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睺罗有一个令人羡慕的身份,那就是伟大佛陀的儿子。罗睺罗借着佛陀回到迦毗罗卫国传法的机会,选择追随佛陀成为一个沙弥,最后在佛陀的启示下得道。
众所周知,佛陀是古印度人,出生在迦毗罗卫国。佛陀未出家前,因感到人间疾苦,常有出家寻找方法来解脱众生苦难的念头。佛陀的父亲净饭王了解这个情况后十分忧虑,他不想佛陀出家,希望佛陀能够继承王位。随后用了一个可能使佛陀放弃出家念头的办法“结婚”,佛陀不能违背父亲的意愿,迎娶了耶输陀罗为妃。婚后佛陀的儿子罗睺罗降生了
。事实证明,净饭王的“办法”失效了。虽然佛陀已经成家,有了妻子和儿子,可想要解脱世间苦难的“心”却从未衰退。终于在一个黑夜,独自骑着白马悄悄地离开了王宫,去寻找他想要的“答案”。经过一番“修炼”,佛陀在一棵菩提树下通过冥想的方法找到了答案,觉悟成佛。
另一边,罗睺罗在没有父亲的陪伴下渐渐长大,直到罗睺罗变成了少年,才在王宫重新见到已经成为佛陀的父亲。他以为佛陀不会离开,但渡化众生的佛陀是不可能长期留在这里的,罗睺罗为了常伴佛陀左右,希望出家。佛陀同意了并将他安排在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那里。
佛陀之所以让罗睺罗拜舍利弗为戒师,原因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他们的父子关系。试想如果佛陀亲自带着罗睺罗,不仅不会让他成长甚至可能害了他,这种结果是佛陀不愿看到的。所以才让舍利弗当他的戒师。其实在僧团中他们父子还是有很多机会见面的。
可是,罗睺罗确实太小了,十五六岁正是爱玩的年纪,而且舍利弗因为忙于传布正法没有太多时间照顾他。虽然罗睺罗能和其他比丘一起持戒修行,但爱玩的天性使得他总喜欢做一些调皮捣蛋的“坏事”。正因如此他受到了佛陀的“教训”,并从中获得了启示。
竹林精舍(局部)原来,佛陀为了传法的需要,经常往返于竹林精舍和耆阇崛山这两个地方。因为找佛陀求教佛法的人很多,又知道罗睺罗是佛子,所以常向他打听佛陀的去处。但调皮的罗睺罗总将大家引导至佛陀不在的地方,使得众人无功而返。当那些没找到佛陀的人们从他身边经过时,罗睺罗开玩笑的问道,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众人听完无奈地离开了。罗睺罗这样做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他的“事迹”逐渐传到了佛陀的耳中,在一次罗睺罗侍奉佛陀洗足的时候“教训”了他。
一天,他端来一盆水用来给佛陀洗足,佛陀并未像往常一样和他谈话,这令他很是纳闷。等佛陀洗完后,指着洗足的盆子对罗睺罗说:这盆里的水可以喝吗?罗睺罗说洗足的水很脏不能喝。佛陀接着说:你就和这水一样,本来很清净,却整天编谎话骗人,如同清净的水里有了垢秽。说完佛陀让他把水倒掉,回来的时候佛陀接着问:罗睺罗这个盆子可以用来装饭吗?罗睺罗说不可以它装过垢秽。佛陀接着说:你和这个盆子一样,本来是干净的,身为沙弥却不好好修行,就像这个盆子装过垢秽一样。
佛陀说完,用脚轻轻的踢了盆子一下,盆子随之滚到一边。佛陀问:这个盆子坏了怎么办?罗睺罗说盆子不是重要的东西,坏了就再换一个。佛陀接着说:即便你是一个出家人,但你不爱惜这个盆子,就像大家因为你撒谎也不会爱护你一样。将会让所有人都远离你,讨厌你,到那个时候谁也帮不了你。
罗睺罗听完非常羞愧,通过这次“教训”,罗睺罗得到了很大的启示,愈加专心修行,并且在二十岁受具足戒成为比丘,此时罗睺罗的修行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后来,佛陀又教授罗睺罗“安般之法”。安代表呼出的气息,般代表吸入的气息,连起来讲就是心无杂念,把意识停留在鼻尖,观察呼出的气息和吸入的气息。通俗的说就是“数自己的呼吸”,増一阿含经中有记载。罗睺罗通过修行安般之法等修行法门,证得了“阿罗汉”果位,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中密行第一的尊者。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