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中拥有很多的智慧文学,可助人净化己心,去除欲望,今天变为大家分享佛学中的超凡入圣、唯我独尊、识、净土、慧眼、境行果,佛说若人识得这六种真谛,便可看淡一切,做最想成为的自己:
超凡入圣
佛教称断感证真的人为圣;入圣,指入于圣人的境界。具体地说,超出六道轮回者,即入圣流”。轮回与六道的众生,称为“六凡”;超出生死者,称为“四圣”,即声闻、缘觉、菩萨和佛
。《俱舍论》卷十八说:“入圣得果,离染漏尽。”《景德传灯录神宴国师》说:“定祛邪法归真见,必得超凡入圣乡。”谓超出了一般人的思想道德,进入了圣人的行列。后来以“超凡入圣”比喻学识造诣精深,由凡庸而达于圣域。
唯我独尊
相传释迦牟尼是从母亲摩耶夫人的右胁出生的,堕地能立,周行七步,步步生莲花。释迦太子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佛经上关于释迎太子诞生的传说。
这里所说的“我”,不能误解为生死轮回中的“妄我”,而是指无所不在、彻底自在的“大我”“真我”,亦即《涅槃经》所说的“常乐我净”之我。这个我同“佛性”“真常”的意义是近似的。禅宗中作为参禅的话头,在俗语中意义完全按字面转化,指妄自尊大。
识
佛教术语。意指对对象进行分析、分类所起的认识作用。在佛教教义中有多种含义:第一,一切精神活动的主体,是“心”“意”的异名。
《俱舍论》卷第四谓“心、意、识体一”,“随义建立种种名相”,“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义,了别故名识”:第二,心的一种特殊功能,与“心”“意”略有不同。谓能缘之心对所缘之境有了别作用。
《成唯识论》卷五称“识以了境为自性”;第三,五蕴中之“识蕴”,即小乘所讲“六识”和大乘所说“八识”的心王;第四,十二因缘中之“识支”。《俱含论》卷九有“于母胎等正结生时一刹那位五蕴名识”之说。
识是佛学的中心思想之一,其说追于大小乘、显密教、性相宗。有一识、二识、三识、五识、六识八识、九识、十识等不同学说。
净士
“土”即国土、世界。佛教认为,“土"是由“心”而现的,心秽则现“秽土”,心净则现“净土”。一类业报相类似的众生共同感现一个国土,称为“依报”。众生的心识和业报千差万别,因此,国土、世界也是形形色色,无穷无尽。
净土相对于秽土而言,其间没有生死烦恼、污浊痛苦。也称为佛土、清净世界。经上说到的净土很多,如西方净土、弥勒净土、灵山净土、密严净土、琉璃净土等。
影响最大的是西方净土,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殷所说的净土,即特指阿弥陀佛依其“四十八愿”所建立的西方净土。
慧眼
般为佛教用语。五眼之一,指二乘的智慧之目。亦泛指能照见实相的智慧。慧眼又称灵眼,其来源于印度教湿婆神的巨大慧眼,可以洞察凡间一切。
境行果
佛教术语。境,指佛教徒修行所应分别观察的诸法境界,包括佛教所讲的三科、五位、百法、四谛、十二因缘等世出世法。行,指修行,即对上述诸法境界分别观察其孰善孰恶,应断应修,进行闻思修,断除烦,求证圣果的思想行为。可分为有漏行、无漏行两类。无漏行中又可分声闻行、缘觉行、菩萨行三种。
由于行的不同,所得的果报亦各异。果,指修行断烦恼所得的果报,修有漏善行,感人天妙果;修无漏行,得无漏圣果。此中可分“分果”和“满果”两种。分果即断一分顺恼,得一分果。
如修声闻行有四果之分,修著萨行有十地之别。满果则修声闻行最终得阿罗汉果,修缘觉行最终得独觉果,修菩萨行最终得大觉果。由于各宗派各经论的主张不同,对于境行果的解释也各有差别。
如法相宗主张对一切法分别观察其三性有体无体、有为无为等为境;对于已知境法习闻思修三慧、修五重唯识观为行,修无漏行水断诸障,得大菩提为果。又对《唯识三十颂》的分科,以前二十五颂为境,中四颂为行,末一颂为果。
《大乘起信论幽赞》则主张ー心、三大(体大、相大、用大)为境、四信(信根本真如、信佛、信法、信僧)、五行(施、戒、忍、进、止观)为行,以分果(随分觉,即随去一分染迷得一分净觉)满果(究竟果,成佛)为果。
超凡入圣、唯我独尊、识、净土、慧眼、境行果就为大家解读到此,希望大家读完本章后对佛学跟自己有更新的认识。最后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跟喜欢。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