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碟片的时候,看到‘五观若明,千金易化,三心不了,滴水难消。”,知道三心是贪嗔痴,但仍然不明白五观的具体内容,于是开始搜索。找到了下面这个文章。
“佛教作为一种流传久远的文化,它对我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有详尽的论述,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仅就饮食方面而言,佛教也有一套完整的饮食理。作为佛弟子,明了佛教的饮食观,对我们培养慈悲之心和促进道念增长很有帮助。本文现拟就佛教饮食观分述如下:
一、佛教提倡清心素食。作为一个佛教徒,(特别是出家人)戒杀素食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佛教之所以提倡素食是出于以下理由:
(1)培养慈悲心。佛教认为,食肉即是杀生。虽然食肉之人没有亲手杀生,但由于他们的食肉,导致了屠者多造了杀业,从而也间接犯了杀生戒。《沙弥律仪》云:“或自杀、或教他杀、见杀随喜,均犯杀生戒。食肉之人,亦复如是,若人食肉,即是断了慈悲心。”因为凡是有慈悲心的人,都是使一切众生和睦共处,不相侵害。而食肉的人却使一切众生相互结怨,不得安乐。食肉之人不仅断了慈悲心,他们与道相违,防害道业,虽百千劫修道,却一事无成。而人若食素,不仅可以使人不造杀业,而且能够培养起我们怜悯生灵的慈悲之心。
(2)免造恶业。素食不仅可以使我们培养起慈悲心,而且可以使人远离恶业。如前所述,若人食肉,即是造作了杀业,同时也是为自己种下地狱的种子,来世不但会受到短命的苦报,而且还会在地狱中受诸苦难。苦报受尽,转为人身,还常遭受贫穷冻饿,相貌丑陋,身体残疾,常为人轻贱等果报。
食素则是间接的放生,放生之人,将来会得到诸种善报。现世放生,来世可得长寿的善报,而且生富贵之家,容貌姣好,受人尊重,因此,素食是使人远离恶业的最佳途径。
(3)远离怨怨相报的回圈。若人食肉,则会引起永无休止的怨怨相报。因为我们啖食众生之肉,会使众生生起怨恨之心,将来众生也会以此相报。若人啖食众生之父母子女,众生也会以啖食其父母子女相报复。不仅如此,有的众生有可能是我们多生多劫的父母兄弟,若食其肉,无异于自食其六亲眷属。《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若以经云,食众生之肉,实即食自己多生多劫之父母兄弟,明白此理,我们又怎能忍心为之。
不仅杀食人之父母会引起众生的憎恨,食自己多生之父母,亦会引起他们的怨恨,将来他们会以同样的手段相报偿,如此怨怨相报,生生不已,实可悲哀。只有食素,我们才不会造作恶业,最终才会跳出怨怨相报的因果回圈,从而使自己清心寡欲,增进道心。
二、佛教主张饮食调和。对于出家人食素,要不要吃得六味调和,香甜可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人主张出家人的生活应尽量可口一些,以滋养色身,成就道业;也有的人主张,出家人应当远离美味佳肴,以食粗饮淡度日,以防贪心生起。其实,从佛教诸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出,佛陀是赞同佛弟子食六味调和之食,只不过是反对佛弟子一味地贪求美味而已。
我们都知道,每天中午,出家人在念诵供养咒时,都会唱言:“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其中“三德六味”即是在告诉我们作为供佛和僧人的饮食,一定要六味俱足,方为合法,否则便是对佛和僧有失恭敬。
所谓“三德六味”即是清净、柔软、如法三德,淡、咸、辛、酸、甘、苦六种味道。若厨中之人,备办僧人之食,能够拣择干净,便合于清净德;食物若能精细甘和,便合于柔软之德,若能应时置办,制造得宜便合于如法之德。对于“六味”,紫柏大师在其《示厨》一文中指出:“盖淡味为诸味之体;咸味其性润,能滋于肌肤,故味之调者,必以盐为首;辛味其性热,能暖脏腑之寒,故味之辣者为辛;酸味其性凉,能解诸味之毒,故味之酢者为酸;甘味其性和,能和脾胃,故味甜者为甘;苦味其性冷,能解脏腑之热,故味啬者为苦。”
紫柏大师认为,寺中饮食应按“三德六味”之理来备办,以使三德俱足,六味调和,令诸佛菩萨及大众僧伽生起欢喜心。紫柏大师在《示厨》中云:
“三德无阙,六味无私,此等饮食,若入佛鼻,若入僧口,如嗅旃檀,如饮甘露,五内调和,百毛畅悦,身适心安,显资色力,显资心力。色力得资,则身康健,心力得资,则神无扰,则观智易成。若饮食不如法,则身得病,心多扰。身心既病且扰,而又能精进开悟者,无有是处。”
紫柏大师的这段论述则是让我们明了出家人的饮食,必须六味调和,只有这样,出家人都会身体健康,专注于道业,设若让一个生命不保的人来修道,无异于痴人说梦。佛教中也常说:“法轮未转,食轮先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佛教不是让我们放弃美味,专注苦行的宗教。早在佛陀初出家修道之时,他曾误认为修道即是修苦行,他“前后就外道问道一年,以无所得故,入伽阇山苦行林中,端坐思维,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如是六年,极苦行已,形体赢瘠,有若枯木。”六年苦行,佛陀不仅形容枯槁,甚至几乎为此丧命。
在经过六年苦行之后,佛陀才终于“悟知苦行非菩提因,亦非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佛陀于是从座起至尼连禅河澡浴,并接受牧女乳糜供养,随之身体光悦,气力充足,从此安心修道,终证无上菩提。
由此可见,佛陀通过亲身经历说明减饮食,食恶食于修道无益。真正的修道是由心而悟,而不是通过食粗劣饮食才能达到目的。因此我们现代寺院,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为僧众备办“三德俱足,六味调和”的饮食,使大众身心安适,道心增长。
三、不非时食。不非时食是佛制基本戒条。佛制从清晨明相出现至日正午(中午十二点钟)为僧食时。从日过午至次日天未亮之前为非僧食时,故名非时。若出家人非时而食,名为破斋,往往结罪。《毗尼三昧经》云‥“瓶沙王问佛,何故佛日中食?佛言:早起诸天食,日午三世诸佛食,日西畜牲食,日暮鬼神食。”由此可知,诸天早食,佛午食,畜牲午后食,饿鬼夜食。为佛弟子,诚应以诸佛为准,不过午食。
不非时食,是为了怜悯饿鬼的痛苦。一切饿鬼,都是由前世悭贪不舍而招得的果报。这些饿鬼腹大咽小,时常为饥渴所苦。假使饿鬼听到碗筷之声,咽喉饥火燃烧,痛苦莫名。午后是饿鬼进食之时,假使诸佛弟子在午后进食,饿鬼听闻碗响之声,会倍感饥渴难耐,加重了它们的痛苦和嗔恨心。修行之人当修菩萨行,常念饿鬼之苦,坚持不非时食戒,以免动诸饿鬼的念头。
对于身体健康的出家人,佛制皆应持不非时食戒,但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人,无法做到日中一食,必须少食多餐者,允许为其开方便。如《五分律》云:“时诸比丘,服吐下药,不及时食,腹中空闷,医教令食。诸比丘问佛,佛听以囊盛谷,煮汁令服,不能得瘥;佛听以囊盛米,煮汁服之,稍有起色,但不能愈,佛乃慈听,以米煮粥,画不成字,令屏处服之,病愈即忏悔。”
古人称晚食为药石,意即药石能治疗脏腑内科病及众生饥饿。晚食对佛子身体有益处,但当身体康健之后,则不应再午后进食。
诸佛弟子,因病的缘故,午后进食,应当生起忏悔之心。经常念及饿鬼之苦,生起慈悲之心。虽允许午后进食,但不应多食,不应美食,不贪求适意之食。
持不非时食戒的人,能得诸多殊胜功德。《处处经》云:
“佛言,中后不食有五福:一少淫,二少睡,三得一心,四少下风,五身得安稳,亦不作病。”
四、食存五观。食存五观主要是对出家人而言,出家人临食时,当存五种观想: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所谓计功就是计算作食的功劳。我们所吃的食物,从种植、耕耘、收获、加工、炊煮,其中饱含了农夫的血汗,我们若贪心,当堕地狱,地狱期满,转为畜生,偿人之债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