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阿阇世王又叫做残指,因为他的父亲是国王,和王后很恩爱,但是年岁很大了都没有孩子。后来一个算命的相士把搅屎棍的功能释放的淋漓尽致,相士说在某山上有一位仙人,他死后会投生来做你的儿子,三年后你们自然就会有王子了
。这一下乐坏了两口子,于是他们就去看仙人,可是他们等不急啊,各种敦促仙人早点死。仙人被迫无奈,提前死了,投生做了他的儿子。这一投生就不是善缘了,原先三年那是善缘的孩子,可提前二年死得不甘心啊,投生来就成债主了,因为两口子欠下了他的命债,怀恨在心。等生下后,相士又来了,这一看,了不得了,这是大讨债鬼的儿子啊,以后会杀死你们的,你们要提前杀了他才行,可是王后舍不得啊,结果被国王丢进了枯井,几天没死,就又捞出来养,这一搞手指摔坏一个,所以叫残指。这孩子毕竟是仙人投生,所以善根很好,和老两口关系都很好。但是等他长大了就交友不慎,遇到了提婆达多,提婆就告诉他你这个残废的手指,是因为他们想杀了你,你命大没死才弄残废的。阿阇世这个恨啊,最后幽闭了父母,因此机缘促成《观无量寿经》的宣讲。
《观无量寿经》宣讲的因缘,老两口被剥夺权力,囚禁在牢狱中也不给吃喝,只能求佛哀佑了。这个例子就完全的展示出隔阴之迷的重要性,如果知道你孩子是你的大讨债鬼,你还会生他、爱他、供养他,乃至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跌着吗?如果孩子知道,宿世前生就是这个人杀了自己,带给自己巨大的痛苦煎熬,现在做了自己的父母,他是什么心情?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就知道,这是宿世前的那个仇人,你还会和他相互爱慕,乃至缔结终生吗?
所以隔阴之迷对我们是有着巨大的保护作用。当我们没有能力去平衡这种情况的时候,还是不知道前世因缘为好;当你真的知道了,又平衡不了,岂不是又害了自己一生?正是因为大家都有了隔阴之迷,所以再次投生,虽然有宿世善恶因缘的痕迹在冥冥中产生影响,可是却又完全给了我们一次全新来过的机会。可能我们还会犯之前的错误,可能我们会爱上自己的仇人,会对仇人衣食奉养,会对恩人恩将仇报,可能会犯种种的错误,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全新的机会,只有这样的机会才能让我们用爱去弥补宿世以来的伤害。
所以菩萨不记恨他人,乃至是不赦的恶人,菩萨也不会憎恶他,因为菩萨懂得宿世轮回善恶因缘、懂得因缘和合之下、懂得轮回的苦难艰辛,所以体谅众生的无明愚痴,理解众生的苦痛愿望,更懂得这些都终究会过去,所以才不会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能不去计较这些得失了,和某个众生有什么样的因缘知道与否又有什么用呢?
佛教的种种神通都是用于观察实相的,观察的终极目标就是解脱众生!所以你有了神通当用于救度众生,而不是用于刺探他人的隐私秘密。如我常常说,拿佛教的完美标准去衡量六道的一切众生,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能合格的。这是量天尺一般,但是不应该去量外在的谁,不应该去量他的言辞心念等等;而是应该量我们自己,从而发现不足,才能知道要如何提升自己、修补错误,乃至圆满自己。
学到了一些行为标准用在自己身上,这就是在为自己照明;如果用在别人身上,就是找不痛快,要干仗的节奏,所以管人不是什么好差事。而人又很顽强,你说我错,那我就要抵抗,你说的我没面子,那我也要扒你一层脸皮,这是人基本都有的性格,所以拿学佛的标准衡量他人,就不要想安生了。
因为菩萨懂得这些,所以菩萨不强求、不攀缘。应该我做,那我必须做;但是你能不能接纳,能不能产生效果,效果是否如预期,不强求;强求就痛苦了,对不对?所以我们讲随缘,随的是众生的业缘,而在过程中我们自己还是要努力,结果就不能强求了。所以真正的随缘是过程努力、结果随缘,而不是在过程上就随缘,那是给自己找懒惰不努力的借口。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