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解网

佛说:人到三十,能做到这个字,后半生一定能活得滋润!

发布时间:2024-02-13 01:03:52作者:心经讲解网
佛说:人到三十,能做到这个字,后半生一定能活得滋润!

佛说:人到三十,能做到这个字,后半生一定能活得滋润!

四禅八定不仅通于佛门,也通于外道,不分大乘和小乘,但是菩萨们所修的禅定要远远殊胜于外道。在获得初步的定中,身体有能动的现象,也有不能动的现象,可以随意动转的定比较灵活,虽然动转,心念比较专一,妄念也少。

“定”在世俗中的意思是稳定,安定。在欲界定中,身体有轻飘的感觉,走路像一阵风似的,没有什么动静,身体好像是被往上托举一样的轻盈,不再像从前那样沉重地拖着腿走路

初禅定中的身体比这个更轻灵,接近于没有身体的感觉。初禅中没有身体发痒的感觉,全部是舒适和轻安,感觉美妙无比,用人间的语言无法形容,人中的感受与初禅定中的感受真的不能比拟。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美妙感受,就不再喜欢人中的五欲之乐,财和色都不再感兴趣,感觉世间五欲都比较粗劣,因此而不再向往。

初禅中的身体觉受没有沉重的感觉,都是轻灵和轻安的,身体直往上飘,体内也没有五脏六腑的感觉。没有凉热的感觉,没有发烧的感觉,没有身体发涩的感觉,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内心清明,神清气爽,没有昏沉。

正好相反,可以用美妙轻灵这样的词汇来表达此时的身体觉受。如果有一点不好的感觉,那就是苦恼,不是初禅所应该具有的功德觉受。

定就是不动,静中定是心不动,身不动,口不动。日常身体活动当中的定,是指行住坐卧时身体虽然在动,心却专一一境,定力越好,身体动作就越慢,同时心不散乱,缘于一个境界而不动。所以我们念佛念咒拜佛时就不能单纯求速度,而应当求质量,质量就是指的定,能够得定,就是功德,以此定力就能打开智慧。

深层次的念佛定就是念佛三昧,以念佛定而发起智慧,从而明心见性。念咒也是这样,通过念咒来摄持心念,达到定心不动,从而降伏烦恼,生起智慧。拜佛时的速度也要慢,以此来摄心,心不乱攀缘,专注一念,专注一境。但不能把拜佛仅仅当作是锻炼身体,那样至诚心发不出来,就没有功德,也不可能得定。

专注力也是一种定,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事物一个问题上,就是心定不散乱。但是这种定里面,有语言文字声音,有心里分析思惟活动。

看话头没有语言文字声音,没有分析思惟,只有一个没有语言文字的念头久久悬在心中,这种定就深沉一些,并且不影响做其它的事情,很容易达到未到地定和初禅定,对世俗法的执著就能减少减轻。这种定久了深了以后就可以参话头,参究一句话的义理。

在行住坐卧当中都可以修定,保持心住在一个境界上不动,叫作心一境性,这时心无旁骛。眼见色时,心不动,心里仍然念咒念佛,背诵经文或者观想,专注于所修持的善法上。

念佛念咒的功夫深了,心念可以连成一片,绵绵密密,外境不入心,看到就像没有看到一样,听到就像没有听到一样,心念专注于一点,就可以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不知味,心思不在财色名食睡五欲六尘上。

若是看话头、参话头、参禅功夫能达到这种程度,时节因缘具足,就能打破疑情而破参。

这种看话头参话头的定纯熟了以后,在今后思惟任何法理时都能用得上。比如佛开示的一句话,或者佛法上的一个道理心里不明了时,就把这句话或者这个道理深深地悬在脑海里,不特意分析它,就那样深深地悬着,到一定时候,就能突然醒悟,明了这句话的含义。

定力越深,智慧开发的就越深。用参话头这种定可以修到初禅定,还可以接续深入修。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