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依四不依的内容,我们已经浅谈了前两依所不依。那么对于第三点,依智不依识,可能我们要稍有别于字面意思去体会了。
依智不依识,要达到这一境界,可能需要我们大体经历三个层面,先依识、再转识成智(这里的智还有别于真正的智)、之后才能依智不依识。因为识对于我们轮回的众生来说,都被八识的作用所制约。(八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及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唯识宗对于八识的定义大体如此:即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我们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境融汇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心灵深处,不易觉察地持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及各种情绪起伏。
所谓八识: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心识。前五识,只能攀缘“了别”、色等外境,第六意识,则能缘虑内、外诸境。第七识,末那识,由它而有第六识,故第七识又是意“之”识;第七识在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第六识的思虑作用则时有中断。第七识依第八识而有,第七识所“缘”的也是第八识,第八识既是第七识的“所依”,又是第七识的“所缘”。
而第七识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第八识,阿赖耶识,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的轮回,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
。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那么也就是说,我们轮回的众生在八识的作用下,烦恼习气不断、业力的种子不被彻底净化,那么成佛之路也是遥遥无期的。也因此在修行的次第中,一开始我们是没有办法直接通过依智不依识,来达到断除烦恼我执的层面,而需要以念制念来不断累积我们的善念,净化我们的恶念。
因此在加行的修持过程中,我们一开始都需要依赖识的作用。识,有识别、推理的思维过程,那么在修加行的起初,我们对于思维轮回的过患、生命的无常、人身的难得、业及因果等,都是在用识的作用去以念制念,这样不仅有利于我们升起菩提心和慈悲心的心念转化,对于我们因五毒聚集不善念的作用也有很好的制约。但这也只是我们修行过程的阶段,而不是最终的成就。
那么依于识之后,就需要转识成智,“识”分为八,“智”有四种,“转识成智”就是转舍有漏之八识,转得无漏之四智。八识与四智的相应关系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但大家注意需要的一点是,在转识成智的修行阶段,这里的“智”和我们所需要依智不依识中的智,还是不能等同。在转识成智的阶段,我们在修习并转化五毒烦恼习气和八识的作用为善力,转烦恼为菩提。这是一个转烦恼为妙用的阶段,但是真正的依智不依识,也是要依靠真实义,而不用受识的制约。那么,真正到了能依智不依识时,我们基本就没有人我执、法我执的束缚和执著了,但话说回来,到七地(菩萨)的时候,还会有细微的执著,细微的我执。八地的时候,已经没有我执了,人我执没有,但还有法我执。十地的时候就什么执著都没有了,这时候才是真正的成佛,才叫做依智不依识。
所以,对于凡夫俗子的我们来说,一开始修行就想依智不依识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好好通过加行的修持,来阶段性的提高我们的认知,这需要我们对于识的依赖,进而转识成智,不断褪去烦恼习气,对于识的彻底转化,才能瓦解我们的我执,待到人我执褪去、法我执也褪去时,那么我们的如来藏也会被一览无余地清晰显现,那也就是我们真正离苦得乐的时候。所以,待我们真能依智不依识时,也就没什么好烦恼,可烦恼的了,那将会是大乐恒常。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