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萧伯纳、蔡元培
萧伯纳(GeorgeBernard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直译为乔治·伯纳德·萧,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为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AlanLerner曾改编其喜剧作品《卖花女》(Pygmalion)成音乐剧《窈窕淑女》(MyFairLady),该音乐剧又改编为好莱坞同名卖座电影而家喻户晓。
萧伯纳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出生。父亲是法院小官吏,后经商破产,酗酒成癖,母亲带他离家出走到伦敦教授音乐。受到母亲的薰陶,萧伯纳从小就爱好音乐和绘画。中学毕业后,15岁便当了抄写员,后又任会计,并在报章写剧评和乐评、从事新闻工作。刻苦自学期间,他会浏览伦敦美术馆及国家画廊,又去大英博物馆图书室读书,在那儿读到马克思的《资本论》。1884年他加入费边社,为该社编小册子及演说,以社会改革为己任。1892年发表了剧本《鳏夫的房屋》以后共写了52个剧本,控诉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不义,其作品常常突出妇女在社会中的作用、自我奋斗的精神以及对习俗的反叛。1931年访问苏联,1933年访问中国。在中国曾会见鲁迅、蔡元培、梅兰芳、宋庆龄等人。
他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其思想深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及尼采的影响,而且又曾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不过他却主张用渐进的方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萧伯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把奖金七千英镑捐作创立英国瑞典文学基金会之用。
在中国出版的作品有:《卖花女》、《圣女贞德》、《以子为父》、《人与超人》、《芭芭拉少校》等20余种。
长寿经验
在萧翁94岁时,曾有人向他提出一个问题:“一个人究竟能活多少岁数?”萧翁道出了他的健康长寿经验。
[经常从事体育锻炼] 萧翁的体育锻炼方式多种多样:游泳、划船、爬山、打网球、骑单车、跑步、骑马、日光浴、冷水浴、体操,甚至拳击都是他的爱好,其中游泳和日光浴,是他酷爱的项目。每当他写作到疲累时,他就下海游泳。他喜欢在阳光下做日光
浴,特别是到了晚年,简直成了太阳的“崇拜者”。为了更多地得到阳光,他在故乡的庭院里造了一间茅屋。这间茅屋的房基安装了轴承,可随阳光的移动而转动。这样,萧翁在这间茅屋里写作,整天可接受阳光的照射。[生活简朴布衣素食] 萧伯纳出身贫苦,有着艰苦的生活体验。因此,即使成名,他也并不为此所动,依然崇尚俭朴的生活。在饮食方面,他喜欢素食,早餐晚餐多半是可可茶、黑面包、通心粉、小扁豆、鸡蛋和一定数量的生菜。但他终身禁烟忌酒,即使在宴会上,他也是滴酒不沾,以矿泉水代酒。这种合理的饮食方式,促进了他健康长寿。在衣着上,他不慕华丽,不趋时尚,喜棉毛织物,讲求的是舒适、大方和整洁。
[勤奋创作重视规律] 萧翁对创作极为勤奋,而且又有很好的生活规律与工作节制,注重劳逸结合。每天很早起床,到郊外跑步、骑自行车。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规定自己每天写作最多20页文稿,并规定写多长时间就出去游一次泳,或是散步、骑自行车,绝不因为贪多写点而过分疲劳,影响身心的健康。所以他到高龄时,仍保持精力充沛,文思泉涌。
[幽默机智乐观豁达] 萧伯纳生性乐观,胸襟豁达,具有高度的幽默感与机智,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诙谐作家”。他的作品常以幽默的形式表现出机智与风趣;同时,也是他待人接物处世交际的方式。在家庭生活中,对妻子相敬如宾;对朋友体贴入微;对误解攻击的论敌,从不发火,能保持超脱和镇静的态度或以机智的语言、幽默的妙用去化解;对穷困不幸的人,能给予同情与爱心。科学研究和实验证明,机智风趣的幽默感,是增进健康长寿的增补剂。萧翁的现身说法,信而有证。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