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解网

宗舜法师:魏源辑《净土四经》校点说明

发布时间:2024-10-15 01:00:11作者:心经讲解网
宗舜法师:魏源辑《净土四经》校点说明

宗舜法师

魏源所辑之《净土四经》自咸丰六年(1856)编成,迄今共有三个版本行世:
第一,周詒朴原刻本(下文简称原刻本)。
周詒朴,又作周贻朴,湖南湘潭人,生年不详,卒于同治年间。曾负责两淮盐务,后专修净土,是魏源学佛的道友

。《修西闻见录》云:

周贻朴,官两淮盐大使。性笃雅,深明佛意。蓄内典千卷,日以净业为事。尝与龚舫、赵煦诸居士相往还。栖心净土,临终安祥,亲见三圣而逝。(同治年中)

魏源编成《净土四经》后,因老病,已无力印行此书,故将书稿寄给周詒朴,在信中嘱咐他“若能刊刻流布,利益非小。子其力行毋怠。”因“底本为默深病中所录,颇有鱼豕之讹。”周詒朴用了两年的时间,“屡刻屡改,两易寒暑,始克竣事。”咸丰六年周詒朴刻本,是《净土四经》的第一个刻本。此本今尚未发现有传世者,故其书内容,只能就金陵本了解。
第二,杨文会金陵刻经处本(下文简称金陵本)。
杨文会(1837~1911),号仁山,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清末之著名居士。同治五年(1866),在南京创办“金陵刻经处”,成为中国近现代第一个编校、刻印、流通佛典的佛教文化机构。金陵刻经处之首刊即为魏源《净土四经》。杨文会《重刊净土四经跋》后有一则说明:“原本湘潭信士周詒朴偕室佘氏捐资敬刊”。可知,金陵本所据的底本,就是周詒朴的原刻本。
金陵本收录《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四种,书前有魏源《净土四经总叙》、周詒朴《原刻净土四经叙》,每经前面,又分别有“叙”一篇,《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佛经》后,各有一段附记。书后有杨文会《重刊净土四经跋》,并“捐资重刊姓氏”。
1981年,金陵刻经处整理旧版,重新印经,首先印行的就是《净土四经》和《百喻经》、《杨仁山居士遗著》三种。赵朴初《金陵刻经处重印经书因缘略记》指出:“余意支谶译弥陀经法,为中土大乘盛宏之始;仁山居士刊印《净土四经》,为近世佛教重光之始;今刻经处继志述事,复首印此册,其亦法运更新之始欤!”此本今有金陵刻经处之线装方册本流通。
第三,日本卍续藏经本(下文简称《卍续藏经》本)。
《卍续藏经》又称《大日本续藏经》、《卍续藏》、《续藏经》等。日本明治三十八年至大正元年(1905~1912)间,由日本学者前田慧云、中野达慧等编集收录《大日本校订藏经》(卍大藏经、卍正藏)所未收者而成,京都藏经书院刊行。其书广泛搜集中国和日本历代未入藏的佛教典籍汇编成书,内容上至六朝遗编和唐宋章疏,下迄清代著述之阙帙,且绝大部份系中国佛教著述,故为研究中国佛教者所特别重视,常被单独刊行。在编纂过程中,曾得到中国佛教界的大力支持,杨文会曾为之在中国广泛收集佛学著作,供其选用。日本藏经书院也将杨文会所著《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注》等收入《卍续藏经》。魏源之《净土四经》就是在这个时候由杨文会送到日本,刻入《卍续藏经》的。因为《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这三种,历代大藏经均有收录,魏源《净土四经》仅仅依照原译录出,故与《卍续藏经》编纂体例不合,《卍续藏经》未予收录。而《净土四经》中的《无量寿经》,乃是魏源依据后汉·支娄迦谶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吴·支谦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二卷)、曹魏·康僧铠译《无量寿经》、唐·菩提流志译《无量寿如来会》(即《大宝积经》第五会,二卷)、宋·法贤译《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这五种原译重新编辑而成,其自称:

莲池大师舍大本《弥陀》及《观经》,而专宗小本《弥陀》,固已偏而不全矣。及《云栖法汇》刊大本《弥陀经》,又专用魏译,且谓“四十八愿,古今流通”。夫天亲菩萨《无量寿偈》,已言“誓二十四章”,是西域古本如是,故汉、吴二译宗之为二十四愿。自魏译敷衍加倍,重复沓冗,前后雷同。是以唐译省之,为四十六愿;宋译省之,为三十六愿。是古不流通,今亦不流通也。加之“五痛五烧”,冗复相等,惟《宝积经》唐译无之。故《无量寿经》,至今丛林不列于日课;使我佛世尊,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之大愿,不章于世,岂非净土教之大憾哉!谨会数译,以成是经。无一字不有来历,庶几补云栖之缺憾,为法门之善本矣。

所以,魏源在《净土四经》里所刊之《无量寿经》,已经不是五种原译,而是自己的创作。宋·王日休(龙舒)也曾就《无量寿经》四种原译(缺唐译本),会集成《大阿弥陀经》(二卷),明代开始单独入藏(首见洪武南藏,“宁”字),日本《大正藏》也有收录,均署名为“王日休校集”。因此,《卍续藏经》也将此“会译本”作为魏源著作予以收录。除此会译本《无量寿经》外,还收录周詒朴《原刻净土四经叙》、魏源《净土四经》总叙、《无量寿经》会译叙、《观无量寿佛经》叙、《阿弥陀经》叙及附记、《普贤行愿品》叙及附记,并收录杨文会《重刊净土四经跋》。
《卍续藏经》本虽据金陵本重排,但文字显然经过了校改。如金陵本“道场树一段,未译无之。用魏、唐译本”一句,其中“未译”乃“宋译”之讹,《卍续藏经》本则不误。又如金陵本“即《十六观经》之下品往生,石得见佛也”一句,其中“石得”乃“不得”之讹,《卍续藏经》本亦不误。
除这三个版本外,涉及魏源会译《无量寿经》的,还有清·王耕心依据魏源会译本所作《摩诃阿弥陀经衷论》(一卷),但其中引用的魏源会译本《无量寿经》字句与流通本多有不同,原因在于经过了王荫福(梅叔)的校订。王荫福之“记”云:

其馀字句,亦多未安。是皆后学所宜审,无取依违也。今荫福再事校讎,俾归严整。

故《衷论》中引魏源会译本《无量寿经》的文句,已非原貌,不足取校。但其所录魏源“《无量寿经》会译叙”及会译本夹注之文,乃是原文,可资校勘。
中华书局1976年3月编辑出版《魏源集》(第一版),整理收录魏源佛学论著五种,计:《净土四经》总叙、《无量寿经》会译叙、《观无量寿佛经》叙、《阿弥陀经》叙、《普贤行愿品》叙。至1983年10月,中华书局出版增订本,增收“《观无量寿佛经》后记”一篇。而《阿弥陀经》后记未收,殊不可解。此本虽然经过整理,但标点错误甚多,今略举数例如下:
如清世宗(胤祯,即雍正)所编《御选语录》,原名如此,不当作“御选《语录》”。
又如“《彻悟禅师语录》曰:‘观经是心作佛,是心即佛。’”其中“观经”乃是《观无量寿佛经》之省称,此处漏标书名号,故当补足。
再如“蕅益大师《弥陀要解》:‘自《十方佛赞》以后,即判为流通。’良为直捷,可以并行。”其中《十方佛赞》乃杜撰之书名,当去掉书名号。
其它如“真珠、宝树、璎珞、天乐”一句中,“宝树”下脱“楼阁”二字。“而自《下法界品》下”一句中,“《下法界品》”当作“《入法界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另外,《魏源集》据周詒朴之叙补辑魏源书信一则,其中有一句云:

惟此横出三界之法,乃我佛愿力所成,但办一心,终登九品。

《魏源集》的校点者误将“但办一心”改作“但瓣一心”,以后引用者习而不察,均沿其误。从版本角度看,无论是金陵本还是《卍续藏经》本,均作“但办一心”,并无异文。从文义来看,所谓“办”,是成就、成功的意思。“一心”,指的是“一心不乱”,即持诵“阿弥陀佛”名号之心专一不乱。“九品”,即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九种品类,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语出《观无量寿佛经》;故净土宗多用“九品往生”、“九品净土”、“九品莲花”等语。姚秦·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所以魏源说,只要成就(获得)一心不乱,命终之后就能够往生西方,登上九品中的某一品。校点者显然是将其与“一瓣心香”之类的说法弄混了。

从上述几个版本来看,我们认为《卍续藏经》的编辑方法最为合理,所以此次编辑《魏源全集》之“净土四经”部分,沿用《卍续藏经》之例,收录魏源的著作(包括编著)八种:
一、《净土四经》总叙
二、《无量寿经》会译叙
三、《无量寿经》(会译本)
四、《观无量寿佛经》叙、
五、《观无量寿佛经》附记
六、《阿弥陀经》叙
七、《阿弥陀经》附记
八、《普贤行愿品》叙
并将周詒朴《原刻净土四经叙》、杨文会《重刊净土四经跋》作为附录收录在最后,以资参考。
本书校勘体例,完全依据《魏源全集》的要求。另有数端补充如下:
一、因金陵本为目前能见到的最早刻本,最能反映《净土四经》原貌,故以金陵本作为工作底本。
二、以《卍续藏经》本、《摩诃阿弥陀经衷论》本(简称《衷论》本)为校本。
三、凡底本有脱讹的,据校本补改,并出校记说明。凡底本不误,校本误的,则不作说明。
四、原书已经分段的,尽量保存原貌。未分段的,根据文义和篇幅的要求,酌为处理。
五、会译本《无量寿经》中,有魏源的大量夹注。为保存原貌,仍用夹注形式排印,并以小一号字体及字形,以示区别。


编校者2002年4月18日于
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无尽灯楼

注释:
01、按:见周詒朴《原刻净土四经叙》:“六年春,自秦邮驰书问讯,并手录《四经》,序而见贻。”
02、见清·咫观集《修西闻见录》卷三,《卍续藏经》第135册第555页上。《卍续藏经》据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景印本。
03、按:上之引文,均见周詒朴《原刻净土四经叙》。
04、按:见杨文会《重刊净土四经跋》:“今者广募信施,重锓梨枣,庶几魏公一片婆心,末学咸受其惠。”时间在“同治五年佛成道日”。又,《净土四经》之功德名末,有附记一则:“金陵刻经处创始时刻本。、金陵书局甘国有镌板。”又,赵朴初《金陵刻经处重印经书因缘略记》:“清末石埭杨仁山居士发宏誓愿,创办金陵刻经处,首刊《净土四经》,以饷国人。”(金陵刻经处新刷本《净土四经》首)
05、按:《百喻经》为鲁迅施资刻印本。
06、按:其事见《杨仁山居士遗著》第十册“等不等观杂录卷八”之“与日本南条文雄书”及“与日本藏经书院书”。金陵刻经处本。
07、按:见《卍续藏经》第73册。
08、按:“大本《弥陀》”即《无量寿经》。后文“小本《弥陀》”即《阿弥陀经》。
09、见《无量寿经会译叙》。
10、见《卍续藏经》第150册。
11、见《卍续藏经》第32册。
12、见《卍续藏经》第32册第559页上。
13、见中华书局本《魏源集》第246页。
14、见中华书局本《魏源集》第251页。
15、见中华书局本《魏源集》第252页。
16、见中华书局本《魏源集》第249页。
17、见中华书局本《魏源集》第252页。
18、见中华书局本《魏源集》(增订本)第934页。
19、见《大正藏》第12卷第347页中。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