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寺院生活仪轨
(2007年7月19日)
所谓寺院生活的仪轨,就是我们在寺院里生活的时候,在思想、语言、行为等方面要遵守的一些规矩。你们有机会到寺院里来体验几天生活,不管是从信仰的角度,还是从文化的角度,了解一下寺院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方面的要求,了解、学习和体验一下佛法,对增长你们的见闻和学养,以及对你们未来的人生之路,都是很有用的。
大概来说,佛教在社会上的存在和发展,通常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信仰。这个信仰来自于释迦牟尼佛,来自于他的觉悟、他生命的觉醒和体验。为了帮助我们也能像他一样觉悟,他就告诉我们他的觉悟体验,并告诉我们一些帮助觉悟的方法,这是信仰层面的。不过,佛教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传播,还要借助于很多手段和形式,当然语言文字本身也是一个手段。更展开来说,你们在寺院看到的建筑、佛像、壁画,听到的晨钟暮鼓,还有我们今天要学的佛教的礼仪,等等,其实这些都是表现和传播佛法内涵的工具和手段。这个层面通常我们称之为文化——佛教文化,其中有很多内容已经进入到社会生活中,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第三个层面是社会层面,佛教在传播中要用各种各样的工具——语言、文字、塑像,包括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礼仪,同时佛教也有实体,像寺院、佛教协会或者是佛教的社团等这些社会实体,它们也有一定的形态、组织和规章制度,还有它们要跟社会接轨,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尊重社会上本有的良好风俗。
我们要了解佛教,除了要了解信仰的内涵,同时也要了解佛教文化这个层面,这个层面也很重要。佛教有一个词叫“像教”,像,就是外在的现象,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讲的这些人生的境界、觉悟的境界,要通过外在的形式、外在的现象传达出来,同时也通过这些外在的形式和现象来影响和熏陶我们的心。我们常说佛教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净化心灵的,而净化心灵的工作不是凭空开展的,还得通过很多手段来达成——通过这些外在的形式、外在的相来达到内心的净化,所以这其实是一门教育的艺术,是熏陶人的心灵的技巧。
现代社会有的人有误解,觉得佛教的形式太多,可能有一些知识分子出身的人觉得这些外在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在内心嘛,所以有的人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些说法和想法是有些极端的,有些偏。为什么呢?因为你离开这些外在的形式,你说你的心中有佛祖吗?好像说不上,而且也不好保证,谁能证明呢?又怎么证明呢?所以如果我们心中要想有呢,首先要从外面开始,从外面这个形式开始,这样慢慢地心里才会有。比如我们在寺院里过堂[吃饭],需要有师父先把饭做出来,盛到我们的碗里,给我们行堂[服务],如果说不需要这些外在的东西,他就拿一个空盆,在我们面前走一下,我们看一下就饱了,会吗?那不可能。所以说需要这些外在的形式,因为形式跟内容是不可分的。因此,寺院的这些礼仪在佛教中是很重要的,大家能有机会到寺院里来了解和学习一下这方面的内容,也是很难得的。
大家知道,佛教传到汉地两千多年,已经和中国文化融合、本土化了。在两千多年的传播发展史上,在中国的文化环境里,佛教的信仰内核没有变,但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有很多的变化。因此,现在我们汉传佛教寺院里的很多仪轨,其实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像儒家等的礼仪的精神和做法。礼仪在儒家里是很重要的,是用来熏陶和改变气质的。由于历史的变迁,有些传统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已经没有传承了,已经中断了,但是还好,在佛教、包括道教里还保留了一些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礼”的精神。
据说宋朝的时候,理学家程颢到寺院去,看到寺院里师父们吃饭的情景,不由自主地感叹道:“三代礼乐,尽在此中!”你们在这里吃饭,不知有没有感觉到,跟你们在学校里不一样?师父们加上你们,好几百人吃饭,但是没有声音。以前我好几次出去办事,正好吃晚饭的时候回来,从斋堂门口过,里面亮着灯,一点声音都听不到,我问:“现在吃饭了吗?”走到门口,往里一看才知道,好几百人在吃饭。我相信宋朝的寺院做得肯定比我们现在还好。程颢是一个儒家的知识分子,不是佛教徒,对佛教甚至还有一些批评,但是当他看到这个场面的时候,就发了这样一个感慨。因为儒家有个关于礼乐的理想,就是恢复古礼[夏、商、周三代之礼],尤其是周礼,当年孔子都觉得这个理想很难实现,没想到在宋朝,在程颢觉得这些传统都已经中断了的时候,却意外地在佛教的寺院里看到了这种肃穆的、合乎礼乐精神的场景。
你们有机会到寺院里来接触这些东西,实际上是跟我们的文化传统发生了接触,这是很珍贵的文化体验。我有时候到社会上去参加一些活动,包括开一些会,比如说政协会等,有时也想,其实我们应当按照传统精神,在新时代建立这样一套在公共场合关于服装、身体语言等礼仪方面的规范。如果能建立这样一套规范,我觉得对大家都有好处。因为这不光是好看,有时候一些身体姿势,会影响你的心态。等一会儿我们的维那师要给你们讲一下拜佛以及吃饭的规矩,就是因为有一些姿势会影响我们的心。你看我们拜佛的时候,一合掌,你的心就很专一,对吧?如果见到佛你不合掌,把两个手抱在脑袋后面,你们试试,看那是什么感觉?或者你们听我讲话的时候,把两只手抱在脑后,或是交叉放在胸前,你们再感觉一下。在佛跟前,双手抱胸,或者是把两只手插在兜里,这些姿势都会影响心情、影响心态,感觉不一样。两手当胸一合掌,自然地这个心态马上就变了。还有见到佛像我们鞠躬、问讯、磕头,身体趴在地下,你的心里会有不一样的真切的感受。
现代有的人他不愿意,凭什么我要对这个石头或木头刻的像磕头呢?他不懂得,其实这是一个教育的艺术——自我熏陶,熏陶你的心,还有你的气质。经常拜佛的人,他的身体显得很调柔、很好使唤,他的气质很温顺、很和畅,或者说很优雅,就是没有野性,这么个味道。一个人走出来,他的身体、他的气质会把他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有的人是粗粗拉拉的,就跟一块有棱角的石头一样,没有磨垢抛光;有的人呢,特别是有的男士,看起来很舒服,是经过打磨的,英文里叫 gentleman,女士也可以叫 gentlewoman吧,就是因为他们经过了一个文化的熏陶和打磨,是不一样的。
你们大学毕业以后去找工作,去应聘,面试的人都会观察你这些东西的。你在椅子跟前怎么就坐?你坐在那儿什么姿势?你见到别人怎么打招呼?……这些东西很难说,它是长时间训练出来的。如果你们通过在寺院里拜佛、跟师父学这些规矩,把气质转化了、打磨好了,那么这样的体验和训练对你们的未来是有实际好处的,功不唐捐。因此我们今天就要学这一课。
出家人学这些,以我为例,是学了很长时间的。你们只有七天的时间,也不知道你们能学成什么气候。像拜佛,师父教,你们会了,但是你有一些习惯、一些毛病改过来很难。我以前有个毛病,坐着腿会晃、会摇,其实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身体不在心的掌控之下,心是分裂的,有一部分在这儿,有一部分在别的地方,所以身体会失去控制,会有这些小动作。那时候师父都会提醒我们,有时候会打我们一下。你们在这里七天,今天晚上集中一个时间,由维那师给你们讲解这些规矩,关于吃饭、关于拜佛怎么做等等,希望你们用心地学。学好了,以后到其他寺院里去,比如说拜佛,一拜人家就知道,这是受过正规训练的,不是杂牌军,感觉就不一样了。
这些规矩,除了我刚才讲的能熏陶我们的心态、陶冶我们的气质以外,还有两个作用,特别是学管理的人要注意。第一个作用是什么呢?方便管理。在一个团队里面,身体语言比较统一的时候,它自然有一种管理的氛围和效能。在寺院里面,有一些要求是与整个团队的集体活动有关系的,比方说,我们进佛殿,等一会师父要讲,我们在佛殿里怎么站,东边还是西边,绕佛怎么绕,等等,都是因为根据经验,集体活动的时候,这样做最合理,不这样做,就会出麻烦。还有我们进佛殿,一般习惯于从门边走,不在中间照直走,并且要先迈靠近门边的那条腿,你可能会觉得很怪,为什么这么要求呢?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造成的,是表示谦虚。因为寺院的建筑是按照传统的皇宫建筑来修建的,中间的路是主宾走的,表示谦虚就要靠边走。你进佛殿一般是靠着门边,所以要迈靠近门边的一条腿——你可以试试,你迈另一条腿呢,会觉得很别扭,所以这个规矩是符合生理学和运动学的。第二个作用就是这些礼仪、这种统一性还有一种广告效益,有宣传公关的作用。别人到这里一看,多整齐啊,肃然起敬。实际上这种统一凸显了这个集体的和谐与团结,它是一个特性化的、活的 LOGO。所以在企业管理方面,企业如果想突出自己的形象,也可以从寺院礼仪这方面借鉴。以上是寺院生活仪轨的意义,希望你们在学习的时候用心体会。
[据2007年7月19日夏令营观音殿前开示]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