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万寿寺有“京西小故宫”之称,位于北京海淀区高梁河(长河)广源闸西侧,原称聚瑟寺,建于唐朝。明万历五年(1577年)重修,改名万寿寺,成为皇家寺庙。清乾隆十六年、光绪二十六年两次重修。乾隆曾三次在寺中为其母祝寿。慈禧来往颐和园时会在万寿寺拈香礼佛,在西跨院行宫吃茶点,故有小宁寿宫之称。
大雄宝殿内有三世佛、十八罗汉、倒座观音泥塑像。两侧金柱上,有乾隆帝所书楹联:“戒慧光中烟云皆般若,清凉界外花石尽真如。”与众不同的是殿内在三世佛前面又加一尊毗卢佛(又叫心愿佛)。
御碑亭建于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亭内碑高3.96米,碑文为乾隆御题“重修万寿寺碑记”,分别以汉、满、蒙、藏文字铭刻
。万寿寺山门上方,有清顺治二年御赐的石匾,上书“敕建护国万寿寺”,山门两侧的卡子墙、撇山影壁的砖雕,构图精细,为不可多得之艺术精品。
据说这位被称为“心愿佛”的佛祖是不需要还愿,因为向他许的愿望是一定会实现的。自从这位佛祖被请回来就一直供奉在万寿寺,只允许皇帝一人向他跪拜、许愿,而全中国也只在万寿寺供奉着这唯一一尊“心愿佛”。
万寿寺内分东、中、西三路。中路为主体建筑,山门以内共七进院落,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即大延寿殿)、万寿阁、大禅堂、御碑亭、无量寿佛殿、万寿楼等,各殿两侧有配殿配房。两侧的配殿现为北京艺术博物馆,陈列着丰富的艺术品。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