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概要
广兴法师
序说
《妙法莲华经》可以说是在大乘佛教国家,特别在是中国、日本和韩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读诵书写最多的经典之一,因此法华经的注疏也最多,其中以天台智者大师的法华三大部最为详细,而且基于本经创立了天台宗,并远传日本。
一、历史
据各种经录记载,历代所《译妙法莲华经》共有六种,现存者有如下三种:竺法护(Dharmaraksha)于西晋太康七年(286)译出《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鸠摩罗什(Kumarajiva)于姚秦弘始八年(406)译《妙法莲华经》七卷、阇那崛多(Jnanagupta)与达磨笈多(Dharmagupta)于隋仁寿元年(601)重勘梵本,补订罗什译本名为《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其中以正法华最详密;妙法莲华经最简约,然流传最广,讲解注疏,一般读诵者即为此本。现大英博物馆存有斯坦因(Sir Aurel Stein)于本世纪初从敦煌拿来的古老的手抄本《妙法莲华经》,这些经典抄于公元533~972年间,也就是隋唐时代。
罗什所译《妙法莲华经》原为七卷二十七品,且其《普门品》中无重诵偈。后人将南齐?法献共达摩摩提译的《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和北周阇那崛多译的《普门品》收入罗什所译,构成七卷二十八品。其后又将玄奘译的《药王菩萨咒》编入,而成为现今流通的内容。
那崛多说他看到两种原本,一种是用梵文写在贝叶上﹔一种是写在丝绢上,文字是卡拉斯(Kharashar) ,也就是罗什出生地龟兹国(Kuche)所用的文字。据说丝绢本比贝叶本要古老。两种本子不同处很多,阇那崛多译自贝叶本,而罗什译自丝绢本。
此经的起源很早,据学者研究,大约产生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但有的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认为产生于公元前二、三世纪。它是问世很早的大乘经典之一。首先,如在经中提到三乘归于一佛乘的问题时,说此是甚深微妙难解之法,并且在讲此经时,有比丘、比丘尼五千人等退出法会。从此可以说明,三乘皆可成佛的问题还在初期发展时期。
其次,在《大般涅槃经》、《优婆塞戒经》等经中提到《法华经》的名字,《大智度论》等论里曾引用其文。印度早有世亲为作略解,称《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二卷(菩提流支、昙林等译)。我国自鸠摩罗什后,注释者亦屡有所出,初有南朝宋代竺道生之《法华经疏》二卷,继之有光宅寺法云之《义记》八卷、智顗之《法华》三大部、吉藏之《义疏》十二卷与《玄论》十卷、窥基之《玄赞》二十卷等;其中,智顗且基于本经创立天台宗。
日本圣德太子注《义疏》以后,此经成为日本镇护国家的三部经之一,古来即受到尊信。最澄于日本开天台宗后,该经更成为佛教教学之中心、新佛教之主干,而支配日本佛教界。十三世纪日莲宗专奉此经与经题立日莲宗。现代新兴的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和妙智会教团,都是专奉此经与经题为宗旨。本经之梵文本近时于新疆之喀什噶尔(Kashgar)等地发现,于一八五二年,法国学者布诺夫(Eugene Burnouf)自梵文译成法文本出版。其后又有科恩(H. Kern)于1909年译为英文,收在东方圣书第二十一册。日译本(梵和对照)。
二、译者
鸠摩罗什(344~413,一说 350~409)梵名 Kumarajiva。也译作究摩罗什、鸠摩罗什婆、拘摩罗耆婆。略称罗什、什。意译作童寿。罗什是东晋龟兹国(新疆疏勒)人,我国四大译经师之一。父母俱奉佛出家,素有德行。罗什自幼聪敏,七岁从母学佛出家,游学印度,参名师,博闻强记,誉满五天竺。后归故国,龟兹王奉为国师。十六国之一的前秦(352-394)苻坚闻其德行高尚,派遣大将军吕光率兵迎之。吕光西征顺利,遂迎罗什返国,然于途中闻苻坚败没,遂于河西自立为王,罗什乃羁留凉州十六、七年。在此期间,罗什学习并已精通华语,这也是为甚么罗什所译经典大都文字流畅,意理明淅。直至后秦姚兴攻破吕氏,罗什才到达长安,时为东晋隆安五年(401)。姚兴礼罗什为国师,居于逍遥园,与僧肇、僧严等弟子从事译经工作。
自后秦弘始五年(403)四月,罗什先后译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以上合称三论)、《般若》、《法华》、《大智度论》、《阿弥陀经》、《维摩经》、《十诵律》等经论,有系统地介绍龙树中观学派之学说。其译经之总数说法不一,《出三藏记集》称三十五部,二九四卷;《开元释教录》则谓七十四部,三八四卷。
自佛教传入中国,汉译佛经日多,但所译大多文字晦涩,不与原本相应,罗什通达多种外国语言,所译经论内容卓拔,文体简洁晓畅,至后世颇受重视。所以罗什开一代经之新,史称罗什以前所译经典为古译,罗什以后至唐玄奘前为旧译,唐玄奘以后为新译。其时,四方贤俊风从,罗什悉心作育,皆得玄悟。罗什一生致力弘通之法门,当为般若系之大乘经典,与龙树、提婆系之中观部论书之翻译。所译之经典,对我国佛教之发展有很大之影响;《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道生传于南方,经僧朗、僧诠、法朗,至隋之吉藏而集三论宗之大成;再加上《大智度论》,而成四论学派。此外,所译之《法华经》,肇启天台宗之端绪;《成实论》为成实学派之根本要典;《阿弥陀经》及《十住毘婆沙论》为净土宗所依之经论;《弥勒成佛经》促成了弥勒信仰之发达;《坐禅三昧经》之译出,促成了“菩萨禅”之流行;《梵网经》一出,中土得传大乘戒;《十诵律》则提供了研究律学之重要资料。
罗什门下有僧肇、道生、道融、僧叡、昙影、僧导等,名僧辈出,蔚成三论与成实两学派。故罗什亦被尊为三论宗之祖。居十二年而入寂,时为晋义熙九年,世寿七十。或谓义熙五年示寂。又据梁《高僧传》记载,姚兴以罗什为聪明超凡之辈,不欲其无嗣,遂以十女逼令受之。元魏孝文帝曾至洛阳,遣使觅罗什之后嗣,委任以官爵。迨至隋世,关中鸠摩氏犹有显者,或即罗什之后人。
三、本经的内容
本经的前二十一品和第二十五品《普门品》,每一品由两部分组成︰散文和诗歌,而其它的六品无有诗歌。这里的诗歌又是散文的重复,这是印度的一种文学体裁,主要是由于公元前三四世纪的时候,当时的佛经都是以口口相传,这就需要大量的记忆,而诗歌是最好记忆的。后来由于可以背诵经典的长老越来越少,同时随着文字的普通使用,佛教也采取用文字记载经典。佛经用文字写下大约是在公元前一世纪的事了。
最初的经典是写在一种叫做贝波罗的树叶上,所以我们把它叫做贝叶经。目前在斯里兰卡等上座部佛教国家,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种经典。在斯里兰卡,一百多年前写成的贝叶经已经成了国宝了。直到四、五年前,斯里兰卡的僧人又用同样的贝叶写完了一部南传大藏经。
当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一开始佛经是写在丝绢上的,而每一丝卷都有一定的长度,这就是我们的经典分成多少卷。后来由于战乱等多种原因,许多僧人感到,用这种丝绢写的经典很容易就被火烧毁,所以他们发起把佛经雕刻在石头上,这样就可以永远保存。北京的房山石经就是由隋代的静碗法师发起,经过一千多年的刻写而完成的一部石经。
《妙法莲华经》是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所说,当时来听法的有大阿罗汉一万二千人,复有学无学二千人,比丘、比丘尼六千人,诸大菩萨八万人,还有无量无边天神、龙王及其眷属、夜叉、阿修罗、人非人等具来听经。此时佛为说《大乘无量义经》,天雨众华,普佛世界,六种震动。佛说经已即入无量三昧。第二品是本经的关键,也提出了本经的主张:即三乘归一,也就是说,声闻,缘觉和菩萨三乘最后都要成佛。佛从三昧定起,告知舍利弗,“只有佛与佛,才能彻底究尽地证悟诸法实相。”即人与人们所在的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况。于是舍利弗三请,世尊说明开示入佛知见,佛法只有一佛乘,众生皆可能成佛。佛说声闻、比丘都是方便,并非究尽。此时诸阿罗汉比丘、比丘尼全部退出,唯诸大菩萨继续听法。
第三品,舍利弗听佛授记,将于未来当得作佛,号为华光如来,国名离垢,所在国土,清净庄严,安隐丰乐。于是舍利弗欢喜踊跃,并请佛为其它弟子授记。但是佛为宣说第一火宅喻,进一步说明三乘是方便,一乘是真实,使其了解深意,去诸疑惑。
第四品中,须菩提,十迦叶等闻佛说法,欢喜无量,即以长者穷子喻,体现领会佛意,深信理解。第五品中,佛说三草二木,以喻众生根机有别,随其根机而为说法,而说第三药草喻。
第六品,佛为四大声闻授记,于未来世当得作佛:摩诃迦叶,号曰光明如来,国名光德。须菩提号曰名相如来,国名宝生。大迦旃延号曰阎浮那提金光如来。大目犍连号曰多摩罗跋栴檀香如来,国名意乐。第七化城喻品,然后佛开示道,佛昔为大通智胜王第十六王子时,演说此《妙法莲华经》,并为说第四化城喻,以示方便,引入佛智。
第八品中,佛为富楼那,憍陈如等五百阿罗汉授记,说第五衣珠喻。
第九品中,为阿难等二千无学有学受记。
第十品中,佛为药王菩萨宣说聆听,随喜,受持,解说《妙法莲华经》的种种功德,乃至一念随喜,皆得授受记,于未来世当得作佛。
第十一宝塔品,此时多宝佛塔从地涌出,多宝如来赞叹释迦佛解说《妙法莲华经》。
第十二提婆达多品,此时佛又为提婆达多受记,未来当得作佛,号天王如来,文殊菩萨宣说法华,龙女献珠而作佛。
第十三品,药王,大乐说菩萨大众以及已闻说《法华经》的罗汉众等发愿受持,宣说《法华经》,佛陀姨母得授记,于未来当得作佛,号一切众生喜见如来,耶输陀罗,亦得授记,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
第十四安乐行品,此时佛告文殊,欲说法华,当得安住四法,即身离权势等十事,口离说轻慢赞毁等语,意离嫉妒谄诳之过,修养自心,誓愿令人住是法中,修摄自行,并说第六顶珠喻。
第十五从地涌出品,此时众多菩萨与其眷属从地涌出,向多宝如来与释迦佛礼拜赞叹,过于五十小劫,犹如半日。时释迦佛告弥勒菩萨,此菩萨众皆是佛于娑婆所化而发心者。
第十六品如来寿量品,佛应弥勒菩萨之请,为说久远劫来早已成佛,但为教化众生,示现灭度,说第七医子喻。
第十七分别功德品,是说当时与会大众闻法受益,后世受持,读诵,书写,讲说此《法华经》,亦皆获诸功德。
第十八随喜功德品,佛告弥勒菩萨随喜听闻法华经之种种功德。
第十九法师功德品中,佛告常精进菩萨关于受持、读诵等五种功德。
第二十常不轻菩萨品,佛告大势至菩萨,佛于过去世中为常不轻菩萨时之常不轻慢他人的行为,和受持《法华经》的故事。
第二十一名如来神力品。此时佛于众前以神力故,现无量无数色光,遍照十方世界,属诸菩萨于如来灭后,应对法华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
第二十二品,佛以右手摩大众顶,并嘱咐受持广宣此经,而后大众,欢喜奉行,各还本土。到此本经似乎已经终了。而且从第二十三品,除普门品外到最后,各品中都无重诵。
第二十三药王菩萨本事品,佛告宿王华菩萨关于药王菩萨往昔闻法供养日月净明德佛的本事,并说受持法华和药王本事的功德,以及命终往生安乐。
第二十四妙因菩萨本事品,佛告德华菩萨,妙因菩萨于过去供雷音王佛的因果和处处现身宣说法华的本事。
第二十五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佛为无尽菩萨解说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因缘,名称作用和三十二应普门示现等功德。
第二十六陀罗尼品,药王菩萨,勇施菩萨,毗沙门天王,持国天王,罗刹女等各自说陀罗尼,拥护受持读诵法华经者。
第二十七妙庄严王本事品,佛说妙庄严王往昔为其二子所化的本事。
第二十八普贤菩萨发愿品,普贤菩萨问,如来灭后,云何能得法华,佛告成就四法:为佛护念,植众德本,入正定聚,发救众生之心,当得法华,普贤白佛,凡持此经者,必得守护。
四、法华七喻
在本经中,佛陀为了教导众生,运用了七个譬喻来说明深奥的大乘教义。这七个比喻的内容如下。
(一)火宅喻,出自譬喻品。故事是说,一富豪有一大宅,年久失修,一天突然大火烧起,但是长者的孩子们正在大宅内玩乐嬉戏,眼看火就要烧到孩子们,但是长者再三诱导,孩子们都不听他的话,还在里面玩乐。于是长者想出一个办法,对孩子们讲到:“门外有羊车、鹿车和牛车,任你们游戏,孩子们快出去拿。”听到长者的话后,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向外冲出火宅,这时孩子们脱离了危险,长者给每一位孩子一辆上等大车。这个事中的火,比喻五浊、八苦等;宅,比喻三界。谓三界之众生为五浊、八苦所逼迫,不得安稳,犹如大宅被火所烧,而不能安居。长者比喻佛陀,以种种方便来引导众生出离火宅。
(二)穷子喻,出自信解品。某大富长者有一子,从小离家出走,流浪在外,生活非常贫困。有一天他流浪回到了家乡但不认识,而其父认出了儿子,于是叫他回家,但儿子以为长者要抓他,于是拔腿就跑了。长者经过很多手段才把儿子请回来,并一再善意引导,最后才使儿子认识了父亲。这里穷子喻二乘之人无大乘功德法财(即六度万行)得以庄严,犹如贫穷之子,缺乏衣食之资以活身命;长者比喻佛陀,以种种方便令除烦恼,增上其心,然后教后以大乘智,即以佛道化度声闻,令回小向大。
(三)药草喻,又作云雨喻,出自药草喻品。药草,比喻三乘人之根性。草有小草、中草、大草三种,依次比喻天人、声闻缘觉、藏教菩萨。药草虽有大中小之不同,若蒙云雨沾润,皆能敷荣郁茂,治疗众病。以喻三乘之人,根器虽有高下之别,若蒙如来法雨润泽,则能成大医王,普度群生。
(四)化城喻,出自化城喻品。故事说有一队人从一险道前往求宝,但是由于疲劳艰难,半路上大家起了懈怠后退的念头,要想返回,于是引队的导师就对大家讲,“前面有一大城,我们可以去休息,然后再作打算。”当大家在大城中休息而恢复精力后,导师说:“刚才的大城只是化城而已,宝藏就在前面,我们马上就要到了。”比喻二乘人初闻大教,中即忘失,而流转生死;故世尊(导师)权设方便,而设化城──阿罗汉,令其先断见思烦恼,而暂证真空涅槃,以为苏息,而后至于究竟之宝处。
(五)衣珠喻,又作系珠喻。出自五百弟子授记品。谓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亲友以宝珠系于其衣中,而其不觉知,流浪他乡,自受贫苦。后经亲友告知,乃得宝珠,衣食受用无极。以喻二乘之人,昔于大通佛所,曾下大乘之种,然为无明所覆,未能觉了,后由如来方便开示,乃得证大乘之果,利乐无穷。
(六)髻珠喻,又作顶珠喻。出自安乐行品。如转轮圣王于战争胜利后,赠与众臣金银、琉璃、象马车乘,但唯有自己头顶上的明珠不作赏物。这里轮王比喻如来;髻比喻二乘权教;珠比喻一乘实理。珠在髻中,犹如实理为权所隐。此谓如来于法华会上开权显实,授记二乘而得作佛,犹如轮王解髻中之珠,以与功臣。
(七)医子喻,又作医师喻,出自如来寿量品。一天,某位良医因有事故,远至异国,孩子们误饮了他的毒药,毒性大作,以至心神错乱,痛苦不堪。这时父亲由外地归来,饮了毒药的儿女们非常欢喜,希望父亲能实时救治他们。
父亲见孩子们及其痛苦,立即依照处方,调配最好的药草令们服食,并说“这是上等的良药,色香味具足,饮了此药,你们的痛苦很快就会解除。”但是他的这些儿女由于中毒太深,而失去了分辨能力,因此不肯服药。父亲心想:“这些孩子们太可怜了,毒气攻心,神志颠倒错乱,虽见我回来欢喜,但给他们好药而不肯服用。现在我应当另设方便,使他们能服下这些良药以根除他们的痛苦。”于是长者对儿女们说:“我已衰老,离死期不远,这些良药留在家里,你们可以自已取来服用。”交待后长者就外他国远游。
稍后,长者派人回国通知诸子:“你们的父亲已客死他乡,他再也不回来了。”儿子们听到这个恶耗,非常悲伤忧虑,心想:“若父亲仍在人间,定会救护我们,现他已离我们而去,让我们无依无靠。”由于悲伤终于醒悟,于是想起了父亲曾给留下的良药,果然色香味美,立刻取而服用,毒病得以全愈。父亲得知孩子们病都好了,不久就回家了。
这里的医师,比喻如来;孩子们,比喻三乘人。谓诸子无知,饮他毒药,心即狂乱,其父设方便,令服好药,以治其病。此喻三乘之人信受权教,不得正道,如来设各种方便,令服大乘法药,速除苦恼,无复众患。
医师比喻如来;子女比喻三乘人。谓诸子无知,饮他毒药,心即狂乱,其父设方便,令服好药,以治其病。比喻三乘之人信受权教,不得正道,如来设各种方便,令服大乘法药,速除苦恼,无复众患。〔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八〕
五、本经的特色
一.诸经之首:
《妙法莲华经》是历代受持读诵最多的经典,正如唐.道宣律师所讲,“自汉至唐六百余载,总历群箱四百余轴,受持盛者,无出此经”。所以在《大正藏》五十一册收编了,唐代七世纪中,蓝谷沙门惠详撰写的《弘赞法华传》和八世纪中期,僧详又撰写的《法华传记》两书。前者记载了一百二十九位,后者记载了一百八十位书写、受持、读诵和讲说法华经的比丘、比丘尼,以及男女居士。特别是后者,记述有关《法华经》之由来、传译及灵验等事非常详细。全书分为十二科:部类增减、隐显时异、传译年代、支派别行、论释不同、诸师序集、讲解感应、讽诵胜利、转读灭罪、书写救苦、听闻利益、依正供养等。
文中援引诸典,包括有《大智度论》、道生《法华义疏》、《西域传》等二十余种。与上述两书性质相类之著作,还有宋代宗晓所撰《法华经显应录》、清代周克复所撰《法华经持验记》、高丽了因所撰《法华灵验传》各二卷,三书皆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四册。由此可见《法华经》于我国佛教史上之地位与影响。直到现在还许人在受持读诵本经。明代蕅益大师说:“此一部经乃如来究竟极谈,具明施设一代时教所以然之线索,如家业之有总帐簿,如天子之有九鼏也。”西方人把此经称为佛教的圣经。
虽然我们把《法华经》说成是诸经之首,但是这并不表示《法华经》就比其它经典优胜,而超过其它经典。佛陀所说的每一部经典,都是针对不同的听众,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因缘而说。比如,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佛陀就讲一些如五蕴皆空,诸法无我等带有哲学性的佛教基本教义,但是对于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人,就讲布施升天等,或者用故事,比喻等来说明佛教的义理。但是,不论是那一部经典,它们都是一样的、平等的,没有甚么高下、好坏、善恶之分。我们不能人为地把佛陀所说的经典分别成好经或不好的经。我们只能说,这部经对我们本人来说适合,我喜欢这部经。所以《法华经》之所以流传这样广,有这么多人读诵,都是众生的偏好,执着而已。
二.燃身供佛:
赞叹燃身供佛的经典,《法华经》可能是第一经。在本经第二十三品《药王菩萨本事品》中,佛在宿王华菩萨的请求下,演说药王菩萨的本事。药王菩萨于过去生中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时,以种种华香供养日月净明德如来,而后又自念言,“我虽以神力供养于佛,不如以身供养。”于是一切众生喜见菩萨饮食诸华香油,并以各种香油涂身,然后燃烧自身,用以供佛。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死后,又于来生中燃烧双臂供养日月净明德如来。但是到此经中讲道:“尔时诸菩萨、天人、阿修罗等,见其无臂,忧恼悲哀,而作是言,‘此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是我等师,教化我者,而今烧臂,身不具足。’”于是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以神通力故,使双臂自然还复。可见,经中虽然赞叹燃身供佛的功德,但也不愿学佛之人因学佛信佛而变成残疾人。因此经中接着以种种譬喻讲述了受持法华经的功德大于其它所有功德,“如众星之中,月天子最为第一”。
《法华经》大约出现于公元前一到二世纪,而根据内容来看,第二十二品应为其最后一品,因为在第二十二品中已经讲道,诸大菩萨听佛讲《法华经》后欢喜奉行,并各还本处。可见本经到此已经终了。
所以以后的六品可能成立的时间较晚,可能是后加的。同时从内容看,第二十三品成立的时期,可能正是燃身供佛的思想盛行的时期,但是对燃身供佛这一事件本身,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会使人六根不全,有失威仪。也许就是由于这一原因,其它的大乘经中很少再提到燃身供佛之事。如果从原始佛教的教义来看,佛教是不赞成燃身供佛的。因为佛教最基本的教义是以慈悲为怀,学佛之人不但不应当损害一切有生命的众生,同时也不能损害自已,因为自已也是有生命的众生之一。而且佛是慈悲的具体表现,佛不可能忍心看到他的弟子,为了供养佛而献身。
三.慈悲教化:
本经籍由各种比喻,巧妙地显示了佛陀的慈悲教化,使深奥的大乘义理表达得十分明白。最着名的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七个比喻,称法华七喻。在这七个比喻当中,第一,火宅喻中的长者比喻佛陀,诸子就是众生,火宅比喻三界;第二,穷子喻当中的父亲就是佛陀,穷子就是众生;第三,药草喻当中的云雨比喻佛陀的法雨,草木花卉等植物就是众生;第四,化城喻中的导师就是佛陀,大众就是众生,化城比喻阿罗汉果;第五,衣珠喻中的亲友比喻佛陀,酒醉的人比喻众生,藏在衣服中的宝珠比喻人人都有佛性;第六,髻珠喻中的转轮王就是佛陀,群众是众生,髻珠比喻法华经;第七,医子喻中的父亲比喻佛陀,诸子比喻众生。
在这七个比喻当中,都表示佛陀运用了种种方便来救度他们,不论众生是多么愚昧、无知、固执、顽皮,佛陀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他们,就连一念懈怠之心也没有。这些都表示了佛陀的慈悲。
六、教 义
一.三乘归一:
本经认为小乘佛教各派过分重视形式,远离佛陀教义的真实义理,故为把握佛陀之真理精神,乃采用诗、譬喻、象征等文学手法,以赞叹永恒之佛陀。称释迦牟尼成佛以来,寿命无限,现各种化身,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重点在弘扬“三乘归一”,即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归于一佛乘,调和大小乘之各种说法,以为一切众生皆能成佛。小乘佛教认为,修行的最高目标是成阿罗汉果,获得解脱。而本经则主张,三乘都应以成佛为目标,这才是佛陀说教的真实思想。佛陀解说修证阿罗汉果只是方便施教而已,是为了引导那些根基浅的二乘人而说,而最终的目标还是证成佛果。本经认为“三乘归一”这一主题非常深奥,于是运用各种譬喻、象征来说明。本经用化城喻来进一步阐明,修证阿罗汉果只是方便,并非究竟,证得佛果才是无上圆满。
二.如来久远成佛:
小乘各派虽认为释迦牟尼有大智能与德行,但是释迦牟尼还是诞生于北印度,二十九岁出家,经过六年苦修而成道,在人间说法四十五年,于八十岁入灭。入灭之后佛陀就不存在了。而本经的《如来寿量品》则说,佛陀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佛陀恒常以种种方便随类教化,常住不灭。也就是说,佛陀在娑婆世界成佛,是为了救度众生,应机设教而已,所以只是方便示现而已,实际上佛陀于无量劫之前早已成佛。换句话说,佛陀是永恒的,常住不灭的。如果说佛陀早已入灭,不在人间了,那么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就会感到失望,所以《法华经》中一再强调,佛陀是永恒的,常住不灭的。
为了说明这一道理,《法华经》中举了个医子喻,医师比喻如来;子女比喻三乘人。谓诸子无知,饮他毒药,心即狂乱,其父设方便,令服好药,以治其病。比喻三乘之人信受权教,不得正道,如来设各种方便,令服大乘法药,速除苦恼,无复众患。
三.由信成佛:
常不轻菩萨因听本经而不生疑惑故,能够疾成佛道。《常不轻菩萨品》中讲,常不轻菩萨相信每一人都能够成佛,所以他每见到一个人,他都会讲:"我深深地尊敬你们,不敢轻慢,因为你们都行菩萨道,将来都要成佛。"由于他的感化,接近命终的时候,忽闻威音王佛在空中为他讲说《法华经》,于是他当时就证得六根清净而成佛。
第十法师品中亦讲,过去诸佛于佛灭度后供养舍利,建筑塔庙,庄严佛像;或以歌呗赞颂佛德,乃至以华供佛,一礼拜,一合掌,一举手,一称佛号,乃父一念随喜都能长养善根,增长福慧,共成佛道。这是显示聿信而成佛道。
四.皆可成佛:
本经所宣扬的宗旨是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在早期的《四阿含经》中,提婆达多,即佛的堂弟,被描写为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因为他与当时摩揭陀国的王子共谋害佛,出佛身血,分裂僧团,犯了许多不可赦免的罪行。但在本经第十二提婆达多品中,佛陀叙述过去生中,为国王时,勤求《妙法莲华经》,最后于仙人处求得此经。而此仙人并非他人,正是提婆达多。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释迦牟尼佛修成六波罗密,最后成道。所以佛陀为提婆达多授记,将后成佛名为天王如来,世界名为天道。
于同一品的后半部分,本经又讲了龙女成佛的故事。正如经中所讲,在早期经典中,认为女身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而且释迦牟尼佛曾讲,令女子出家,正法减少五百年。但在本经中,为显示女子也可以成佛,龙女向佛献宝珠后,“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但在《维摩经》中进一步讲道,男女只是现象而已,而实则完全一样,为证明这一点,龙女菩萨运用神力使自已由女身变成男身,使舍利弗由男身变成女身,然后使其恢复本来形象。
这里体现了大乘佛教的菩萨精神,以慈悲为本的广大心怀,就是早期佛教所严厉批评的,十恶不赦的提婆达多也可以成佛;女子也可以即身成佛。所以本经所宣扬的是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七、受持利益
受持《法华经》有许的利益,在分别功德品、随喜功德品与法师功德品三品中讲的很清楚,可以得到六根清净,相貌端正圆满,人所乐见。所以大藏经中有《弘赞法华传》和《法华传记》两书记载了许多书写、读诵《法华经》的灵验事迹。现在就这两本书为主记述几则。
隋唐之际有一位僧人名法爱,从小出家,但不能行苦行,经常诵《法华经》。法爱为避战乱而北上,途中被五贼所获。这五个贼准备吃饭后来杀法爱。当五贼吃饭的时候,法爱见机便逃跑出来,向北直走来到一大树下而隐藏起来。五贼吃饭后不见法爱,于是一直追来。五贼来到大树下,但就是看不见法爱,于是一直往北追去。等五贼走后,法爱来到一树林中而隐藏,这时他看到有两只老虎卧在那里,并且回头看他。这时法爱非常恐慌,对两虎讲道:“二位檀越,我被贼所追逐来到这里,愿请两位檀越救护。”于是两虎跑出林外大声吼叫起来。五贼听到老虎的吼叫便退散了。此时法爱再往北行就遇到了他的同道而得救。
又于唐末,有泉州人名严恭,家富有财,而无兄弟,父母甚爱严恭,所求必满其愿。一天,严恭求父母与五万钱去扬州购物,父母便与之。严恭乘船而下,于离扬州十数里江中,逢一船载龟到市场而卖,严恭悲悯龟将死去,于是问卖龟人多少钱一只,共几只。卖龟人回荅道,其龟大每只一千钱,共五十只。严恭荅道,“我有钱五万,正好买你的五十只龟。"严恭买到龟后便放入江中,空船去了扬州。而其卖龟人在回家的途中因船沉没而死。就在当天,有五十人来访问严恭的父母,并说严恭请他们把五万钱带回来交给父母。严恭的父母以为严恭死了,非常担心。问五十客人,都说严恭健在。一个月以后,严恭从扬州回来,父母大喜,问严恭为何把钱请人带回,严恭回荅说并无此事。父母所说五十人来访的日期正是严恭买龟那一日。于是严恭和父母开始信佛并诵《法华经》,同时请人书写《法华经》一百部。后来严恭生了重病,由诵法华故而得病愈。于是便请多人书写法华经一千部。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