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解网

净土法门法师:稳固孝敬根基 复兴传统教育

发布时间:2024-06-12 01:04:42作者:心经讲解网
净土法门法师:稳固孝敬根基 复兴传统教育

尊敬的主办方与协办方的各位领导,以及诸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们很欢喜能看到大家欢聚在日本,参加这场首届国学春晚,共同学习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是兄弟之邦,是一衣带水的关系。两国往来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中,两国曾经与亚洲各国人民一道,创造了辉煌的东方文明。目前发现的两国交往,最早的记录是汉光武帝时期,即公元五十七年。早在春秋末年、战国初年,就有日本人到中国留学,学习中国文化。两千年来,传统文化在日本生根、发芽,一直延续到今天,真是难得!早年我访问日本,看到日本的乡下还保持着中国中古时期人民的生活状况,人民非常淳朴,社会十分和谐,真的非常可爱!中日两国保持良好的往来关系,对亚太及世界的繁荣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先生多次和我专门谈到传统文化的复兴,我们都感到,日本有传统文化的根基,复兴起来并不困难。中日两国有这个共识,还要对传统文化有真正的认识,才能达到见和同解。

那么传统文化是什么?这个古老文明,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孝、敬。孝是中华文化的根,敬是中华文化的本,孝敬具体落实在孝亲尊师。

「孝」这个字是会意字,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字。所以,「孝」这个字表示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尽的时空,万事万法都是一体,这是性德的核心。

所以,东方的文明、东方的特色,用一个字来讲就是「孝」。这一体的爱,不仅是东亚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印度佛法的基础,更是世界上许多宗教文化的核心。我们现在知道,整个人类文明的核心就是孝、就是爱,这种大爱是最美好的祝福与祈祷,力量无穷。所以我们肯定,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属于整个世界,属于全人类的。

传统文化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心行上,就是「敬」。《礼记》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必读的书,也是日本古代的学者非常重视的典籍。这本书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切恭敬,没有不恭敬的。在这一点上,日本还保留了恭敬一切的生活传统

。在日本,人们见面都互相鞠躬,这就是恭敬心的一个具体表现。恭敬心集中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尊师重道。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所以我们孝亲,所谓「大孝终身慕父母」;我们的慧命得自于老师,所以要尊师,以师志为己志。

如果我们能够将传统爱的教育继承下来,发扬光大,我们在日本乡村所见到的淳朴与和谐,一定能扩展到全世界。

如何落实传统文化爱的教育?古代的中国和日本开创盛世的经验,都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教学为先。家庭的美满、社会的繁荣、国家的安定、世界的和平,都是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

近年来,在日本举办了一些关于中国、日本优秀传统文化的展览,这些都是良好的社会教育,有很好的普及作用。我们都知道,唐招提寺是日本著名的古寺,由唐代高僧鉴真和尚建立,是足见证中日两国宗教往来宝贵的文化遗产。日本近百年来,最重要的一位画家东山魁夷老先生,曾经用了十年的时间多次走访中国,应邀为唐招提寺房间的障壁作画。在供奉鉴真和尚坐像的御影堂内,东山魁夷用珍贵的明朝古墨,为鉴真和尚绘制了「黄山晓云,扬州薰风,黄山雨过,桂林月宵」,以表达对这位唐代高僧的景仰。今年,纪念东山魁夷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展在日本举办,据悉,很多华人华侨,站在御影堂障壁画前潸然泪下,久久不愿离去。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教育的力量,它可以穿透时空,带给人们心灵的洗涤。东山魁夷老先生认为,「绘画就是祈祷,因此问题在于,多大程度上的将心神倾注于此;而绘画技术的高低上下其实无关紧要」。这个心得,跟章嘉大师所说的「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妙。真善美合一的艺术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

三国曹丕继承荀子的「文以明道」的思想,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将文章艺术创作的价值升华为一种文化自觉。唐朝韩愈提出「文以贯道」的思想,最终宋朝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的神圣命题。「文以载道,美善合一」的思想,融合了儒释道教育的精华。任何形式的创作,都承载着伦理、道德、因果、圣贤的教化职责,而中国历代文人、儒释道的圣贤,都将这种职责当作贯穿整个生命的神圣的、自觉的责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不仅是对作为对每一个地球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基本规则。没有伦理、道德、因果的规矩,人就会无德,社会就没有圣贤出现,人类的文明就会走向倒退。因此,艺术、文学、科学、宗教……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是以伦理、道德、因果为基础和制约。这就是文化伦理、文化道德、文化因果,最终成就圣贤的文化、神圣的文化,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文明。

唐代著名的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开宗明义,「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极大的强调了绘画对人类的教化功能,由此规约了艺术伦理。中国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强调个人与整体的和谐、人类与自然万物的和谐。人伦理服不能违背社会伦理,人类利益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都是社会精神的创造者与引领者,他们的价值取向、道德水平,决定了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走向。很明显,个人的价值与自由,只有跟整个人类的利益,和天地万物有机的结合起来,才具有真实的意义。这种以真善美合一为价值取向的人生观、世界观、艺术文化科学观,不仅在世界上独具特色,而且至今对整个世界仍具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势头是千百年来所未有。当科技渗透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如果没有清醒的认知,就会把科技当作价值取向、人文取向,本末倒置。科技可以成为艺术、文化、宗教发展的助推器,但科技仅仅能够作用于人们的物质世界。是什么,千百年来在坚守着人们的纯净精神世界?毫无疑问,是伦理、道德、因果、圣贤的教化,它让人们明心见性,突破科技的迷雾,摆脱欲望的枷锁,甩开轮回的铁链,完善自我人格的认知与提升,让人可以像人,完成灵性的修行,推动历史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是时候,让中日两国人民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东方古老文明了。只有深入学习、研究、实践中国传统文化,圣贤的文明,在此基础上充分了解了西方,及世界各国的宗教与文化,我们才能知己知彼,古镜今鉴,用从容不迫的心态、雍容大气的胸襟,带给东方世界新的千年盛世。

我们相信,儒释道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遥远的过去,为世界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精神世界,现在与未来,同样可以带领人类实现和谐与美好的梦想。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发起高度的文化自觉,从自身做起,学习古代圣贤经典、效法圣贤,结合时代特色,努力实现中国梦,实现和谐世界、天下太平的大爱之梦。谢谢大家!

摘自:稳固孝敬根基 复兴传统教育——二O一九日本东京首届国学春晚世界大同 天下一家 承传国学精神 传递文化自信 2019/1/5 日本东京北Topia樱花音乐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