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般解释《楞严经》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此章经文,都会认为是专念阿弥陀佛及归于极乐净土,当然这样的解释是想当然尔的,因为大势至菩萨确实是极乐世界的补处菩萨,当然也因为解释的人是站在学持极乐净土宗的立场,才会做这样的解释。
其实,「念佛圆通」其中的义理并不仅仅局限、应用于念阿弥陀佛。因此本文要提出另一个角度,就是以药师法门的观点来看念佛圆通章的经文。
原文: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五: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谛译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
二、念佛的重要
「称名念佛」是药师法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行法,为什么呢?经文云:『世尊!有诸众生,信根不具,闻说诸佛甚深行处,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
又云:『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销除』
又云:『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名号,闻已诵持。』
又云:『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当誓于像法转时,以种种方便,令诸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觉悟其耳。』
又云:『诸有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堕恶趣者无有是处。』
又《五千五百佛名经》言:「南无药师琉璃光王如来:若称彼佛如来名者,一切殃罪悉皆除灭。」
并且药师佛的各个大愿中都强调了本愿名号之功德。
所以药师法门中较为强调的不是「观想念佛」,亦非「实相念佛」,而是从「称念佛号」来作为下手处。这也是一行三昧的修法。
三、会通略说
经云:「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
略说:此「十二如来」,依照一般解释为:1. 无量光佛。2. 无边光佛。3. 无碍光佛。4. 无对光佛。5. 炎王光佛。6. 清净光佛。7. 欢喜光佛。8. 智慧光佛。9. 不断光佛。10. 难思光佛。11. 无称光佛。12. 超日月光佛。此说出自无量寿经的记载。
诸佛名号即是佛光所在之处,忆念佛名如同启动诸佛的光明、功德…等。
「无量光」如同第一大愿中所说药师佛的光明:「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世界」。
「无边光」如同第一大愿中所说药师佛的光明:「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边…世界」。
「无碍光」如同第二大愿中所说药师佛的光明:「消除生死之云,令无有翳(帛尸梨蜜多罗译本)」、「以我光故随意所趣作诸事业(达摩笈多译本) 」。
「无对光」(「对」是成对,即是相等。故无对与无等实为一义,均指绝待(绝除对待))之意,如同药师佛之第一大愿:「巍巍堂堂如星中之月(达摩笈多译本)」、「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炎王光」如同第二大愿中所说药师佛的光明:「焰网庄严」、及药师佛的名号:「钵喇婆喝啰阇也(光王)」。
「清净光」如同第二大愿中所说药师佛的光明:「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
「欢喜光」等于第十二大愿中所说:「一切皆受无量快乐。乃至无有一人受苦。使诸众生和颜悦色。形貌端严人所喜见。(帛尸梨蜜多罗译本)」。
「智慧光」如同第二大愿中所说接受药师佛的光明照耀:「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斯等众生见我光明悉蒙开晓(义净译本)」
「不断光(常照不绝,名不断光)」如同第一大愿中所说:「自身光明普照十方(帛尸梨蜜多罗译本)」。
「难思光」、「无称光」如经文佛陀说:「此是诸佛甚深行处,难可解了」。
「超日月光」如同第二大愿中所说药师佛的光明:「过于日月」。
经云:「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略说:念佛三昧:以念佛为观想内容之一种禅定。亦即观念佛德或称念佛名之三昧。念佛之智慧、毫相、相好等,念其本愿,称名等,总称为念佛三昧。
义净译本云:『若闻我名,至心称念。』此即药师佛教导行者修念佛三昧的教言;另药师经中屡言药师佛本愿功德名号之殊胜,凡此都是在行持念佛法门。
经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略说:大势至菩萨所说的比喻,念佛三昧就像是有甲乙两个人,甲一直在忆念乙,但乙却没有忆念甲这样若是两个人碰到的话,也没有那个因缘可以感召而相逢或认识。若是两个人都互相忆念,那么他们就会因为念力及业识的牵引磁吸,常常相遇,不会离开。
「十方如来」之中就包括了「药师琉璃光如来」,所以念佛圆通章的念佛其实是通于十方佛,而非局限于一佛之忆念。也就是不管你念什么佛,都是包含在念佛圆通所阐述之意义中,都可以依此经文去修学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