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解网

情到最深处,悠然见佛心

发布时间:2025-01-23 01:04:04作者:心经讲解网
情到最深处,悠然见佛心

情到最深处,悠然见佛心

作者:黄威南

一次朋友聚会,其中一位佛友谈起了另一位不在场的学佛同修曾经对他表示:当父母亲人去世时,他将不会落泪悲啼,因为既然学佛了,就应该明白生死无常是人所难免的,又何必徒然做无益的感伤呢?她对此感到疑惑:难道学佛就必须如此“无情无义”吗?由于那只是朋友间偶尔的闲话家常,各人随意谈谈自己的一些见闻感想而已,所谓见仁见智,自己当时并未做何表示,只是一个安静的聆听者。

最近在读尤雪行居士的《谈因》一书时,第二篇就有一则〈爱子死蛇〉的故事,内容原出自《佛说五无反复经》(宋居士沮渠京声译),由于故事中寻师访道的梵志也曾有此相似的疑问,不禁就回想起这件往事。读过故事後,又从电子大藏经中检阅出了原经文,细细品味,想起两位久已不曾谋面的朋友,凭文寄意,希望远在异地的他们能分别读到,彼此分享佛陀教法的浓浓法味。

经文记载:佛世时有一位梵志因为听说舍卫国的人民都慈爱孝顺、奉经修道,敬事三宝,怀着无限向往与仰慕学习的心,他风尘仆仆地来到了舍卫国。在这里,梵志“见父子二人耕地,毒蛇螫杀其子,其父故耕不看其子,亦不啼哭。”儿子被毒蛇螫死了,在一旁亲眼见到此情此景的父亲竟然没有哀号悲泣,让梵志难以理解、接受,因此忍不住问道:“此是谁儿?”难道这不是您的儿子吗?耕者答言:“是我之子。”梵志於是又问了:“是卿之子,何不啼哭?故耕如故!”你怎么可以这样子?儿子死了,您还不哭?在一般人眼光看来,确实觉得违背常理。其人答曰:“人生有死,物成有败;善者有报,恶者有对。忧愁不乐,啼哭懊恼,何益死者?卿今入城,吾家某处,愿过语之:吾子已死,但持一人食来。”老农夫用他那洞察世事,睿智深邃的眼光看了大惑不解,甚至还有一点愤愤不平的梵志一眼,从容地诉说了自己的心境。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人类历史蔓衍了千秋万代,道不尽的悲欢离合,流不完的眼泪,归根结底,还是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如果冷静透视人生,除了喜怒哀乐、聚散离合,还是喜怒哀乐、聚散离合!然而一切的喜或悲,聚或离,都有其因缘果报,绝对不是无端、无故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老农说的话好象很简单,很多人都听过,也会说,但有多少人真的亲切感受到,肯定地确认这个真实的定律呢?人嘛!有出生就有死亡,实际上整个人生过程就是在走向终点、走向肉体死亡的过程,谁个不是这样呢?为何在面对死亡时我们却还常常要感到“意外”呢?古往今来,又有谁曾见过不死之人?太阳底下几曾有过这等新鲜事!有的只是一些“未”死之人(写到这里,脑海突然浮现“讣闻”上的“未亡人”字眼,真是神来之笔,也是最真实的“写实”),或是一些“将”死之人(死期未定,或许还很漫长,但总有决定性的那么一天)。事实上,听了老农夫的话,我感觉他在提醒我们:与其为死亡而悲伤啼哭,不如为如何去“活”这段人生旅途,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警觉、而奋起!做父亲的平素履行父亲的职责,慈爱带领、谆谆教诲,为人子女的也是柔顺承欢、恭敬孝养,父子欢喜相聚,到了人生终了的时候,也就没有任何遗憾追悔,一切也就自然而然。所以我们并没有在记述中见到关于儿子在面临死亡时的慌乱恐惧,与父亲一样,死亡对他们而言,就和每天耕种过日子一样平常

。因为:事实上,生老病死,本来就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也正在经历的平常事情。

但是,面对这一幕的梵志却难以接受这位父亲面对儿子死亡的方式。他心想道:“此是何人?而无反复。子死在地,情不忧愁,而反索食。此人不慈,无有是比!”读到这一段,我不禁想起有一次陪着太太一起与岳母闲谈时,老人家谈起了她所认识的一对姐弟,弟弟突然患病去世了,姐姐非常伤心!岳母便问我们:“该如何安慰这位姐姐呢?”我恭敬地回答道:“只有给她说明人生无常,生老病死无可避免的事实!”岳母听了,叹息一声,说道:“那可是她疼爱的亲弟弟啊!那能不伤心?”我黯然,沉默:是啊!人非草木,手足情深,伤感也是很自然的事;学佛并非为了要将自己表现得超凡而与众不同,原非为了刻意标榜,只是伤心之余,保持理智,还有未尽的责任,还有应为之事,不必畏惧苦痛伤感的折磨,推己及人,生起深切的悲心,去关怀其他生命,也安心等待与亲人在轮回转世中的再一次相聚,再一次彼此扶携,欢喜重相聚,安然再离别,因为知道彼此已经结下好缘,一定会再欢喜相逢,就让我们在泪水中微笑等待:让爱永不止息,让彼此的生命旅程永远相互扶助,永不结怨,永远无悔。

且说心事重重的梵志入城後,“诣耕者家,见死儿母,即便说云:卿子已死,其父寄信但持一人食来。何以不念子耶?”儿母即为梵志说譬喻言:“儿来托生,我亦不唤;儿今自去,非我能留。譬如行客来过主人,客今自去,何能得留?我之母子,亦复如是:去住进止,非我之力,随其本行,不能得留。愁忧啼哭,何益死者?”孩子的母亲也是一样不见呼天抢地,哀哭悲号,她亲切地用譬喻回答了来客的疑问:人生如过客,随着各人的业力推动,演变一生中的一幕幕情境,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导演,同时主演着自己的悲欢离合。明白这一切,我们就会安心地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做好人,依据佛法、依照圣人的教诲,老实去做,依教奉行,绝对没有怀疑、绝对没有推托和抗拒,一心一意以佛为学习目标,以佛为我们制定的修学标准去一一逐步做到,因为佛的说法契机契理,既符合我们的根性,也符合真理,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听话,每天依据佛的教诫来改正、调整自己。佛说: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我们应当深信不疑,努力精进!因为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佛说我们可以,我们就应该确信不疑,努力去学习!

梵志似乎认定了一定要看到那种呼号啼哭的悲惨景象才算是“有情有义”?或许他并不明白何谓“情义”?“情”是真正的关心,是对对方真正有益的,能帮助对方提升进步的心意和举动;“义”是责任,是本分,是理所当然,份所应为的天职,因为他是我的兄弟、他是我的亲人,我就有义务为他服务,去帮助他、成就他,不讲求利益,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回报。这些显然与人死之后是否悲哀啼哭并无关联。但是梵志有他执着一边的看法,於是他又问死者的姐姐说:“卿弟已死,何不啼哭?”姐姐就为梵志又说了另一个譬喻言道:“我之兄弟,譬如巧师入山斫木,缚作大筏,安置水中,卒遇大风,吹筏散失,随水流去,前后分张,不相顾望,我弟亦尔,因缘和会,同一家生,随命长短,生死无常,合会有离。我弟命尽,随其本行,不能得留。愁忧啼哭,何益死者?”平时姐弟相处,姐姐自己身体力行,时时在做好榜样,心善、语善、行善,弟弟自小仰望姐姐行仪,耳濡目染,也是身口意具善,善因结善果,如今虽因一时疏忽击破蛇穴惊动毒蛇而被螫致死,死後去处必然是生善道。因而姐姐感到安心,调伏了自己的情绪,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

梵志固执己见,又对死者的太太道:“卿夫已死,何不啼哭?”这位认识佛法、明白佛法,认真依照佛法修学的妇女同样为梵志说了一个譬喻:“我之夫妇,譬如飞鸟,暮栖高树,同共止宿,须臾之间,及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饮食。有缘则合,无缘则离,我之夫妇,亦复如是。去住进止,非我之力,随其本行,不能得留。愁忧啼哭,何益死者?”记得以前曾经追随学习的一位法师常提醒我说:“各人因果各人了,各人造业各人担,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修行各人了!”夫妻情深,绝对不能不尽责任去彼此互相照顾,互相提醒、勉励,但是一旦大难来临,生离死别之际,各人也只能依凭自己的业力或平时积极修行所累积的道力,去随业投生或往生净土,彼此还是必须各自努力!毕竟这是一件无法代替别人完成的事!再恩爱,再关心,也只能自己努力做好榜样,鼓励、做“证转”加强对方信心,剩下的,真的到底必须自己认真努力革除习气,精勤向佛学习!可是我们自己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些在佛法修行上的进步的话,一定、一定要回报伴侣或眷属的恩德,要耐心、细心,永不厌倦地领导扶持他勇猛前进,刚健地走在菩提大道上。要知道自私是修行的大病,与滥情一样,都是偏执嘛!

梵志又对死者家中的仆人道:“大家已死,何不啼哭?”你的主人死了,你怎么也不哭?仆人为梵志说譬喻道:“我之大家,因缘和会。我如犊子,随逐大牛,人杀大牛,犊子在边,不能救护大牛之命。忧愁不乐、啼哭懊恼,何益死者?”主人本身修行佛法,以身作则,家仆接受熏陶,依教奉行,是真正的以主人之心为心,终身奉行主人教授的佛法,不论主人在面前或不在,甚至已经离世而去,追随主人风范,恭敬学习的忠诚之心永无变迁,品德令人敬佩!对于自己没能预先提醒主人注意田里可能出现的毒蛇,也未能及时得讯救护主人,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也只能默默忏悔期许未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去救护、扶持其他生命,不是胜过没有意义的哭喊哀鸣吗?

梵志听了这一家大小的话,难以接受,只感到“心惑目冥不识东西”,心想:“我听说此国孝顺奉事恭敬三宝,所以才远道而来,想要求得学问。没料到既来到此地,了无所益!”感到颓丧失望之余,他准备亲自去向佛陀本身问个分明,於是又问路上行人:“佛在何许,欲往问之。”行人答曰:“近在祇桓精舍。”梵志即来到佛前,稽首作礼,却住一面。一时之间,百感交集,满肚子不是滋味的他竟不知从何说起,只是忧愁低头默默无语。佛知道了他的心意,便问梵志:“你何以低头,忧愁不乐呢?”梵志道:“不果所愿,违我本心,是故不乐啊!”佛问梵志:“有何所失而令你忧愁不乐呢?”梵志道:“我从罗阅祇国来,想求佛法的真实学问,谁知到此见到五无反复:五个无恩无义的无情人!”佛陀问他是何情形?梵志便将前面的经过情形说了一遍。

佛说了“不然!不如卿语。此之五人,最有反复。知身无常,财非己有。往古圣人,不免斯患,况于凡夫,大啼小哭,何益死者?世间俗人,无数劫来,流转生死,迁神不灭,死而复生,如车轮转,无有休息,背死向生,非忧愁所逮。”梵志听了之后心开意解,更无忧戚,欢喜地形容自己的心情道:“我闻佛说,如病得愈,如盲得视,如暗遇明。”最后,梵志向佛稽首作礼,感谢老师的教导,受教而去。他终于明白了,徒然情绪上的发泄,埋怨、懊恼、自责、追悔,皆无补於事,我们需要的是不断地学习、改正自己,在一切的人生遭遇中检讨、反省自己,善待他人、谦卑自己,履行职责,心怀感恩,警觉“一寸时光、一寸命光”,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住流逝着,如流水、如轻风,在飘、在经过,我们只能认认真真地去过日子,去说好每句话、做好每一个动作,留下的是对别人的伤害、对自己的破坏而最后还变成对自己的报复,又或是总在服务、总在惠及他人、利济万物,成全了自己的职责、自己的德行,也成全了别人的欢喜,成全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群体,成全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这一切言语造作,带给我们自己的感受是美好或苦痛,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一切就看自己怎麽做了。

到底甚么才是真正的情义?甚么才是真实的报恩?人生路上如何拿捏?明知道人生无常,明知道不免生离死别,在这一段彼此共同相聚,一路同行的人生旅程中,我们到底打算如何对待?就让我们细细沉淀、细细思量、细细重新调整脚步吧!唯有忘却自我,用情直至最深时,唯有悲哀深彻,痛到谷底仍关怀,切切无私心、念念却己意,起心动念都看到别人的需求、别人的无奈、别人的彷徨,而自己的整颗心、整个愿,只有服务、奉侍,诚心诚意想要成就、完成对方,那儿的风景说不上是苦或是乐,只有无怨、只有承事,在那水流花谢的无常风景里,佛心的光明处处绽露,感觉自己像随时睡入了佛陀的怀抱里。悲欢岁月里,不畏生死苦,念念为利乐、心心求觉悟,情到最深处,悠然见佛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