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文人说过:佛陀只是一个人,不多不少的一个人。
笔者/阿宣说事儿
在佛教经典中流传,佛陀曾在兜率天(欲界的第四天),为将要出世的佛及“一生补处”菩萨授记讲经,时值当时众佛土民众苦不堪言,佛陀每次看到都十分苦恼,后带着大愿于兜率天降生于摩耶夫人的腹中。传说,摩耶夫人在睡梦中看到,一头六牙白象冲入自己体内,第二日便有了身孕。而这头六牙白象就是世尊,出生后取名乔达摩·悉达多。
佛陀的父亲净饭王是迦毗罗卫国的国君,自己当然也是太子,也是释迦族的佛陀。从小到大,佛陀衣食无忧,享尽世间乐趣。但是,由于时代原因,野蛮的雅利安人自北向南开始了残暴统治,将森严的种姓制度强加在古印度的原住民身上。一时间战争四起,民众颠沛流离,命如草芥朝不保夕,佛陀看尽了一切生死离别,难以忍受,在二十九岁时便放弃王位,离家出走。当佛陀离家之后,脑海中出现了数不清的疑问:人为什么而或者?活着为谁?怎样解脱?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无法平等?
面临这些问题,佛陀几近崩溃,遍访名师也没有得到答案。于是他来到了耆那教,听闻教中推崇苦修,佛陀想都没想,便开始了的苦修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脑海里的疑问却一直没有消散。再反观婆罗门教,终日以祭祀为主,大肆收敛钱财,引人供奉,等级森严,视平民于畜生一般。佛陀笑了,这一笑,并不是所谓的解惑,而是有了自己的思绪。从那时起,佛陀开始在恒河流域游走说教,劝导领导阶层放弃所谓的等级制度,将所有人置于同等地位看待,一晃又是六年。最终于摩揭陀尼连禅河边的一棵菩提树下顿悟得道。
在古印度的广袤土地上,先有了法,而后有了僧。佛陀带领着一众比丘兜兜转转,在他的世界里所有的事情都是“空”。佛陀亲眼看到过故土迦毗罗卫国国破,却没有半点哀伤,而堂弟阿难却是满脸悲愤。当阿难问及佛陀,为何得道之后情绪全无,佛陀也只是回答“空”。在所有弟子中,佛陀最为器重的便是阿难,并不是因为是亲属关系,而是相较于其他弟子,阿难的记忆力与悟道的能力是最高的。正因为是这样,佛陀将阿难戴在了身边,两人形影不离。
佛陀入寂灭前,已经是八十岁了,据《佛所行赞》中所述,佛陀是在拘尸那迦城涅槃。但是准确的说,是在拘尸那迦城不远处的一处村落,名为寂静园。佛陀受弟子的一路搀扶,从广延城出来,但是佛陀已经累了,受到了当地的一个工匠——纯陀的供养。而纯陀却已经是最后一名供养佛陀的人,吃过纯陀所献上的旃檀耳后,开始有了赤痢的现象,佛陀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在离开寂静园后的一片树林里,成为了佛陀入灭的地方。
“旃檀耳”意为野猪肉,纯陀为什么要贡献于供养佛陀?众所周知,在原始佛教中是没有戒律说不能吃肉,这些清规戒律只是后来受印度教的影响,以及汉传佛教后才慢慢形成的。佛陀知道旃檀耳是他最后一次入食,并且嘱咐了弟子不要责怪纯陀,万事皆有因果,不是你我能够改变的了的
。佛陀安静的躺在大树下面,众弟子跪在身边,然后开始最后的交代:以后,迦叶要挑起组织众弟子的担当,集结三藏开始记录经文,传颂佛法。并且要时常教会阿难,阿难的多闻是难得一见的才能,以后会有很大作为。最后,佛陀还是闭上了眼。令人难受的是,印度史书上,所有世纪都是断断续续,有时候甚至有世纪的跨越,而佛陀的出生与涅槃都没有精确在某一月的某一天,最精确的也就是在公元前五世纪。
佛陀的一生也就这样结束了,在很多经典中,将佛陀的一生添加了诸多神话色彩,在小编看来,是真的没有必要。抛弃成就不说,佛陀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生命,简简单单的一个人,或许今天小编所写的是佛教神话,但是换个角度,这就是一篇简简单单的佛陀传记。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