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义
时间:公元一九六一年春
地点:美国旧金山
六祖本来姓卢,法名慧能,他的历史常见经里头的序,不必多叙,现在将经中精华略略点睛一下就得了。
六祖大师实是古佛乘愿再来的,也可说是达摩祖师再来,示现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完全不立,所以示现不识字之相。
六祖在少时,听人讲经,已经有多少开悟,后来参见五祖之后,就已作修心养性工夫。直至五祖点睛,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后即刻悟道。当时五祖见时候到了,预备传祖位,请各和尚献偈。神秀大师献偈曰:‘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此偈身是菩提树之根,心是明镜台,时时将明镜台抹干净,莫使尘埃污染心。心是指自性。此偈陀本来亦可以,不过是慢慢渐修顿证,不能直指人心,所以五祖认此偈未见性,只可使根器小之人慢慢渐修就可以得,如果顿证就不可能。至于六祖诵的偈是:‘菩提木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偈是从法身立场讲,神秀的偈是从应身立场讲。讲法有应身的立场、报身的立场、法身的立场三个讲法。从应身的立场可以讲得通,但无法子到达法身的境界。现在六祖所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菩提是大觉悟,若能觉悟,那里还有直觉呢?一切法空,哪里有树?明镜亦如梦如幻,一切有为法都是如梦幻泡影,哪里有台?本来无一物,法性里头常清净,哪里惹尘埃?‘本来’当‘法性’讲,法性中时常清净,一样东西都无,法性时常清净,是不会惹尘埃的。这个偈已讲到将近入门,将近见性,已经到了门槛,所以后来五祖一点就成功了。
五祖曾对徒弟讲:‘若迷自性,福何可救?’因徒弟各各求福,不知修行,若迷不知返自性,最多得人天福报,不能跳脱轮回。若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是一切天人师,为天人师表。
当时本师释迦牟尼佛传法,最初在灵山开个法会,世尊拈花,人天百万参加法会,无人懂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意思,只有头陀迦叶尊者微笑。他体会之后,释迦牟尼佛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传授’。传授给迦叶尊者,迦叶尊者传给阿难,一代代传了廿八代,第廿八代分达摩祖师,还有两师兄弟。由第一代传至二十七代,一代传一人,到了二十八代传了两个人,一位是达摩祖师来震旦,一位在印度。由达摩祖师传来,一路传至二祖慧可,慧可传道信,道信传僧璨,僧璨传宏忍,宏忍传慧能,都是一代传一个。由六祖一开,四十几人得法,中国算是大乘果初初成熟。
关于成佛的法,六祖坛经所讲与金刚经实在一样,都是由修心养性圭明心见性,所讲的是一心三观之法。坛经所讲有两个法门,一个中道法门,一个心印要门两个法门。
什么是中道法门?即是不二法门。六祖大师对印宗讲:‘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惠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当时印宗还未闻如何是‘佛法是不二之法’,即未明不二法门,什么是不二法门?就是要离二边:相与无相、高与矮、肥与瘦、黑与白,种种相对就是二边,离二边直达中道实相,即是不二法门。
六祖坛经第一讲不二法门,第二讲一心三观。这个中道法门就是属直觉的。直觉现前,离开二边,直达中道实相。此外还有三个三昧─一行三昧、一相三昧、一念三昧。何谓‘一行三昧’?集中精神一点,专修一个法,直达真如本性,谓之‘一行三昧’。三昧者,正定也。何谓‘一相三昧’?摄一切相而离一切相,谓之‘一相三昧’。‘一念三昧’呢?不著有念,不着无念,直达真如本念,谓之‘一念三昧’。有三个三昧即三个正定,一行三昧、一相三昧、一念三昧。
何谓一心三观,若就天台宗,第一讲止观。一个即‘奢靡他’。‘奢摩他’即‘止’,息一切妄念。‘观’指假观、空观、中观,共三个。‘奢靡他’属止,亦称净观。‘三摩钵提’属观,亦即假观。‘禅那’即中观。三个观在圆兑经、楞严经中讲得清清楚楚,天台宗取之,实际禅宗也是一样,只是名称不同,同是一个方法,改了名字罢了。
六祖坛经怎样讲呢?第一无念三昧,第二无相三昧,第三无住三昧。无念三昧即是法华宗的奢靡他,即止,是净观,无相是假观,无住是中观。也就是空、假、中三个观。什么是空观?观一切皆空,无常。什么是假观?观一切法如梦幻泡影。什么是中观?观一切法非空亦非有,这是三个观。这三个观本来在千年多以前由佛传出来,他是要人止静,怎样打坐,自己将妄念止息。因为到唐以后人心复杂,没法从止观开始修。南宋以后,修止观,禅定方法,如老鼠拉龟,九百年间几乎无人识入门之法。所以宋以后,改为参话头愈扩愈大,扩成一千六百多公案,搞来搞去皆是一样的,参来参去,都是最初方便,不能到究竟的地方。关于这点,我现在略略讲几句话,大众就可明白了。
什么是无念三昧、无相三昧、无住三昧呢?先讲无相三昧,无相三昧即对外境一切不动,是对境的。要你守住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守六根不动,对外境一切不动。举个例说:如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好,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也好,一面念佛,一面守六根,对外境我不起心,这样就是无相三昧。一面念佛,一面修心,使六根不动,对外境不起心,即是不起憎爱取舍,一面念阿弥陀佛,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不动于衷,这个境界修成就是无相三昧。大众明白吗?这就是讲不动心。什么是无念三昧呢?念阿弥陀佛时,过去的念头、现在的念头、未来的念头,都置之不理,由他起,一直念阿弥陀佛,若打妄念,不好理妄念。知而莫随,知念妄,心不要随他走,即是你集中精神念佛,久而久之,不给妄念束缚住,你就脱离了妄念。英文叫做:freefromillusion。念阿弥陀佛时,过去、现在、未来的妄念知道,但不好跟他走,也不好给他牵住,也不好压制它。你一心念佛,将过去、现在、未来置之不理。置之不理,也就是诺那师父所云:‘奉持无著’。这是文言讲法,因为师父是西藏人。若用国语讲就是‘拿住不管’。怎样拿住不管呢?‘拿住’就是文言‘奉持’之意。拿住、抓住,而实不是抓住,是要你受持。念阿弥陀佛,一心受持,不管一切,拿住‘不管’。奉持阿弥陀佛佛号,对过去、现在、未来无著,不管不理,这里明白吗?久而久之,经相当时候,无念三昧成功,将过去、现在、末来妄念消除了,你也恢复你的心性。我们的法性等于月光明亮,妄念等于乌云。乌云将月亮遮住,永远出不了头,犹如金藏沙中,被沙盖住不出,现在将妄念消除,法性就现前。无念三昧属一切智,无相三昧属道种智,无住三昧属一切种智。
最后讲无住三昧,分两个门,一个住世,一个出世。住世,念阿弥陀佛要离开相对二边,最紧要的是要离开是非,离开成败、得失、胜负。因为念佛要集中精神念,念经修行时要将得失心撇开;不修行时,行住坐卧亦要将胜负成败得失心撇开,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将得失是非相对心脱离,这样无住三昧才成功。所以一心三观配合三个智,无念三昧配合一切智,无相三昧属道种智,无住三昧属一切种智,三个智。无念三昧属于小二乘之方法,无相三昧、道种智属菩萨境界,无住三昧、一切种智属一乘佛的境界。尤其是修一行三昧,这是讲最重要须直心。‘直心’怎么讲?据丁福保所讲是俗义解法:心不曲,心即心。这是俗义解法,并不是胜义解法。胜义解法是一心念佛,不著有念,不着无念,有无二边不着,直达真如本性,这就是直心。‘直心是道场’是说念佛不著有,不着空,直达真如本性,这就是菩提道场。
现在讲‘般若品’之般若三昧──‘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无念即一切处无心,无念即‘于心无事,于事无心’,此是内境。先要将外境修好,‘于心无境,于境无心’,心不为外境所夺,这是外境。现在无念是心不为内妄念所夺,无念是一切处无心,无一切境界,无意念事,对于六根六尘不动念,六根不动,不为六尘所污染。‘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无无念知一切法心不染,见一切法心不动,不为外境所染,此是无念。‘知见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最重要是这几句)使六识出六门,放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融无碍,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三昧清净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动,使六识出六门,来去自由。六识一出去,对六尘不染,不取不舍,守住六根。六识一出,从六门出去,对于外境不取不舍,不破外境所污染,久而久之,六根清净,般若三昧就渐渐成了。修般若三昧最重要的就是这几句话。
现在讲‘忏悔品’。有句很紧要的地方:‘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称自己名)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从前所有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称名)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善知识,以上是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罪不灭,后过又生;前罪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忏悔最重要的是将前念、今念、后念,即过去、现在、末来的念都要止。心要先入定,清净了,将贪、嗔、痴、慢、妒的以前的念、现在的念、末来的念都止息住,以后不再做。这样由忏悔入手,即可见性。来来去去不断地息这个心,将前念、今念、后念,过去、现在、末来忏悔这个念,使不再起,不再作那个念。
现在讲四弘誓愿。‘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什么是‘自心众生’呢?大家要知道一念清净即佛,一念烦恼即轮回;所以一念心起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妄念一起,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故先要将妄念的众生度尽,我息止妄念,心不起,我自心的众生自然息灭,自然可以度。因为由禅宗、密宗讲,一个念一起即犯戒,显教则杀生还要做出才是犯戒。好像杀生,杀只鸡,有这个事实,这样才是犯戒。禅宗和密宗则不是,若心一想即犯戒,一动念即犯戒。所以戒律有‘毗尼’与‘尸罗’二种:‘尸罗’是条文,要先做出来才是犯戒;‘毗尼’则不是,你一动念即是犯戒,所以这个无相密宗,动一个念都不得。心不动念,久而久之,心清净了,好像湛如止水。因为凡夫的脑海打妄念,妄念是永不停的。色受想行识的‘行’就是打妄念,不断地来来去去,妄念像长流污浊的沟渠水。修法要将妄念止息,就好比将沟渠水止住;止住之后还要使沟渠水澄清,变成清水,不动的清水。心不动,自心众生不起了,即自心烦恼不起,这是‘前念不生’。‘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以前属于‘寂寂’,寂寂的心是不动的。以下属于‘惺惺’,惺惺的心明了,有静有定,而心不迷,不迷谓之‘惺’。寂寂属‘前念不生’,惺惺属‘后念不灭’。所以寂寂里头不许有无记,惺惺里头不许有妄想。寂寂而无记,完全无想,就像是木头。寂寂中不可有无记,惺惺中不可有妄念。故心时常要保持佛心,一面寂寂,一面惺惺。寂寂是不动的,惺惺是动的。一个动,一个静。成佛是静的,度众生是动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寂寂惺惺,惺惺寂寂。寂中离无记,惺中离妄想。
再讲皈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佛者觉悟,性也;法者正也,智慧也;僧者净也,即妙用也,此是胜意皈依。什么是妙用呢?假借四大幻化的和合僧来用,来普度众生。僧者,俗义当和尚解;若依胜义解,修行人借四大和合之身来入世普度众生,利用四大和合体入世来普度众生,乃佛的八万四千种妙用。‘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贩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家中尊。’这就是三皈依。所以皈依怎样解呢?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一切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两足尊即是福智俱足,福慧双修,此即两足意,这就是皈依佛。皈依法是自心皈依正,皈依智慧,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就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一切欲,此是皈依法的意思。皈依僧是自心皈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明白了三皈依,才是真皈依,不明白了解则是盲皈依。
一切的四身五智皆由心出的,分为法报化三身。法身犹如树之根,报身犹如树之干,化身犹如树之枝叶,实际是三身一体的,犹如一棵树。所以法报应三身,法身是体性,报身是智慧,应身是妙用,都是我的菩提心里头流露出来的。
再讲‘机缘品’最后一个偈,即无上大涅槃的偈,有几句很重要的:‘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常应诸根用’六根一起用而不起用想。眼所见,耳所闻,种种用处,不要着相。分别一切法,不要有憎爱取舍。‘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劫火指天崩地裂之时,我性不动,劫火将三千大千世界全部烧毁,我法性不动。但凡夫识动,然其法性亦不动,到了法性不动即涅槃境界。识动性不动。凡夫六识动,一有感觉就动,但法性不动。就是三千大千世界化为微尘,自住动都不动,这是讲‘识动性不动’,这个境界就是涅槃了。将识撇掉,归返觉性,即使三千大千世界烧掉,于我法身都无损。
至于‘咐嘱品’讲了三十几个相对,是要显中道实相的。此品有个偈:‘心地含诸种,普两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这是讲心地含一切种智。‘普雨悉皆萌’是以菩提甘露来灌注,一切种智就显现出来了。‘顿悟花情已’,花开,菩提心开,菩提果就成了。最后一个偈:‘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这是讲四个门,第一个空门,第二个有门,第三个亦空亦有门,第四个非空非有门。‘兀兀不修善’是讲空门,自性不动。‘兀兀’是不动意。不动,我出世成佛自性不动。‘不修善’,即是说修善而不着相,心不动。虽然人在肉眼中所见是善,但我不当他是善,即是修福不望报,不住于善相,心不动,这是空门。做一切善相,离开一切善相,不要住于有相,这是空门,走出世法。‘腾腾不造恶’是入世法,属有门。入世度众生亦不作恶事。‘兀兀不修善’是任运,‘腾腾不造恶’是腾腾。任运腾腾,腾腾任运,这个出世入世、入世出世,是佛的神通,一种游戏神通的定,要来也自由,要去也自由,这是空门和有门。‘寂寂断见闻’这是亦空亦有门,是大菩萨境界。‘寂寂’是一切法空,‘断见闻’是虽然见闻觉知样样有,但我不着相。我六根所感虽样样有,然我不着相,寂然不动。不动,见闻觉知都不动,这是亦空亦有门。‘荡荡心无著’乃非空非有门,这是汇归毗卢性海的境界。所以是四个门,一个空门,一个有门,一个亦空亦有门,一个非空非有门,这已将佛法的门径完全讲完。
最后讲讲结论:六祖坛经最初讲的是中道法门,最后也讲的是中道法门,中道法门即中观法门,亦是不二法门。最初至最后,都要你的心离开是非,离开相对,无胜负成败得失之心来念佛,这样修心,就是这个法的要门。第二是一心三观法门,无念、无相、无住。无念是对内的,是内觉。无相是外觉,无住是直觉。一个内觉,一个外觉,一个直觉。现在先讲外觉。念佛时对外境不动于心,六根不动,色声香味触法现前,不动于衷,对六尘起灭不理,此是外觉不动心。第二无念三昧,是内觉不起妄。我一心念佛,妄念起时,不要被妄念夺了我的心,知道妄念是个坏东西,知道妄念,不要跟妄念走,集中精神念佛。念佛时提起正念,将一切妄念消除,这是无念三昧。无住三昧是对一切过去、现在、未来之妄念不着,对二边的不着,这是住世三昧。至于出世三昧连空有是非皆跳出、双超。无住三昧分两个境界,住世三昧和出世三昧。住世空有圆融,色空圆融,是非圆融,样样圆融。出世三昧则两样双超,超出二边,这是第二段。
第三段是一行、一相、一念三昧。一行者是集中精神修一个法门,直达真如境界,这是直心。不住有念,不着无念,直达直念,这是一念三昧。一个三昧得了,一切三昧都成就。一即一切。一法通,则万法通。一行三昧通,行行都通;一不通,一切皆不通。你若通禅宗,则密宗一切宗都通;你不通禅宗,一切宗都不通。净土也一样,你通净土,一切宗都通;你不通,一切不通。所以禅宗可以说是佛最嫡传的,是正宗的。因为佛住世时,只有禅宗同小乘,小乘还未曾有分开为俱舍、成实二宗。小乘分两宗,是哪两宗?第一是俱舍宗,俱舍讲我是空,法是有,法有我空。小乘借个法来修,但无我,这是俱舍的境界。成实宗则是法也空,我也空,又比较高些。当时佛住世只有大乘、小乘二宗。直至龙树菩萨出世,多了法相宗、般若宗及密宗三宗。整个印度,只有五宗,没有六宗。印度大乘只有四宗,大众要知道:第一禅宗;第二般若宗,即法性宗;第三是法相宗,即唯识宗;第四是密宗,只有四宗。加上小乘,只有五宗。直至中国则开出十三宗,多了八宗。
最后,就佛所讲,完全是由修心养性,直至明心见性,这是大乘的讲法。千篇一律这样讲,只有一个法门,没有两个法门,这是实教。实教是众生就佛,权教则有无量数多。可由一个法门开至八万四千法门,由八万四干法门开至无量无夫子是儒教的,可用回儒教的方法来度你。依众生根器,任何根器都可以度得。所以权教可以由一个法门,开到八万四千法门,甚至无量无数之多,都是佛的依机设教。六祖坛经讲得清清楚楚,一切佛经都讲得清清楚楚。
现在讲讲原始佛教是怎么样的,是注重精神而不注重形式的。后来中国传到唐代,一代不如一代,变成注重形式而不注重精神,和古来佛教刚刚相反。古来佛教重精神,不重形式;现在的重形式,不重精神,所以只有得其末,不能得其本。现在若将重形式的毛病撇除,则可以得返其本。若人人只就形式来作,得其末,是永不成功的。所以大家学佛必定要找回最古的佛教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顿宗。渐宗走由修心养性,直至明心见性,这是渐宗。顿、渐两派都是以最古为最好,如果就后世的方法就会变到形式去了。所以往往有几种毛病,如蒙古、西藏一派喇嘛所犯的毛病是注重仪轨,种种坛式,注重外相,注重外而不注重内,所以做十世的喇嘛都是念经而已,要成佛是不可能的。大概蒙康藏都是一样,都一味注重坛式,摆得坛式这么漂亮,摆得千灯供啊,什么供啊,外表做得冠冕堂皇,但是从前做外功的人对修心养性都漠然不知,这个是事相境界的毛病,因此如果只从名相上理解,一味咬文嚼字决不会成功。因为佛法是注重实行,不重言说;若依文字而能成功,无有是理。所以庞公有个偈:‘名相本来无,迷人意欲须。须时权为说,迷过患须除。般若无是非,无实亦无虚。八万四千法,总归同一如。’一切的名相皆从文字讲解。本来上根上器的人是不需要的,心中领悟就得,一了就百了,不需文字讲解的。但根器低的人需要讲解,我也姑且同其讲解;一旦他觉悟了,这个毛病也就可以不要了,所以依古法就是由心悟。六祖的特点在本达摩祖师直指人心,不立文字,见性成佛,因此六祖示现不识字,可以不识字而能明心见性。因为当时达摩祖师来中国对讲解家排斥,一般讲解佛经的人把达摩祖师当作仇人一样,所以达摩祖师来中国并没有度到几个人,度到三几个人,一个得皮,一个得肉,一个得骨,一个得髓。当时达摩祖师临走的时候问几个徒弟:‘你的境界如何?’一个和尚讲:‘我所见的是这样。’达摩祖师说:‘你得我皮。’再一个师姑来说:‘我见五蕴本空。’师说:‘你得我肉。’第三个和尚来,他的见解高些,师说:‘你得我骨。’最后慧可来了,他先不讲,不出一点声音,向达摩祖师拜三拜,达摩祖师说:‘你得我髓,得我精华。’实在达摩祖师来中国只度了四个人。所以佛法东来,由西方来到东土,初初度人度不多,只有到了六祖然后才发达。六祖在人间示现不识文字,不识文字都能成佛,这是最大的特点,因此梁任公说:‘中国最伟大的人就是六祖慧能,是五千年来中国最伟大的人。’以梁任公的眼光讲是绝对无错误的。
最后讲讲全世界佛教的情形。在蒙古西藏一带,都是向外表形式做工夫。在西康里头有一老派(旧派)是向内做工夫,不过现在不多了。中国是在名相、形式做工夫。南洋一带是在三十七道品、八正道做工夫。所以各各境界不同,大众应该循返古来的佛法。古来的佛法分两种:一种渐法是由修心养性直到明心见性;一种顿法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法只可由心悟,要修心。除了修心之外,都是一种方便。如称名念佛是对初机而设的,并不是对上根而设的,是初步、起点,不是究竟,称名念佛的人应该发心修实相念佛,由起点到终点,不要误认起点为究竟,其实起点与终点相差远之又远。今日圆满。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