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自悟悟他的方便法门
白圣
(一)叙言
吾人生长在这欺诳诈骗人欲横流的社会中,终日为恶劣环境困扰,不能自拔,无处不使你触目惊心的感觉苦痛。每见许多意志薄弱的人,打不开这种种环境,冲不破这个难关,往往向它投降,甚至由此牺牲。吾人要知道世间一切万事万物,无不是循着「因果律」在那里发展的。例如吾人今生所遭遇到好与坏的环境,既不是天生,又非人与,乃由前世所造善恶二业之所召。如前世多作善业,今生自受良好果报;否则,反此定遭恶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定律,丝毫不爽。古语云,欲知前生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若畏其果,当慎其因,吾人一念向善,信佛奉教,多种净因,多修善法,自能改恶迁善,离苦得乐。
信奉佛教,并不是叫人盲从,佛教不尚空谈,它是叫人先对它有了彻底的认识,再作实际履践。比如,佛教的慈悲,平等的观念,救人济世的精神,吾人由信仰而能身体力行,谁敢说这种信仰是盲从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二)自悟的法门
吾人对于佛教有了真实信仰以后,进一步对佛教各宗教法须作正确的了解。纵使吾人智力不够,未能穷通三藏经法,但于一宗一派,或一经一论,也得要研究明白,然后依教修行,再作实际体验的功夫,方可证得诸法平等的真理。佛教修行的法门甚多,这里且将现时所修的各种方法简单介绍出来,让初学诸君自己简择随意取舍。
(甲)参禅,此法乃由释迦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相传下来的,称为教外别传。西域以迦叶尊者为初祖,传至二十八祖达摩大师,遂将此法传来中国,是为东土初祖;继传五世,至惠能大师是为中国禅宗第六祖;此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这示旨。修此法门时,只须当下一念回光返照,参究如何是自己本来面目?不着一相,不住一念,蓦直参去,自得透明心地,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使中下之机,亦得要于此话头上透出一个消息来!
(乙)念佛,此法是依据净土三经,(弥陀经,无时寿经,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的修行方法而修行,求得住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宗旨。一部阿弥陀经,将整个西方净土描述得极为详尽。该经这样说:从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往西方过十万亿佛的国土距离,有个世界名曰极乐,彼世界中,有佛世尊,号阿弥陀,今时正在那里为诸弟子宣说念佛念法念僧的法门。又说,彼佛寿命,无量无边,光明亦复无量无边。彼世界中所有人民,皆是自利利他的大乘菩萨,没有地狱饿鬼畜生三种恶道的众生;纵有白鹤孔雀等鸟,皆是阿弥陀变化所作,昼夜叫唤念佛念法念僧的音声。所有依报庄严,均是金银等宝之所成就。总之,一切境界,皆与娑婆世界不同。如其吾人感觉此界苦恼,发愿欲生彼世界时,只须依经所明,一心持佛名号,如能七日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即可往生极乐世界。
(丙)持咒,此法以身结密印,口念密咒,意作观想,名曰三密相应。其功夫则能即身成佛。吾人欲修此法者,须经密宗大德传授,方为合法;但未经传授,而能专诚受持密咒者,亦有不可思议感应。如诵持大悲神咒,能得种种灵感。
(丁)修观,此法有天台,华严,唯识,各宗观法之别。
(一)天台宗,观法有三种。
(1)空观,谓谛观诸法不实,当体即是真空之理。
(2)假观,谓谛观诸法幻有,皆是随缘妄现之象。
(3)中观,谓双观空即不空,有亦非有,空有不住即归中道第一义谛之理。
(二)华严宗,观法亦有三种。
(1)真空绝相观,谓穷尽法界之事相,没有个别的实体,皆归于平等之性空。因吾人所见之森罗万象,悉为妄情偏计,如能泯亡妄情所见之事相,即显真空之妙体,是为真空绝相观。
(2)理事无碍观,谓前来泯相所显之空性,并非顽空,乃具真如随缘不变二义。以不变故,常住无作:以随缘故,变造万法。如水成冰,冰还成水,理事不二,名为理事无碍观
p.0006
。
(3)周遍含容观,谓既知法界事相,不离理性缘起,则知一一事相,悉皆具足真如的全体。而真如全体,亦容含于一切法界之中;乃至一一微尘,亦遍含一切法界,以是事事无碍,重重无尽,名为周遍含容观。
(三)唯识宗,观法有五种,
(1)遗虚存实观,谓遗去心外偏计所执之境,而留存内心依他与圆成之实法。
(2)舍滥留纯观,谓识有四分,一、相分,二、见分,三、自证分,四、证自证分。相分为所缘,滥于心外之妄境,故舍之而留内三分之纯识。
(3)摄末归本观,谓见相二分,从识之自体分而起。见相二分,是末;自体分是本。须摄前二分之末,而归自体分之本。
(4)隐劣显胜观,谓八识之自体,各有心王与心所。心王者,势胜如王;心所者,势劣如臣,故隐劣法之心所,而显胜法之心王。
(5)遗相证性观,谓八识心王之自体分,亦是依他起性之事相,此事相之实性,为二空所证之圆成实性,故遗依他起性而证圆成实性。此为五种唯识观之至极。除此尚有南山宗,所立的性空观,相空观,唯识观的三观,以及各宗观尖法,详于各该宗专述,不及细叙。
(戊)念菩萨名号,如要超度过去世的父母师长,家亲眷属,离苦得乐者,即称念地拔菩萨的名号,功德感应参阅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求消灾解厄脱离苦难者,即称念观世音菩萨,凡有所求悉皆满愿,功德灵验参阅法华经普门品,及楞严经观音圆通章。
(己)我们如果感觉宿业深厚,不难专修一宗一法者,即于诸佛菩萨的形像前,勤求礼拜忏悔业障。又可在每日早晚之间,诵经或诵咒,或念佛拜佛,多作修持法门,期求消除业障,增长智慧,免去苦难,得受安乐。上说各种的修行法则,均有不可思议之感应和效果,要看自己的根机对于何种法门有缘,即可依之而修,是为妙法。等如药店药材,应病者即是良药。
(三)悟他的法门
学佛的人,除了自己修持佛法以外,还有宣传佛教教化众生的一件重要任务。古德有四句话,假使顶戴百千劫,身为坐遍三千,若不传法度众生,毕竟不能报佛恩。这是说我们既得到佛法的利益,必须报答佛恩,但佛恩难报,必得明其报答之方法;如其不知佛意,纵使把诸佛顶在头上经过千百劫的恭敬;或以自身遍三千大千世界为诸佛的床座而供养佛,这种恭敬供养虽极广大尊重,设若不作宣传佛法,劝化众生的任务,毕竟还不能报答佛恩。因佛是已成佛者,并不须要恭敬供养;须知佛所需要的,就是要把一切众生化令成佛,如果你能体会佛意,说法利生,才是真正报答佛之深恩。
佛又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两句话,更是要我们赶快宏扬佛化救度众生。因为我们从过去无始以来,无不皆在六道轮回中,忽尔天堂,忽尔地狱,有时钻牛胎,有时入马腹,今生既为张家男,来世又为李家女无论生何道中,总由父母所生,所以佛说一切众生皆我过去父母者,即是此义。不过吾人有生以来,皆为烦恼盖覆愚迷不觉,对生生父母不知图报,而反于一切众生妄生憎爱之心,妄作取舍之业,良可悲叹。记得有个故事,从前有某甲夫妻二人,及一子,一日杀鸡烹食,其乐自得,忽见一老僧,不经通报直入内室。某甲见而骂曰,汝等家人,不经通报,直入内室,殊为无理。老僧曰,出家人无理,不过未经通报,擅入内房,想你狂迷恶极,非但无理,而且罪业滔天。某甲反问曰,我在自己家中,抱子伴妻,以鸡佐食,正享家庭之乐,何为无理?况我为人,足不妄行,言不妄发,何有罪业?老僧诃诉曰,汝谓无理无罪,听吾道来,汝之妻,乃汝前世之母,汝之子,乃汝前世之冤家,汝等所杀之鸡,即汝前世之父;汝今杀你淫母养冤家,有理耶?无理耶?有罪耶?无罪耶?某甲听言,骇绝惊仆,哀求老僧度其出家。盖老僧原为救度此人而来,某甲出家后,大生惭愧,精进修道,其子长大,果杀其母,并欲害父,唯遍觅其父行迹不得乃罢。这个因果报应的故事,是个好的例子。我们如果知道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兄弟姊妹眷属,他们现在均昏迷不觉,沉沦于六道生死轮回之中,受诸苦恼,岂能不给予解救之方吗?比如,我们今生父母或眷属,在家中饥饿受冻,乃至犯了法律吃官司,我们必须设法挽救,克尽孝道,以尽人子之职。如其我们只顾自己享受快乐,对于父母受苦,不加理睬与解救,试问我们还有良心吗?还能谈得上是个有灵性的人吗?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对于一切众生的看法,亦复如是。假使看着一切众生,常在生死轮回中受诸众苦,何能忍心不去劝化他们救度他们吗?故此我说,学佛的第二个任务,就是要劝导众生,改恶向善,化令同己,自利利他。
(四)自他平等的理性
关于吾人自悟悟他的两种要门,言之详矣。现在要将佛教自他平等的教义提出来,作个结论。佛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又说,佛心众生心,一心无二心,这都是说诸佛所证的那个心体,与我们众生所具的这个心体,本来平等没有差别。心经上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即是说的生佛共有的这个心体。不过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迷不觉知。古人云,佛在众生中,不知堪可悲。所以世尊成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相,祗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众生若能离去妄执,则本有无师自然之智慧,悉皆现前,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自己觉悟此理以后,当使一切众生也要觉悟此理。能如是自觉觉他,自他平等的觉悟,得以圆满成就,才是真正学佛道之忠实教徒也。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