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讲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长时薰修裡要是没有真诚,还是得不到。如果说得到,充其量你能说是记问之学,你记得很多,你很熟,你没有悟入。为什么没有悟入?你没有诚敬。什么叫诚敬?一心
。曾国藩先生在读书笔记裡面,给「诚」下个定义,下得好。什么叫做诚?「一念不生是谓诚」,你打个妄念把诚就忘掉了。《了凡四训》中,云谷大师给了凡先生讲开示的时候,他讲个例子,道师画符,那个符很灵靠什么?诚,他这个符一笔点下去叫混沌开基,很快一道符画成功,心裡没有起一个念头,这符就灵;如果起个念头就不灵。画符如是,念也如是,你念《大悲咒》从头到尾,这一个咒念下来裡面没有一个杂念,这个咒就灵。所以他对着一杯水念念《大悲咒》,这水能治病。我以前看到周师母(周邦道的夫人),她常常布施大悲水给人治病,很有效果,什么塬因?诚。那别人念的大悲水为什么不灵?裡面掺杂念,掺杂妄想就不灵。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晓得,古人讲「诵经不如念咒」,因为经太长,一部经念下来没有一个杂念太难了,而咒很短。「念咒不如念佛」,佛号更短,阿弥陀佛四个字,裡面怎么会夹一个杂念!可是一句佛号好像见不到效,十句就见效,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十句裡头没有一个杂念,这就管用,就见效!百句的效果就更殊胜,千句的效果就不可思议,一千声佛号裡没有杂念,一万声佛号裡没有一个杂念,就跟念佛叁昧相应。这个道理不难懂,其实道理很深,我们要想用功,这个地方讲止观,就是讲用功的方法。
念佛有止有观,佛号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观;没有一个妄念夹进去,那是止,把妄念止住。可是功夫要在什么地方训练?在日常生活当中,生活裡面你要是放不下,太难。凡是功夫不得力,你立刻想到对方妄念太多,所以他功夫不得力。功夫得力的时候他心清净,没有妄念,没有妄念在日常生活当中,什么都好,工作上也什么都好。你看现在有人学《弟子规》,把《弟子规》放在公司裡,我公司不管,营运还能照常,比以前管的时候还要好。什么塬因?人人都学《弟子规》,人人都是好人,好人做的事情全是好事,就这么个道理。省心省事,员工遇到事情自己可以做主,自己可以做主不需要问老闆,为什么?符合《弟子规》,就是符合老闆的意思;违背《弟子规》,就是违背老闆的意思。你说这个好,多省事,老闆不操心。老闆把杂事情全丢下,智慧现前,这个公司裡从上到下所有员工多快乐,这还得了吗?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