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世尊从嘎西城出游鹿野苑,在鹿野苑森林中苦行的陈如等五比丘看见世尊远远走来,就共同商定:“沙门果达玛来了我们一刹那都不应对他恭敬,不得起身迎接礼拜,坐着招呼一声:‘你来了,请坐!’即可。因我们曾一起苦行,后来他不少欲知足,每天吃饭菜、酥果、芝麻等许多甘美丰盛的食物,还用热水沐浴,很不如法。今天我们不要对他多做其它的侍奉。”世尊渐临,以其内在的威德力,五比丘都不由自主,有的敷座请佛入座,有的端来温水请佛濯足,有的接过袈裟,有的接过禅杖、钵盂并热情地说:“果达玛,您来了,请坐!”世尊明白他们都违背了自己内部的誓言,仍缄默不语。
入座后,五比丘直呼世尊之名和种姓,语气态度仍失恭敬。释迦牟尼佛温言告曰:“你们不该对我如此称呼,这样你们将在轮回中恒时受苦,因为对圆满一切功德的如来正等觉必须有相应的恭敬称呼。”他们直言不讳地说:“以前你和我们一起苦行没有得到圣者的一些功德;现在从功德和智慧方面好象也未增长,不同的是你求名利、不知足、不少欲,多贪食物,享用热水沐浴……”世尊问五比丘:“现在我身色金黄,诸根调伏,你们没有现量见到吗?”五比丘异口同声地回答:“见到了。”世尊慈祥地说:“我们修道要想得成就,就不能堕入过于耽著世间享受和使五蕴过于受苦、无衣无食的二边,因为欲界众生堕入任何一边都不易成就。当远离二边、依现前菩提的中观道。”五比丘听了世尊开示后态度迥然不同,生起了恭敬心祈求传法。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为五比丘传授苦、集、灭、道等四谛法,告之应知苦而断集,为灭苦而修道。此五大比丘听受四谛法后,都摧毁了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欲界、色界的人和天人得知世尊在鹿野苑转四谛法轮后皆随喜赞叹。有者赞叹说:“佛陀为五比丘传付妙法,令其都得到究竟涅槃!”世尊告曰:“现在我以妙法使此五比丘得到究竟涅槃的果位,往昔我也曾以血肉满他们的愿并使之行持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彼复启问:“世尊往昔如何以血肉满他们的愿并使其行持十善?愿为演说。” 世尊告曰:“印度鹿野苑有一位慈力国王,他在位时国泰民安,佛法昌盛,非常圆满。国王具大慈大悲心,广积资粮,常供养沙门比丘,亦布施婆罗门、贫者、病痛者各自所需,此外,还对空中的飞鸟、海里的游鱼等有情作布施。举国人民行持佛法,任何邪魔外道都不能侵害。时多闻天子的监狱里跑出五个夜叉准备祸乱人间。在鹿野苑它们欲以传染病来夺取人们的精血、财物,削弱人民的威力,但想尽办法,都不能得逞,甚至对傍生也束手无策,故心生疑惑,询问牧童原因何在。牧童说:“因为我们鹿野苑的慈力国王以大慈悲心护佑自己的眷属,其悲心遍及于飞禽走兽海底游鱼,故你们无法侵害。” 五夜叉心生欢喜,料想具大悲心的慈力国王会满自己所愿,即以婆罗门形象来到国王前祈求:“慈悲的国王,我们已很久无食充饥,饥肠辘辘,您能不能想法让我们饱餐一顿?”国王很乐意地说:“可以!你们需要什么饮食,我无论如何都满足你们。”五夜叉说:“我们只需活人鲜血。”国王略觉为难,想到自己已发慈悲心不害任何人和傍生,只好抽自己的血布施他们。他询问夜叉这样如何,它们十分高兴地说:“非常好!非常好!”国王内心清楚它们是非人而非婆罗门,但它们也是众生,自己一定要满它们的愿,即令御医为自己抽血布施。御医不敢,竭力推谢了国王的要求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