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雪心文教基金会
詹金枝老菩萨,台北市人,出生于民国前三年三月五日。卒于民国九十年八月二日,享寿九十三岁。
师姑年二十八岁时,于归台北延平北路,天马茶房老板詹逢时先生为继室,及时哺育满月即遭母丧的独子詹泰一先生。本人亦生养一女詹舜英女士。共有内孙二人、内孙女一人。外孙一人、外孙女二人。俱皆成家立业,传宗有后。
在将近一世纪的岁月中,前半生她相夫教子,恪守伦分,孝养慈亲,勤俭持家,敦亲睦邻,广结善缘,是典型贤良端淑的中国妇女。
民国四十二年,师姑四十五岁,惨遭丧夫之痛,逢时老先生,以五十二岁壮年之龄,因心脏病而辞世。
此后,师姑经莲友萧慧心居士介绍,亲近台中莲社导师李炳南老居士,因而展开下半生,约五十年的行善布施,念佛护法的修行生涯。师姑说:‘雪公老恩师民国三十八年来台湾,就发愿将佛法的种子,洒遍台湾南北各地。’而她正是在北部,蒙受法益的有缘众生。
师姑善根深厚,一听闻佛法,便法喜充满,觉悟到世间苦空无常及因果不爽的道理。并深知佛教徒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因此学习佛陀慈悲的本怀,发心开辟家庭为道场,礼请师父及台中莲社雪公弟子,到家中讲演,介绍佛法。并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前来听闻及念佛共修。雪公更是多次北上,亲临对众开示,令与闻者,更加坚定信心,法喜充满。有了共修的缘起,进而另择新址组织念佛班,并请雪公命名为‘莲云念佛班’。
念佛班成立后,大家定期共修。师姑又礼请台中林看治等老居士,发心每月固定到台北乞丐寮(后改名爱爱寮)弘法布教,当然免不了施金、施药、济助乞丐们现实所须。并恭请上忏下云老法师在台北龙山寺,为乞丐们皈依,真正为乞丐们引导出一条出苦的大道。
同时师姑也追随著雪公到新庄乐生疗养院布教,定期慰问孤苦无依,深受病苦折磨的麻疯病人。另外每年七月都礼聘龙山寺上慧下印法师或上慧下岳法师,到台北福州山辛亥隧道旁及六张犁等公墓处,超度孤魂。长得相好庄严,气质高尚,贵气十足的师姑,能行人所不能行,做人所不愿做的善事。诸如收埋尸骨、为亡者助念、救济贫困等工作,在师姑体力尚可时,她几乎是义不容辞,赴汤蹈火,默默奉献。当然,在行善的同时,她总将佛法的利益、念佛的殊胜,善巧方便的告诉对方。
师姑曾说,当年她住台北时,很喜欢财布施,经常到处施金、施药、救济苦难众生。而雪公曾训勉她说:‘光喜欢布施,有福无慧,要听经闻法,念佛忆佛,解行并进。’
民国六十二年,六十五岁的师姑,在菩提仁爱之家,耆德楼办理自费安养,预定在台中安渡余年。六十八岁时,受雪公指派为菩提安老所所长,前后共担任七年之久,其间因所内人力不足,师姑常亲自为无力自理之老人沐浴及处理大小便溺。并请莲友前来为久病缠身的院民,诵经念佛回向。
民国七十二年,师姑七十五岁。将自己名下林森北路的房子作大施舍。一层捐花莲慈济功德会,一层捐台中慈益基金会;并捐款给台中莲社购屋,以供大专佛学讲座、弘法利生之用。房产舍尽后,七十六岁时,将户口正式迁入菩提仁爱之家耆德楼,一心为充实往生资粮作准备。听经闻法,诵经礼佛,念佛忆佛,成为师姑生活的重心。凡熟识的莲友或安老所的工作人员,无不为老人家坚定的道心及惜福、规律、整洁的生活习惯所感动。另老人家略有耳聋,然眼力、记忆力奇佳,到往生前,念佛之余,都还能阅读佛教刊物,并对晚辈侃侃而谈,对经偈亦背诵如流。
老菩萨在八十岁时,又再度对自己身边的存款、金饰作一次大施舍。捐一百万供改建菩提医院之用,并到雾峰灵山寺为自己洽购灵骨位,及预留丧葬费,将往生后一切事宜打点得清清楚楚。几乎到了身无长物,孑然一身的彻底放下,想来师姑当时己作了随时往生的准备。
一介老妪,有这样的气魄,捐屋舍财后,告诉子孙,是为詹家积阴德,祈得孝子贤孙,延续祖德,以聊表对上尽孝,对下尽慈的寸心。此等大丈夫行为,闻者能不肃然起敬,叹为希有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