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数年前,当她是贺蕾,我对她有很深的印象:时尚、美丽且有才气,是炙手可热的著名室内设计师,“柔性设计风格”的创始人;几年之后再见,她已经披剃出家,成为一名比丘尼,身着素色僧衣,仍开朗健谈,但话题已然变换。
多数如我一样的普通人对于“出家”的印象多从电影中得来,难免把出家与逃避现实、人生不如意等联想在一起,“不然一个如此成功的设计师,为何会放弃原有的生活?”她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不解,今天,与她一席对谈之后,我心中原本的种种疑惑都消散了。
在当下的社会,有信仰的人才是幸福的,年轻人心怀梦想但对未来感到迷茫,富足的成功人士内心之苦,其实也不比年轻人来得少。如今已是佛教弟子的法光法师(对释法光的敬称),现在最关注的,正是人的心灵与精神。或许她由设计师转而向佛的体悟,以及她从佛法中感悟到的一些心得,此次通过中华室内设计网的专访,能够对于更多的设计师有所启发。
中华室内设计网专访释法光(俗名贺蕾)
国内著名杂志《南方人物周刊》2013第1期以宗萨仁波切为封面人物,这位被公认为当今最具创造力的藏传佛教导师之一的大师,如此解释佛教在今天的意义:“对佛教来说,东方西方都没关系,它的价值是全球性的。佛教要我们明白因果、缘起、平等性、不偏执、自信……佛陀说,‘你是你自己的主人,没有人可以驾驭你。’”
认识释法光
法光法师的一天一般从六七点开始,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与佛法相关的事务上,每天做大量的功课,还要打坐。有时候在寺院学习,凌晨三点多就起床,晚上九点钟睡觉;有时候在上师身边听闻佛法,上师外出的时候,就自己在网上听讲法录音,同时阅读大量的佛教书籍。
做设计师时习惯了晚上工作,中午才起床,现在的作息时间大概是以前的她无法想象的。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并不容易,她说这也是修行的一种,“修行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但是你明白其中的取舍道理之后,就会比较容易去做到。”
现在她已经不再从事商业设计的工作,即使是老客户请求,她也只能表示“世间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不再接手。她心中有更有意义的事情要去做,2012年,她在北京创立了慈觉佛教艺术工作室,这家位于画家村内的工作室,其创建的主要目的就是普及大众对佛教的认知,她说“实际上大众对佛教的认识有很多偏颇,真正的佛教并不仅是去寺院拜一拜,求一求那么简单。佛法三藏内容深广如海,蕴藏有太多关于这个世界,关于人生,关于我们自己的秘密。”
除了日常的修行之外,目前她有几件正在积极筹备的事情,第一是拍“法师访谈”系列的微电影,通过一些很有才华的法师的亲身经历,改变大众对于佛教徒、出家人的某些错误观念——他们可能曾是某个领域的知名人士,毕业于名校,聪明理性,有才华而且非常执着,然后经过学习,渴望了解佛教真理,最终在理性的选择下皈依佛门。第二,她希望通过多媒体的手法,把佛教里面很多优美的故事呈现出来,做一些普及性的展览,比如除了传统的唐卡艺术之外,还有动画等各种现代表现形式。第三,她将于慈觉佛教艺术工作室内定期开办一些知识讲座,“比如说文殊菩萨的造像,通常是右手高举一把缠绕着火焰的宝剑,左手持一朵莲花,花心上放置着一本经函。宝剑代表什么?火焰又代表什么?花朵又有什么表征意义,为何一朵全开一朵是花蕾?也许有人以为这是画家随意所画,其实不然,它们各有所代表的深奥含义,并且能指导修行和启发智慧……”她打算从藏地请一些藏族唐卡艺术家到自己的工作室,开办教学班,教有兴趣的人学画佛教唐卡。第四,她还计划开设一些符合现代人的佛教知识讲座以及短期禅修的课程,引导都市人学习释放消解自他内心的压力。关于这一点,是她真正想要为大众做的事,她说:“现代人生活得忙碌焦虑,内心充满各种负面情绪,却苦于不知如何纾解或者治疗。而我们通常认为身体患病才是疾病,却从不承认我们的心理也患有各种疾病,比如贪念,比如嗔恨,比如迷惘,正是这些负责情绪令我们的内心痛苦不宁,而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听闻佛法并进行实际修习,从而让我们的内心获得真正的安宁与快乐。”
从贺蕾到释法光
也许正是因为贺蕾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拥有太多的光环,所以她受到的关注才会更多,她的选择才更让人感到诧异。
她从小拜名师学画,十岁入著名画家刘克刚先生门下,接受传统中国画及专业的美术训练,七年后又师从旅美著名画家季若霄女士,接受中国画白描及大写意训练。从四川大学外文系英美文学专业毕业后,她不甘心放弃对绘画的热爱,又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深造,主修服装设计,二十三岁便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办个人时装发布会,经中央电视台报道后迅速成名。数年后她进军室内设计界,留学意大利佛罗伦萨ACADEMIAITALIAN艺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作为亚洲唯一的学者受邀参加奥地利总统剪彩的欧洲ESSL私人美术馆开幕典礼。留学归来后,更是创造出柔性设计的独特风格,成为国内软装饰设计的倡导者。
以告别俗世的《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是贺蕾告别俗世的一个纪念。在这本书中,有不少设计界、艺术界知名人士为其写序,从设计的角度来解读她的作品,也有同为道友的复旦大学中国文学博士撰文,谈及她的心路历程。
释法光设计作品集《心静如水》
第一个登上南极的女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陈雅丹教授如此评价她及她的作品:“温馨、祥和、优雅、灵性的设计,源于她女性的敏感细腻,以及那颗对人类关爱怜悯的心。设计之于贺蕾,正如叔本华所说:‘美’是高级的善,创造‘美’是最高级的乐趣。”
贺蕾的设计,折射了她心净如水的内在境界,从侧面反映了当下所缺乏的精神内涵,她的设计里有一种学院派设计家难以达到的纯洁魅力。——维也纳艺术评论家李力
柔情、温馨、舒适、雅致,这些女性设计师的特性品质,已经在逐渐柔化中国僵厉坚硬的室内环境。贺蕾的设计中,除以上女性“柔”的特质,还有几分“奥”。她早期的作品试图表现很前卫的理念,如今,她回归自己最喜爱的东西。——城市规划及建筑评论家贺承军
由于客户的独立性与普遍性,室内设计更不容易体现文化的标志与社会特征,而贺蕾以其特有的生活与教育背景,将其自身的思想通过其图示,表达出能引起共鸣的艺术情节,创造了与众不同的场景因素。我们无法逃脱商业社会中物质利益的束缚,但精神的追求是每一个设计师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毕竟,在一切物质与意识的相互作用之中,精神是起到绝对作用的。——建筑设计家宋照青
释法光
《心静如水》这个名字即代表了出家人释法光现在的心态。没有炽盛的欲望,也不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因他人的赞美或批评而左右自己的心。书中收录了数个医院项目,它们不似平常的医院让人觉得有压力感,表现出了一种温馨的、充满人性关怀的氛围
。城市规划及建筑评论家贺承军更是评价它们是“目前中国人性关怀最深切、色彩最绚丽、手法最细腻洗炼的室内环境”。贺蕾本就是国内软装行业较早的倡导者,也早就形成了有其鲜明特色的柔性设计风格,而且这些作品均出自贺蕾接触佛教之后,其中表达出的人文关怀,的确让人深感温暖。《梦禅》(摄自作品集《心静如水》)
书中还有一个作品《梦禅》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是一个曾在国际家居展上获奖的创意空间作品,里面的家具由她设计,材质、形态是现代、时尚的,但传达的意境是禅意的。强烈的对比,如同现实与梦境。她把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融入到了设计当中,让人一眼就被吸引。如同她正在做的事,就是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和表现形式譬如网络、微电影,来传递佛法真理,普及大众对于佛教的认知。
专业与心灵的双重分享
不论是曾经作为设计师的贺蕾,还是现在传播佛教艺术的释法光,她的身上有太多东西可以分享。更为重要的是,她如此乐于分享。
作为设计师贺蕾,她把她从事设计工作20年来的经验一一总结,在《心静如水》这本书中悉数分享:(1)拥有一颗爱的心和责任心,投入设计工作。(2)设计是门高度商业化的艺术,了解和认知受众的所需至关重要。(3)你所设计的一定是客户所需的,绝非设计师本人所喜好的。(4)请将人文化的关怀放在第一位。(5)没有实现的创意,就没有它的功用。不被需要的设计,就失去了它的意义。(6)一个优秀的室内设计师,除了具有优秀的设计才华,还要有实际施工设计监理的经验。(7)室内设计必须与陈设设计有机结合,创造一个有灵魂的空间。她希望年轻的设计师们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帮助他们去实现自己的设计梦想。
释法光
除了专业领域的倾囊相授,现在的她更关注人们的心灵。“不要忧虑于过去和未来,专注于当下”,她说,“我们总是在忧虑过去和未来,但我们最能把握的就是这一刻。烦恼来源于我们事物的执着,而这执着来源于我们的很多忧虑,想要房子,想有安全感。其实当我们专注于当下的时候,因缘成熟,该来的自然来了。”
“另外,现在有一种现象我觉得比较普遍,人们都习惯用镜子去照他人的过失,而不是去照自己的过失,特别是在艺术或设计行业。我的上师讲过一句话,他说当你看不到别人优点的时候,说明你的缺点很多很多。就算是一个魔鬼也不可能没有优点,之所以你看不见别人的优点那是因为你的业障太重。事实上我们看别人的方式,来源于自己的心。当你爱他的时候,他的缺点也是优点;当你讨厌他的时候,优点也变成缺点。其实这个人根本没改变,是你的心在变。所以当我们做设计的时候,如果大家都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去加以鼓励,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有收获,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都会获益。”
采访后记:在多数人对佛教、对宗教还存在误区的当下社会,贺蕾从著名的室内设计师成为出家人,一定曾承受过许多的不理解甚至误解,出于内心坚定的信仰她自然能一笑了之,但她以及如她一样的许多人的内心和现状,其实是我们所不能深入了解的。与她同为佛教徒的、复旦大学中国文学博士释龙相在为她撰写的序言中,谈到了他们——这类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向佛的心声,他们非常理性,不会盲目相信和追随某种信仰,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向佛,自有其缘分,而今天,我听到了贺蕾的故事。关于她的这本作品集,也许真如释龙相法师所说,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已经出家了,为什么还要重操旧业出这本书呢?”“出家并不是要抹杀所有的过去,佛教讲的出离心,也并不意味着否定世间的一切……她希望能以这本新书的所得,捐献给佛教基金会,用来为有志于深入学习佛教的人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也能帮助做一些慈善事业。”某些答案也许就在这里了。
贺蕾(释法光)俗家照
在她自己看来,其实生活经历丰厚的人,会更容易学会放下。“因为经历过,会知道世人所探求的乐,不过如此而已。”在剩下的几十年里,她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变得更有意义,出家修行,像菩萨一样地对待人和事,是她认为能够实现自己人生终极意义的路。
自2003年开始,贺蕾接触佛教。因为从小对于死亡心存恐惧和疑惑,想要探寻生命最终究竟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她开始学习和研究西学哲学、心理学……但都没有找到答案。后来遇到胡因梦,看了她翻译的一些宗教著作,觉得对自己似乎有所帮助,便前往尝试学习,但还未真正进入佛门。再后来,因为生命中的因缘成熟,她在2009年底接触到自己生命中很重要的上师,一位从印度饱学归国弘扬佛法的善知识——大格西丹增贝丘,(注:大格西意即藏传佛教格鲁派拉然巴格西,为三大寺僧众所追求的最高佛学学位,相当于世间的博士学位)。于是她潜心跟随上师学习佛教系统各种佛学知识,从基础法相术语开始到各种深奥的经典大论,在上师的循循善诱下,真正进入了正法的大海。
当她萌发了脱俗出离之心,想要剃度出家的时候,母亲表示坚决反对,但最终在她的坚持下还是同意了。出家之后,她与母亲的相处反而更好了。不急,不争,因为“你的心改变了,变得调柔了,你身边的朋友,家人都会有所感觉和触动,他们也从中获得了佛法的益处。”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