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解网

迦那卡禅师演讲集 二、坐禅、行禅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2-10-18 15:25:50作者:心经讲解网

二、坐禅、行禅的注意事项

在坐禅的时候,修行者必须端身正坐,身体保持正直,不要向前倾,或向后仰,或偏向右边、左边。头部颈部也要保持正直,眼睛轻轻闭着,在坐禅静坐的过程,眼睛绝对不要睁开,有时候修行者内心烦燥不安就想要睁开眼睛,但是修行者不应该睁开眼睛,因为如果养成睁开眼睛的习惯,有时候不知不觉之间就睁开眼睛,定力就散失掉,因此修行者必须很小心在静坐当中绝对不要睁开眼睛。

记得在公元1983年我曾经到日本参加三天的禅坐,发现他们在禅坐时都是睁开着眼睛,于是请教他们,这是为什么?这位日本禅师回答说:静坐的时候睁开眼睛比较不容易打瞌睡,这可能是静坐时睁开眼睛唯一的好处,但是静坐时睁开眼睛的话,定力就无法加深,在修行毗婆舍那上会是一种障碍。

\

在公元1979年我陪同马哈西大禅师在欧洲举办禅修活动,我们遇到一位修行者,他在静坐时无法闭上眼睛,因为他已经参禅五年,他静坐的时候习惯必须睁开眼睛,所以在那次参禅当中一直无法闭上眼睛静坐,他的定力很容易分散,不能够专注观察腹部的移动,但是有时候例外,就是当修行者昏沉很重时,打瞌睡得很厉害,他无论如何用心观照都不能去除昏沉,这时候他可以睁开眼睛继续观察一切身心现象,眼睛睁开观察外界的光明,心能够变得更清醒,他必须勇猛精进、提振精神的来观察,如果睁开眼睛提振精神观察之后,心能够变得清醒,然后就必须闭上眼睛,继续提振精神来修行,如果你在静坐的时候内心烦燥不安,想要睁开眼睛,你不应该睁开眼睛,必须专注观察想睁开眼睛的欲望,这个动机,观察说想要、想要、想要,或动机、动机、动机,一直观察到睁开眼睛的欲望这个动机消失,如此你就不必睁开眼睛,可以继续来修行。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修行者在静坐的时候,必须像雕像一样,像我们看见的佛像是静止不动的,坐在那里如如不动,即使身体感觉疼痛或酸麻痒,也不应该移动身体任何部份,必须专注来观察,感受你的痛、酸、麻、痒,一些修行者有些不好的习惯,在静坐的时候他会不自觉的移动他的手,一会儿摆这里,一会儿放在那里,一会儿举起来抓头,抓身体,或者一会儿就移动他的脚,这些都是他的内心不安定的表现,这也是令修行者心散乱的原因,对定力有很不好的影响,修行者在静坐当中感觉痛麻酸痒,这些不愉快的感受时,必须要忍耐,必须用心注意的去感受、观察,这些痛麻酸痒。如果疼痛的程度达到修行者难以忍受的情况,修行者最好起来行禅、经行,修行者已经达到相当深度的定力,事实上不须要换腿、换姿势,因为他定力不受痛麻酸痒的干扰,但是他有换腿的坏习惯,时间一到,他不知不觉的换腿,改变坐姿,于是他的定力就散失掉了。

再来说到坐禅的时候,不应该依靠任何的物体,像依靠墙壁、柱子、或椅子的靠背,因为依靠造成昏沉的原因,造成想打瞌睡的原因,当你的背后靠着某个物体,你的精神很容易松懈,渐渐的昏沉瞌睡就来了。

静坐时你的身体也不应该向前倾,有的人坐下来身体喜欢向前倾,乃至倾向手肘支撑的地方,或脚或地面,这容易造成精神懈怠,容易引起昏沉瞌睡,必须要端身正坐,当你发觉身体慢慢弯下去,背慢慢弯下去的时候,你必须观察背弯的情况,当你提起正念,振作精神来观察,身体渐渐会坐直起来,同时你在身体坐直的过程要注意观察坐直的移动,同时内心做记号说坐直、坐直。毗婆舍那的原则,就是要正念觉察注意一切当下发生的身心现象,如此修行者才能正确了悟身心的真相,所以当你感觉昏沉想困的时候,你必须提振精神,注意观察当下昏沉的状况,因为昏沉也是修行者必须完全了悟的。但是如果你的觉察力不够强,这种昏沉的情况不会消失,你会越来越想困,所以当你感觉昏沉的时候,你的观察必须很有精神,很专注,很准确,而且做记号时,速度要稍为快一点,这样子来注意观察当下昏沉的情况。如果这样子专注观察,你仍然无法克服昏沉,佛陀说你必须用力拉扯、扭转你的耳朵,这样子你的精神就能够振作起来。佛陀在教导他的第二大弟子目犍连的时候,他如此的开示。他教导目犍连好几项对治昏沉的方法。

在昏沉的时候,你的身体会不知不觉地开始弯曲,头也会低下来,因为你的精进力变弱,而正念力量也变弱了。当你的精进力变弱,正念的力量变弱,你的身体就会慢慢的弯下来,头慢慢的低下来,你一觉察到这种情况时必须马上提振精神,用心注意的观察背弯或头弯下来的情况,观察说弯、弯、弯,因为背弯或头低下来,这是风大的作用,他的独特性质是具有移动性、动作性和支持性,身体会向前倾,向后仰向左右倾斜,这是风大的作用,背部向后弯,这也是风大的作用,你必须用心注意的观察弯、弯、弯,然后想要让身体坐直这个动机发生的时候,你如果能察觉到,就要观察这个动机,想坐直、想坐直,或者想要、想要,或者动机、动机,然后在身体坐直的过程,用心注意观察坐直的每一个移动,同时内心做记号说坐直、坐直、坐直,当你身体完全坐直之后,就回来专注观察腹部的起伏上下。

在行禅的时候,念住经的批注上叙述到修行者,应该注意脚步的移动,专心去感受脚步移动的情况,而且批注上叙述到在行禅中,修行者会有许许多多的经验、境界。如果修行者专注在观察脚步移动的话,在「清净道论」中所提到的情况也是一样,因此在行禅的时候,你必须只注意观察感受脚步移动的情况,不应该注意身体的其它部份,或注意身体重量的转变,如此你才能体会到脚步每一个移动的单独状况,以及接触地面的感受及向地面压下的感受,修行者他想要顺利进步,必须培养五种心理功能,也就所谓的五根。

在「清净道论」中提到,当修行者的五根强而有力时,他的修行就能够顺利进展,这五根也就是信、敬、念、定、慧。第一、信:就是要对三宝对修行方法具有坚定的信心。第二:敬,就是要付出勇猛精进很勤劳的努力修行。第三:念,就是要保持正念,所谓正念也就是时时正确认清知道当下所发生的身心状况,时时觉察到每一个当下身心所发生的现象叫做正念,这个正念必须保持持续不间断,能够到半天,乃至全天。第四、定:就是有深度的定力,要达到深度的定力必须要正念持续不间断到达相当的时间,定力才能够加深。第五、慧:内观的智慧,当定力达到相当深度的时候,定力同时生起的内观觉悟力,慧观的力量就变得锐利,于是修行者能够透视了悟身心的现象,这种了悟也就是毗婆舍那的智慧,所谓观智。修行者如果想要达到毗婆舍那的智慧,他必须具备相当深度的定力,想要达到相当深度的定力,修行者须要保持正念持续不间断,至少几小时乃至半天、全天,想要保持正念持续不间断,修行者必须勇猛精进,精勤的努力修行,想要能够勇猛精进的修行,修行者必须具备对于修行方法坚定的信心,相信这样子的修行方法必然能带给自己莫大的利益。

所以为了正确了解行禅时脚步的移动,你必须专注观察脚步移动的每一个过程,当脚举起来的时候,脚举起的每一个过程都必须很准确,很密切,很专注的被观察到。当脚跨出时从头到尾跨出的每一个过程也是必须很准确,很密切,很专注的被观察。当脚接触到地面的时候,接触的感受也必须很准确,很密切,很专注的被观察。当脚向下压的时候,也就是在后脚要举起之前,前脚会有向地面压下的举动,这时候前脚向下压的情况,必须很准确,很密切,很专注的被观察到。

当前脚完全站稳之后,后脚才能够开始举起,如此脚步的每一个移动,你都必须很准确,很密切,很专注的被观察,这样子才能了悟移动的真实本质。在行禅当中,如果你的心注意到膝盖的弯曲或腿部的动作,这时候表示你的心已经分散,定力分散,你必须回来用心注意脚的移动,更正确说,只注意到脚板,或脚底移动的情况,而不是注意到脚的形状。当你在户外行走的时候,如果你无法行走得很慢,观察得很仔细,需要稍为快的速度来行走时,你仍然必须保持普通的注意,以一般的正念来观察。无论走到那里,你不可以没有正念的走路,不应该忘掉你的注意力。你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脚的移动,内心做记号左脚、右脚,左脚、右脚,在毗婆舍那修行当中持续不间断的正念是极为重要的,所以你必须非常谨慎小心,不要让定力忘失的时间太久,也就是不要让定力有大的空隙出来,定力稍为忘失的时候,必须能迅速的觉察,继续保持专注注意观察当下的状况,如果你正念的空隙很大,也就是忘失正念的时间很长,那就表示,你的正念觉察的力量还很弱,观察日常生活一举一动的正念力还相当薄弱,所以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举一动你都必须用正念时时注意地观察。想要时时保持正念,注意观察,你就必须尽量放慢每一个举动。如果在禅修当中你能够保持正念时时注意观察每一个当下的举动,你必能得到很大的利益。

在禅修当中,是整个系统化的修行,这种修行将能够带给修行者莫大的利益,所谓整体化的修行,也就是不止在坐禅或行禅当中修行,乃至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都要注意观察都在修行。让你的正念持续不间断,持续不间断的正念能够带给修行者达到离苦得乐的境界。所以无论你走到那里,不应该失去正念的走,至少要用普通的注意,一般的正念来观察脚步的移动,你的每一步跨出去的长度不应该超过一个脚掌的长度,如果您一步跨得太长,超过一个脚掌的长度,你就无法很正确很清楚的观察脚的举起、跨出、落下、接触、压下,也就无法了悟风大的作用。所以你每一步不应该跨得太长,不应该超过一个脚掌,必须平平放下,平平的接触地面,你才能够很清楚的感受脚触地面的状况。

在经行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不应该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当你东张西望的时候,你的定力就散失掉了。如果你有想要东张西望的欲望,这个欲望,这个想看的动机,必须要很密切,专心的观察,同时内心作记号说欲望、欲望,或动机、动机、动机,一直观察到想要东张西望,想要往其它地方看的欲望消失为止,此时就不会东张西望,继续保持正念的经行,观察脚步每一个移动,如此你就能够在观察脚步移动的时候保持相当稳定持续的定力,然后你就能够体验了悟风大的独特性质。为什么我们需要了悟体验风大的性质?明天有时间,我会来解释。

在日常生活当中你必须尽量的训练自己,放慢每一个举动,如此才能够仔细的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也才能够经验到每一个举动是自然的过程,这个自然过程中的真实本质,一切贪欲、瞋忿、愚痴、傲慢、嫉妒、掉举、昏沉、散乱等等。所有一切烦恼之所以生起,就是因为我们无法正确了悟到身心的真实本质,如果我们在行禅、坐禅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正确了悟到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都是无常、苦、无我,然后我们就能够灭除一切痛苦的原因,也就是一切贪欲、瞋忿、愚痴、傲慢、嫉妒、昏沉、散乱等等所有的烦恼。当苦的原因,一切烦恼被灭除之后,我们就能够达到解脱一切痛苦的境界,过着真正幸福、安乐、自在的生活,要达到这项离苦得乐的目标,你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精进修行,让你的正念能够持续二小时、三小时,整个上午,整个下午,乃至全天,这样子你就会很快提升毗婆舍那的智慧,能够达到离苦得乐的目标。

最后愿大家能够正确了解毗婆舍那修行方法,在坐禅、行禅、日常生活当中,努力保持醒觉专注的来观察,让正念能够持续整天,进而提升毗婆舍那智慧,达到离苦得乐的涅槃境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