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解网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以戒为师,定慧双修

发布时间:2024-12-20 01:04:39作者:心经讲解网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以戒为师,定慧双修

佛祖释迦牟尼临终遗言,要佛弟子们“以戒为师”。

对于一个佛法修行者,“戒”是最基本的要求,“戒”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实际使用中,“戒”一般与“律”连用,合称“戒律”。

“戒”和“律”两个字,在含义上相通,但是各自有所侧重。“戒”是禁止弟子不得作恶,即“诸恶莫作”,作恶就是犯戒,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们做不应该做的事情,即不可妄造恶业。除此之外,我佛释迦牟尼还规定:应该去做的善事必须去做,即“众善奉行”,不得不做,若不做也是触犯了戒律,按照大乘的说法,是你必须要去“普度众生”。也就是说,该持的你一定要持,该做的你一定要做,该去做的你不去做也是犯了戒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戒律实际也可以概括为二个字:“止”和“持”。止就是“诸恶莫作”,持就是“众善奉行”。一般人对于佛法及戒律的了解认识不多,不完全了解戒律的核心内容,因而错误的认为佛教只是消极的防恶止恶,却不了解其“众善奉行”的积极一面。而且就修行的意义来讲,“诸恶莫作”是为了更好地“众善奉行”,这样修行就会进步得更快,所以佛教其实具有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内核,非常有意义。

佛教经典对于戒律有很多种分类,流传比较广的有五戒、八斋戒、十戒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五戒:

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邪淫。

4、不妄语。

5、不饮酒。

五戒中前四戒,由于所禁戒的行为本质就是罪恶的,因此称为“性戒”;而不饮酒是佛教五戒中比较特殊的一条。饮酒这件事本身并非什么罪恶,但是由于酒能乱性,饮酒之后常常引起事端,比如妄语,比如淫邪,比如杀生,导致触犯其他的戒律,因此这一条戒律称为“遮戒”,是从属于前四条戒律的。

佛祖训示,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三世诸佛都是以五戒为根本。所以五戒是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佛法修行者保持良好行为的基本纲领,也是其他一切戒律的根本,是其他一切戒律的基础。

不杀生,就是不侵犯众生的生命。大至杀人,小至杀死鸡鸭、老鼠、蚊虫等都是杀生。此外,自杀也是杀生,因为自杀是对自己生命的放弃,就佛教教义来看,这是对佛、法、僧三宝的信仰不够坚定,是对修行的放弃和退畏,所以自杀如同杀生。戒杀生,就是要保持住我们的慈悲心,培养我们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关爱,使得我们对众生心存仁爱,在人际交往中以宽容之心接人待物,让世界多一份平和,少几分暴戾。在现实生活中,重大佛教仪式中常常有放生法会,所注重的也就是这个意蕴。

与这一条戒律相对应,佛教里还有一条戒律,就是要求出家修行的佛弟子食素,在家修行的居士最好也要不吃肉食。有学者考证,出家人不得食肉是南北朝时期正式推广开的,原始佛教里面并没有这一条戒律。为什么吃肉不好呢?《涅槃经》里说:“食肉者,断大慈种,行住坐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 ”对于在家修行的居士而言,可以放宽要求,不必一定素食。

不偷盗,就是不侵犯他人的财富。社会上的偷盗行为,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比如小偷窃取、强盗抢劫、敲诈勒索、强卖强卖,这是直接的偷盗,贪官污吏的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等营私舞弊活动则是间接的偷盗。简单的说,对于本来不是自己的东西,经过不正当的手段占为己有,这就是偷盗。偷盗是一种罪恶,近的果报是有祸患及身,远的果报是消减子孙福祉。

对于佛法修行者来说,对于别人的财物不仅应该不起占有之心,而且还要勤行布施,多用自己的财物来满足他人的需求。真正的布施是不在乎数量的多少的,几元钱可以帮助人,一句话温暖的话语也可以帮助人,举手之劳的小事也可以温暖人心、扶助正气。从心法上来讲,只要是能够饶利众生的事都要布施。布施可以分为两种:有形的布施和无形的布施。有形的布施往往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情,比如财施,无形的布施则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比如法施。

所谓邪淫,是指除正当的两性关系以外的爱欲行为,这是对于在家修行的居士而言的。就出家修行的僧人而言,由于出家人不行婚娶,所以一个僧人应该完全戒除性行为而一心修持佛法,一旦有了性行为就是犯戒。对于在家修行的居士而言,比如嫖妓、一夜情、同性恋、外遇、找情人等都是属于不正当的两性关系,都是犯了邪淫戒。所谓“万恶淫为首”,一个人犯了邪淫,不但给他人也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甚至灾难。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开放,人们对两性关系的容忍度、理解度越来越高,对“正当”两性关系的定义也就越来越宽泛。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谨慎地处理自己的欲望能够使一个修行者更好、更快、更顺利地增进修行,这不仅是忠于自己的伴侣,而且有助于建立幸福的家庭,构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妄语,或者说是打妄语,就是说虚妄不实的话,包括挑拨离间的两舌、恶毒伤人的恶口、欺瞒不实的妄言、阿谀奉承的绮语。所谓“祸从口出”,“开口即是是非”,不妄语就是要避免因说话引起是非争执,要正心正言,所谓“出家人不打诳语”,即不刻意夸大事实或掩盖实情,实话实说,这样可以使我们树立诚实守信的美德,进而建立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最终有利于进取修行。

饮酒使人气散,进而神志昏乱,思想行为不受控制。酒能乱性,在酒精的作用下,一个人可能做出平时无论如何也不会做的事情,比如粗心大意,比如随意冒险,甚至做下不道德的事情。佛经里面曾经归纳总结了饮酒的十过三十六失,比如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无耻、不敬、坠车、落水等等。在现代社会里,凡是能刺激神经,使人丧失理智和控制力的东西诸如大麻、鸦片、海洛因、摇头丸等,都属于持饮酒戒之范围,都应该戒除。持不饮酒戒,能够使人常常保持神智清楚,智慧增上,进而远离颓废和消沉,这不仅为家庭带

来和谐快乐,而且给社会多一份安宁,最终也有利于禅定的修习。

所谓“酒乱性,色伤身,财迷窍,气失智”。有人说:“酒色财气四堵墙,世人都在墙里藏;有人能跳墙外去,不是神仙也寿长。”年轻人火气特别大,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制怒”也是佛法修行中的一件大事。所谓“火烧功德林”,怒火一升,顷刻间把辛辛苦苦积累的人际关系以及其他善法化为灰烬。所以容易冲动的年轻人应该时时刻刻把梁实秋先生一句话作为口头禅:“我不生气! ”来提醒自己。有人说:“生气是拿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来惩罚自己”,我们为什么要惩罚自己呢?也有人说:“生气是无能的表现”,我们不是无能!还有人说:“生气的人是慢性自杀”,有谁要自杀呢……所以我们最好是笑容常开,慈颜常在,把无明业火化为济世功德。

依戒而止,就是要使修行者的七情六欲得到化解和平衡,保持住戒律,依戒律而行,才能够做到慎勿放逸,精进不息。

在佛教修学体系中,“定”、“慧”与“戒”一样,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谓“戒、定、慧”三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首先通过戒律来摄心,可以生起禅定,依于禅定起观,可以得到智慧。

戒、定、慧三学在逻辑上有逐步递进的关系。“戒”的修行保证了道德和行为的纯正,使得心中无忧无悔,容易进入心安理得的状态,辅之以一定的修行方法就能增强内心专注、安住的力量,即进入初步的“定”。保持住专注空无的心灵状态,定力就会逐步增加,这时候心中就会对事物有更加深入的认知,这就算是有了初步的“慧”。随着定力的增加,智慧也就逐步增加,因而更加深入地知悉事物的本原。而在这个过程中,各种错误的见解、偏执的情绪、颠倒虚妄的想法自然而然地就会被净除,这就是解脱。所谓解脱不是死亡、终结,而是超越和洞悉。所谓脱离苦海,实际上是你的心灵要超越出来。以上这个过程就可以概括为: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因智慧而获得解脱自在,甚至进入清净涅槃。

按戒律的要求过一种克己利他、专注精一的生活,一方面有助于人们提高对宇宙人生的认识能力,增进“定”和“慧”,另一方面这些所谓的戒律也正是通过佛法认知宇宙人生后的必然结果。在佛教这里,依定慧之心或者说是菩提智慧所洞察的宇宙人生是“缘起性空”的,即万事万物是互为因缘、互相依存、互为条件而产生、存在和发展,并没有孤立的个体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是自私自利、自我中心,还是损人利已、陷溺物欲等思考方式或者生活态度都是与此一真如实相是格格不入的。“缘起性空”这一宇宙大规律就要求,作为一个修行者,你的思考方式或者生活态度必须是是无私无我,利他奉献,少欲知足,进而大慈大悲,慈航普度。因为众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通过缘法与其他众生相通相关。所以就这个道理而言,所谓修行就是要你的心理和行为符合佛法的要求,符合真如实相的要求,符合般若智慧的要求。

相对于“定”、“慧”而言,“戒”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过渡手段,是一种生起“定”、“慧”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戒”可以是广义的戒,是对于心理和行为的一种约束和规戒,换言之,凡是对自己行为和心理产生约束和规戒的都可以称之为“戒”。大至国家,有一系列的法律,保证社会的正常有序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小到单位,有各自的规章制度,乃至详细的操作流程,来保证单位的有序运转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些都是广义的“戒”

。学佛之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阶段性的“戒”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心理,以此保证自己慎勿放逸,使自己的修行能够不断进取,从而达到所希望的修行成就。

通常,在生活工作中我们不断起心动念,几乎没有平静的时候,而心念之连

绵不息,有如狂躁奔驰的野马一般难以驾驭。如何降服心使之安然呢?“戒”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通过遵守行为上的“戒”,约束自己的言行,发扬好的、善的、对修行有利的言行,禁止坏的、恶的、对修行有害的言行,从而消除行为的散乱;通过遵守心理上的“戒”约束自己的起心动念,增广好的、善的、对修行有利的念头,消减坏的、恶的、对修行有害的念头,做到心不外驰,从而消除心理上的散乱。

什么是“定”?简单讲,“定”就是不散乱。

比如一潭池水,由于水不断涌动,激起了池底的泥沙,使池中的水变得混浊,无法清楚的显现池底的情况。“戒”就是不再搅动池中的水,慢慢的水自然会平静下来,水中的泥砂渐渐沉淀,水逐渐变和清澈,池底的情况就会显现出来。水变得清澈,即是得“定”;泥砂沉淀,污垢净除,智慧就会现前。就像是我们要学习什么东西之前,总是要静下心来,聚精会神,就是“定”的粗浅应用。

就“定”的精深应用来说,“定”是生起“慧”的有力工具,以甚深“定”力来照察宇宙,所得智慧会更加广大,这种智慧往往远远超乎常人的见识。“定 ”就如同是高山,站在更高的山上,才能看得更远更广。学习世间的知识,需要集中精力、聚精会神;生起出世间的智慧,需要甚深“定”力。修行的人,随着修行的提高,能够做到普通人所做不到的一些事,看得到普通人得不到的一些事情、事理。佛教的高僧大德们之所以能够显发智慧,大都经过了长期的定力修炼。比如已故的虚云老和尚更是经过了几十年的苦修,才显发出自心的智慧,他们都是我们学佛人的典范。当然也有一些人是“生而知之者”,他们即使是没有过刻苦的禅修,但只要是稍有机缘,就能够迅速显发智慧,这些人是累世修行的心地清净的上根利器,所以容易达到成功。但是这种修行的“过来人”、“再入者”比起普通人来还是少得多,我们还是要珍惜目下的机缘,把握现在的时间,慎勿放逸,勤修不懈,力求现世解脱。

“定”得越深,所能显发的智慧就越广博细致。比如很多高僧在打坐时,很远很细微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这都是禅定的作用。所以对我们内心而言,心中思虑和情绪的动荡的越少越轻,对事物的体察就会越来越澄清,对各种情况和变化才会越来越了然于胸。释迦牟尼佛当年入甚深禅定,能够照察十万大千世界,这种佛的智慧就是以佛的定力为基础的。所以“定”是“慧”的承载者。“定”如同是水库,水库越大,其容量就越大,其所能够容纳的智慧之水也就越多,所以人们常常用大海来比喻深不可测的般若智慧。我们要寻求无上的佛法智慧,就更需要得到甚深的禅定作为其支撑。比如《维摩诘所说经》里维摩居士所说的“宴坐”就是很深很深的禅定:“不离于座,而能于十方界普渡众生”。再比如《华严经》、《楞严经》等所说的华严三昧、楞严三昧,以及一行三昧,都要依赖于甚深禅定才能够达到的状态,仅仅依靠经文文本,无异于缘木求鱼。

值得注意的是,“定”是显发智慧的工具,并不代表有“定”就一定有“慧”。若只修“定”而不修“慧”,就如外道的四禅八定,可以入非想非非想天,却不能解脱生死轮回,仅仅是一些神通而已。所以要依照我佛释迦牟尼所说之法进行修持,不可执着于“定”中所见所闻,更不能够执于“枯木之禅”,应该于“定 ”中显发自心菩提智慧,这才是佛教所提倡的“定”。而在“戒”、“定”、“慧”三学中,“戒”、“定”都是为“慧”服务的,不能为了“戒”、“定”而“戒”、“定”。当“戒”、“定”成为得“慧”的障碍时的时候就不能够死守不放,而应该对“戒”、“定”作相应调整甚至进行放弃。反观之,由于有了智慧,也就可以促进“戒”、“定”的调整和进步。

广义的“慧”是指各种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智慧,狭义的慧,是指佛具有的菩提智慧,或者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戒”、“定”、“慧”三学中,“慧”是理论核心,也是修行实践的最终目标。甚至可以说,在佛法中,一切理论的核心就是“慧”,三藏佛法就是佛告诉我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怎样做才能够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获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后应该是什么样子。广义的“慧 ”按照其所由来可以分为“闻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也就是说智慧可以从听闻之中得到,可以从思悟之中得到,可以从修行之中得到。而由“定 ”中所生之“慧”则当然是属于“修所生慧”,而在三种智慧之中“修所生慧”的层次最高,其广度和深度都是常人不可思议的。

虽然“慧”是一切教法的核心,但在实际修学中,应该“定”、“慧”双修。“定”与“慧”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只强调“定”,不强调“慧”,则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和修行的方向;只强调“慧”,不强调“定”,则失去了实践上的支撑和生起的工具,也是万万不可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