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一串
刘先和
一、如果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喜欢说“如果”两字。回忆过去不如意的时候,总喜欢说,如果当初不是那样,肯定结果又是另一码事,于是乎在另一吗事中作种种假设的享受,但事实并非如此,自然心中难免有几分怨气。设计未来时,也喜欢作种种如果的假设,在这种种假设的条件下,得出种种假定的结果,若实际未得到这种结果,心中又有怨气。即便是在当前,有的人也习惯在如果中生活。其实对于学佛的人来说,“如果”是妄想,当下才是智慧。生活在“如果”当中,痛苦多多,妄想多多,烦恼多多;生活在当下,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当下是佛道。
二、主观与客观
哲学家们将世界分成两个:一个是主观世界,一个是客观世界。于是,人们便依据这种观念去认识世界,在这种观念中生活。有的学者便是依据这种理论,去评价惠能大师的“风动、幡动、心动”公案,说惠能大师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因为在他们认为,心不动是主观,风动、幡动是客观。不能你认为它没动它就没动。其实,这些学者们是被世间知识所蒙蔽,缺乏智慧。在这里,学者们不知道两个道理:一是惠能大师所说的心,与学者们的心不是一颗;二是学者们根本不知,动上还有不动。学者们认识的是世界的相,惠能大师看到的是世界的本性。这是学者们的悲哀,也是我们众生的悲哀。
三、健康
人人都想健康,然而健康有敌人,那就是病。于是有不少人便长年处在防病的的生活当中。听专家说喝牛奶有利于补钙,于是人们就天天喝牛奶;听专家说吃红薯能抗癌,于是人们就多多地吃红薯;听专家说要极早知道自己的病,于是人们就三天两头往医院跑,有事无事地搞体捡等等。目的就是在于防病保健康。其实人们忘记了一个大专家,那就是释迦牟尼,他才是人类生命学的真正大专家。他告诉我们病的根结在哪里,那就是贪、嗔、痴。人的身体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本应是一个平衡体,但因人的贪、嗔、痴,使这四大增生或受损,于是人便生病。要想身体健康少生病,最有利的办法就是不贪、不嗔、不痴。这才是这位大专家给我们开的一剂最有效的良方。不防时常吃一吃,包防百病。
四、生命在于……
生命在于什么的说法颇多,有的说生命在于运动;有的说生命在于静;有的说生命在于保养;有的说生命在于遗传等等。其实这些都不是究竟。那么生命到底在于什么呢?我以为生命在于种子。种子之说,不就是父母精血和合而成吗。不。父母精血之合只是提供了种子生长的土地,那并不是种子。佛教说要报父母之恩,就是因为父母提供了这块种子生长的土地。要不然还不知这粒种子在那里飘游,无有着落。如果说父母的结合是种子的话,那同一父母所生的子女都应是一样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往往同一父母所生的子女,无论在身体、性格,还是在命运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可见父母之合并非是生命的种子。那么生命的种子在那里呢?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只要因缘得当,有适合的土地,生命之种即刻入地。
那么,懂得生命在于种子又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在于他会使人懂得如何对待生命。如此说来佛教不是宿命论了吗!不。佛教承认宿命,但不唯宿是命。众所周知,任何一粒种子的生长,除了需要种子本身的能量外,还需要吸取新的能量予以补充。生命也是这样。生命的能量是什么呢?是业。业是什么呢?是生命的意识与生命的行为所致。由此可见,生命的意识与行为可导致生命的走向。这就是佛学所说的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就是佛学揭示的因果规则。说到这里,你对生命到底在于什么,有了新的认知吗?
五、美容
如今美容业十分兴旺,生意异常火爆。世上的人都爱美,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有不少人爱美爱得有些古怪,非要将自己的一张脸换成一张明星脸。非要将生老病死的人生常理,予以改变,要永保青春。这就使得美容界出了不少热门话题。
据有关资料报道,全世界每年因美容而毁容的有二十多万人,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这肯定还不是一个完全的统计数。实际上也许要比这个数字大得多。为什么会出现美容而被毁容,世上的人都将此罪完全归罪于美容店。其实我以为也并非完全如此。佛学的理义告诉我们:相由心生。但世人不懂这个道理,非要将一张本属于自己的脸换成一张不属于自己的脸。还有的人听说打一针,可以永保青春,于是便去打一针。由此执着而失去理智,问题便出来了。由于过分执着而破相,这是业障现前,人生一劫。有的人虽然换脸成功了,但那一脸原有的贪气、嗔神、痴相并没有被换走,仍挂在脸上,一如既往。这是为什么?因为相由心生。过去有些高明的相面师,为什么一眼就可以看出人的究竟,道理就在相由心生。懂得这个道理后,便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美容不如修心。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