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佛陀去世一千年后,印度健驮罗出现了一位名叫如意的论师,少年好学,才辩超群,僧俗二道对之极为敬仰。那时,健驮罗国王的名字叫超日王,喜欢布施,常聚有余以给不足。又好骑马打猎,游戏玩乐。有一次,国王打猎时围住了一头野猪,却终于被那野猪逃走了,不知去向。国王于是发布文告说:「有寻知野猪踪迹者,赏金钱一亿。」这样的赏赐应该说是极重的了,但与如意论师相比便算不上什么。如意论师有一惯例,凡请人剃头一次,便赐给金钱一亿。健驮罗国的史臣觉得把这两件事记在一起肯定会很有趣,便在史书上同时记录下来。后来国王翻阅史书,见到了这两条记载,心里立即不快起来,认为自己受到了如意论师的羞辱。他想:自己寻野猪赏钱一亿不过是偶而一次,和尚的头却是常剃的,如意论师每次都赏给理发匠一亿,这不是说他一个出家和尚比我堂堂国王还富有吗?真是气煞我也!自此之后,健驮罗国王心中怏怏不乐,总想借机侮辱如意一番,以泄心头之恨。
如何侮辱如意论师呢?常言道:内行整内行,整得更内行。如意既然是位文化人,健驮罗国王便谋划动用文化界的力量,向如意论师发难。他暗中招集了一百位外道学者,都是学富德高之辈,准备利用他们同如意论师进行辩论。诸家外道早就对佛教嫉恨万分,见有此良机,当然与健驮罗国王一拍即合,要与如意论师一比高低。于是,健驮罗国王立即派人送信,请如意论师前来论辩。如意论师不知就里,对辩论也不以为然,想也不想,便跟着国王的信使赴会来了。 辩论开始,健驮罗王宣布说:「这里的外道论师都是教中精英,如意论师则是沙门中的名流长者。今日这番辩论,如意论师如胜,本王当尽力崇敬佛法;如意论师若败了,本王也就不客气,要驱逐屠戮沙门了。请各位好自为之。」 如意论师这才知道此番辩论原来是冲自己来的,遂收起轻敌之心,与外道论师进行辩论。结果,如意论师果然大发雄辩之威,不一时便将百名外道中的九十九位尽数驳倒,只有一人仍然下席来与他争辩。如意一看此人也没什么了不起,便按着自己所思所想,侃侃而谈,毫不停滞,视那位外道论师如无物。那位外道见根本插不上话,便只好站在边上听。 后来如意论师谈及烟与火的问题,先说了火,而后才说了烟,与人们先谈烟后说火的说法有异。那位外道论师便大声嚷道:「如意论师辞义有误,有烟必有火,此是常理。如意论师却先火而后烟,犯了常识性的错误。」健驮罗王眼看自己的图谋就要成空,看到有此时机,便不顾身分,也大声嚷嚷:「如意错了,如意错了。」实际上,如意并没有错。别人说有烟必有火,是从结果反推原因,如意说有火才有烟,是从原因顺推结果,两种说法当然都成立。但如意论师已经没有辩解的机会,当他想要为自己的立论作解释时,健驮罗国王和众位外道却认为自己一方已经获胜,乱哄哄地庆祝起来,根本没人听听如意要说什么了。如意论师气恨至极,耻于见辱,便咬断舌根,自杀而死了。 如意论师可能是佛教僧侣中死得最冤的一位了,其死因不过是由于健驮罗王的嫉恨。实际上,健驮罗王对整个佛教并没有一点成见,即使是对如意论师本人在学术上的成就,此王也极为佩服。这是有证据的。据说,后来世亲为雪如意论师之耻,曾求健驮罗王再次举行辩论,那时,健驮罗王便公开宣称如意论师是位「哲人」了。所以,如意论师之死,不过是因为他常赐亿金于人,因而招致了国王的嫉妒。在王权超越一切的时代,任何一种容易引起国王气愤的行为都是非常危险的,如意之死也就可以想见了。这个故事同时又说明了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团体,同时也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实体,所拥有的财富并不比一般的王朝少。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