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要长久,一定要功利心少一些。有些人求世俗,乃至求着往生之类。这种功利的想法要少一些,才能长久,修行要体会到修行的乐趣。什么叫真正的乐趣,就是像水一样,平淡。那你就体会到了。
像住山一样,你要迷恋山,就被山转了。其实真的住山修行,住到终南山里头,也许你感觉很美,但说实话,你一旦感觉太美妙时,你就往往很难持久了。我常说,不管是哪种生活,都要达到平淡才能持久,修行也一样。修行就是很普通的事情,三百六十行,修行也算一行业。鸡司晨,狗看门,牛耕田,做人呢,三百六十行,士农工商,都有自己本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好本分事,你就踏实了。
真的出家人,生活也很朴实。很多人都想搞一些神通。这其实不好的。人做好本分就好了,行好人道,才能谈成佛道。其他的不管是神通还是妖通,都不实在。学佛人看文章,容易谈玄说妙,不切实际的说很多,不够踏实,哪怕求生天国之类。也要以平常心去,你才能成就。
从中医讲,人不要大喜大悲。你看到好的就大喜,失去就大悲。这都是不长久的。《楞严经》讲,你读经偶尔流泪是可以的。看到什么都流泪,都觉得人生悲观,这就是着了悲伤的魔。还有一种,每天都欢喜的不行,就是着了喜魔。大喜大悲都是消耗人的能量,也是不长久的。
好比一个人,死了亲人,他也没办法一直哭,肚子饿的不行时,还是会先去吃饭。不管悲和喜,都是要耗能量。我常劝人说,欢喜时要藏得住,不要太兴奋,不要让欢喜能量一下子散掉,你就不会太悲伤。要保护自己欢喜的能量,能量是有定数的。人最好的状态,应该是无喜无悲的,超越了欢喜和悲伤的,叫灵性的境界。佛经的意思,叫法喜充满,这就是一种灵性的愉悦。
《法华经》讲,人有两种食,一种是法喜食,一种是禅悦食,这都属于灵性的愉悦的境界。法喜不是来自物质,也不是来自精神。用中医理论,大概就是人本能的沟通天地高级能量时,所产生的那种愉悦感。像念经念着念着,你竟然感觉特别欢喜,也不是得到物质满足,这就是法喜食。其他物质的食,嘴巴吃五谷,鼻子吸天地五气。这是最普遍的。还有一种意念,喜欢看新闻,这也是一种食。不仅可以见的食,还有不可见的,大概属于精神上的食。作家,艺术家,他沉浸在他精神世界里头,他也很饱,这就是精神的食。精神的食一般来自灵性。
这时你就会明白,唐朝以后的很多作品,书法,绘画,各种民间艺术,都要带着一点禅的味道。这其实是灵性觉醒后所产生的精神愉悦。人要在什么状态下,灵性最容易觉醒,就是人的世俗欲望最小时,悲悯心产生时,灵性就容易觉醒。
人心若清净,天地悉安宁。人的心能清净下来,人的身体就本能的跟宇宙进行更深层的沟通。也能得到精神的愉悦。像很多罗汉,就喜欢躲在山里修不出来。因为他得到了精神和灵性的愉悦,安住在愉悦中,就不想出来了。佛就给他们讲《法华经》,讲你不要贪着这种小的愉悦,你要成就佛的果位,要度众生。这只是灵性愉悦的境界,还没圆满真正的佛果。
可是到了大乘后,也会出现一种状态。就是小看了罗汉的修法,相当于灵性愉悦的修法,很多人忽略了。只重在利益众生上。自己也无法搞定身体,最明显的,就是色身没有转化,病苦没有消除。利益别人时,自己也很苦恼,自己解决不了烦恼,却要讲道理让别人解决烦恼。这就是目前修行过程遇到最大的障碍。每个人都在劝别人断烦恼,结果自己烦恼都没有断,也不知道怎么断,为什么?我们缺乏基础。这几乎就是身心修炼的层次。
大乘佛法讲的境界最多,而讲身心转化部分比较少。身心转化部分,道家讲的比较多。转化到那一层境界,身体会起什么变化。道家就讲的比较多。比如道家说,成道的第一层境界,要百病皆除,第二层境界,嘴巴常出甘露。百病皆除,就很不容易了。嘴巴出甘露,这也要配合很多修法。虚云老和尚到了一百多岁,眼睛还很好,能写小楷。他的方式,是每天早上,用漱口的水来洗眼睛。因为老和尚修禅宗,每天打坐,人体内全身水都是咸,唯独舌头下颚的水是甘甜的。你口水要全部是甜的,起码身心要转化几层才可以。
学佛要长久,一定要功利心少一些。有些人求世俗,乃至求着往生之类。这种功利的想法要少一些,才能长久,修行要体会到修行的乐趣。什么叫真正的乐趣,就是像水一样,平淡。那你就体会到了。
像住山一样,你要迷恋山,就被山转了。其实真的住山修行,住到终南山里头,也许你感觉很美,但说实话,你一旦感觉太美妙时,你就往往很难持久了。我常说,不管是哪种生活,都要达到平淡才能持久,修行也一样。修行就是很普通的事情,三百六十行,修行也算一行业。鸡司晨,狗看门,牛耕田,做人呢,三百六十行,士农工商,都有自己本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好本分事,你就踏实了。
真的出家人,生活也很朴实。很多人都想搞一些神通。这其实不好的。人做好本分就好了,行好人道,才能谈成佛道。其他的不管是神通还是妖通,都不实在。学佛人看文章,容易谈玄说妙,不切实际的说很多,不够踏实,哪怕求生天国之类。也要以平常心去,你才能成就。
从中医讲,人不要大喜大悲。你看到好的就大喜,失去就大悲。这都是不长久的。《楞严经》讲,你读经偶尔流泪是可以的。看到什么都流泪,都觉得人生悲观,这就是着了悲伤的魔。还有一种,每天都欢喜的不行,就是着了喜魔。大喜大悲都是消耗人的能量,也是不长久的。
好比一个人,死了亲人,他也没办法一直哭,肚子饿的不行时,还是会先去吃饭。不管悲和喜,都是要耗能量。我常劝人说,欢喜时要藏得住,不要太兴奋,不要让欢喜能量一下子散掉,你就不会太悲伤。要保护自己欢喜的能量,能量是有定数的。人最好的状态,应该是无喜无悲的,超越了欢喜和悲伤的,叫灵性的境界。佛经的意思,叫法喜充满,这就是一种灵性的愉悦。
《法华经》讲,人有两种食,一种是法喜食,一种是禅悦食,这都属于灵性的愉悦的境界。法喜不是来自物质,也不是来自精神。用中医理论,大概就是人本能的沟通天地高级能量时,所产生的那种愉悦感。像念经念着念经,你竟然感觉特别欢喜,也不是得到物质满足,这就是法喜食。其他物质的食,嘴巴吃五谷,鼻子吸天地五气。这是最普遍的。还有一种意念,喜欢看新闻,这也是一种食。不仅可以见的食,还有不可见的,大概属于精神上的食
。作家,艺术家,他沉浸在他精神世界里头,他也很饱,这就是精神的食。精神的食一般来自灵性。这时你就会明白,唐朝以后的很多作品,书法,绘画,各种民间艺术,都要带着一点禅的味道。这其实是灵性觉醒后所产生的精神愉悦。人要在什么状态下,灵性最容易觉醒,就是人的世俗欲望最小时,悲悯心产生时,灵性就容易觉醒。
人心若清净,天地悉安宁。人的心能清净下来,人的身体就本能的跟宇宙进行更深层的沟通。也能得到精神的愉悦。像很多罗汉,就喜欢躲在山里修不出来。因为他得到了精神和灵性的愉悦,安住在愉悦中,就不想出来了。佛就给他们讲《法华经》,讲你不要贪着这种小的愉悦,你要成就佛的果位,要度众生。这只是灵性愉悦的境界,还没圆满真正的佛果。
可是到了大乘后,也会出现一种状态。就是小看了罗汉的修法,相当于灵性愉悦的修法,很多人忽略了。只重在利益众生上。自己也无法搞定身体,最明显的,就是色身没有转化,病苦没有消除。利益别人时,自己也很苦恼,自己解决不了烦恼,却要讲道理让别人解决烦恼。这就是目前修行过程遇到最大的障碍。每个人都在劝别人断烦恼,结果自己烦恼都没有断,也不知道怎么断,为什么?我们缺乏基础。这几乎就是身心修炼的层次。
大乘佛法讲的境界最多,而讲身心转化部分比较少。身心转化部分,道家讲的比较多。转化到那一层境界,身体会起什么变化。道家就讲的比较多。比如道家说,成道的第一层境界,要百病皆除,第二层境界,嘴巴常出甘露。百病皆除,就很不容易了。嘴巴出甘露,这也要配合很多修法。虚云老和尚到了一百多岁,眼睛还很好,能写小楷。他的方式,是每天早上,用漱口的水来洗眼睛。因为老和尚修禅宗,每天打坐,人体内全身水都是咸,唯独舌头下颚的水是甘甜的。你口水要全部是甜的,起码身心要转化几层才可以。
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新浪博客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