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解网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五(之六)

发布时间:2024-08-08 01:00:03作者:心经讲解网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五(之六)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五(之六)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

“接着,憍梵钵提尊者从座位上起身,五体投地礼拜佛陀,恭敬地对佛说:我有口业在身,曾经于过去劫当中,轻视嘲弄四果沙门,所以其后的世世生生里面,都患有牛呞病。”

【憍梵钵提】即《楞严经》第四卷当中,那位“异舌知味”的骄梵钵提,由于是音译,“憍”与“骄”同音,可以相互取代。

所谓的“牛呞病”,大约是指人的吃相很难看,好像牛在反刍一般,动作很慢,很夸张。但这也有好处,那就是,人家细嚼慢咽,不仅有利于消化吸收,还特别擅长于用舌根来细细地品尝味道。

换句话说,人家“舌根猛利”呀。于是呢,世尊便应机化导,让憍梵钵提从“知味”下手来修行。

——所以,修行不在于弥补短处,而是反过来,要学会运用和发扬自己的长处。哪一根猛利,就用哪一根来修行。憍梵钵提的舌根最猛利,他曾用舌根嘲弄四果沙门而造业,也因此而由舌根来承受业报,生生世世都有牛呞病。

但同时,其舌根的“知味性”也因此而特别猛利,世尊明了于此,于是便教给憍梵钵提观察“知味性”的心地法门。

具体如何修呢?那就是:

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观味之知,非体非物,应念得超世间诸漏。

“如来您为我开示‘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因此而得以灭尽分别心,入甚深三昧。”

“于三昧中,再来观察舌根之‘知味性’,发现它既不来自于身体(舌头),也不来自于食物。它终究了不可得,也不会断灭,不会被任何味尘所左右,而了了常知。于是,我便在这一念之间,得以超出一切世间有漏烦恼。”

如何是“一味清净心地法门”?

答:舌根所知味道千差万别,苦辣酸甜具足,这个不叫做“一味”,而叫做“众味”。但是,无论遇到哪一味,只要从这个“味道”往“知味性”回头反观,就会发现,虽然“众味”千差万别,可是,那个“知味性”并无两样。

好,那就请大家把平时习惯于放在“味道”上面的那个注意力,让它学会随时回头反观“知味性”,转移到“知味性”上面来。于是呢,“味道”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平淡了。久而久之,如此反观的力量纯熟以后,您虽然不曾失去辨别“味道”的能力,但是,您会发觉,您的心已经不在意酸甜苦辣了。当品尝着“众味”之时,您的“知味性”如如恒一,不动不乱,这就叫做“一味清净”。

“知味性”已经做到“一味清净”,同时,您的第六意识心呢,也就不会再随着“味道”进行虚妄分别,而常在三昧,归于“心地”也,故名“一味清净心地法门”。

这并不容易做到,需要信心,需要环境,需要智慧,需要善根,需要心无牵挂,需要持之以恒。

假如您真正做到了,那么,随着“知味性”脱开“众味尘”,您的心也同样会脱开一切尘劳烦恼,它将在一念之间超出三界轮回,就如同憍梵钵提尊者一样:

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如来亲印,登无学道。

“我因此得以内脱身心之我执,外忘世界之法执,远离欲有、色有、无色有之三有,犹如飞鸟出笼一般,超出了三界轮回。”

“在内离心垢、外消尘缚之后,我便得到了清净法眼,成就阿罗汉果。如来您亲自为我印证,已经位登无学道。”

有人问:不是说阿罗汉破尽了“我执”,还存有“法执”吗?您怎么说憍梵钵提“外忘世界之法执”呢?

答: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阿罗汉与辟支佛,不仅破尽了“人我执”,他们也破除了部分“法我执”,只是残留了一部分非常微细的“法我执”而已,那就是对于“清净法性”的微细执着;或者说,对于“涅槃”的微细执着。

假如二乘圣者不曾破除对于山河大地之“法执”的话,那么,请问,他们怎么会具有那样广大不可思议的神通功德呢?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佛陀您询问哪个法门最圆通,据我的修证过程,以反观味道,归于如如‘知味性’,得‘舌根圆通’为上。”

此乃“十八界圆通”当中“六根圆通”之第四“舌根圆通”,亦名“知味性圆通”。

接下来,第十位由毕陵伽婆蹉尊者自述圆通: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

“接着,毕陵伽婆蹉尊者从座位上起身,五体投地礼拜佛陀,恭敬地对佛说:在我最初发心跟随您出家修道之时,多次听闻如来您宣说世间的一切都是苦,都是不可乐着之事。”

【毕陵伽婆蹉】汉译“余习”,尚存留有宿世轻慢习气的缘故。

毕陵伽婆蹉尊者曾于过去五百世当中常为婆罗门种姓,在古印度社会当中地位尊贵,故此形成了轻慢习气。当他此生随佛出家,证得阿罗汉果以后,慢习仍有残留。

尊者曾多次经过一条恒河的支流,阿罗汉虽然具备了五眼六通,可以飞行变化,但是,运用神通力并不符合人世间的因缘与因果。因此,通常的情形是,阿罗汉需要过河的时候,便可以向河神提出请求,说:“尊神,请住流。”

既然有圣者提出了请求,随顺这个因缘,河神便会恭敬地执行,暂时让河水停住,请圣者过路。圣者过去了以后,河水又恢复了常态。

可是,当毕陵伽婆蹉尊者经过这条河的时候,他发现河神正是自己多世以前的婢女。于是,他仍用过去世的称呼,有些轻慢地说道:“小婢,住流。”河神很不情愿地暂停了河水。几次下来,河神忍无可忍,便向佛陀去告状,佛陀听完,让毕陵伽婆蹉向河神道歉。

只见毕陵伽婆蹉双手合掌,神情肃穆地向河神道歉说:“小婢,莫怪。”众人随之哄堂大笑,佛陀便为大家解说其中前因后果,大家才明白毕陵伽婆蹉并非故意如此,实无轻慢之心,只是宿世习气仍在罢了。

【诸世间不可乐事】世间的一切都是苦,都是不可乐着之事。

毕陵伽婆蹉听了世尊的开示,便时常思维观察,为何世间的一切都是不可乐着之事?这就叫做“如法思维”。他是如此地专注与精进,以至于,在乞食的路上,也不曾空过。

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刺伤足,举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

“有一次,我入城乞食的时候,心里还在思维观察世尊所开示的法门。不知不觉在途中踩上了毒刺,被刺伤了脚,很快,竟然全身都疼痛起来。”

“面对着这个疼痛之苦,我便进行思维观察,我想,我有一个‘知觉性’,它能够感知这彻骨之痛。同时,虽然‘知觉性’感觉到了疼痛,但是,‘知觉性’深处的那个‘清净心’,它却没有任何疼痛和痛觉。”

印度属于热带,物种极为丰富,好的方面,如香料、水果、药草等等很多;不好的方面,如毒蛇、毒虫、毒草等等,也很多。这个“毒刺”就是毒草所生的刺,扎破了脚,毒素随着血液流遍全身,竟然会全身疼痛,可见其毒性不小。

毕陵伽婆蹉尊者正在思维观察人世间的不可乐事,哎,自己就遇到了不可乐事,苦境当前,修行人正好对境观察。这一观察,便会发现,“身根”的“知觉性”在感知身体的疼痛;但是,“知觉性”本身会不会“疼痛”呢?

在您疼痛的时候,您只要踏实观察,就会发现,“知觉性”本身并不会疼痛;而所谓的“疼痛”,只是“知觉性”的“感受”而已,“感受”是虚妄的,也是一种“错觉”。这说明,“知觉性”之内在,就是自性“清净心”,它既不疼痛,也无痛觉,它不会被“错觉”所影响。

这样的话,自己身体里面,就有了一个感受疼痛的“知觉性”;另外还有一个“清净心”,它知道“知觉性”在感受疼痛,但它既不疼痛,也无痛觉。可是,一个人的身体里面,怎么会同时有两个“知觉”呢?

——为什么呢?

——不知道。

——不知道,就是“疑情”。把持住这个“疑情”,不要放松,不要舍弃,非要弄个明白不可。这,就叫做“参禅”。

这一参,不得了,妄想杂念统统无影无踪了,心专注在了“疑情”上面,这就叫做“摄念”,收摄心念是也。如此“摄念”,不用多久,自然得入三昧。于三昧当中继续深入观察,机缘一到,便会“桶底脱落”,彻悟本来。

彻悟什么本来呢?没有什么,就是微细的妄想之纠缠消灭了,心与境界的对立融通了。于是,自性清净心显现了。

毕陵伽婆蹉尊者便是如此:

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摄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

“于是,我进一步思维观察,这样反问自己:我只有一个身体,怎么会同时有两个‘知觉’呢?这样一反观,心念就被收摄在了这个点上,而不会乱动了。”

“像这样收摄心念不久,就进入了三昧,于三昧当中继续观察,忽然之间,身心境界消散如空。接下来,继续安住修行了三七二十一天,便以空慧灭尽了一切有漏烦恼,成就阿罗汉果。有幸得到如来您亲自印证,说我已经明达无学道。”

显然,毕陵伽婆蹉尊者的实修当中,“摄念未久,身心忽空”是其要点,这也就是所谓的“三昧”,以及由“三昧”而发生的“无漏慧”。这样的禅修,正是咱大家需要学习和实践的地方。

这样的禅修,不太可能在都市纷纷扰扰的人群当中去实现,它更适合于山林旷野,至少是在清净伽蓝。再至少,您总得是个没杂事儿的闲人吧。即使得到了这样的三昧,通常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安住,例如所谓的“三七日”,即三七二十一天的安住修行,才能够逐渐化解种种烦恼习气,让“无漏慧”得以成长、透彻而无处不在。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佛陀您询问哪个法门最圆通,据我的修证过程,以摄念完全关注‘知觉性’,而遗忘‘身根’之感受,得‘身根圆通’为上。”

某人问:关于“纯觉遗身”,享有“独步楞严”之美誉的圆瑛法师解读为“纯一本觉,遗忘身心”,您以为如何?

答:法师解读固然不错,只是有失方便,并不符合修行人用功的实际情形。显然,法师把“纯觉遗身”之“觉”仅仅理解为“本觉”,那么请问,您现在能够找到“本觉”吗?

某人:找不到。估计,毕陵伽婆蹉尊者在最初用功的时候,也找不到吧?

答:是的。因此,毕陵伽婆蹉尊者并不是从“本觉”下手来观修的,而是从与“身根”有密切关系的那个“知觉性”来下手的。那么,再请问,您现在能够找到自己“身根”的“知觉性”吗?

某人:嗯,好像可以,但需要静心与专注,需要环境。可是,“知觉性”与“本觉”有何关系呢?

答:“知觉性”的根源就是“本觉”,因此,只要专注在“知觉性”上面,逐渐放舍对于“身根”触受的攀缘,久而久之,就会做到“纯觉遗身”,您的心纯粹显现为一个“觉性”,而遗忘了,或者说,超越了身体感受。

此时的“觉性”,已经不仅仅是“知觉性”了,它就回归了“本觉”。因此,圆瑛法师的解读也丝毫不错,就在那时,毕陵伽婆蹉尊者“纯一本觉,遗忘身心”,而得证无漏圣果。

此乃“十八界圆通”当中“六根圆通”之第五“身根圆通”,亦名“知觉性圆通”。

接下来,第十一位由须菩提尊者自述圆通: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

“接着,须菩提尊者从座位上起身,五体投地礼拜佛陀,恭敬地对佛说:我自遥远劫以来,‘意根’知法没有障碍,具备空性智慧和宿命通,可以观察到自己,已经投生了像恒河沙数那样多的生生世世。”

【须菩提】汉译“空生”,刚出生的时候,家中库房里的财宝忽然变得空无一物,他父亲大惊,赶忙请人卜卦,得一“善吉”之卦,故亦名“善吉”。七天之后,家中财宝复现,故尊者亦名“善现”。乃是佛陀十大弟子当中的“解空第一”。

【旷劫】遥远劫。

【心得无碍】指须菩提尊者“意根”知法没有障碍,天生具备宿命通,具备空性智慧。此“心”大约指“意根”。

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

“当初我在母胎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诸法空寂之理。出生之后,逐渐觉悟到十方世界皆是空寂,同时也可以帮助有缘众生证得空性。”

由于须菩提尊者不是一般的阿罗汉,乃是久行菩萨道的大菩萨,助佛宣化而来,所以,即便未见佛陀之前,也有如此功德。

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

“承蒙如来您显发‘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我因此而觉悟了如来藏之圆明空性,得阿罗汉果。顿时悟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于佛陀知见。”

“您为我印证已经成就无学圣果,且赞叹我对于‘解脱性空’的了悟,在诸弟子当中最为第一。”

佛陀开示诸如“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之类的法义,并不仅仅在楞严法会当中,而是时有宣说。如来说法,不失时机的缘故。

当以往如来宣说如此法义之时,须菩提尊者便以其天生无碍的“意根”契入了“空如来藏”,成就无漏圣果。其入道途径,关键在于“意根”的“觉知性”之圆通无碍。

有人问:此“意根”之“觉知性”如何才能够圆通无碍呢?

答:心不住法,法自圆通;法法若能圆通,必是心无挂碍。只要“不在意”,凡事不牵挂于心,此“觉知性”本自圆通。

世间人为何事事纠缠不清,处处烦恼不休呢?因为,他们在意的事情太多了,把虚假的幻相都当真了,没有智慧的缘故。如何才能够有智慧,乃至于具有如同须菩提尊者一般的“空慧”呢?好好静心学习佛经吧,锲而不舍,耐心参寻,早晚会觉悟“空慧”的。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佛陀您询问哪个法门最圆通,据我的修证过程,以了知诸相非相,乃至于‘知非’之‘知性’,与‘所知’之‘非相’一同穷尽而归于空,如此回观法界,归宿于无相无性,得‘意根圆通’为上。”

本段经文不长,但含义颇深,请逐字逐句耐心体会。

此乃“十八界圆通”当中“六根圆通”之第六“意根圆通”,亦名“觉知性圆通”。

接下来,第十二位由舍利弗尊者自述圆通:

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

“接着,舍利弗尊者从座位上起身,五体投地礼拜佛陀,恭敬地对佛说:我自遥远劫以来,就已经获得了‘心见清净’。”

“这样转世受生了无数次,如同恒河沙数一样数不清。每一世当中,对于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种种现象变化,一见到就会通达,不会有障碍。”

【心见清净】“心见”即“眼识”,“心见清净”则指眼识虽然明了色尘境界,善分别于色尘境界,却不会沾染于色尘境界,不会因色尘而发生贪、嗔、痴等不良情绪。

于是,“心见清净”的人,天生便会通达一切色尘相状之变化。表现在生活当中,就会绝顶聪明与智慧,学习能力特别强大,举一反三,闻一知百。舍利弗尊者就是如此。

舍利弗尊者到底有多聪明呢?据记载,尊者见佛之后,听佛说法,七天就通达了全部佛法教义,半个月就证得了阿罗汉果。故名“大智舍利弗”。

舍利弗尊者生生世世都能够“一见则通,获无障碍”,这太厉害了

。但是,必须要见到才可以,还是离不开因缘。在法缘没有成熟之前,就遇不到佛法,也不可能通达于佛法。

终于有一天,修习外道法的舍利弗迎来了自己的法缘:

我于中路,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

“一次,我在途中,遇到迦叶三兄弟前后相随而行,经过交谈,迦叶兄弟为我宣说了因缘之法,我因此而觉悟到,心本来是没有边际的。”

【迦叶波兄弟】即:迦叶三兄弟,是当时颇有影响力的外道老师。老大优楼频螺迦叶,汉译“木瓜林”,有弟子约五百人;老二伽耶迦叶,“伽耶”是山名,也是城名,有弟子约二百五十人;老三那提迦叶,“那提”是河名,有弟子约二百五十人。

当佛陀度五比丘之后,便前往度化迦叶三兄弟,显现了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妙用,以及慈悲智慧,才让优楼频螺迦叶心服口服,甘愿拜佛陀为师,其五百弟子也都愿意相随。而后,伽耶迦叶和那提迦叶也都愿意跟着兄长,一同随佛出家,于是,便有了早期的约千人之僧团。

不久,舍利弗和大目犍连各率弟子一百人,同来寻佛出家;紧接着,聪慧的耶舍长者之子朋熏在佛陀的启发下发心出家,有近五十人受朋熏影响,也来投佛出家。这样,便形成了约一千二百五十比丘的庞大僧团。

这一千二百五十比丘陆续证得阿罗汉果,具足五眼六通。他们发现,自己在多生以来都是外道修行人,却迟迟不能证果,直到今生遇到佛陀,才成就了阿罗汉果。因此,他们内心对佛陀无比感激,便时时追随佛陀,拥护佛陀说法度生,成为佛陀的常随众。

【相逐】前后相随。佛制比丘行走之威仪,应当一字纵队前后排列,按照戒腊多少,长者居前,整齐有序。以区别于当时外道们的散乱无序,显得格外庄严。

关于舍利弗尊者见佛之缘由,据相关资料,有两个版本,本段经文是其中一种。大致情形如下:

当师父沙然梵志去世以后,舍利弗和目犍连便成为老师,各自带领着一百弟子修行。一天,舍利弗走在路上,忽然看见对面来了三个沙门,正是迦叶三兄弟,他们前后相随而行,整齐、威仪而有序。舍利弗从来没见过如此庄严的修道者,同时,他以“心见清净”之智慧,已经知道这些都是了不起的修行人,而他们的师父呢,就更了不起了。

于是,舍利弗便上前搭话,问道:“尊师何人?”迦叶三兄弟回答:“我师释迦牟尼。”舍利弗又问:“尊师授汝何法,可得闻乎?”迦叶三兄弟回答:“一切诸法本,因缘无生生;若能解此者,则得真实道。”就是这个偈语,大智舍利弗一听,立即悟道,觉悟到心性无边无际,得须陀洹果。

巧合的是,不久,大目犍连也在乞食的路上遇到了迦叶三兄弟,经过交谈,同样听闻了这个偈语,据说,也因此而悟道,证得初果(见后文)。于是,二人商议之后,便带领着弟子们一同随佛出家,成为佛陀身边的常随众。

另一个版本是:

一天,舍利弗走在路上,遇到马胜比丘从对面走来,马胜比丘乃是五比丘之一,其威仪极为庄严,神情肃穆而安详,竟然把舍利弗看呆了,他从来没见过如此庄严的修道者。

于是,舍利弗便上前搭话,问马胜比丘:“尊师何人?”马胜比丘回答:“我师释迦牟尼。”舍利弗再问:“尊师授汝何法,可得闻乎?”马胜比丘回答:“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听了这个偈语,舍利弗立即心开悟解,法喜充满。

回去以后,舍利弗把这个偈语转述给师弟目犍连,目犍连同样获得悟解。于是,两人一同带领弟子前往见佛,都跟随佛陀出家,成为佛陀身边的常随众。

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于是,我便与大目犍连一起,带领弟子们跟随佛陀出家。在您的教导下,我从‘心见清净’到达了‘见觉明圆’,心境宽广,无所畏惧,成就阿罗汉果。”

“您赞叹我为佛长子,我之成就乃是从佛口宣说之妙法而生,我之法身智慧亦是从佛法化生。”

【见觉明圆】“眼识”之“心见”变得光明圆满。“见觉”即“心见”,即“眼识”。

如何才能够“得大无畏”?

答:一旦觉悟心性非生非灭,遍满法界,知其不随生死而生死,不因业力而转变,更有何畏惧呢!舍利弗尊者亦复如是,由“见觉明圆”而达心性圆满之涅槃,故无所畏惧。

同样,真正的悟道者也是如此,他们不会再畏惧种种逆境和业报,对于疾病,对于死亡,等等,都能够坦然面对。

舍利弗尊者之所以被佛陀赞为“长子”,被大众尊为“长老舍利弗”,除了年高德重之外,皆因其“心见”清净光明之广大智慧,为众弟子当中公认的“智慧第一”。

究其根本,佛法乃是智慧之法,所谓“智慧胜过神通力”是也。在菩萨“六度万行”当中,以“般若波罗蜜”最为第一,称为“第一波罗蜜”。“般若”正是“智慧”,超脱挂碍的解脱智慧。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佛陀您询问哪个法门最圆通,据我的修证过程,以‘心见清净’则发生智慧之光,智慧之光到了极处,便会通达如来知见,得‘心见圆通’最为第一。”

此乃“十八界圆通”当中“六识圆通”之第一“眼识圆通”,亦名“心见圆通”。

接下来,第十三位由普贤菩萨自述圆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