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解网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之序分(一)

发布时间:2024-11-14 01:01:27作者:心经讲解网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之序分(一)

下面我们正释经文,晋朝的道安法师弥天高判,经无论大小,都分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本经也是三分,本经序分是总结前面所说;正宗分是从,若欲成就此功德,到一切菩萨皆大欢喜,如来赞言,善哉善哉;流通分从,尔时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一直到最后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好,我们先来看序分。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我们刚才说了,这一段是本经的序分,序分分两种:证信序和发起序,也就是通序和别序

。诸经之首都有证信序,也就是六种成就,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和众成就,要有这六种成就。比如: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处,与大众若干人俱,要有这六种成就才能证明此经是佛说,这叫证信序,一切经都要有,所以也叫通序。发起序是一部经所发起的因缘,每部经发起的因缘不同,所以发起序也各各不同。比如《法华经》是以佛的毫光远照为发起的因缘,《净名经》是以长者子宝积献七宝盖为发起的因缘,每部经的发起序不同。

这段经文不是本经的证信序,而是发起序,因为这一卷是《入法界品》的最后一卷,所以证信序是在《四十华严》的第一卷,第一卷中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菩萨摩诃萨五千人俱,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等等,这具足六种成就,这是本经的证信序,所以本经的证信序是在《四十华严》的第一卷,而这段经文是本经的发起序。

我们看,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尔时,是指上面第三十九卷下半卷,普贤菩萨说偈颂,称扬赞叹如来殊胜功德完毕之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普贤,我们上一节课介绍过了,菩萨全称应该是菩提萨埵,中国人从简,喜欢简,所以就是菩萨。菩提是觉的意思,萨埵是有情的意思,菩萨是通称,凡是修行菩提行的有情都称为菩萨。

菩萨有五种解释,第一种从所求和所度化来解释,就是常求菩提度化有情众生,是从即因谈果来说,也就是所行是为了证得菩提,所以得菩提名。因为能把化人视同自己一样来度化,所以彰显萨埵的名号,这是菩萨的第一种解释,常求菩提度化有情。

第二种解释,从内心有慈悲和智慧来解释,菩是菩提,显示心中有甚深智慧,一切的行持都以智慧作为前进的指导,所行都以智慧为指导。比如我们在修布施的时候,如果没有智慧,心中还有分别执著的话,那你布施的再多也只是修人天福报,我们说有为法不能证菩提的。这种著相布施,我们刚才说了它是有为的,不是出世间法,不是成佛的因。所以菩萨心中,要有甚深的般若智慧来指导一切的行持。萨是萨埵,显示心中有大悲,以大悲心来化导众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大悲心来做指导。以智慧和大悲心来做指导,就比如我们讲经说法,为众生做的一切事情,如果是为了个人名利,而不是为了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不是为了度化众生,那就不是大悲心,所以菩萨心中要有智慧和慈悲。

第三,从精进勇猛上求佛道来解释,菩提是智慧,萨埵在《佛地论》是勇猛的意思,菩萨是指为求菩提智,发起大精进勇猛心的有情众生。

第四种是从愚痴相对待上来解释,从与愚痴相对待的层面上来解释,萨埵是指有情众生,众生分三类,第一是愚痴众生,背觉合尘,背觉合尘、认我为真,以我执为中心,这样就是愚痴的众生;第二是有智慧的众生;第三是金刚萨埵,有智慧而非愚痴,这样的有情众生就称为菩萨。

第五是从大丈夫的十种名号来解释,这是《华严经 离世间品》中讲了十种萨埵:第一是菩提萨埵,由菩提智慧所出生,所以称为菩提萨埵;第二是摩诃萨埵,就是能安住在大乘教法中;第三是第一萨埵,第一是因为它能证得最上乘佛法,所以称为第一萨埵;第四名胜萨埵,胜是殊胜,能够觉悟殊胜的佛法称为名胜萨埵;第五是最胜萨埵,因为所得智慧最上殊胜;第六是上萨埵,能生起最高精进心;第七是无上萨埵,能开示无上的佛法;第八是力萨埵,能广知佛的十力不可思议;第九是无等萨埵,世间所有的众生都不能相比,无等;第十不思议萨埵,能在一念间即可成佛,不可思议萨埵,这是从大丈夫的十种名号上来解释菩萨。

摘自宏圆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讲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