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过的很快,今天是第二个七的第二天了。光阴无情,我们功夫应当稍有进步了,心底上也应有所变化,有点进步,还要求精进。没用上功的要生惭愧了,光阴如箭无常迅速哇!
修行的路子我们要搞清,怎样下手?怎样用功?如何是正路?如何是邪路?如何是妄想?要把这条路弄清楚了,才好上路。已经懂得要往前走,往前走的希望打到家。
初修肯定是妄想多用不上功夫,念佛人也是这样。为什么妄想多?为什么今天开悟的人少?原因就是动,身动心也动,没有休息时候,等于你这盆水老是浑的,能现出月光来吗,睡觉也是动,所以了生死必须从静中下手。庞居士说过的话很好,他说:世人爱黄金,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静宝贵啊!
古人为什么一碰就开悟呢?因为常在静里。想静下来,就得息妄想。参话头的人一心抓住话头,诸念不消而自消。念佛人一句佛号蓦直念去妄想自会减少。我们打七大家考察一下有没有这个功夫?没念头时,也不是无记,没有妄想,历历分明的,如同光明藏。这个功夫是靠不明白的疑情,消落诸念得来的。没有疑情念头就来了,初步功夫就是这样,这是下手处。
有话头算有进步,能站得住,动静不异为最好。就是能够老是这个样,四威仪中能用得上,保持正念,没有其它念头,这个正念疑情还未破。念佛成团成片叫伏烦恼,事一心不乱,这个样子就进步快了。所以当住此,入三摩地,当从这里得真如三昧,能够安住的话,不愁不开大悟。这只能是初步功夫,并不是开悟见性,还有一段距离。功夫现前就是这个样子,正念能不能占长,功夫就在这一念上做。
佛在世有一比丘,修行很多年,觉得在山里修行怕狼虫虎豹,就到海边建茅蓬修行了十二年,海边有好多水里的众生夜里都跑到岸上玩,这个比丘心里还是定不下来。佛陀知他得度因缘已到,就化现一比丘来到岸边茅蓬问他修行情况。比丘把情况一一说明,化身比丘的佛听了说:怨不得你不清净,你是被这些外景所迷惑了,人不能得道是心猿不休,你看到那个乌龟吗?你应当跟它学习,海狗咬它时,它把四肢头尾都缩进壳里去,他的四肢头尾就像人的六根,海狗就像六尘,六根不染六尘,心里自然清净自会成道。
这比丘一听,心开意解,这法子真好,非常感谢,佛化比丘没走多远化光而去。这位修行比丘这才知道佛来度化他,始发起大心,按照佛说的乌龟办法,不管什么东西来,都知道自己一念从何而起,七天后证得四果大阿罗汉。
我们现在的心是否还像一只猿猴那样四处攀缘心无宁时?得人身难、学佛法更不容易,想了生死万里无一,想了生死修正法也是万里无一,算起来我们还是有福报,稀有难得啊。
末法众生总是动多静少,很少有静的因缘。我们修行第一步要修静,可是静了以后还要有功夫,你没有功夫,光住在静上又是障碍。动是障碍,静也是障碍,也不要住在静上,静也是相。功夫作到疑情成团成片,或是观心观到一念不生,念佛念到风雨不透,一心不乱时,对自己的命运始能有所把握。参话头时不要住在这里,不能看死话头,或落入无记里,如果没有妄想,也没昏沉,功夫也不用,也不起疑情,就这么凑凑和和养养神,养长了,就落于昏沉,这样子叫死水不藏龙,这是静中之病,不容易见到主人翁。
参到这个光景要起正思维,疑情就是无思维的思维,由思维入定,思维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假合的,我们的心是六尘缘影,这么一追,动静之念没有了,达到心境两空、三昧现前。金刚经上说: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都不可得。这时身心俱不可得,都不是念佛的主人。只有这一个历历分明,无名无相,无头无尾,无大无小,遍一切处,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寂而不昧,圆明觉悟。这是什么?你说它名字,起不出名来,动念皆非,你要说没有名字,它什么都知道。这是不是念佛人?是啊!它就是你的本来面目。这时要一把擒来在这里承当下去,你会大哭一场的。参禅是这样找到本来面目的,至此疑根断尽。
念佛念到根尘脱落,能所双亡,入三摩地与禅相同,方知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的道理。
根本法就是禅,真的开悟见性就会明白身心世界、生死轮回都是虚妄的,同时也明白都是佛性的作用。就如六祖大师所说: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自性本来清净。
成佛唯一途径就是见到本具的佛,古人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在灵山塔下修。这是把修行的路头告诉大家。上根利智一听即了,不用费事。假如疑情还没起来,就是思维观察。参参看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