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十四)
接下来,在“五阴”当中,继续论述“想阴”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世尊仍旧运用类比,也是举例说道: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就好比有的人,在和别人谈论到酸梅的时候,心里想到酸梅的同时,嘴里就会感到酸涩而流出口水;心里一想到自己站在悬崖边上的情景,两个脚心就会又酸又涩,仿佛真地站在了悬崖边一样。”
“应当知道,五阴当中的想阴,也是这样的,虽然它有种种作用,却终究是虚妄的。”
【酢(音:醋)梅】就是酸梅。“酢”:与“醋”相同,是异体字。
【想阴】第六意识思想心,对于众生的覆盖。
所谓的“覆盖”,也就是被它所影响,甚至被它主宰。一切众生都是如此,往往被自己的思想所主宰,却不知道,所有的思想其实都是虚妄的,都在无常变化当中,随时起起灭灭,没有任何确定性。
可是,众生的“思想心”明明有很大作用啊,例如“望梅止渴”的典故当中,多亏了曹操急中生智,才让士兵们能够克服行军当中的饥渴。为啥说它是虚妄的呢?下面,世尊继续给大家解说,以前面的谈论酸梅生出口水为例,看看“想阴”到底为啥是虚妄的:
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
“阿难,你要知道,这个说出来的‘酸水’(其实是想出来的,因为说,才想到了酸梅,所以流出了口水,本质上属于‘想阴’),既不是从酸梅产生的,也不是从嘴喝进去的。”
【如是酢说】这个说出来的“酸水”。是“如是酢说之水”的省略。
文言文很简练,咱必须要仔细理解体会,看看它到底是啥意思,到底是如何省略和概括的,才能够明白其含义。由于下文有“此水”等等,就说明这个“如是酢说”就是指说出来的酸涩和口水,即“酸水”。
也许有人会疑惑,就这么嘴里一说,心里一想,难道就会出来“酸水”吗?
答:有时候,确实如此。我自己有一次特别明显的体会,那是当我第一次见到柠檬的时候,我从来没吃过它,但是,却在电视里面看到过许多次,早就知道“它很酸”,这个知识深深地印在了思想里面。于是,有一天,当我某次在自助餐厅里面见到它的时候,一下子就认出了它是柠檬,这时呢,我的嘴里面自然就发生了一阵强烈的酸感,并流出了似乎是酸酸的口水。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已经许多年了,仍然很清楚,当时,我挺纳闷,又没吃过这个东西,咋会感到了酸呢。
——现在清楚了,我的这个酸,以及酸酸的口水,完全是自己“想”出来的呀。这,就是“想阴”。请大家注意,从这个角度来观察,无论是说出来的酸,还是像我一样看出来的酸,其实质呢,都是“想”出来的,都属于“想阴”。而“说”和“看”等等,在这里只是发起“想”的助缘而已。
“想阴”对于众生的覆盖,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它的作用。这种作用影响了众生的身心,在当时,甚至主宰了众生的身心,所以叫做覆盖,所以叫做“阴”。
那么,只要证明这种作用是虚妄的,也就可以证明“想阴”是虚妄的了,这就是世尊论述的思路。在谈论酸梅这个事情当中,口中感到酸涩,并且“口中水出”就是作用。请注意,口水当然是从嘴里流出来的,只是,谈论酸梅所流出来的口水和平时不太一样,其中带着“酸”的感觉和味道。那么,这个“酸”才是“想阴”真正的作用,只要来看看这个“酸”是从哪里来的,就清楚了。
在这个事例当中,只有酸梅是酸的,因此,“酸”要么直接来自于酸梅,要么经由人的嘴吃进去,再要么,通过人的耳朵进去。那么,谈论酸梅所生出来的“酸”和“酸水”,到底是来自于哪里呢?
世尊继续说道:
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
“是这样的,阿难,如果这个‘酸’是从酸梅产生的,那酸梅自己就应该可以代替人的谈论,直接让人口中生出‘酸水’才对,何必非要等到人来谈说,并想到酸梅,才出来‘酸水’呢?”
“如果‘酸’是从人的嘴进去,才出的‘酸水’,那就是说嘴巴自己就能把‘酸’听进去,何必非要等耳朵听到谈论,心里想到了酸梅,才出来‘酸水’呢?”
“此外,如果只是需要耳朵听到,而不需要想,就会有‘酸’的话,那这个‘酸水’,为什么不直接从耳朵流出来呢?”
世尊以上论证,证明了如下几点:
1、这个“酸”不来自于酸梅;
2、这个“酸”不是从人的嘴进去的;
3、这个“酸”也不是单独由耳朵听出来的。
那么,以上三点也就证明了,这个“酸”没有来处,它完全是“想”出来的幻觉,它是虚妄的。而这个“想”出来的“酸”呢,它属于第六意识思想心,恰恰就是“想阴”,以及“想阴”的作用。
因此,通过如此类比论证,世尊就引导咱大家得出结论:“想阴”和谈论酸梅出来的“酸”一样,是虚妄而不真实的。
另外一个事例也是一样:
想蹋悬崖,与说相类。
“心里一想到自己站在悬崖边上的情景,两个脚心就会又酸又涩,仿佛真地站在了悬崖边一样。与谈论酸梅而口中生出‘酸水’的道理是类似的。”
类似在哪里呢?就在于:
1、这个“又酸又涩”不来自于悬崖;(因为,根本就没在悬崖边)
2、这个“又酸又涩”不来自于脚心;(否则的话,人的脚心随时都会“又酸又涩”了)
3、总而言之,这个“又酸又涩”完全是“想”出来的幻觉,感觉很真实,其实,完全是虚妄的。
世尊通过两个事例,来引导大家类比论证,最终的结论一样,那就是:“想阴”是虚妄而不真实的。所以,它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
但是,在生活里面,咱的“想阴”显然又无处不在,只要咱起心动念,“想阴”及其作用就覆盖了咱大家。这就说明,“想阴”也不属于“虚无”。因此呢,它就是咱周遍圆满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对于“五阴”当中的“想阴”,世尊小结说:
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五阴’当中的‘想阴’,就和谈论酸梅出来的‘酸’,以及想到自己站在悬崖边而脚心感到的‘又酸又涩’一样,是虚妄而不真实的。它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接下来,在“五阴”当中,继续论述“行阴”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世尊运用类比和比喻说道:
阿难,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就好比湍急的水流当中,波浪相续不断,但是,后浪催前浪,前浪伏,后浪起,前后次序丝毫不会错乱。”
“应当知道,五阴当中的‘行阴’也是这样,它发生在‘识阴’大海当中,前念灭,后念起,其中的微细思量心,念念相续,前念和后念的次序丝毫不会错乱。”
【暴流】湍急的水流。即:急流。
【不相踰(音:余)越】不会相互超越,不会错乱。“踰”:“逾”的异体字。“逾越”:超出,超越。
【行阴】在阿赖耶识当中,所发生的迁流造作之微细思量心,它念念生灭不停,覆盖了众生的自性清净心,承载了虚妄的因缘果报和生死轮回。故名“行阴”
。“行阴”当中的主要内容,就是第七识末那识,望着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也就是咱大家当前的“见闻觉知之性”,把这个“见闻觉知之性”当做了主人,把它叫做“我”。在念念当中,迅速而不停地如此攀缘,如此思量,每个众生不知不觉当中都是如此,这就是一切众生与一切生死轮回的基础——“行阴”。所谓的“行”,就是迁流造作,主要是指微细心念的迁流造作。
但是,以咱大家的思维心,通常还无法到达“行阴”的境界,因为,咱的思维心属于“想阴”,它比“行阴”要粗乱许多。假如说“行阴”好比细密的“急流”的话,那咱大家的“想阴”呢,就好比在“急流”的基础上,所掀起的“惊涛骇浪”。
只有“惊涛骇浪”平息下来,水面的“急流”才会被观察到(有兴趣的同修,可以留意一下人工水渠,里面的水流大约就是“急流”,看起来比较平缓,实际上流的挺快)。同样,只有咱的胡思乱想平息下来,咱的“行阴”才会被观察到。那时,其实已经在禅定当中了。关于五阴的具体禅修境界,等到《楞严经》第九卷,世尊将会给大家详细开示。
因为大家难以观察到“行阴”,所以,与前面论述“色阴”、“受阴”和“想阴”不同,世尊不再举例子,而是运用类比和比喻,通过讨论水流之急流的“流性”,引导大家,类比观察这个“行阴”当中心念之急流的“流性”,看看它到底是啥。世尊说道: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阿难,你要知道,‘行阴’心念之急流的‘流性’,就像这水流之急流的‘流性’一样,是虚妄的。”
“因为,这个水流的‘流性’,既不是从虚空当中产生的,也不是从水里面出来的;它既不是水的本性,也不是离开虚空和水之外的独立存在。”
在这个比喻当中,依据蕅益大师的注解,世尊用水流的“流性”比喻“行阴”的“流性”;用“水”比喻“阿赖耶识”;用“虚空”比喻“妙明真心”。于是呢,咱把这个法义还原出来,就是:
“阿难,你要知道,这个‘行阴’微细念之急流的‘流性’是虚妄的。为啥呢?因为,这个‘流性’,既不是从‘妙明真心’当中产生的,也不是从‘阿赖耶识’里面出来的;它既不是‘阿赖耶识’的本性,也不是离开‘阿赖耶识’和‘妙明真心’之外的独立存在。”
——总之呢,这个“行阴”急流之“流性”,既是虚妄的,又不属于断灭,它本来就是咱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这就是世尊的论述思路。下面,世尊就来为大家仔细开示,一一论述其中的缘由。
先来看看,为啥水流的“流性”不是从虚空当中产生的:
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
“是这样的,阿难,如果这个水流的‘流性’是从虚空里面生出来的,那么,遍布十方的无穷无尽之虚空,就会生出来无穷无尽的‘流性’,整个世界自然都将被沉沦淹没在‘流性’里面了。”
从假设当中推导出了一个荒谬的结论,也就反证出,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所以,这个水流的“流性”不是从虚空当中生出来的。
再来看看,为啥水流的“流性”不是从水里面出来的:
若因水有,则此暴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
“如果这个急流的‘流性’,是从水里面出来的,那么,这个急流之‘流性’,它应该和水不完全一样,应该有区别才对。这样的话,它应该在水之外有一个独立的‘所有相’,如今就应该能够观察到。”
——这就好比,儿子是从母亲身体生出来的;出来以后,就是两个人了,他有一个母体之外的独立身体,这就是他自己的“所有相”。
实际上呢,急流之“流性”所谓独立的“所有相”,根本找不到,因为,道理很简单:“水外无流”。这也就反证出了:水流的“流性”不是从水里面出来的。
再来看看,为啥水流的“流性”不是水的本性:
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
“如果说急流之‘流性’就是水之本性的话,那么,等到水流平静下来,水质澄清的时候,‘流性’消失了,也就等于水的本性消失了,那么,这平静清澈的水反而不是水本身了。”
——这个结论更荒谬,有力地反证出:水流的“流性”不是水的本性。因为,本性是无处不在的,也是无时不在的。那些有时在,有时不在的东西,咋会是“本性”呢。
同理可知:“行阴”当中念念相续的微细念之“流性”也不是咱的心性。乃至于,咱大家平时思维心念的“流性”,也就是人们习惯了的,停不下来的连续妄想,它也不是咱的心性。换句话说呢,所有的心念,都不是咱的“心之本性”。因为,心念是有生有灭的,而本性是“如如常在”的。
推而广之,一切境界相,也包括所有的禅修境界,都不是咱的“心之本性”,因为,它们都是生灭心念变现出来的,不是“如如常在”的。一切道理和法义也不是咱的“心之本性”,因为,它们也是由无常的心念构成的。
各位同修,大家想要亲见“心之本性”吗?想要“明心见性”吗?那就请多多坐禅,同时仔细往内心观察,拨开思维妄想的迷雾,拂去道理见解的浮云,透过心念的虚妄“流性”,去找到心中那个“如如常在”的东西吧。
最后来看,为啥水流的“流性”不是离开虚空和水之外的独立存在:
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
“如果说,急流的“流性”是离开虚空和水之外的独立存在,要知道,虚空是大而无其外的,水外面也根本不可能有水流。”
——这个道理很清楚,无需多言。
从这四个方面论述之后,就清楚了,水流之急流的“流性”完全是虚妄的。当然,它也绝不属于虚无,所以,它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类比可知,“行阴”之急流的“流性”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对于“五阴”当中的“行阴”,世尊小结说:
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五阴’当中的‘行阴’,其内容就是微细心念的‘流性’,它和水流之急流的‘流性’一样,是虚妄而不真实的。它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接下来,在“五阴”当中,最后论述“识阴”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世尊运用类比和比喻说道: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就好比有一个人,拿了一只频伽瓶,把上面的两个孔都塞上,手举着满满一瓶本国的虚空,远行到千里之外,用来馈赠给其它国家。”
“应当知道,五阴当中的‘识阴’,就像频伽瓶里面所盛的虚空一样,没有任何实质,也没有彼此和来去,本来无处不在。”
【频伽瓶】古印度人盛水用的一种器皿,类似于中国的水壶,只是形状不一样。它有两个孔,上方的孔进水,旁边的孔出水,其形状像一只迦陵频伽鸟(妙音鸟),因此得名。
【擎(音:晴)】举着,托着。例如:擎天柱。
【饷(音:想)】馈赠。此外,也有“薪金”的含义,例如:军饷。
【识阴】第八识阿赖耶识之广大识性,对于一切众生的覆盖。
“识阴”,或者说“阿赖耶识”,它到底像啥呢?就像是无边的虚空,本来没有疆界,没有彼此和来去。其中,也没有什么实质内容,而是本空。依据《楞严经》第十卷所说,在“识阴”的本空当中,具有着普遍的光明性,由于“万法唯识”的缘故,它能够变现出种种境界,能够发起见闻觉知,能够生起种种不可思议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咱大家和一切众生,都把它当做了自己的主人,当做了“我”。并围绕着“识阴”而发起了念念攀附它的微细心念之急流——“行阴”,以及思维分别之躁动——“想阴”,对于所分别内容的攀缘与感受——“受阴”,最终因为坚固的妄想执着而变现出了“色阴”。
咱大家就这样用自己的妄想心,从广大而光明的识性当中,创造出了虚妄的生死轮回,每一生每一世,都死死抱着里面的“识阴”不放,把它当做是主人。其中,咱的色身,就好比世尊所说的“频伽瓶”;从本国到他国,就好比色身的生死往来;而里面盛的虚空呢,就好比“识阴”。
下面,咱就来看看这个比喻的内容:
“频伽瓶”里面的“虚空”,和瓶子外面的虚空本来就是一样的,是一体的,这个广大虚空不会被瓶子隔断,更不会被它破坏。所以,无论“频伽瓶”被带到哪个国家,瓶里的“虚空”和外面的虚空,却不会有任何彼此之分;虽然“频伽瓶”有来有往,可是,里面的“虚空”呢,却不会有任何来去。
——相对应的,其寓意就是:
咱大家五蕴“色身”里面的“识心”,它就是“识阴”,咱的“识阴”与无处不在的广大识性本来就是一样的,是一体的,这个识性不会被色身隔断,也不会被五阴破坏。所以,无论咱的“色身”投生到了哪里,色身里的“识阴”和遍布的广大识性,却不会有任何彼此之分;虽然咱的“色身”有来有往,有生有死,可是,咱本具的“识性”呢,却不会有任何来去与生死。
因此,当咱大家通过深入禅修,打破了“识阴”的覆盖,则“五阴”灭尽,咱就回归了本来清净的广大识性,如《楞严经》第十卷所说:“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那时,咱将会成就本来的佛果。
下面,世尊就来具体论证,为何“频伽瓶”里面的“虚空”,没有彼此和来去,不会从彼国带来此国。世尊说道:
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
“阿难,你要知道,这个‘频伽瓶’里面的‘虚空’,既不是从前面的国家带来的,也不会流进后面的国家。”
同理,咱大家“色身”里面的“识阴”,既不是从前一生的地方带来的,也不会投生进入到今生这个地方,阿赖耶识没有来去。
——其中法义是极其微妙的,请大家不要怀疑。所以呢,假如咱大家来世可以往生极乐净土的话,祖师早就说过了:“生则实在生,去则实不去”。因为,咱的阿赖耶识,其识性是无处不在的,是周遍法界的,所以,它根本就没有来和去。一切生死轮回,一切净土,都在本来清净的广大识性当中,唯识所变现,它咋会有来去呢。
紧接着,世尊进行了观察论证,阐述其中的缘由:
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
“是这样的,阿难,‘频伽瓶’里的‘虚空’如果是从前面国家带来的,那么,既然这个瓶子把原地的虚空装走了一瓶,在‘频伽瓶’原来的那个地方,就应当少了一块虚空才对。”
“如果瓶里的‘虚空’确实流进了后面的国家,那么,当打开‘频伽瓶’的孔,向外倒的时候,就应当会见到‘虚空’从里面流出来才对。”
事实上呢,“频伽瓶”原来的地方绝不可能缺少一块虚空;打开孔向外倒的时候,也根本见不到“虚空”流出来。这就证明,“频伽瓶”里面的“虚空”是没有彼此和来去的,它是无形的,它本来就是广大的虚空。
类比可知,咱大家五蕴“色身”里面的“识阴”也不会随着生死轮回的流转而来去,它是虚妄不实的,它本来就是广大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因此,对于“五阴”当中的“识阴”,世尊小结说:
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五阴’当中的‘识阴’,就像‘频伽瓶’里面的‘虚空’一样,是虚妄而不真实的。它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到这里为止,世尊为大家开显了“五阴”之实相,下面进入《楞严经》第三卷,世尊将为大家继续开显“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和“七大”之实相。
(在开显“五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后,第二卷结束。下面,在《楞严经》第三卷当中,世尊将首先为大家开显“六入”之实相)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 终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