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解网

多识仁波切:法身舍利才是佛陀的主要遗产

发布时间:2024-09-16 01:04:23作者:心经讲解网
多识仁波切:法身舍利才是佛陀的主要遗产

舍利

“舍利子”或称“舍利”是遗物、遗产的意思。佛陀的遗物或遗产称佛舍利。

舍利共分两类:即色身舍利和法身舍利。色是物质之意。物质微粒子合成之身体,叫做色身。色身是有形有色、占据一定的空间的体积,即人类和动物的肉体。法身是无形无相、非物质能量——精神、智能、思想意识等的总称。

佛的有形有色的可见身称色身。色身分两类:即无量福报形成的常住身——报身和为度化众生所化现的各种身相=化身。

释迦牟尼在大乘佛教中被看作是殊胜化身,在小乘佛教中被看作是普通肉身。被看作佛的是悉达多的超凡脱俗的智慧精神境界,即法身。

佛陀圆寂后,有两类遗物或遗产:即色身舍利和法身舍利。色身舍利指遗体、遗骨、头发或肉体在火化中形成的各种形状的晶体、火化时未被烧毁的心脏、眼球、舌头等。法身舍利是指佛的思想遗产,即佛经及流传到后世的法脉。

佛门中高僧、成就士、善知识圆寂后,其遗物、遗产也称舍利。也有经特殊处理保存的肉体和化骨等色舍利以及解释佛经著作和所持思想法脉等法舍利。两类舍利中,佛骨等色身舍利,只有纪念意义,佛经、疏论、法脉等法舍利具有教化众生的作用,是佛陀的主要遗产。

世俗社会中历来把佛骨舍利看作稀世珍宝、国宝来供养保存;但对无以伦比的宝中之宝——法宝——法舍利,却不去重视,这是本末倒置的世俗颠倒意识。

从佛教哲理来看,世人不仅对佛舍利如此看待,在真正开悟之前对一切事物都是颠倒见,即倒错意识。如“真”、“常”见是最常见的颠倒见。通过各种条件所形成的各种事物、各种现象,在人类的虚幻意识中呈现为真实存在。条件——佛教哲学称因缘。各种条件形成的事物、现象,即缘生、缘起之物,它的形成、存在、毁灭都依赖条件。依赖别的条件而存在的事物,当然没有自我、自性,就是自性空。完全依赖诸种条件而存在的人,还有自我吗?所以各种存在、各种现象都是假相、虚幻相。

现代科学在这个问题上和佛教哲学的观点完全相同。爱因斯坦说:“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马克斯·普朗克说:“我对原子的研究最后的结论是——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由快速震动的量子组成。”把假相当作真实存在,这纯粹是颠倒意识。《般若心经》说:“远离颠倒梦想。”人生如梦,如梦就是不真之意。中观哲学之“空”的概念,是“不真不实”之意,其反面就是“虚假”。连假相也不存在的看法,称作顽空。

“常”是常住、永恒不变之意。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因缘存在。“无常”是“常”的反面,变易、变遣、变化之意。凡是有的东西,都是无常之物。科学证明,宇宙、太阳、地球都是无常之物。就是说:万事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这种变化相当迅速。马克思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万物一直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几乎没有停止不变的时刻。佛教哲学称“刹那”存在。“刹那”是时间的最小单位。哲学中说,“刹那”是一个原子移位的时间。古希腊哲学家说:“一条河不能淌过两次”、“昨天的我不是今天的我”。

何止昨天,严格地说,上一小时的我,已不是这一小时的我

。因为生命的变化是不间断的,分分秒秒在变。人的意识投生在娘胎时,只有芝麻大的一点点精血结合物,九个多月变成五官俱全的胎儿,出生后婴儿变成少年、青年、壮年、老年,不但物质的肉体在变,非物质的思想意识也在变。而且这种变化就像流水一样,从生到死,永无停止。这种无常变化在佛教哲学中的表达是,即生即灭,灭了又生,生生灭灭,连续不断,生而即灭,故非常;灭了又生,故非断。佛经中说,“今天的我是昨天的我”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常见”。

唐人诗说:“人无百年寿,恒作千年计。”无常、苦、空、无我,是世俗谛的终极真理。人类的经验和科学研究都无法推翻这四条真理,说明佛教不是迷信。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