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心的主人!
如悟法师
在这无常的世间由:日子过的相当快,尤其是学佛的人更要把握可贵的人生,时时反省、检点自己的身口意,让道业一天天进步。如果我们道业没有进步,品德品性无法提升,就表示学佛未能通达,真正通达佛法、有智慧的人,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用功。
佛陀说过:“万法唯心造”,如果我们仍常常为境所转,就是心力的问题,习气重的人往往会被环境影响;但若能摄心,在道业上不断用功,一天一天进步,心清净了,就可做到不为境所动。而人最难调伏的就是这颗心了,如果心能调伏,在人事生活上一定会很圆满。《金刚经》中说:“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要能把心安住下来,降伏妄念,才能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唯有将心调伏,才能住于真如法界,安住在自己的佛性中。能安住才能超出三界,找到自己的本性,作心的主人,遨游于清净无我自在的涅槃境界。这两个问题是有前因后果的,若我们无法降伏,如何能安住?看看自己每天的情绪波动就可知道。所以无论处于任何环境,都要把握自己修行的理念,不要因环境而影响修行,这必须要培养起心的力量,有了坚强的向道心才不会受感情、环境的影响。
那么在平常要如何培养慈悲、平等的修道心?首先应学习诸佛菩萨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诸佛本愿,也是要成佛的菩萨所应发之通愿。依“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看来,众生那么多,如何度呢?必须要时时超越自己的烦恼习气,不要让这些烦恼染污了他人。至于“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则是因为一切佛法都是佛陀为适应众生根机而说的,对于不同法门,我们不但不应任意批评,而且要度众生更要广学,才能圆满佛果。
发了这四弘誓愿之后,还应具备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才能扩大心胸,改变一向自私的观念,与众人和合共处,彼此增上,培养出慈悲喜舍心。除此之外,进一步要有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一,才是实践的根基。因为前面说发四弘誓愿,是尽未来际的愿力,四无量心则是在这个生存环境应有的胸怀,而在现实生活上,当从四摄法来显发我们的佛性。虽然人与人的相处是最困难,但既然今生大家有缘在一起,就应圆满这个缘,以佛法来调伏自己这颗顽固的心,才是学佛人的本色啊!
摘自《圆光新志》42期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