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源于找回自我
夫子山闲人 文
孔子一生追求快乐,无时无刻不觉得自己是快乐的。《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治学、交友、悟道、接人待物、修身独处都是快乐的,不仅如此他还要安贫乐道、乐而忘忧,乐此不疲,不知老之将至。谁都知道人生是苦的,人身有生、老、病、死,每个事物都逃不出成、住、坏、空的命运。说实话这世间只有白痴和圣人才能真正做到快乐,如佛家所讲,烦恼即菩提,关键是一个“转”字,孔子一生悲惨苦难,人生的三大悲剧他基本都赶上了,幼年丧父,中年出妻,老年丧子,政治失意抱负不得施展,然而他依旧快乐地做他的 流浪狗 ,在《论语》中我们读不出一个“苦”字,而“乐”却随处可见。足见孔子的秘诀是,人生是苦的,人心却应该是乐的,苦中作乐再苦也不苦。
快乐中有超脱。孔子的人生是旷达的,他能够甩开名利得失,追求一种真正的心灵生活。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多次称赞颜回,高度评价颜回贫贱不能移的精神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