已利人的菩萨心;不管外界如何险恶,修行人努力做到了“难忍能忍,难行能行,”正如佛经所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精神,就能实现个人的菩萨净土,人人能如此,人间佛教就一定能实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