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经备集五译文义」,这五种原译本的文义,「结成此愿,名为衣食自至愿」,这是交代会集这个文字从哪裡来的。「如《会疏》释《 魏译》曰:佛本何故兴此愿」,这说得好!《会疏》这是日本法师作的。佛为什么会有这一愿,兴起这一愿?「见或国土,为衣食故,苦 役万般,四时不宁处,一生疲贪求。何况禾下丧数千生命,镬中杀无量蚕子,依之沉迷无涯,受苦无穷。」这是讲法界虚空界裡确实有很 多诸佛国土像我们地球一样,它这裡所说的,地球人都有,为衣为食,人一生为什么?就为这个忙碌,苦不堪言。「四时不宁」,四时春 夏秋冬,春天播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看到农夫就知道他辛苦。一生疲于贪求,这句话裡头含的内容就非常非常之多,贪财、贪名、 贪利、贪权位,没有一样不贪。贪是所有一切烦恼罪孽的根源,所以烦恼裡头把它列在第一个,第一个字。佛陀清楚,修行要想成功,头 一个就要把它控制住。在这个娑婆世界得的这个肉身,虽然是假的,他必须在这世间活上几十年,他需要衣食住行,不能没有。佛菩萨教 给我们,应该怎么办?适可而止,不能有贪心。所以,世尊当年在世,对这个问题他给我们表现的,因为佛陀是生在热带,生在热带生活 就简单,它没有四季,它只有夏天,所以他三件衣服就够了,叫三衣一钵。钵是什么?钵是乞食的,盛饭的,饭菜汇合在一起,不需要再 用一个菜碗,简单。住在哪裡?住在树底下,找一棵大树,可以遮蔽风雨,树下一宿,过这样的生活。这是什么?这是人类最低的生活标 准,一天吃一餐。那营养够吗?够了。
不但是四时不安宁,天天忙碌,一生疲于贪求。底下一段说,「何况禾下丧数千生命」,这个「禾」是种植,用这个字来代表你所种植的 五榖杂粮、蔬菜水果。你在种植的时候,许许多多的小虫丧生,这造业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