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解网

佛教信仰的特点是理性与激情

发布时间:2023-02-19 16:44:32作者:心经讲解网

佛教信仰的特点是理性与激情

  编者按: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突出了其智慧的特色。梁启超说:“佛教的信仰,是正信而不是迷信,是兼善而不是独善,是住世而非厌世,是无量而非有限,是平等而非差别,是自力而非他力。”梁启超先生的高度概括,可以作为我们把握佛教信仰特点的指南。圣凯法师以“信”为论,来阐述自己对佛教信仰特点的观点。全文如下: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阿诺德说:诗歌拯救世界。“诗”与“思”,也许原本就是人的两种最基本的精神存在方式。“诗”是一种本能的、审美的方式,诉诸于情感;“思”是一种经验的、判断的方式,诉诸于理性。而海德格尔说:“人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则寻求着“诗”与“思”的融合,激情与理性的交汇,这也是一切宗教、哲学所寻求的终极。

  一百年前,一场有关“佛教非宗教非哲学”、“佛教是宗教又是哲学”的争论,引起了人们对佛教特质的思考,开始寻求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及哲学之所在。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它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反映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也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道德需求和善的追求。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突出了其智慧的特色。孙中山说:“佛教为哲学之母,救世之仁;研究佛学可以补科学之偏。”梁启超说:“佛教的信仰,是正信而不是迷信,是兼善而不是独善,是住世而非厌世,是无量而非有限,是平等而非差别,是自力而非他力。”梁启超先生的高度概括,可以作为我们把握佛教信仰特点的指南。

  佛教信仰的特点

  丹麦神学家克尔凯郭尔在《基督徒的激情》中指出,“信仰的对象是另一个人的现实,与他的交往是一种无限的关注。……信仰的对象是教师的现实性--即教师确实存在。因此,信仰的答案必定为是或否;因为信仰的答案与教条无关,它与教条真实与否这一问题无关。”克尔凯郭尔认为,信仰是对所信仰对象是否存在的信仰;如果没有信仰,当然也就谈不上幸福;同时,信仰与学说无关,与这种学说是否真实也无关。

  信仰其实是一种感情上的确认与相信,并因为这种确认与相信而获得力量,从而在思想与行为发生一系列变化。所以,信仰是感情与理性融合的产物。如果着重理性,对一切事物均抱怀疑态度,抹煞道德价值,会走向“不信”的反宗教道路;如果着重感性,偏于信仰,离开理性的驾御,则会形成狂热的盲目信仰,如“邪信”、“迷信”。

  “邪信”即缺乏正确的理性判断,同时受到情感的误导,从而偏离人生及社会的道德规范,是一种危险而且有害的信仰,如“*轮功”现象。“迷信”则是由于对信仰对象没有经过理性思考而不加分辨地盲目附和,这种心态不只在宗教里才有,现实社会也有形形色色的迷信:或迷信歌舞是人生唯一快乐;或迷信纵情逞暴可解决人生一切苦恼……但这种虚妄不实、短暂无常的迷信,既经不起时间考验,也耐不住人事变迁,随时会崩坍溃散。正如经中所说:“积聚终消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当离,有生无不死。”

  邪信就像一条绳索,束缚了我们开朗的人生,给我们带来很多毫无意义的苦恼,使人生不能获致究竟的解脱,求得光明的世界。迷信则像一付枷锁,把自由自在的世界锁住了,把清净如满月的人格埋藏了。

  因此,无论是个人的修养与提升,还是社会的前进与发展,都需要“正信”。佛教的信仰即是一种“正信”,有其自身价值与意义,其特点如下:

  激情与理性的合一

  佛教是大觉世尊从大悲智海中流露出的,充满智慧、仁慈、清凉的言教。所谓正信的佛教,就是正确的信解、正直的信行和真正的信赖,是必然如此、本来如此、普遍如此。如果一种宗教经不起这三种条件的考验,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

  “信”是认识佛教最重要的入手处。《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大智度论》卷一也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因此,要想获得佛教的利益,一定要具备信仰。

\

  在佛教中,“信”是指身心如一、内外一致的崇奉、相信。信仰作为一种追求,是精神与感情世界的活动,很难用有形、有价的物质去比较。有人常常感到自己没有主宰,不能使思想统一而产生力量,这是因为他本身没有信仰所致。信仰如同我们的家,使我们的生命有所依靠。

  每一种信仰都有信仰对象,佛教的信仰对象,强调真实、功德和作用。首先,相信释迦牟尼佛确实存在。同时,释迦牟尼佛是功德圆满的觉者,具足智德、断德、恩德等三德,跟随这位人天导师,可以使我们的道德更崇高,人格更完美。

  我们信仰的对象,还必须具有圆满的正法。佛法的道理,不偏不倚,因此叫正法。且放诸四海而皆准,适用于任何时空和人事,不受任何限制,因此是圆满的。

  佛教虽然强调信仰的激情,但也非常重视信仰的理性。透过考察与分别,了解到信仰的对象具有真实性,功德性和功用性,从智慧体认而陶冶信仰,理解愈深切则信心愈坚强。这种信心能引发我们向上向善,不但对信的对象有“高山仰止”之情愫,且进一步想达到同一境地。

  梁漱溟先生说过:“西洋文化的特征,是宗教的,信仰的;中国文化的特征,是伦理的,理性的。”在佛教文化中,宗教是哲学的,哲学是宗教的。所以,佛法的信仰表现为激情与理性的合一。信,当然重于感情;但所信的对象,又是理智所能通达并能证知的真实内容,值得景仰与思慕。

  常见一般对佛法颇有研究的知识分子,理解力虽强,但缺乏信仰激情,所以佛法不能在他们心中生根,更不能获得佛法的真实受用。信仰是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结,无论是身处何方,无论世界发生多大变化,它都会使人从内心生起认同之感。以佛法教理来观察社会,指导人生,并以佛法作为自己的归宿,愿将生命奉献于佛教。信仰毕竟不是纯粹的理性,如果没有这种情结,即使对佛法的智慧产生相当的认同,仍不会将佛法融入生命,在这些人心中,佛教仍是外在的客体。

  佛教包括了信仰要素,当我们瞻仰庄严的佛像,手捧佛陀的遗教,神圣感会油然而生。信心能涤除内心的贪、瞋、痴烦恼,使我们获得愉悦、安定和充实。但如果没有经过理智的陶冶,其信不过是盲目迷信而已。佛教的信仰经过了智慧观察,故无一般宗教重信不重解的弊病。

  外界是无常变化的,所以佛法是以自我体验为中心,真理不从外得,而是对自我的认识和把握,并由内向外,以人生现象作为自我体验之印证。对佛法的正确知解愈深,信仰也就愈坚。没有经过理性思考的信仰,好像很虔诚,其实非常浮浅。所以佛教主张从深解中起信仰,确信透过知识的信仰才是深固的。佛法的信仰是激情与理性的合一,在激情的信奉中有深彻的理性;在冷峻的理性后有激情的冲动。能够这样的去了解、体验、实践,人生才会充满无限光明。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