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解网

《觉悟之路》第十一章 王族护法

发布时间:2023-01-19 15:54:04作者:心经讲解网

悭者不生天,愚者不布施;

智者常随喜,后必得安乐。

——《法句经》

频毗莎罗王

频毗莎罗王统治着以王舍城为首都的摩揭陀国。他是佛陀第一王家大护法,15岁登基,在位长达52年之久。

悉达多太子出家,现苦行僧相沿路在王舍城的大街上乞食,国王从寝宫里看见了他,立刻就被他的相貌和高贵的举止?摄服。他马上派使者前往打听悉达多的身世。当他得知太子在盘陀山休息时,赶忙带上侍从,前去拜访苦行僧,询问他的身世和家族。苦行僧乔达摩答道:“大王,喜玛拉雅山正面,居住着拘萨罗这一古老家族。这个王国繁荣富强,物产丰富,我就是来自这个太阳王朝的家族,出生于释迦种性。不求物质享受和色欲,认识到贪欲的罪恶,以及离欲的安稳,我前往追求究竟解脱,以此为乐。”(1)

国王随后邀请太子在觉悟后到他的王国来行化。

佛陀与频毗莎罗王相见

佛陀如期赴约,成道以后,在众多阿罗汉大弟子的陪同下,从伽耶出发,一路来到王都王舍城,临时住在棕榈树林的输婆剃陀祠堂。

佛陀到来的喜讯一下子传遍了整座城市,人们交口称赞佛陀是无与伦比的宗教导师。一听说佛陀已来到自己的王国,频毗莎罗王率领文武百官及臣民百姓一道前往迎接。来到佛陀跟前,他恭恭敬敬行了大礼谦恭地在一旁坐下,文武百官和老百姓中,有的虔诚地礼拜了佛陀,有的望着他的脸,和他友好地打着招呼,有的向他合掌问讯,有的作了自我介绍,也有一部分人默默地坐在一边。就当时而言,乔达摩佛陀和迦叶尊者在人们的心目中有同等的地位。他们无法确定,是佛陀在迦叶座下修习梵行,还是后者跟着前者学习。佛陀观察到了他们的想法,就问迦叶尊者,为什么抛弃了事火祭祀。迦叶也明白了佛陀的意思,解释说,他放弃事火,是因为他更喜好涅槃清凉、安乐的境界,而不是色欲的享受。接着,他拜倒在佛陀脚下,承认佛陀是自己的老师,说道:“世尊是我的导师,我是他的弟子。”如是三称。

虔诚的臣民们一听说他已皈依了佛陀,大为高兴(2)。然后,佛陀讲了《摩诃那烂陀迦叶本生故事》(3)。佛陀前生,其名叫那烂陀,虽身被情欲缠缚,但仍能以同样的方式使迦叶皈顺。

听了佛陀演说的佛法,大众同开法眼。频毗莎罗王即证预流果,请求授与三皈依,然后,又请佛陀及其弟子们在第二天到宫中用斋。

第二天,饭食完毕,国王希望知道陀将住在哪里。佛陀回答说,一个安稳的地方,离城不远不近,信仰者能方便到达,风景怡人,白天不甚拥挤,夜晚不甚吵闹,越静越好,空气流畅,适宜隐士生活。这样的地方最合适。

国王想,他的竹林园将能满足所有这些要求。所以,为了报答教授出世圣法之德,就把此理想的安隐之地(也就是松鼠避难场),布施给佛陀和僧团。此园没有任何房屋,但有许多绿荫成蔽的大树,清静安然。这是赠送给佛陀的第一个居住地,佛陀在此竹林精舍(4)连续度过了三个雨季。

自皈依三宝后,频毗莎罗王以佛法为标准,过着典范的国王生活,每个月斋戒六天。

柯沙罗夫人,摩诃拘萨罗国王的女儿是她的东宫王后,阿闍世是他们的儿子。克玛是他的另一个妃子。国王巧用智谋,使她皈依了佛陀。她后来出家,成为比丘尼僧团中的第一大弟子。

虽然也是一个十分虔敬的国王,但是由于过去的恶业,他悲惨、痛苦地结束了他的一生。

阿闍世王子是王位的续承者,在心情鬼胎的提婆达多唆使下,曾试图刺杀国王,以达篡位目的,但被当场抓获。悲悯的父王不但没有对他残忍的行径进行惩罚,反而把他企盼已久的王位让给了他。

忘恩负义的儿子,恩将仇报,把国王打入监狱,想饿死他,只准许他母亲一人在白天接近他。王后把饭食藏在腰间的小袋里,带进监狱。王子查出后严加禁止。后来,她就把食物藏在发髻中带进去,王子又不准许。她只好用香水洗浴,在自己身上抹上一层蜜、奶油和酥油,以及糖浆等物,国王用舌头舔她的身子,以此来苟延残喘。高度警觉的王子侦察此事后,再也不许她去见他的父亲。

频毗莎罗王从此断绝了一切生存之路。但因为他已证初果,还能来回在狱中散步,享受着精神方面的喜悦。最后,丧心病狂的王子决心结束他的生命,残酷地指使一个理发师割开他的脚底板,在刀口处撒上盐巴和食油,然后又命令他在燃烧着的火炭上行走。

当国王看见理发师向他走来时,心中侥幸地以为,他的儿子已认识到这种做法的愚蠢,派理发师来给他理发,从而放他自由。他万万没有想到,他不得不如此过早地悲惨死去。理发师执行了凶恶王子的旨意,惨无人道地净国王迫害致死。善良的国王在巨大的痛苦中咽气。就在同一天,阿闍世王的儿子也来到这个世界,父亲死亡和儿子诞生的消息同时传到他的耳朵里。

他首先得到儿子出生的喜讯,内心一下子充满了对自己亲生骨肉的无限慈爱,全身不禁兴奋得颤抖起来,全身不禁兴奋得颤抖起来,父亲之爱渗透到他的每一根骨髓之中。他立刻奔到他深爱戴的母亲面前,不住地问道:

“母亲,当我是孩童时,我父亲爱过我吗?”

“你在说些什么,儿呀。当我怀着你的时候,我莫明其妙地产生了一个欲望,想从你父亲的右手吸一口血。但我没有敢讲。这样,我整天不得开心,脸色苍白身体清瘦。最后,在他的一再劝说下,我说出了这种不善的欲望,你父亲高兴地满足了我的愿望,我就吸吮了那可恨的一口血。占卜之人说,你将是你父亲的敌人。因此,我们就叫你未生怨。我曾试图流产,但都被你父亲拦住了。你出生之后,我又想把你弄死,你父亲又不肯。一次,你手上生了一个疔疮,痛苦不堪,没有人能哄你入睡。你父亲在朝庭上听朝问政时,也把你抱着,坐在他的大腿上吸吮着你的疔疮。天哪!他的嘴被烫了泡。噢,我的儿子,是你亲爱的父亲,出于对你的无限热爱,才把那些脓和血吸了出来。”

听着,阿闍世不禁区大叫起来:“快去释放我亲爱的父亲。”

但是,他的父亲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阿闍世王的眼泪直往不淌,他意识到,只有在自己做了父亲之后,才能确切地体会什么是父爱。

频毗莎罗王死后即升四天王天,而为天人。后来,阿闍世王皈依佛陀,成为一名著名的在家弟子。在佛陀涅槃后的第一次结集中,他起了积极的作用。

拘萨罗国王

拘萨国王是摩诃拘萨罗王的儿子,统治着以舍卫城为国都的拘萨罗王国。佛是佛陀的另一个皇家大护法。他与佛陀同时代。由于他文武兼备,宿具善根,他父亲在世时,就把王位让给了他。

他在佛陀早期行化时就皈依了三宝。《相应部》中说,有一次,他来到佛陀跟前,请教佛陀,说他年轻,出家学道的时间又不长,如何能圆满觉悟(5)。

佛陀回答道:

“大王,世上有四种人或物不可被轻视或小瞧,他们是刹帝利、蛇、火和比丘。”(6)

为此,他给国王讲了一部十分有趣的经。讲结事时,国王快乐无比,当即皈依了佛陀。从那时起直到去世,他深深地挚爱着佛陀。据说,有一次,他拜倒在佛陀跟前,双手摸着他的脚,不住地用嘴亲吻。(7)

正宫娘娘玛丽诃虔诚而富有智慧,精通佛法。国王的宗教热情绝大部分是受到她的影响。她是他的良师益友。

一天,国王做了16个不同寻常的梦(8),不知这些梦将意味着什么,整天被搞得心烦意乱。他的婆罗门谋士把这些解为预示着厄运的到来,指导他进行大规模的牲口祭祀,以此来避免因梦而带来的灾难。国王按照吩咐,作好了一切必要的准备。一场残忍的祭祀就要开始了,成千上万可怜的牲口就要被无情的剥夺生命。玛丽诃皇后听说将要造作如此惨无人道的恶业,劝请国王来见佛陀,让他来圆比梦。佛陀无限的正见远远超过了那些俗的婆罗门。所以,国王来到佛前,通报了来访的目的,讲述了16个梦,希望佛陀讲解它们的意思。佛陀圆融地解释了所有的梦。

拘萨罗王不同于频毗莎罗王,他具足福报因缘,聆听了好多次佛陀富有启迪和指导性的开示。在《相应部》中有一特别部分,叫做拘萨罗相应(9),其中记载了佛陀对他讲解的许多经典,以及他们之间的对话。

有一次,他与佛陀坐在一起,看见一群身上长满了毛、指甲长长的苦行僧人经过,就从坐上部了起来,恭敬地向他们行礼,口中说道:“尊者,我是波斯匿王。”当他们走远后,他回到佛陀跟前,想知道他们是否是阿罗汉,或是正在求证阿罗汉果。佛陀解释说,享受物欲的普通在家人是很难判断其他人是否是阿罗汉。他说了他的看法:

“只有长期为伍的人才能知道对方的行为,一个善于观察而非粗心大意之人,智者而非愚者才能真正认识他人。通过交谈,知其清净,不幸之时知其坚强,通过辩论知共智慧。所有这些都要在长时间内做到。要做到这些,必须善于观察,不可粗心大意,具有智慧而非愚昧。”接着,佛陀以如下的偈颂,总结如上所说:

“人非其表而闻名,初识不必有信心;徒有外在善行者,放逸之人遍世界,犹如泥制假耳环,亦如分文渡金铜;行者身披梵行衣,不净其中美其表。”(10)

作为一个强大王国的国王,拘萨罗王不可能完全避免战争,特别是与邻国之间的冲突。一次,他被动地与他的侄儿阿闍世王交战,惨遭失败。佛陀听到这一消息后说:

“胜生怨,败住苦。胜败两俱舍,和静得安乐。”(11)

又有一次,拘萨罗王获得了大胜,俘虏了阿闍世王的全部军队,仅阿闍世王一人得以逃脱。当佛陀听到此胜利的消息时,又口诵如下偈颂。此颂的真理即使在当今被战争困绕的世界亦具同等的力量。

“一个人也许会损坏他人,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他被别人损坏时,也会损坏别人。

只要恶果还未成熟,愚人自幻此时是时机,

一旦业径生果,以苦为生。

杀人者被杀人者杀,

胜者被胜者胜,骂人者被人骂,恼人者被人恼,

由是业业相报,毁人之人被人毁。”(12)

佛陀曾同拘萨罗王谈过有关妇女之事,这些都同样的有意义,对妇女来说是一大鼓舞。有一次,国王诚恳地同佛陀交谈,一侍卫走了过来,小声地告诉他,玛丽诃皇后生了一个女儿。国王一听这个受欢迎的消息,脸上一阵的不高兴。在古代印度,即使在今天也一样,女儿的出生不会给家庭带来快乐。这是由于多方面自私的原因,比如说提供嫁妆等问题。不同于其他宗教师,佛字母对妇女作了热情洋溢的赞美,并在如下的话语中表彰了妇女的四种品德:

有些女人真的比男人强,万民之主,把她抚养成人。

她们有智慧,有道德,忠贞诚实,敬奉婆婆如神明。

如此高贵的妻子会生下勇敢的儿子,统治王国的国王。(13)

有的女人比男人强-Itthi-pi-hi-ekacciya-seyya,这是佛陀亲口所说。特别是在妇女不受尊重的印度,没有一个宗教家说如此勇敢而又高尚的话语。

他120岁的老祖母去世时,国王十分悲恸,来到佛前说,他将给予他所能给予的一切救活他慈母般的祖母。佛陀安慰他说:

“诸有情皆有一死,以死而终,死亡是自然之事。陶工所作器皿,无论是烤制或非烤制,都有毁灭。一旦如此则结束其生存。坏灭为其必然之事。”(14)

国王渴望能聆听佛法,即使有些地方需要他前往处理国家大事,他也将尽可能的创造一切机地亲近佛陀,虚心地与他交谈。《法庄严经》(15),以及《一切智经》(16)记载了有关他们这个方面的事。

拘萨罗王的正宫娘娘,是一花店店主的女儿,她在国王前去世。频毗莎罗王的妹妹是他的一个妃子,而他的一个姐姐嫁给了频毗莎罗王,阿闍世王就是她的儿子。

拘萨罗王有个儿子叫陂荼达。在国王年老时,他发动政变背判了他。这个儿子的母亲是释迦族大名的女儿,与佛陀沾亲带故。他的祖母曾是一个女朴,当老国王娶她为妃时,他不知道这一事实。当陂荼达听释家族人说他出生低贱时,他怀恨在心,发誓消灭释迦族,试图报复。不幸的是,正是由于陂荼达,老国王被迫害互在城外的一间小屋子里。临终时只有一个老家人在身边。他死于佛陀之前。

[注]

(1)《经集》,第三品,《出家经》。

(2)见第七章。

(3)第545。

(4)巴利语Arama指没有建筑物的花园,当佛陀接受此慨慷布施时,其中没有任何建筑物。现在,Arama用来指有可供出家人居住房屋的寺院。

(5)《相应部》,第一品,第68页。英译《相应部》第一品,第94页。

(6)暴怒的王子,虽然年轻,但可能给他人带来无情伤害,即使被小蛇咬了一口也许会伤害人命。星星之火可以引起火灾,年轻的出家人可能是圣者或法师。

(7)《中部》,第二品,《法庄严经》,第120页;英译《中部》经,第二品,第303页。

(8)《本生故事》,第一卷,77,第188-192页。

(9)《相应部》,第一品,第三相应,第一经,第68页;英译《相应部》,第一品,第93-127页。

(10)英译《相应部》,第一品,第104-106页。

(11)英译《相应部》,第一品,第109页;《法句经》,第201偈。

(12)同上,110页。

(13)英译《相应部》,第一品,第111页;《相应部》,第一品,第三相应,第十六经,第86页。

(14)英译《相应部》,第一品,第122页。

\

(15)《中部》,第一品,第39页。

(16)同上,第一品,第40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