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解网

寻访北京天宁寺(图)

发布时间:2024-12-29 01:04:30作者:心经讲解网
寻访北京天宁寺(图)

天宁寺塔

天宁寺是先有寺后有塔。寺院始建于北魏时期(公元386年),初名林光寺,历经隋、唐、辽、金四代。我们看到的天宁寺塔,建于辽代,是一座砖砌实心八角13层密檐式塔,总高57.8米,为北京最高的密檐式砖塔。“灯明三百六十点,风撼三千四百铃。”在辽代,天宁寺塔塔身各层,在每月初八点燃360盏灯,百姓聚众观灯,飞火流萤,成为远近盛景。全塔共悬挂风铃3400个,风作时铃齐鸣,仿佛编钟之声,悠远流长。元朝末年(公元1271年),寺院毁于兵火,只剩孤塔一座。明初(公元1368年)寺院重建,改名天宁寺。

天宁寺塔身雕塑是按《圆觉经》布置的圆觉道场,塔的建筑和装饰处理是按《华严经》经义设计的象征大日如来的“华藏世界”,两者结合,显示出辽代尊崇华严宗、融合显教密教的佛教特点。砖塔雕塑造型优美、手法细腻,被我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赞为“富有音乐的韵律”。时间流逝,岁月沧桑,塔上的雕塑虽有破损,但基本上是12世纪原物,是中国塔雕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从明末始,天宁寺逐渐成为京城赏菊、拜佛的最佳去处。九九重阳,秋高气爽,市井百姓、达官贵人、善男信女纷纷前来,好不热闹。正所谓:“天宁寺里好楼台,每到深秋菊又开。赢得倾城车马动,看花齐待玉人来。”直至今日,天宁寺地区仍是北京秋季菊花交易的重要市场。这一带原是辽金时代的都城中心,都城既毁,此塔尚存,作为时代的见证,使其更具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天宁寺原有9大建筑:山门殿、钟楼、御制文勒石殿、接引殿、伽蓝殿、舍利塔、大雄宝殿、藏经阁、乾隆碑。从2002年开始,经过近5年的修缮,曾经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山门殿、乾隆碑、接引殿、伽蓝殿和舍利塔已恢复了往昔的风采

重现历史风貌

天宁寺曾是北京历史上标志性建筑之一。在它的周边,聚集着五大宗教的众多著名活动场所。除了佛教的天宁寺之外,还有道教的白云观、基督教珠市口堂、天主教宣武门南堂和伊斯兰教牛街礼拜寺。这种“宗教文化区”现象在世界大城市中也是罕见的,充分体现了古都北京的文化凝聚力。天宁寺的修复,为保持北京历史风貌、展现古都风采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2008年奥运会丰富了“人文奥运”的文化内涵。

这次天宁寺的修缮中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立于接引殿内由金丝楠木雕刻而成的一座高9米的阿弥陀佛像。当负责修缮工作的马云峰先生打开殿门的那一刻我们立即被眼前古色古香的金丝楠木大佛吸引住了。马先生介绍说,天宁寺内原有一尊青铜大佛,但已毁于“文革”。而今天的这尊大佛正是在对原佛像基座进行了勘测后复原的,雕刻过程历时两年半。“而且,佛像本身并未着色,呈现的是金丝楠木原色,这在全国非常罕见。”这不得不提起马云峰先生,他是一位佛教信徒,酷爱雕刻绘画,尤其擅长佛家绘画,对佛教宗源了如指掌,所以天宁寺这次大型修缮活动,北京市佛教协会专门委派他来设计、雕刻金丝楠木大佛。(信息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卢金婷 王晓峰文/图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