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学,学什么?见怪不怪。能做到这点,我们的心就清净了。不要被环境所动
摇,不要被环境所染污,在环境里面修清净心、修平等心,这就对了。2 看到善人好事也好,恶人坏事也好,都把它看平等了,这叫真正修行。佛是应众生而有,我们修行也是应众生而修,没有众生,我们到哪里去修?没地方修。
3 有情的众生分为两大类:善人、恶人;一切境界也分两大类:顺境、逆境,就是好环境与坏环境。在这两类里面修什么?修自己的清净心、修自己的平等心、修自己的慈悲心,这就叫菩提心。
4 菩提心不能离开众生、不能离开社会,离开众生与社会,菩提心到哪里去生?生不起来。
5 我们对待人,一定要启发他的觉性,要帮助他生起善心,先从这里下手。其实,我们中国古人教学也是如此——中国人讲“隐恶扬善”。
6 譬如见到恶人,这个人虽然作恶多端,但是他也有善的一面,你跟他见面,你赞扬他那个善的,不要提那个恶的,这个人受到鼓励,他会回头,他会学好。
7 今天我们这个社会,实在讲舆论要负很大的责任,为什么?好人好事他不说,恶人恶事加盐添醋,使那些恶人看到,“我做好人有什么用,谁知道?我作恶,哪个都知道我”,换句话说,鼓励人向恶,这是舆论一定要负责任的。
8 如果我们赞美善的一方面,恶的一方面根本不提它,纵然作恶的人,他会生惭愧心,“我做那么多恶事,人家都不提,人家原谅我”,他心里难过;“做一点小小的好事,人家赞叹我、鼓励我,对我这么好”,他会回头的。
版权所有:心经讲解网