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淳朴的小乡村,一顿热乎乎的饺子,温暖了人心,一个普普通通的大院儿,改变了乡风,而榜样的力量,更让爱心不断裂变、传递,让善美孝德像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不是我的号召力有多大,而是孝心的力量感召了众人。”元氏县前营孝道活动中心发起人李耀青说,孝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孝道中心只是个平台,让孝心被唤醒
。▲饺子送到李夫子家,老人真开心
乡风,善美浸润人心
“孝道大餐不仅是吃一顿饭,老哥们儿弟兄、老姐妹们聚在一起,拉拉家常,聊聊闲天儿,心情好,个个儿脸上都笑盈盈的。”
63岁的邵士林,前营村人,退休后就到孝道中心做了志愿者,他越来越感觉,孝道中心为周围村庄的人们搭建了一个孝老爱亲的好平台。
“一顿饺子,温暖了老人,也祥和了村庄。”邵士林坦言,这两年村风明显改善,过去村子里偶尔还有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现在几乎没有了。
村里有一家,多年的婆媳积怨就因为孝道大餐化解了。
儿媳妇40岁左右,和婆婆关系不好,十来年不说话了,后来亲戚带着她来包饺子,来了两三次之后,看到这里其乐融融的场面,主动和婆婆缓和,反思自己做得不好,“不相干的陌生人都对自己老人这么好,咱自己还能差。”
现在来做义工的村民越来越多,根本不用召集。
72岁的邵绪民看到随着孝道活动中心知名度越来越大,开车远来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便主动承担起引导车辆的任务。
李耀青觉得老人风吹日晒很辛苦,有一次闲聊说起来,“等有条件了,也给这些上年纪的志愿者发点补贴。”邵绪民一听生气了,“不是冲着这个(补贴)来的,要说这话,咱就不干了。”
邵绪民说:“村容村貌变了,民心变了,人家做的这事儿对咱们是多大的恩德,咱还能再拿人家的钱?!”
王志生和邵绪民的想法一样。
60多岁王志生从孝道大餐一开办就来帮忙,负责掌勺煮饺子,夏天守着炉灶,热得喘不上气来。现在他承担的活儿越来越多,张罗着后厨的一应事务,相当于“后厨总管”的角色,被大家称为“王大厨”。
“刚开始有人说肯定是给我钱了,要不咋这么卖力?”王志生很朴实,“人家掏钱掏物,咱出点力气算啥,比人家的付出少得多哩。”
言传身教,长辈的言行在孩子身上都有映射。王志生上小学的外孙子有空就来帮忙,夏天在老人身边做小帮工,看姥爷满头大汗,又是递水,又是拿毛巾。
▲小志愿者来帮忙。
敬老,从吾老到人老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孝道不仅改变了乡风,更在无声地影响着更多人。
“开办之初,我们就决定不能只做孝道餐,还要开设孝道课堂。”发起人之一王红梅说,“饺子宴是孝亲敬老的一种形式,我们最根本的想法,是想影响年轻人,让孩子们从小践行孝道美德。”
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陈会芳老师主要承担孝道课堂的任务。“陈老师50多岁了,前期布置教室搬桌椅时扭了腰,第一次活动启动,她还坚持要到现场。”王红梅说,“孝道课堂起步也很不容易,我们都是劝着孩子们来。”
“后来,前营村所在的姬村镇学区校长得知此事,非常重视,先组织分校的校长来体验,接着就决定让老师们带着学生分批来参与。”李耀青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孩子来听过孝道课,“十几所学校轮流来,在课堂和实践中,孩子们对孝道有了更深的理解,变化非常大,孝行已成了他们自然、自觉的行为。”
孝道的坚守,悄无声息地就影响了人们。
“常去买菜买肉的摊主,知道我们是给老人们办饺子宴,每次都给优惠,还挑最新鲜的菜拿。”李耀青说,“一位骑友爱人去世后,孩子们虽然很孝顺,但是不赞同他再找老伴儿,来这儿参加了几次活动后,儿女们的想法有了转变,支持父亲的任何决定,父亲怎么乐呵怎么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道中心的活动也让人们心中的小爱慢慢变大。
前营村94岁的邵吉梅老人年迈不能赴宴,每次志愿者都把饭送到家中,老人67岁的儿子在一家服装厂管后勤,他特意送来锦旗,“等我不在厂子干了,就回来做志愿者,好好对老人们尽尽孝。”
▲孝道活动中心。
裂变,传递爱的力量
王红梅负责志愿者的对接,她每天的电话大多来自志愿者,有些志愿者离开石家庄依然和孝道活动中心保持联系,关心着老人们的生活。“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学生张丽萍,在校期间常来参加咱们的孝道活动,还创办了大学生孝道社团,毕业后去西藏工作,依然坚持公益,把爱心撒播。”
爱心,在榜样的力量下不断裂变、传递。
“很多地方的爱心人士来咱们孝道活动中心参观考察,也有办孝道活动的打算。近到藁城区、平山县、鹿泉区、栾城区等石家庄的县区,远到邯郸、承德等地的都有。”李耀青随口就能念叨出一大堆,其中石家庄市井陉县长峪村的活动已经举办了十多期,组织得有声有色。
“最初,把这件事坚持下来可能是赌一口气,但做习惯了,不去做就过意不去,慢慢就形成了一种责任。”李耀青说,不是境界有多高,人活着就是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儿,只要自己经济上还负担得起,他就会做下去。
尽管“作秀”“有利可图”的声音一直没有断过,但作为志同道合的朋友,王红梅从未对李耀青有过任何质疑,“钱最能考验人心,坚持三年,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财力,不图回报,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王红梅说,“经常有人给李老师出主意,不能一味搭钱,要想走得长远还得想法开源。有企业找过来,给我们资金支持,借助孝道中心这个平台向老人们推广产品,都被拒绝了;受邀去学校讲孝道课,人家给报酬,我们也从来不要。”
对于孝道活动中心的未来,李耀青有自己的想法,“大院里还有闲置的屋子,我想布置几个功能室,如棋牌室、老人阅读室等等,前营村有7位烈士,建一个烈士遗物陈列室,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了尽孝的小爱,还要升华到回报社会的大爱。”
站在院子大门口,看着门楣上“孝道”两个大字,李耀青感慨,“精力有限,很多事儿做得还远远不够,真想放弃手头的工作,扎在前营,把孝道这件事儿一心一意地当事业来做。”可在内心深处,他最大的期待却是,“有一天不需要这份事业才是最好的,孝心都发自于每个人的内心,无须引导和唤醒。”
(燕赵都市报 记者 刘岚 文/图)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